云南昆明一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 上答题无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文章千古事 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 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 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有 时”和“长久”之区别。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 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只有当 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 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精品必定 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 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是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 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诗词、 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 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 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 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 同。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 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 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 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 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 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 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 艺术语言。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 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人云亦云 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 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 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云南昆明一中 2011—2012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 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文章千古事” 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 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 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有“一 时”和“长久”之区别。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 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只有当 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 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精品必定 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 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是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 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诗词、 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 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 与祝英 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 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 同。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 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 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 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 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 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 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 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 艺术语言。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 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人云亦云 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 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 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而依我的浅见 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 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6月29日张晶《文艺精品与市场》,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艺精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 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 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 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D.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 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2.下列各项,不属于“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 A.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 非叙事性作品。 B.作品要有充分的娱悦价值和经济价值,既能让人读后感到轻松愉快,又能促进社会 经济的发展 C.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 的价值追求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 艺术家亦不同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的作品,就是精品。 B.在对待艺术作品的问题上,把精品与市场反应联系起来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C.到今天成为文艺精品的古代作品,都拥有当时的市场及其以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D.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要依凭于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双重标准 、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原弊 [宋]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 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 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 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 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 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 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 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 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而依我的浅见, 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 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选自《人民日报》2010 年 6 月 29 日张晶《文艺精品与市场》,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艺精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 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 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 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D.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 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2.下列各项,不属于“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 ( ) A.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 非叙事性作品。 B.作品要有充分的娱悦价值和经济价值,既能让人读后感到轻松愉快,又能促进社会 经济的发展。 C.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 的价值追求。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 艺术家亦不同。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的作品,就是精品。 B.在对待艺术作品的问题上,把精品与市场反应联系起来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C.到今天成为文艺精品的古代作品,都拥有当时的市场及其以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D.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要依凭于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双重标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原 弊 [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 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 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 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 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 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 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 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 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
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 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 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 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 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 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存储 C.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荷:担,挑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③⑥B.③④⑤C.①②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C.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7、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2)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8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5分) 9.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
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 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 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 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 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 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存储 C.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荷:担,挑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C.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7、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 2)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8.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5 分) 9.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 “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
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对此诗的写景抒情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4)星垂平野阔 《旅夜书怀》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6)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阿房宫赋》 (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六国论》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头牛 马卫 岳步云活了六十二岁,家里来的最大的官就是村长,这回村长说这是县长,吓得他差 点尿裤子。不为别的,就为他岳步云是我们黑水村的老落后,全村都脱贫了,只有他家还没 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这些是小,最关键的是乡长升不了官,常把村 长的祖宗八代拿出来骂。 县长真是个好县长,朴实得就像地里的玉米。他看了粮仓,看了猪圈,特别是看到有 头肥硕的牛,嘴里赞不绝口:“不错嘛,这牛不就值五千多吗?还有五头猪,这一加起来 不就脱贫了吗? 随行的记者忙着记录 乡长、村长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第二天,村长正儿八经地把红红的"脱贫户”铁牌牌牢牢地打在岳步云家的门楣上。 老岳啊,你家脱贫了,这牛也该还给人家了吧?”村长心情很放松。 村长,啥子牛?我家可没有租人家的牛啊。”岳步云摇着脑袋说 “就是昨天县长看过的那头黄牯牛。” “嘿嘿,村长,你真会说笑话,那头牛是我喂了几年的了,怎么会是别人的? 这下轮到村长鼓眼睛了。为了让县长参观,更为了脱贫致富的牌子,县长还没有来之 前,村长找到在邻村的表弟,那是个养牛专业户,让他借头牛来装门面,事后再还他,顺带 给他点补助。表弟当然同意 岳步云,你可不能耍横啊,这牛明明是为了应付县长的检查借来的,怎么会成了你 村长啊,这牛在我家的牛圈,不是我家的还是你家的?” 双方说红了眼,撕破了脸。村长气得吐血,想不到这老实巴交的岳步云,要昧良心, 吞了这头牛。村长想:你也太胆大了,也不想想我是谁! 岳步云真是十头牯牛也拉不回头,坚决不承认这牛是别人的。 村长心里很冒火,路过红红酒楼,抬腿就跨了进去 红红给村长炒了他爱吃的椿芽鸡蛋,炖上香菌排骨,再开一瓶本地的崇阳大曲,生意
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对此诗的写景抒情进行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 ,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4)星垂平野阔, 。 《旅夜书怀》 (5)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6)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阿房宫赋》 (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六国论》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头牛 马卫 岳步云活了六十二岁,家里来的最大的官就是村长,这回村长说这是县长,吓得他差 点尿裤子。不为别的,就为他岳步云是我们黑水村的老落后,全村都脱贫了,只有他家还没 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这些是小,最关键的是乡长升不了官,常把村 长的祖宗八代拿出来骂。 县长真是个好县长,朴实得就像地里的玉米。他看了粮仓,看了猪圈,特别是看到有 一头肥硕的牛,嘴里赞不绝口:“不错嘛,这牛不就值五千多吗?还有五头猪,这一加起来 不就脱贫了吗?” 随行的记者忙着记录。 乡长、村长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第二天,村长正儿八经地把红红的“脱贫户”铁牌牌牢牢地打在岳步云家的门楣上。 “老岳啊,你家脱贫了,这牛也该还给人家了吧?”村长心情很放松。 “村长,啥子牛?我家可没有租人家的牛啊。”岳步云摇着脑袋说。 “就是昨天县长看过的那头黄牯牛。” “嘿嘿,村长,你真会说笑话,那头牛是我喂了几年的了,怎么会是别人的?” 这下轮到村长鼓眼睛了。为了让县长参观,更为了脱贫致富的牌子,县长还没有来之 前,村长找到在邻村的表弟,那是个养牛专业户,让他借头牛来装门面,事后再还他,顺带 给他点补助。表弟当然同意。 “岳步云,你可不能耍横啊,这牛明明是为了应付县长的检查借来的,怎么会成了你 的?” “村长啊,这牛在我家的牛圈,不是我家的还是你家的?” 双方说红了眼,撕破了脸。村长气得吐血,想不到这老实巴交的岳步云,要昧良心, 吞了这头牛。村长想:你也太胆大了,也不想想我是谁! 岳步云真是十头牯牛也拉不回头,坚决不承认这牛是别人的。 村长心里很冒火,路过红红酒楼,抬腿就跨了进去。 红红给村长炒了他爱吃的椿芽鸡蛋,炖上香菌排骨,再开一瓶本地的崇阳大曲,生意
也不做了,二人对酌起来。 村长说出他的痛苦。 红红嘻嘻笑起来:“真是笨,不就是一头牛吗?” 你个蠢婆娘,也敢侃大话?那是一头牛,不是一只鸡,一只兔!” 一头牛就把你难倒了?” 你有啥子办法? 红红说出了她的妙计,村长也不得不佩服 村长第二天早早地起来,对直来到岳步云家中。他要看看那头牛还在不在。 岳步云看到村长来他家,心里不爽,但没发作。 “村长,你有啥子事哟? 还不是那头牛! 岳步云早料着了,很坦然:“你去牛圈牵嘛! 村长真的去牛圈,可哪里有?只有几泡牛尿还热乎乎地冒气 村长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原来,红红给他出的主意很简单一一晚上找人把牛偷回来, 不就得了?本来就不是他的牛,他岳步云也不敢报案。可现在牛上哪儿去了? 转天,村长还在纳闷,毕竟心里有事,老是放心不下那头牛,不料乡秘书风风火火地 闯进来。 “你个背时砍脑壳的还在做梦,乡长叫你快去,出了大事!” 出了大事?“村长心里迷糊了。 骑着自行车到了乡里,乡长一脸的怒火一一 原来县里打电话来说,我们黑水村的岳步云牵着头牛到了县里上访。牛背上写着:村 长借来一头牛,我们全家熬出头,脱贫就是块铁牌牌,不信大家问这头牛! 县城轰动了,电视台的,报纸的,杂志的,广播的,嚷得个不得了 岳步云回来了,不过不是一个人,当然还有那头牛。 跟着岳步云回来的小车上,坐着调研组。乡长陪着,村长没资格陪,只有端茶递水的 份。那个戴着眼镜白脸白皮的什么科长,亲自把“脱贫户”的铁牌牌摘下来,然后对岳步云说 大叔,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钱由县里出 岳步云说:“我不要牛。我只想要上面晓得真相! 乡长、村长全垂着脑壳 村长还是不明白:那天,这岳步云为啥不当着县长的面揭穿他呢?不过他已不为这个 操心了,因为他的村长当不成了,连累得乡长也当不成了。好在村长的表弟还是得到了县里 赔的牛钱,不会来找他的麻烦了。 后来,岳步云成了养牛专业户,很快就脱贫了,起因就是那头借来的牛。(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岳步云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村长急得帮岳家借了头牛 瞒天过海地给他家“脱了贫”,钉上了红红的“脱贫户”的铁牌牌 B、村长的表弟愿意借牛给岳步云,一方面是因为村长允诺给他一些补助,另一方面他也怕 由于表哥管辖的村里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存在,而影响表哥的政绩。 C、此事轰动了县城,调研组查清事实真相,岳步云家虽被摘下“脱贫户〃的铁牌牌,但领导 说“谢谢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实现了他不还牛的目的 D、这篇小说语言平实,口语化,如话家常,具有浓郁的乡村特色,同时又极具个性。人物 的语言、神态描写,用语简省,但性格跃然纸上 E、这篇小说写村长为溜须讨好领导,乡长为了升官,合起伙来造虚假业绩,结果弄巧成拙。 小说对社会上弄虚作假、搞虚假政绩之风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也不做了,二人对酌起来。 村长说出他的痛苦。 红红嘻嘻笑起来:“真是笨,不就是一头牛吗?” “你个蠢婆娘,也敢侃大话?那是一头牛,不是一只鸡,一只兔!” “一头牛就把你难倒了?” “你有啥子办法?” 红红说出了她的妙计,村长也不得不佩服。 村长第二天早早地起来,对直来到岳步云家中。他要看看那头牛还在不在。 岳步云看到村长来他家,心里不爽,但没发作。 “村长,你有啥子事哟?” “还不是那头牛!” 岳步云早料着了,很坦然:“你去牛圈牵嘛!” 村长真的去牛圈,可哪里有?只有几泡牛尿还热乎乎地冒气。 村长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原来,红红给他出的主意很简单——晚上找人把牛偷回来, 不就得了?本来就不是他的牛,他岳步云也不敢报案。可现在牛上哪儿去了? 转天,村长还在纳闷,毕竟心里有事,老是放心不下那头牛,不料乡秘书风风火火地 闯进来。 “你个背时砍脑壳的还在做梦,乡长叫你快去,出了大事!” “出了大事?”村长心里迷糊了。 骑着自行车到了乡里,乡长一脸的怒火—— 原来县里打电话来说,我们黑水村的岳步云牵着头牛到了县里上访。牛背上写着:村 长借来一头牛,我们全家熬出头,脱贫就是块铁牌牌,不信大家问这头牛! 县城轰动了,电视台的,报纸的,杂志的,广播的,嚷得个不得了。 岳步云回来了,不过不是一个人,当然还有那头牛。 跟着岳步云回来的小车上,坐着调研组。乡长陪着,村长没资格陪,只有端茶递水的 份。那个戴着眼镜白脸白皮的什么科长,亲自把“脱贫户”的铁牌牌摘下来,然后对岳步云说: “大叔,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钱由县里出。” 岳步云说:“我不要牛。我只想要上面晓得真相!” 乡长、村长全垂着脑壳。 村长还是不明白:那天,这岳步云为啥不当着县长的面揭穿他呢?不过他已不为这个 操心了,因为他的村长当不成了,连累得乡长也当不成了。好在村长的表弟还是得到了县里 赔的牛钱,不会来找他的麻烦了。 后来,岳步云成了养牛专业户,很快就脱贫了,起因就是那头借来的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岳步云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村长急得帮岳家借了头牛, 瞒天过海地给他家“脱了贫”,钉上了红红的“脱贫户”的铁牌牌。 B、村长的表弟愿意借牛给岳步云,一方面是因为村长允诺给他一些补助,另一方面他也怕 由于表哥管辖的村里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存在,而影响表哥的政绩。 C、此事轰动了县城,调研组查清事实真相,岳步云家虽被摘下“脱贫户”的铁牌牌,但领导 说“谢谢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实现了他不还牛的目的。 D、这篇小说语言平实,口语化,如话家常,具有浓郁的乡村特色,同时又极具个性。人物 的语言、神态描写,用语简省,但性格跃然纸上。 E、这篇小说写村长为溜须讨好领导,乡长为了升官,合起伙来造虚假业绩,结果弄巧成拙。 小说对社会上弄虚作假、搞虚假政绩之风给予了辛辣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