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一中 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车雁 审题:古少华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为我们现有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架构,而且事实上建 构了一个超真实"的“虚拟社会”。人们通过延伸的感官以真实的情感投入积极参与到这个新 社会场景的建构之中,演绎出各种新兴的网络现象,而网络围观即是其中最常见、最有影响 力的一种。从本质上讲,网络围观是一种自发的网络群聚,是一种心灵参与的视觉围观,有 时围观者的行为会延伸至现实世界。网络围观并不是现实围观在互联网上的简单重现,它具 有如下特点: 虚拟性和自发性。首先,网络围观具有虛拟性。围观者没有切身的直接参与,而是 以延伸的视觉和情感参与围观。然而,这种参与通常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心灵互动,因为在网 络中,围观者的内心是敞开的,想法是有形可见的(通常表现为跟帖)这种内心想法的可 见性能够促成相同意见者的呼应和聚集,进而产生内心的认同与集体感,形成声势和舆论 压力。其次,网络围观具有自发性。这种自发性首先源于有着围观基因的中国传统文化,正 是这种文化基因为网络围观提供了心理营养和惯性,使得围观“看热闹”成了中国的一种 社会常态。此外,网络相对安全的话语表达环境也为人们自发参与围观注入了无限的热情。 二、无组织性。网络围观是以网络为平台的无组织群体聚合,通常一个事件就是吸引那 些分散于各个节点的网民聚拢在一起的磁石,而这些围观者则如吸附在磁石上的铁屑,彼此 孤立,互不相关。这种非组织的群聚有时也会彰显出强大的力量,其原因是这种群聚中存在
云南昆明一中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命题:车雁 审题:古少华 试卷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为我们现有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架构, 而且事实上建 构了一个“超真实”的“虚拟社会”。人们通过延伸的感官以真实的情感投入积极参与到这个新 社会场景的建构之中,演绎出各种新兴的网络现象,而网络围观即是其中最常见、最有影响 力的一种。从本质上讲,网络围观是一种自发的网络群聚,是一种心灵参与的视觉围观,有 时围观者的行为会延伸至现实世界。网络围观并不是现实围观在互联网上的简单重现,它具 有如下特点: 一、虚拟性和自发性。首先,网络围观具有虚拟性。围观者没有切身的直接参与,而是 以延伸的视觉和情感参与围观。然而,这种参与通常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心灵互动,因为在网 络中,围观者的内心是敞开的,想法是有形可见的(通常表现为跟帖)。这种内心想法的可 见性能够促成相同意见者的呼应和聚集, 进而产生内心的认同与集体感, 形成声势和舆论 压力。其次,网络围观具有自发性。这种自发性首先源于有着围观基因的中国传统文化,正 是这种文化基因为网络围观提供了心理营养和惯性, 使得围观 “看热闹” 成了中国的一种 社会常态。此外,网络相对安全的话语表达环境也为人们自发参与围观注入了无限的热情。 二、无组织性。网络围观是以网络为平台的无组织群体聚合,通常一个事件就是吸引那 些分散于各个节点的网民聚拢在一起的磁石,而这些围观者则如吸附在磁石上的铁屑,彼此 孤立,互不相关。这种非组织的群聚有时也会彰显出强大的力量,其原因是这种群聚中存在
的多个心理群体面对同一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心理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 情绪性。网络实际上为围观者提供了一个类群体场,位于这个场中的个体在心理上 得到了群体的庇护,于是在网络围观中,作为个人真实情绪表现形式的肆意谩骂和苛刻嘲讽 常常成为围观话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网络围观个体的情绪性不仅会引发虚拟空间的语言 暴力,有时甚至直接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 四、短暂性和复发性。网络围观的生命周期是由围观者决定的。一旦失去了围观者,网 络围观即告终结。短暂性是流动网络与浮躁心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有时,被 冷落的围观事件会引发大规模的后续围观。网络围观的复发性显现岀网络的张力和弹性逻 辑,重新排列组合的信息有时会激起网民新的兴趣,时空得以延伸,网络事件的影响深度和 广度得以拓展。综观网络围观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网络围观对社会进步的推 动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国法制尚不健全的当下,网络围观起到了道德维护和推进制度完善的 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围观中许多民间精英的评论充满智慧和才气,既为阅读者提供了丰 富的知识和理性养分,也会更大范围、更深层面地震撼许多浅薄无知的内心。另一方面, 网络围观也有其消极作用。围观中被围观者不仅面临隐私可能遭到暴露的危险,而且还必 须承受激烈话语带来的精神重荷。同时网络围观有时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大规模的围观 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必然引起民怨的积聚而为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网络围观是一种发 生于虚拟世界,并有可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现象,我们要辩证对待,加大监管力度 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使之有益于社会和人民。 1.关于“网络围观”,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网络围观发生于虚拟社会场景之中,并可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从而对被围观者产生直 接影响 B.网络围观与现实围观相比,具有安全的话语表达环境,使围观者更容易敞开内心, 畅所欲言。 C.网络围观具有虚拟性、情绪性、短暂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并非彼此独立,而是既相 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D.网络围观也会显示积极的作用,仅从“暴力”的维度来概括是片面的,其对社会的影
的多个“心理群体”面对同一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心理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 三、情绪性。网络实际上为围观者提供了一个类群体场,位于这个场中的个体在心理上 得到了群体的庇护,于是在网络围观中,作为个人真实情绪表现形式的肆意谩骂和苛刻嘲讽 常常成为围观话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网络围观个体的情绪性不仅会引发虚拟空间的语言 暴力,有时甚至直接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 四、短暂性和复发性。网络围观的生命周期是由围观者决定的。一旦失去了围观者,网 络围观即告终结。短暂性是流动网络与浮躁心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有时,被 冷落的围观事件会引发大规模的后续围观。网络围观的复发性显现出网络的张力和弹性逻 辑,重新排列组合的信息有时会激起网民新的兴趣,时空得以延伸,网络事件的影响深度和 广度得以拓展。综观网络围观现象, 我们可以看出, 一方面, 网络围观对社会进步的推 动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国法制尚不健全的当下,网络围观起到了道德维护和推进制度完善的 积极作用。不仅如此, 围观中许多民间精英的评论充满智慧和才气, 既为阅读者提供了丰 富的知识和理性养分,也会更大范围、 更深层面地震撼许多浅薄无知的内心。 另一方面, 网络围观也有其消极作用。围观中被围观者不仅面临隐私可能遭到暴露的危险, 而且还必 须承受激烈话语带来的精神重荷。同时网络围观有时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大规模的围观 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必然引起民怨的积聚而为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网络围观是一种发 生于虚拟世界,并有可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现象,我们要辩证对待,加大监管力度, 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使之有益于社会和人民。 1.关于“网络围观”,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A.网络围观发生于虚拟社会场景之中,并可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从而对被围观者产生直 接影响。 B.网络围观与现实围观相比,具有安全的话语表达环境,使围观者更容易敞开内心, 畅所欲言。 C.网络围观具有虚拟性、情绪性、短暂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并非彼此独立,而是既相 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D.网络围观也会显示积极的作用,仅从“暴力”的维度来概括是片面的,其对社会的影
响是一把双刃剑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虽然网络围观者不是切身的直接参与,而是以延伸的视觉和情感参与围观,但是这 种参与一般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心灵互动。 B.跟帖这种让围观者内心想法具有有形可见性的方式,能够促成不同意见者的呼应和 聚集,进而产生内心的认同与集体感,形成声势和舆论压力 C.由于处于类群体场中的围观个体在心理上得到了群体的庇护,所以肆意谩骂和苛刻 嘲讽成为个人真实情绪的表现形式 D.只要辩证对待网络围观,加大监管力度,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就可以发挥它在道 德维护和制度完善方面的积极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自发性成为网络围观的特征之一,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围观基因,这种文化 基因为网络围观提供了心理营养和惯性。 B.网络围观个体的情绪性不仅会引发虚拟空间的语言暴力,有时甚至直接导致网络暴 力的发生,从而显现网络围观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C.网络围观中的“心理群体”面对同一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心理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 这是网络围观有时会显示出强大力量的重要原因 D.网络围观的短暂性不同于现实围观的“一哄而散”,有时,被冷落的围观事件会引发 大规模的后续围观。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 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 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 名,瑾诛,复职。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 之,璜为争得免。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 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費及御甩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 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 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
响是一把双刃剑。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虽然网络围观者不是切身的直接参与,而是以延伸的视觉和情感参与围观,但是这 种参与一般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心灵互动。 B.跟帖这种让围观者内心想法具有有形可见性的方式,能够促成不同意见者的呼应和 聚集,进而产生内心的认同与集体感,形成声势和舆论压力。 C.由于处于类群体场中的围观个体在心理上得到了群体的庇护,所以肆意谩骂和苛刻 嘲讽成为个人真实情绪的表现形式。 D.只要辩证对待网络围观,加大监管力度,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就可以发挥它在道 德维护和制度完善方面的积极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自发性成为网络围观的特征之一,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围观基因,这种文化 基因为网络围观提供了心理营养和惯性。 B.网络围观个体的情绪性不仅会引发虚拟空间的语言暴力,有时甚至直接导致网络暴 力的发生,从而显现网络围观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C.网络围观中的“心理群体”面对同一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心理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 这是网络围观有时会显示出强大力量的重要原因。 D.网络围观的短暂性不同于现实围观的“一哄而散” ,有时,被冷落的围观事件会引发 大规模的后续围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7 题。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 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 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 名,瑾诛,复职。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 之,璜为争得免。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 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甩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 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 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
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合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 言笫,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巨无与 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 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 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 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 夫廪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璜择愿民教之律令 愿:质朴,恭谨 B.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C.以灾异申前请 申:明白 D.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浸:逐渐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3分)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二臣无与,乞罪臣 ⑥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璜善于治理政务,政绩卓出。在济南任职时,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在 山东任职时,能据理力争,减免地方百姓的赋税 B.赵璜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担任左侍郎时,就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 担任尚书后,更是在缩减皇室的营造工程方面不遗余力。 C.赵璜正言直谏,遭到同朝官员的排挤。起初就因刘瑾的谗言,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而 入狱,后来更因权臣的弹劾,与秦金一起致仕还乡。 D.赵璜很有才干,富于智慧。遇到一些纷乱错杂的事件,在其他人还为此观望惊讶之 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7.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5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合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 言笫,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 “二巨无与, 乞罪臣。 ”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 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 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 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 夫廪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 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4.对 下 列 句 子 中 加 点 的 词 的 解 释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 分 ) ( ) A.璜择愿民教之律令 愿:质朴,恭谨 B.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C.以灾异申前请 申:明白 D.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浸:逐渐 5.以 下 各 组 句 子 中 , 全 部 表 明 赵 璜 体 恤 民 生 的 一 组 是 ( 3 分 ) ( )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二臣无与,乞罪臣 ⑥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6.下 列 对 原 文 有 关 内 容 的 概 括 和 分 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 分 ) ( ) A.赵璜善于治理政务,政绩卓出。在济南任职时,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在 山东任职时,能据理力争,减免地方百姓的赋税。 B.赵璜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担任左侍郎时,就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 担任尚书后,更是在缩减皇室的营造工程方面不遗余力。 C.赵璜正言直谏,遭到同朝官员的排挤。起初就因刘瑾的谗言,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而 入狱,后来更因权臣的弹劾,与秦金一起致仕还乡。 D.赵璜很有才干,富于智慧。遇到一些纷乱错杂的事件,在其他人还为此观望惊讶之 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7.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5 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8-9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 横斜,青 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 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怨灵修之浩荡兮 (屈原《离骚》) (2)将军角弓不得控, 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 气象 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死鸟 冯骥才 天津卫的人好戏谑,故而人多有外号。凡有外号,必有一个好笑的故事,比方贺道台这 个格色的雅号一-死鸟。 贺道台相貌普通,但真人不露相,他的能耐有两样,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伺候 上司的事是挺特别的一功。整天跟在上司的屁股后边,跟慢跟紧全都不成。而且光是赛条小 狗那样跟在后边也不成。还得善于察言观色,摸透上司脾气,知道嘛时候该说嘛,嘛时候不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 8—9 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 横斜,青 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 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 分)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 (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怨灵修之浩荡兮, 。 (屈原《离骚》 ) (2)将军角弓不得控, 。瀚海阑干百丈冰,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3)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 ,气象 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死 鸟 冯骥才 天津卫的人好戏谑,故而人多有外号。凡有外号,必有一个好笑的故事,比方贺道台这 个格色的雅号——死鸟。 贺道台相貌普通,但真人不露相,他的能耐有两样,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伺候 上司的事是挺特别的一功。整天跟在上司的屁股后边,跟慢跟紧全都不成。而且光是赛条小 狗那样跟在后边也不成。还得善于察言观色,摸透上司脾气,知道嘛时候该说嘛,嘛时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