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Ⅱ) 本试卷共10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Ⅰ-12题为选择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13-23题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 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题由学生保存。 本科目考试时间、2009年2月17日上午9:00-1:30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僭称(jan)逸兴遄( chuan)飞 腼腆(didn) 以飨( xiang)读者 B.纰漏(pi) 相( xiang)机行事 蝙(bian)蝠 众口铄(shub)金 C.凝噎(ye)满腹经纶(lun) 毗邻(p1) 金蝉脱壳(qiao) D.形骸(hai)叱咤风云(zha) 模具(mo) 呼天抢( qIang)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切磋照相馆前倨后恭功亏一篑 B.诀窍捅漏子佶屈聱牙莞尔而笑 C.宣泄跑龙套春风殆荡厉兵秣马 D.驰骋顶梁柱振聋发聩奴颜卑膝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食品生产和质量监督要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始终坚持 这个原则,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做长久,否则便会危如累卵,朝夕之间轰然倒塌。 B.三鹿集团4名原高管出庭受审,2008年12月31日8时05分,审判长宣布带被告人 入场,审判厅南测的门随即被打开,4名穿着黄色看守服的被告在法警的带领下鱼 贯而入。 C.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 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2008年中日关系的最大亮点 D.2009年2月底,中国棋手古力与韩国棋手李世石,当今世界棋坛上最耀眼的两大天 才少年,将在LG杯围棋决赛中上演“龙腾虎跃”的好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和欧盟需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粮食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 B.中国科协日前公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其中一项对最希望子女从事职业 的看法调查显示:教师、科学家、医生分别以53.6%、51.2%和38.4%的比例 排在职业声望较高的前三位 C.宇航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服装,“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太空漫步所穿的国产“ 天”宇航服造价虽然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但最后也只能随轨道舱长时间留在太
荆州市 2009 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Ⅱ) 本试卷共 10 页。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I—12 题为选择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13—23 题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 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题由学生保存。 本科目考试时间、:2009 年 2 月 17 日上午 9:00---1l:30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僭.称(jiàn) 逸兴遄.(chuán)飞 腼腆.(diǎn) 以飨.(xiǎng)读者 B.纰.漏(pī) 相.(xiāng)机行事 蝙.(biān)蝠 众口铄.(shuò)金 C.凝噎.(yē) 满腹经纶.(lún) 毗.邻(pí) 金蝉脱壳.(qiào) D.形骸.(hái) 叱咤.风云(zhà) 模.具(mó) 呼天抢.(qiāng)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切磋 照相馆 前倨后恭 功亏一篑 B.诀窍 捅漏子 佶屈聱牙 莞尔而笑 C.宣泄 跑龙套 春风殆荡 厉兵秣马 D.驰骋 顶梁柱 振聋发聩 奴颜卑膝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A.食品生产和质量监督要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始终坚持 这个原则,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做长久,否则便会危如累卵 ....,朝夕之间轰然倒塌。 B.三鹿集团 4 名原高管出庭受审,2008 年 12 月 31 日 8 时 05 分,审判长宣布带被告人 入场,审判厅南测的门随即被打开,4 名穿着黄色看守服的被告在法警的带领下鱼. 贯而..入.。 C.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 周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 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 2008 年中日关系的最大亮点。 D.2009 年 2 月底,中国棋手古力与韩国棋手李世石,当今世界棋坛上最耀眼的两大天 才少年,将在 LG 杯围棋决赛中上演“龙腾虎跃 ....”的好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和欧盟需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粮食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 B.中国科协日前公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其中一项对最希望子女从事职业 的看法调查显示:教师、科学家、医生分别以 53.6%、51.2%和 38.4%的比例 排在职业声望较高的前三位。 C.宇航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服装,“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太空漫步所穿的国产“飞 天”宇航服造价虽然高达 3000 万元人民币,但最后也只能随轨道舱长时间留在太 空
D.设置交通技术电子监控设备测速却不公开位置,容易形成设置执法陷阱行为出现 助长执罚经济现象的盛行。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环国际娱乐、英皇电影等联合出品的梅 芳以“生别”“死离”和“聚散”三个篇章架构,讲述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传奇 人生历程 B.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 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C.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史上的新界标,成为我们继续 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融人国际社会的新起点 D.先哲林则徐曾书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容”是 宽容,是理解,是鼓励,也是善意,是默许,是等待:;是自信心,是原动力,是想 象力,是创造力,也是思想的无终无止,是情感的无边无际。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韩国的中秋节 【韩】郑锡元 中秋节在韩国被称为“秋夕”,与春节、寒食、端午一起并称为“四大名节”。虽然同为 “四大名节”,但从大众的关心程度以及在民俗方面的重要性来讲,寒食与端午却远不及春 节与秋夕,现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对寒食和端午比较了解的似乎并不太多,小学生 当中完全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要说现在韩国有两大传统节日的话,当然就 得数春节与秋夕了。而秋夕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 秋夕也叫做嘉俳,既有人认为是“中秋之月”的说法,也有认为是玩民俗游戏时败方给 胜方摆设的宴席或游戏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还没有定论。另外,因为这一天要去 祖上的墓地扫墓,所以也有称之为“省墓日”的 关于秋夕由来的记载,最早从新罗初期开始,一到每年阴历八月十五,就会有载歌载舞 享用美酒美食的欢庆活动。也就是说,秋夕应该已经有大约两千年的历史了。新罗比任何其 他王朝都更加热衷于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在其中叶之后,汉字已经在全国盛行,其制 度、官阶、服式等各个领域也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民俗当然也不例外。原来中国人将八月 十五称为“中秋”或是“月夕”,所以可以推测,新罗有可能是将这两种称呼合二为一而称 之为“秋夕”。 秋夕以其是一个满怀收获与丰饶的节日而至今还被人们所重视。秋夕的时候有各种各样 的节日风俗以及民俗游戏,其中有一些一直流传到现在。在韩国,每年一到阴历八月十五秋 夕的时候,居住在外地的子女回到故乡拜见父母叫做“归省”。还有向祖上行茶礼这样较为 严肃的风俗,茶礼仪式,是为了追思自己的祖先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另外,茶礼还兼有 向祖上敬献当年的新谷这层意思,这叫做“荐新”。茶礼的供桌上食物,祭祀完祖先后再与 家人、亲戚或者邻居们一起食用,人们称为节食 这一天主要具有“农功感谢日”的性质,所以还要包松饼进献祖上,同时也要到祖上的 墓地去把一个夏天长起来的杂草全都除掉,再精心地把有些破损的坟头修补好,这些扫墓活 动是绝不可少的。也有大闹一通的各种节日游戏等。如角戏(摔跤)、龟戏、照里戏、牛戏等 秋夕晚上的赏月活动,被称为“玩月”’或是“迎月”。一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或是村头, 边望着十五的圆月,一边祈求家庭平安或是给自己许一个愿,这种活动是秋夕时必不可少 的一种风俗 在韩国,以秋夕为代表的各种具有农耕色彩的传统节日虽然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但在
D.设置交通技术电子监控设备测速却不公开位置,容易形成设置执法陷阱行为出现, 助长执罚经济现象的盛行。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 ....的一项是 A.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环国际娱乐、英皇电影等联合出品的梅兰 芳以“生别”“死离”和“聚散”三个篇章架构,讲述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传奇 人生历程。 B.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 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C.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发展史上的新界标,成为我们继续 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融人国际社会的新起点。 D.先哲林则徐曾书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容”是 宽容,是理解,是鼓励,也是善意,是默许,是等待;是自信心,是原动力,是想 象力,是创造力,也是思想的无终无止,是情感的无边无际。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韩国的中秋节 【韩】郑锡元 中秋节在韩国被称为“秋夕”,与春节、寒食、端午一起并称为“四大名节”。虽然同为 “四大名节”,但从大众的关心程度以及在民俗方面的重要性来讲,寒食与端午却远不及春 节与秋夕,现在 20 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对寒食和端午比较了解的似乎并不太多,小学生 当中完全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要说现在韩国有两大传统节日的话,当然就 得数春节与秋夕了。而秋夕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 秋夕也叫做嘉俳,既有人认为是“中秋之月”的说法,也有认为是玩民俗游戏时败方给 胜方摆设的宴席或游戏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还没有定论。另外,因为这一天要去 祖上的墓地扫墓,所以也有称之为“省墓日”的。 关于秋夕由来的记载,最早从新罗初期开始,一到每年阴历八月十五,就会有载歌载舞, 享用美酒美食的欢庆活动。也就是说,秋夕应该已经有大约两千年的历史了。新罗比任何其 他王朝都更加热衷于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在其中叶之后,汉字已经在全国盛行,其制 度、官阶、服式等各个领域也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民俗当然也不例外。原来中国人将八月 十五称为“中秋”或是“月夕”,所以可以推测,新罗有可能是将这两种称呼合二为一而称 之为“秋夕”。 秋夕以其是一个满怀收获与丰饶的节日而至今还被人们所重视。秋夕的时候有各种各样 的节日风俗以及民俗游戏,其中有一些一直流传到现在。在韩国,每年一到阴历八月十五秋 夕的时候,居住在外地的子女回到故乡拜见父母叫做“归省”。还有向祖上行茶礼这样较为 严肃的风俗,茶礼仪式,是为了追思自己的祖先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另外,茶礼还兼有 向祖上敬献当年的新谷这层意思,这叫做“荐新”。茶礼的供桌上食物,祭祀完祖先后再与 家人、亲戚或者邻居们一起食用,人们称为节食。 这一天主要具有“农功感谢日”的性质,所以还要包松饼进献祖上,同时也要到祖上的 墓地去把一个夏天长起来的杂草全都除掉,再精心地把有些破损的坟头修补好,这些扫墓活 动是绝不可少的。也有大闹一通的各种节日游戏等。如角戏(摔跤)、龟戏、照里戏、牛戏等。 秋夕晚上的赏月活动,被称为“玩月’’或是“迎月”。一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或是村头, 一边望着十五的圆月,一边祈求家庭平安或是给自己许一个愿,这种活动是秋夕时必不可少 的一种风俗。 在韩国,以秋夕为代表的各种具有农耕色彩的传统节日虽然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但在
进入产业社会之后,其重要性开始逐渐退色,这是其无法摆脱的命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 环,各种节日的退色令人十分遗憾,这与社会变化的潮流也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寻求 个更为明智的政策,使我们既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又能完好地保存传统文化,做封“温故而 知新”。 (选自《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秋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的中秋节叫秋夕,是受中国影响的民俗,在韩国已经大约有两千年历史。 B、韩国的秋夕和中国的中秋节虽然都在同一天,但节日的民俗活动却大不一样。 C、秋夕也称省墓日,这一天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去祖上墓地扫墓。 D、秋夕也叫嘉徘,是韩国四大名节之一,也是韩国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 7.下列对“秋夕时的节日风俗以及民俗游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到阴历八月十五,居住在外地的子女要回到故乡拜见父母叫归省。 B、秋夕时的茶礼和荐新都是追思祖先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C、秋夕时省墓是前往祖上的墓地举行祭祀,修补坟头,追恩祖先的一种仪式 D、秋夕晚上的玩月和中国中秋节一致,一家人在月下祈求平安,都是一个重要风俗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秋夕名称的由来最早从新罗时期,是将中国的中秋与月夕合二为一而成 B、与中国的中秋节相比,风俗不同的只是韩国中秋节还要到祖上墓地扫墓。 C、秋夕既有中秋之月的意思,也有宴席和游戏的说法,具体含义莫衷一是。 D、茶礼仪式中向祖上敬献食物,在祭祀完祖先后,由家人食用:都是由新谷做成的, 叫做荐新o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秋夕由来可以看出,目前韩国以秋夕为代表的传统四大名节均应源于中国。 B、秋夕时节省墓要包松饼进献祖上,由此可见,省墓含有感谢祖先保佑今年丰收之意。 C、韩国传统节日正在退色,主要是由于社会正在由农耕社会进入产业社会,与农耕社 会联系的节日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D、韩国四大名节中,秋夕至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意味着丰饶、收获和荐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 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处而臼中。其下惟白云, 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 乐生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 游冬、葳、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 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 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池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木节浛曲折,注入大谷。 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穴而室焉。携童儿数人, 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淸泠。樵歌岀 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
进入产业社会之后,其重要性开始逐渐退色,这是其无法摆脱的命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 一环,各种节日的退色令人十分遗憾,这与社会变化的潮流也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寻求一 个更为明智的政策,使我们既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又能完好地保存传统文化,做封“温故而 知新”。 (选自《文史知识》2008 年第 10 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秋夕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韩国的中秋节叫秋夕,是受中国影响的民俗,在韩国已经大约有两千年历史。 B、韩国的秋夕和中国的中秋节虽然都在同一天,但节日的民俗活动却大不一样。 C、秋夕也称省墓日,这一天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去祖上墓地扫墓。 D、秋夕也叫嘉徘,是韩国四大名节之一,也是韩国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 7.下列对“秋夕时的节日风俗以及民俗游戏”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每到阴历八月十五,居住在外地的子女要回到故乡拜见父母叫归省。 B、秋夕时的茶礼和荐新都是追思祖先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C、秋夕时省墓是前往祖上的墓地举行祭祀,修补坟头,追恩祖先的一种仪式。 D、秋夕晚上的玩月和中国中秋节一致,一家人在月下祈求平安,都是一个重要风俗。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秋夕名称的由来最早从新罗时期,是将中国的中秋与月夕合二为一而成。 B、与中国的中秋节相比,风俗不同的只是韩国中秋节还要到祖上墓地扫墓。 C、秋夕既有中秋之月的意思,也有宴席和游戏的说法,具体含义莫衷一是。 D、茶礼仪式中向祖上敬献食物,在祭祀完祖先后,由家人食用;都是由新谷做成的, 叫做荐新 o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由秋夕由来可以看出,目前韩国以秋夕为代表的传统四大名节均应源于中国。 B、秋夕时节省墓要包松饼进献祖上,由此可见,省墓含有感谢祖先保佑今年丰收之意。 C、韩国传统节日正在退色,主要是由于社会正在由农耕社会进入产业社会,与农耕社 会联系的节日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D、韩国四大名节中,秋夕至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意味着丰饶、收获和荐新。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苦斋记 刘 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 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处而臼中。其下惟白云, 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 乐生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 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 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 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池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木节滵曲折,注入大谷。 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 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 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
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 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 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藿 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 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 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 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味苦而微辛 B.间则蹑屐登崖 蹑:踏,穿 C.寝必重褥 重:有分量 D.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庸:岂,难道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说明“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的一组是 ①植物之苦者,亦乐生焉 ②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淸 ①井以甘竭,李以苦存 ②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 ①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②夫差以酣酒亡 ①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 ②虽欲效野夫贱隶……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匡山周围高中间低,山上多北风,山之中物,多是苦的。但蜜虽苦,可以已积热, 除烦渴之疾;鱼味虽苦,但食之可以清酒。人爬山虽苦,但可以靠着大树啸歌,可 见苦中往往隐藏着乐。 B.这是篇游记类散文,作者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写景上,但有时寥寥数笔,却能把苦斋 周围的山之高、水之秀描绘得有声有色,把极其寻常的景物点染成奇观。 C.作者以“苦”字作为贯串全文的脉络,或将“苦”隐于语言之外,或将“苦”显于 记叙之中,化景为趣,化趣为理,使人领悟到乐与苦相为倚伏的真谛 D.章溢先生把自己的隐居之室命名为“苦斋”,是因为这里的植物其味皆苦,水里的 鱼味苦而微辛,野蜂所酿的蜜味亦苦,山中之人也难于往来,真是目之所见,口之 所食,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3分) (2)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底(w,低洼地)而室焉。(3分) (3)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4分)
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 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 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 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 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 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 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一项是 A.味苦而微辛. 辛:辣 B.间则蹑.屐登崖 蹑:踏,穿 C.寝必重.褥 重:有分量 D.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 庸:岂,难道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说明“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 的道理的一组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匡山周围高中间低,山上多北风,山之中物,多是苦的。但蜜虽苦,可以已积热, 除烦渴之疾;鱼味虽苦,但食之可以清酒。人爬山虽苦,但可以靠着大树啸歌,可 见苦中往往隐藏着乐。 B.这是篇游记类散文,作者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写景上,但有时寥寥数笔,却能把苦斋 周围的山之高、水之秀描绘得有声有色,把极其寻常的景物点染成奇观。 C.作者以“苦”字作为贯串全文的脉络,或将“苦”隐于语言之外,或将“苦”显于 记叙之中,化景为趣,化趣为理,使人领悟到乐与苦相为倚伏的真谛。 D.章溢先生把自己的隐居之室命名为“苦斋”,是因为这里的植物其味皆苦,水里的 鱼味苦而微辛,野蜂所酿的蜜味亦苦,山中之人也难于往来,真是目之所见,口之 所食,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 四、(24 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3 分) (2)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wā,低洼地)而室焉。(3 分) (3)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4 分) A. ①植物之苦者,亦乐生焉 ②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 B. ①井以甘竭,李以苦存 ②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 C. ①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②夫差以酣酒亡 D. ①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 ②虽欲效野夫贱隶……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ε初上琵琶,晓来思绕 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①王安国:王安弟,后被罢官归田。②小怜:泛指歌女 (1)上片中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近代学者谭献在《谭评词辩》中称这首词“结笔品格自高”,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谈谈你对末二句的理解。(4分) 答 15.填空。(6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屈原列传》中“屈 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① 寄寓了司马迁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兵车行》中“ 武皇开边意未已”抒发 了杜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无比愤慨;《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刘裕的无限景仰 2)《墙上的斑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 的一篇意识流小说:鲁迅先生的小说《祝 福》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选自其小说集《》。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流逝的古典 黄晖 ①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 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 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 ②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 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在幽幽浮动的墨香 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苍苍”“白露未唏”。我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个芦塘,清晨,纤纤芦 苇被牛乳般流动如烟的雾霭轻柔地包裹着。晨曦中,浅绿的墨绿的苇丛倩影婆娑,亭亭玉立 如衣香鬓飞的女子涉水而来。怀念这一种意境:我不想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情,而情愿把它归 为一种古典。“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 我们咀嚼、玩味不够。 ③我读到《关雎》,读到《桃夭》,读到“青青之麦,生于陵坡”,读到“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到“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我想 到为什么,这些很远古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渌水 我们的心田仿佛千万年来一直是它青青的河床。 ④想到了《古诗十九首》,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复又戛然而止的谜一般 的诗歌群落。为什么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为之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会洋洋洒洒醉酒般地 写下整卷《古风》?我想,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们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①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②初上琵琶,晓来思绕 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①王安国:王安弟,后被罢官归田。②小怜:泛指歌女 (1)上片中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学者谭献在《谭评词辩》中称这首词“结笔品格自高”,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谈谈你对末二句的理解。(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6 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屈原列传》中“屈 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________①_______”, 寄寓了司马迁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兵车行》中“_______②__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抒发 了杜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无比愤慨;《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_______③______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想当年,_____④_____,气吞万里如虎”,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刘裕的无限景仰。 (2)《墙上的斑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的一篇意识流小说;鲁迅先生的小说《祝 福》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选自其小说集《______》。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流逝的古典 黄 晖 ①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 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 一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 ②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 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在幽幽浮动的墨香 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我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个芦塘,清晨,纤纤芦 苇被牛乳般流动如烟的雾霭轻柔地包裹着。晨曦中,浅绿的墨绿的苇丛倩影婆娑,亭亭玉立, 如衣香鬓飞的女子涉水而来。怀念这一种意境:我不想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情,而情愿把它归 为一种古典。“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 我们咀嚼、玩味不够。 ③我读到《关雎》,读到《桃夭》,读到“青青之麦,生于陵坡”,读到“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到“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我想 到为什么,这些很远古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渌水, 我们的心田仿佛千万年来一直是它青青的河床。 ④想到了《古诗十九首》,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复又戛然而止的谜一般 的诗歌群落。为什么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为之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会洋洋洒洒醉酒般地 写下整卷《古风》?我想,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们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