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年级高二科目语文命题人景正莲审题人:袁海林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馥郁 不啻(di) 犄角(j) 鸟窠(ke) B.听差 脚踝(huai)干瘪(bie)岸埠(bu) C.戏谑(xue)麦茬(cha)背囊(nang)蹩脚(bi) D.牝鹿(pin)芜菁(qing)颠踬(zhi)游弋(y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陷井 乌烟瘴气 文丝不动 纡尊降贵 B.拾掇 火急火燎 风弛电掣 破釜沉舟 C.安祥 贫瘠龟裂 震耳欲聋 容光焕发 D.谛听 海市蜃楼 膘肥体壮 流言飞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庞然大物仿佛禀赋着耸人听闻的无所不在的力量,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 B.可她却好像没听见什么似的,忧心忡忡地扬起眉,抖动着脑袋,像瞎子一般视而 不见地望着远处,似乎在挖空心思地回忆着什么 C.他开枪把狗和客人们吓了一大跳后,就开玩笑地装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用深 沉的男中音朗诵着说:“是时候了 D.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趾高气扬,因为他们终 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谁也不晓得,虽然素芭不会说话,但能感觉一切 B.果树经过这样的周而复始的风吹雨打,果园几乎完全光秃了,地上落满了湿淋淋 的树叶,露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C.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应当像上帝在造物中一样,销声匿迹,而又万能;到处感 觉得到,就是看不见他 D.在这个价值多元、相对主义流行的年代里,人们对事物抱有更宽容的态度,小说 的主题也越来越不追求恒定的价值标准,显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是非对错都有了各自 定的合理性。 5.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从日出到黄昏,从黎明到黑夜,又从黑夜到清晨,自由嬉戏的阴影世界和孤寂大 地那么庄严、那么静谧。 B.“人们很早就开始学习生活的道理,”老人说道,带着一种痛苦的表情,“也许正是 因为如此,人们早早地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C.“是您吗?少爷。”有人从暗处轻轻地喊住我
湖北省荆州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命题人:景正莲 审题人:袁海林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馥.郁(fù) 不啻.(dì) 犄.角(jī) 鸟窠.(kē) B.听差.(chāi) 脚踝.(huái) 干瘪.(biě) 岸埠.(bù) C.戏谑.(xuè) 麦茬.(chá) 背囊.(nǎng)蹩.脚(bì) D.牝.鹿(pìn) 芜菁.(qīng) 颠踬.(zhì) 游弋.(y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陷井 乌烟瘴气 文丝不动 纡尊降贵 B.拾掇 火急火燎 风弛电掣 破釜沉舟 C.安祥 贫瘠龟裂 震耳欲聋 容光焕发 D.谛听 海市蜃楼 膘肥体壮 流言飞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庞然大物仿佛禀赋着耸人听闻 ....的无所不在的力量,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 B.可她却好像没听见什么似的,忧心忡忡地扬起眉,抖动着脑袋,像瞎子一般视而 不见地望着远处,似乎在挖空心思 ....地回忆着什么。 C.他开枪把狗和客人们吓了一大跳后,就开玩笑地装出一副颐指气使 ....的样子,用深 沉的男中音朗诵着说:“是时候了……” D.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趾高气扬 ....,因为他们终 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谁也不晓得,虽然素芭不会说话,但能感觉一切。 B.果树经过这样的周而复始的风吹雨打,果园几乎完全光秃了,地上落满了湿淋淋 的树叶,露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C.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应当像上帝在造物中一样,销声匿迹,而又万能;到处感 觉得到,就是看不见他。 D.在这个价值多元、相对主义流行的年代里,人们对事物抱有更宽容的态度,小说 的主题也越来越不追求恒定的价值标准,显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是非对错都有了各自一 定的合理性。 5.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从日出到黄昏,从黎明到黑夜,又从黑夜到清晨,自由嬉戏的阴影世界和孤寂大 地那么庄严、那么静谧。 B.“人们很早就开始学习生活的道理,”老人说道,带着一种痛苦的表情,“也许正是 因为如此,人们早早地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C.“是您吗?少爷。”有人从暗处轻轻地喊住我
D.你可以驯服一只恶狗,吓唬一头牡牛,诱骗一条蟒蛇,威胁一只老虎,软化一只 狮子;可是对这样一个怪物—一尊脱了链的大炮——却没有办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科学”崇拜与中医“落后” 在比较传统的西方学术和思想中,科学被认为是把握某个领域里的唯一的、绝对确定的 客观真理。从古希腊人开始,“科学的ˆ就意味着ˆ绝对确定的和ˆ具有演绎性的¨,因此,数 学被认为是科学的典范。到了近代,产生了实证科学,“科学'这个概念中又明确加进了实证 或经验观察的维度,科学ˆ就既指演绎科学,又指自然科学(探讨自然现象,从中找到规律知 传统科学观还认为科学活动需要尽量寻找一种脱离生活情境和人文因素的理想状态和纯客 观状态来进行。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就是这样一种科学观。按照这种观点,科学发展就是一 个不断积累真理、逼近真理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对科学的崇拜 其实这种科学观是桕当陈旧和不正确的,它没有探讨科学真理的有效性是否有根本的限 度。19世纪后期在同一个领域中出现了不同的科学系统(比如非欧几何学),后来的量子力 学说明在物理世界的深处,科学的事实与人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些虽没有否定科学的客 观性,但却表明这种客观性是有限度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同一个领 域的不同的科学系统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个谁真谁假或谁更真的问题,而是个谁更强、谁 更顺应知识界潮流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两个不同的理论可能各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不 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临场发挥中,它们的强弱是可以转化的。所以科学的真理并不是绝 对客观的和排他的,也不是不管一切条件而普适的,而是需要依靠某个时代的某个科学团体 才为真的。现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科学在根本上是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前提的,生活世界 不同,对于科学的理解就可能不同。由此可见,科学不是绝对真理的化身,科学真理可以是 多元的。而且,由于每个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功能、结构和方式,它们不可能是完 全中性的、普适的 落实到医学上就是:中医与西医可以是、事实上也正是各擅所长的。中西医从理论上是 不可能哽性结合ˆ的,以西医为(科学的)模式,来逼中医科学化”,其结果只能是中医理 论或学术灵魂的死亡。中医的阴阳五行、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和文化精神是内在相通的,它与建立在解剖与其他实证科学基础上的西方医学大为不同。它 有自己的与现实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角度,这使得它是一种充满了文化与哲理深度的、对人 的生活情境有着特殊敏感的但同时又是可实证的科学。中医是可以被验证的,实际上它已被 几千年的相当成功的医学实践验证过了。但是这些验证都是在中医这个意义世界中进行的 脱离了它,中医就失去了自己的理论灵性和生机来源。实际上,西医要是脱离了它的理论和 意义世界也一样“玩不转。任何科学系统的科学性都要在坚持自己的理论根基、发挥自己 的思想性情的情形下才会呈现出来。 在中医教育上,要坚持从理论上与西医划清界线”,在维护自身的独特生命的前提下与 异己者对话。所以需要整个思想和教育方式的大转变,现在不仅是教材、课程要改变,而且 要尽量以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恢复传统的师徒制。这是因为中医不是可以普遍化、数据 化的学问,而是相当直观化、体验化和艺术化的学问,非有师徒之间长期的和情境化的交流 不足以将新手带入这个意义世界。 (节选自《现代教育报》。作者:张祥龙) 6.基于新的科学观,下列对科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同一领域里可能存在不同的科学系统,它们没有对错、真假之分,只能说谁更适合
D.你可以驯服一只恶狗,吓唬一头牡牛,诱骗一条蟒蛇,威胁一只老虎,软化一只 狮子;可是对这样一个怪物——一尊脱了链的大炮——却没有办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科学”崇拜与中医“落后” 在比较传统的西方学术和思想中,科学被认为是把握某个领域里的唯一的、绝对确定的 客观真理。从古希腊人开始,“科学的”就意味着“绝对确定的”和“具有演绎性的”,因此,数 学被认为是科学的典范。到了近代,产生了实证科学,“科学”这个概念中又明确加进了实证 或经验观察的维度,“科学”就既指演绎科学,又指自然科学(探讨自然现象,从中找到规律)。 传统科学观还认为科学活动需要尽量寻找一种脱离生活情境和人文因素的理想状态和纯客 观状态来进行。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就是这样一种科学观。按照这种观点,科学发展就是一 个不断积累真理、逼近真理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对科学的崇拜。 其实这种科学观是相当陈旧和不正确的,它没有探讨科学真理的有效性是否有根本的限 度。19 世纪后期在同一个领域中出现了不同的科学系统(比如非欧几何学),后来的量子力 学说明在物理世界的深处,科学的事实与人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些虽没有否定科学的客 观性,但却表明这种客观性是有限度的。20 世纪 60 年代,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同一个领 域的不同的科学系统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个谁真谁假或谁更真的问题,而是个谁更强、谁 更顺应知识界潮流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两个不同的理论可能各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不 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临场发挥中,它们的强弱是可以转化的。所以科学的真理并不是绝 对客观的和排他的,也不是不管一切条件而普适的,而是需要依靠某个时代的某个科学团体 才为真的。现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科学在根本上是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前提的,生活世界 不同,对于科学的理解就可能不同。由此可见,科学不是绝对真理的化身,科学真理可以是 多元的。而且,由于每个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功能、结构和方式,它们不可能是完 全中性的、普适的。 落实到医学上就是:中医与西医可以是、事实上也正是各擅所长的。中西医从理论上是 不可能硬性“结合”的,以西医为(科学的)模式,来逼中医“科学化”,其结果只能是中医理 论或学术灵魂的死亡。中医的阴阳五行、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和文化精神是内在相通的,它与建立在解剖与其他实证科学基础上的西方医学大为不同。它 有自己的与现实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角度,这使得它是一种充满了文化与哲理深度的、对人 的生活情境有着特殊敏感的但同时又是可实证的科学。中医是可以被验证的,实际上它已被 几千年的相当成功的医学实践验证过了。但是,这些验证都是在中医这个意义世界中进行的。 脱离了它,中医就失去了自己的理论灵性和生机来源。实际上,西医要是脱离了它的理论和 意义世界也一样 “玩不转”。任何科学系统的科学性都要在坚持自己的理论根基、发挥自己 的思想性情的情形下才会呈现出来。 在中医教育上,要坚持从理论上与西医“划清界线”,在维护自身的独特生命的前提下与 异己者对话。所以需要整个思想和教育方式的大转变,现在不仅是教材、课程要改变,而且 要尽量以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恢复传统的“师徒制”。这是因为中医不是可以普遍化、数据 化的学问,而是相当直观化、体验化和艺术化的学问,非有师徒之间长期的和情境化的交流 不足以将新手带入这个意义世界。 (节选自《现代教育报》。作者:张祥龙) 6.基于新的科学观,下列对科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同一领域里可能存在不同的科学系统,它们没有对错、真假之分,只能说谁更适合
时代的知识潮流 B.虽然同一领域的不同科学系统都有独特的解释功能、结构和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变 化,它们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C.科学具有客观性,但科学事实与人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真理要依靠特定的 科学团体才能成就其真 D.科学虽是真实、相对确定的,但它也不是绝对真理,不具有普遍性,它的有效性是 有限度的,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7.下列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传统的西方科学观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典范,具有演绎性,是唯一的、绝对确定的、 客观的。 B.在传统科学观里,真理是绝对不变的,因此科学发展就可以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真理 从而破解自然、社会的各种问题,这就造成了对科学的崇拜。 C.中西医各擅所长,用西方科学理论来验证中医,中医的精妙显现不出来;反之,西 医在中医理论世界里也行不通 D.根据新的科学观,科学真理是多元的,生活世界、时代背景不同的人,对科学真理 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想要用先进的科学去帮助落后的地区是绝对行不通的。 8.根据文意,下面有关中医的认识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有着几千年相当成功的医学实践,因此它应该属于西方科学世界中的实证科学 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B.当今的中国,人们崇拜起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因此不能很好地认识中医的科 学价值,反而认为需要以西方模式来使中医现代化 C.中医的阴阳五行、子午流注等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化有紧密联系,因此中医 的人文价值要远远大于其科学价值 D.中医在理论上与西医截然不同,因此要振兴中医,中医教育必须割断与西医的联系 教材、课程以及教育方式要完全传统化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来济,扬州江都人。父护儿,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难,阖门死之,济幼得免。转 侧流离,而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擢进土。贞观中,累迁通事舍人。太子承乾败 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济曰:“陛下上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帝纳之。 除考功员外郎。十八年,初置太子司议郎,高其选,而以济为之,兼崇贤馆直学士 帝将以武氏为后,济谏日:“王者立后,以承宗庙、母天下,宜择礼义名家、幽闲令淑 者,副四海之望,称神祇之意。故文王兴姒,《关睢》之化,蒙被百姓,其福如彼;成帝纵 欲,以婢为后,皇统中微,其祸如此。惟陛下详察。”初,武氏被宠,帝特号宸妃”。济与 韩瑗谏:“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武氏已立,不自安。后更谩言济等忠鲠,恐前经执 奏,辄怀反仄,请加赏慰,而实衔之。帝示济及瑗,济等益惧。 显庆初,兼太子宾客,进爵为侯。帝尝从容问驭下所宜,济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 人,命之食,日:‘请遗天下食。遗之衣,日:请遗天下衣。公曰:‘吾府库有限,安得而 给?老人日: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由是言之,省徭役,驭下之宜 也。于时山东役丁,岁别数万人,又议取庸以偿雇,纷然烦扰,故济对及之。二年,兼詹 事。寻坐禇遂良事,贬台州刺史。久之,徙庭州。龙朔二年,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谓其 众曰:“吾尝結刑罔,蒙赦死,今当以身塞责。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年五十三。赠楚州
时代的知识潮流。 B.虽然同一领域的不同科学系统都有独特的解释功能、结构和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变 化,它们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C.科学具有客观性,但科学事实与人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真理要依靠特定的 科学团体才能成就其真。 D.科学虽是真实、相对确定的,但它也不是绝对真理,不具有普遍性,它的有效性是 有限度的,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7.下列理解不合文意 ....的一项是( ) A.传统的西方科学观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典范,具有演绎性,是唯一的、绝对确定的、 客观的。 B.在传统科学观里,真理是绝对不变的,因此科学发展就可以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真理, 从而破解自然、社会的各种问题,这就造成了对科学的崇拜。 C.中西医各擅所长,用西方科学理论来验证中医,中医的精妙显现不出来;反之,西 医在中医理论世界里也行不通。 D.根据新的科学观,科学真理是多元的,生活世界、时代背景不同的人,对科学真理 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想要用先进的科学去帮助落后的地区是绝对行不通的。 8.根据文意,下面有关中医的认识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医有着几千年相当成功的医学实践,因此它应该属于西方科学世界中的实证科学, 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B.当今的中国,人们崇拜起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因此不能很好地认识中医的科 学价值,反而认为需要以西方模式来使中医现代化。 C.中医的阴阳五行、子午流注等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化有紧密联系,因此中医 的人文价值要远远大于其科学价值。 D.中医在理论上与西医截然不同,因此要振兴中医,中医教育必须割断与西医的联系, 教材、课程以及教育方式要完全传统化。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9~12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来济,扬州江都人。父护儿,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难,阖门死之,济幼得免。转 侧流离,而.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擢进士。贞观中,累迁通事舍人。太子承乾败, 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济曰:“陛下上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帝纳之。 除考功员外郎。十八年,初置太子司议郎,高.其选,而以济为之,兼崇贤馆直学士。 帝将以武氏为后,济谏曰:“王者立后,以.承宗庙、母天下,宜择礼义名家、幽闲令淑 者,副.四海之望,称神祇之意。故文王兴姒,《关睢》之化,蒙被.百姓,其福如彼;成帝纵 欲,以婢为后,皇统中微,其祸如此。惟陛下详察。”初,武氏被宠,帝特号“宸妃”。济与 韩瑗谏:“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武氏已立,不自安。后更谩言济等忠鲠,恐前经执 奏,辄怀反仄,请加赏慰,而实衔之。帝示济及瑗,济等益惧。 显庆初,兼太子宾客,进爵为侯。帝尝从容问驭下所宜,济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 人,命之食,曰:‘请遗天下食。’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公曰:‘吾府库有限,安得而 给?’老人曰:‘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由是言之,省徭役,驭下之宜 也。”于时山东役丁,岁别数万人,又议取庸以偿雇,纷然烦扰,故济对及之。二年,兼詹 事。寻坐褚遂良事,贬台州刺史。久之,徙庭州。龙朔二年,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谓其 众曰:“吾尝絓刑罔,蒙赦死,今当以身塞责。”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年五十三。赠楚州
刺史,给灵軻还乡 (《新唐书·来济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通事舍人 迁:调动官职,这里指升官 B.高其选 高:高,与“低”相对 C.副四海之望 副:相称,符合。 D.蒙被百姓 被:蒙受,普及 10.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笃志为文章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B.①以承宗庙、母天下 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①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②吾羞,不忍为之下 D.①帝示济及瑗,济等益惧 ②事如此,此必及我 11.以下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来济正直耿介的一组是() ①善议论,晓畅时务②太子得尽天年,则善③帝纳之。除考功员外郎 ④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⑤省徭役,驭下之宜也⑥遂不介胄而驰贼 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济,名门之后,幼时遭家庭变故,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从小立志学习 擅长议论,通晓时务,仕途升迁,官运亨通。在处置太子一事上,他敢于直言,最终太宗采 纳了他的建议。 B.高宗执意立武氏为后,来济和韩瑗以史强谏,认为应该选择出身名门、讲究礼仪 有美德的大家闺秀为后。在当初分封武氏的事件中,他们两人据理力争,认为另立新人,恐 怕不行。 C.高宗曾经询问治国之计,来济以齐桓公为例,献上了“省徭役”之策,既表现了他治 国的才能,又显示了对百姓的爱护。 D.来济因为褚遂良事件被一贬再贬,后在突厥入侵时领兵抵抗,没穿盔甲飞马冲入敌 阵,身陷敌手,以自己的生命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第Ⅱ卷 四、(2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宇文化及难,阖门死之,济幼得免。(3分) 译文 (2)太子承乾败,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4分) 译文: (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游 王令①
刺史,给灵輀还乡。 (《新唐书·来济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累迁.通事舍人 迁:调动官职,这里指升官。 B.高.其选 高:高,与“低”相对。 C.副.四海之望 副:相称,符合。 D.蒙被.百姓 被:蒙受,普及。 10.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而.笃志为文章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B.①以.承宗庙、母天下 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①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 ②吾羞,不忍为之.下 D.①帝示济及.瑗,济等益惧 ②事如此,此必及.我 11.以下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来济正直耿介的一组是( ) ①善议论,晓畅时务 ②太子得尽天年,则善 ③帝纳之。除考功员外郎 ④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 ⑤省徭役,驭下之宜也 ⑥遂不介胄而驰贼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来济,名门之后,幼时遭家庭变故,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从小立志学习, 擅长议论,通晓时务,仕途升迁,官运亨通。在处置太子一事上,他敢于直言,最终太宗采 纳了他的建议。 B.高宗执意立武氏为后,来济和韩瑗以史强谏,认为应该选择出身名门、讲究礼仪、 有美德的大家闺秀为后。在当初分封武氏的事件中,他们两人据理力争,认为另立新人,恐 怕不行。 C.高宗曾经询问治国之计,来济以齐桓公为例,献上了“省徭役”之策,既表现了他治 国的才能,又显示了对百姓的爱护。 D.来济因为褚遂良事件被一贬再贬,后在突厥入侵时领兵抵抗,没穿盔甲飞马冲入敌 阵,身陷敌手,以自己的生命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第Ⅱ卷 四、(26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宇文化及难,阖门死之,济幼得免。(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太子承乾败,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 (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春 游 王 令①
春城儿女纵春舂游, 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 若何无个解春愁 注]①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北宋中叶诗人。五岁父母 双亡,自少勤奋好学,通晓诗书,成年后在高邮、江阴等地收徒讲学。②春城:此处指扬州 (1)结合全诗,赏析对比手法的运用。(4分) (2)你对第四句中“春愁”所蕴涵的复杂情思是如何理解的?(4分) 5.名句默写及常识填空。(8分) (1) 栗深林兮惊层巅 出师未捷身先死, (2) 铁马秋风大散关。 昆山玉碎凤凰叫, (3)鼎铛玉石,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 谈笑间, (5)把吴钩看了, (6)满地黄花堆积, (7)《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的作品,英国女作家伍 尔芙的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是 (8)《娜塔莎》节选自俄国作家 的长篇小说《 五、(16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6~19题。 一步棋 许行 绿冠擎天,清风徐来。树下,豪与一老者对弈,观者如堵,但鸦雀无声,无敢妄议者。 忽一少年过此,无意间搭眼便断言:“再一步便定局矣! 众皆一惊,豪与老者亦愕然,抬头见少年面若敷粉,唇如涂朱,潇洒倜傥,甚是不俗。 豪不为怪,且甚喜,遂与搭言:“取敢问公子亦嗜此道?” “偶尔消遣。” “请问何谈一步定局?” “老翁已走华容,是擒是纵,全凭先生之一步棋矣。” 豪是当地棋坛高手,艺高胆大,善走险着,每毎出其不意,以一步棋而赢全局,人称一 步棋”。少年之言甚中豪之下怀,遂拱手揖坐,邀与对弈
春城②儿女纵春游, 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 若何无个解春愁。 [注]①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北宋中叶诗人。五岁父母 双亡,自少勤奋好学,通晓诗书,成年后在高邮、江阴等地收徒讲学。②春城:此处指扬州。 (1)结合全诗,赏析对比手法的运用。(4 分) (2)你对第四句中“春愁”所蕴涵的复杂情思是如何理解的?(4 分) 15.名句默写及常识填空。(8 分) (1) ,栗深林兮惊层巅。 出师未捷身先死, 。 (2) ,铁马秋风大散关。 昆山玉碎凤凰叫, 。 (3)鼎铛玉石,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 ,谈笑间, 。 (5)把吴钩看了, , , 。 (6)满地黄花堆积, , 。 (7)《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的作品,英国女作家伍 尔芙的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是《 》。 (8)《娜塔莎》节选自俄国作家 的长篇小说《 》。 五、(16 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 16~19 题。 一步棋 许 行 绿冠擎天,清风徐来。树下,豪与一老者对弈,观者如堵,但鸦雀无声,无敢妄议者。 忽一少年过此,无意间一搭眼便断言:“再一步便定局矣!” 众皆一惊,豪与老者亦愕然,抬头见少年面若敷粉,唇如涂朱,潇洒倜傥,甚是不俗。 豪不为怪,且甚喜,遂与搭言:“敢问公子亦嗜此道?” “偶尔消遣。” “请问何谈一步定局?” “老翁已走华容,是擒是纵,全凭先生之一步棋矣。” 豪是当地棋坛高手,艺高胆大,善走险着,每每出其不意,以一步棋而赢全局,人称“一 步棋”。少年之言甚中豪之下怀,遂拱手揖坐,邀与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