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湖州市八校 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试卷共8页27大题;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Ⅰ卷做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得分。 、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屏(bing)除跻身(j)躯壳(ke)毋庸置疑(v) B.靓妆(jing)攘除(rdng)箴言(zhen)悬崖勒马(xun) C.骠勇(piao)藤蔓(win)滂沱(png)少不更事(shoo) D.刨伤( chuong)翘楚(qio)胡诌(zh如u)彩云出岫(yu)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最近,深圳试行住房公基金提取新规,九大类重大疾病或重大手术可申请提取本人 账户余额。这引来了山西太原市民的关注。 B、从2007年至今,每年茶叶出口数量以及创汇规模均创新高,湖州茶叶出口在国际贸 易的影响与日剧增,湖州是国际茶商越来越看好的地方。 C、台风“菲特”带来的雨水,致使多条高速瘫痪,事故频发,很多长假返程的旅客被滞留 虽然国庆假期已经结東,但是他们不能及时到岗消假 D、领略艺术与看山景一样,只要你地位站得适当,你这一望一眼便吸收了全景的精神。 所以分析地看艺术,多少是杀风景的,综合的看法才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到内陆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 印象。 B.事故责任认定书下发后,剧组方面总以拍片忙为由拒绝与伤者方面沟通,对保证金 事更是只字不提,看来剧组是在与伤者磨洋工了 C.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这种态度让他有了很好的人脉资源 D.开放性题目给学生以极大地展示个性的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和答 题要求,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失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秋裤因穿着后显笨拙而被大部分时尚年轻人鄙弃,但是由于其实用性、保暖性又被 些人坚持穿着,即被称为“秋裤党 B.近日,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被授予由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设立的基础物 理学奖。因在量子引力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他一人独得300万美元的奖金 C新落成的湖州高铁车站的配套设施较以前的普通车站有了明显改善,高清大屏幕不间 断地提醒旅客警惕防騙防盗
湖北省湖州市八校 2014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试卷共 8 页 27 大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第Ⅰ卷做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得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 6 小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0 分。)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最近,深圳试行住房公基金提取新规,九大类重大疾病或重大手术可申请提取本人 账户余额。这引来了山西太原市民的关注。 B、从 2007 年至今,每年茶叶出口数量以及创汇规模均创新高,湖州茶叶出口在国际贸 易的影响与日剧增,湖州是国际茶商越来越看好的地方。 C、台风“菲特”带来的雨水,致使多条高速瘫痪,事故频发,很多长假返程的旅客被滞留。 虽然国庆假期已经结束,但是他们不能及时到岗消假。 D、领略艺术与看山景一样,只要你地位站得适当,你这一望一眼便吸收了全景的精神。 所以分析地看艺术,多少是杀风景的,综合的看法才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近到内陆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 ....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 印象。 B.事故责任认定书下发后,剧组方面总以拍片忙为由拒绝与伤者方面沟通,对保证金一 事更是只字不提,看来剧组是在与伤者磨洋工 ...了。 C.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 ....,这种态度让他有了很好的人脉资源。 D.开放性题目给学生以极大地展示个性的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和答 题要求,信马由缰 ....,任意为文,结果导致失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秋裤因穿着后显笨拙而被大部分时尚年轻人鄙弃,但是由于其实用性、保暖性又被一 些人坚持穿着,即被称为“秋裤党”。 B. 近日,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被授予由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设立的基础物 理学奖。因在量子引力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他一人独得 300 万美元的奖金。 C.新落成的湖州高铁车站的配套设施较以前的普通车站有了明显改善,高清大屏幕不间 断地提醒旅客警惕防骗防盗。 1 , 3 , 5
D.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以法 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 欢聆听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①他们只会坐井观天②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 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④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⑤他们只会穷兵黩武⑥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识见 6.国庆期间,马鞍山市一场豪华婚宴上,丈母娘当场宣布赠送给女婿一辆价值400万元左 右的宾利牌轿车。新郎在搞淸楚特别嫁妆为何物后,扑通一声当众跪下,向丈母娘保证一辈 子不辜负她女儿。请就以上新闻作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超过 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7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9题。(9分) 科技考古热凸现人才瓶颈 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文物藏品量3018.54万件, 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我国科技考古专业人员只 有300人左右,其中硕士生占三分之一,博士生占十分之一,仅以每年约30人的数量增长。 科技考古,在西方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三代学者专注于此,学术体系相对完 整。我国科技考古的研究与教学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在考古勘探、年代测定、动植物及 人骨分析、陶瓷与金属器物研究等方面有所尝试,现在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作为科技考古的代表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汇聚了众多学科的专 家学者。前者集中了考古、历史、天文、物理等学科专家,利用碳14测年等科技手段为远 古的王朝编写大事记;后者则吸引了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者,共同探究中华文明在礼制、历 法、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文化的来源 近年来,科技考古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对地观测等学科的帮助下,取得了诸多成果。 例如在近日召开的“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战略研讨会″上,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杨焕明 教授介绍了DNA在考古研究中的新应用一一为一位4000年前的格陵兰人找到了故乡。通过 保存于永久冰层中的头发,专家们提取出DNA序列,并将其与现代人类各人种的DNA序列 相比较,最终推测出这位早期格陵兰人来自西伯利亚 科技考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要求从业者具有文理兼修的知识背景,不但了解文化遗存 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献,还要能够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象。但我国现阶段 从学科划分到教育体制都很难满足这一点,对综合能力的要求与文理分科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造成了科技考古人才产量低的现状 另一方面,学科设置还造成了人才来源单一的问题。现阶段考古本科生均来自文科,自 然科学基础薄弱,在学习科技研究方法时存在很多困难。比如科技考古中的植物研究,在分 析植物遗存的种属、年代、生长条件等因素时,就可能涉及到生物、化学、气候等多重自然 科学,非文科生所擅长。研究生阶段虽不做生源限制,但理科院系毕业生进入考古领域深造
D.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以法 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 5.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只填序号)(3 分)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 欢聆听, ,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①他们只会坐井观天 ②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 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④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⑤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⑥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识见 6.国庆期间,马鞍山市一场豪华婚宴上,丈母娘当场宣布赠送给女婿一辆价值 400 万元左 右的宾利牌轿车。新郎在搞清楚特别嫁妆为何物后,扑通一声当众跪下,向丈母娘保证一辈 子不辜负她女儿。请就以上新闻作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超过 60 字。(5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7 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6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7——9 题。(9 分) 科技考古热凸现人才瓶颈 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 766722 处,文物藏品量 3018.54 万件, 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我国科技考古专业人员只 有 300 人左右,其中硕士生占三分之一,博士生占十分之一,仅以每年约 30 人的数量增长。 科技考古,在西方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已有三代学者专注于此,学术体系相对完 整。我国科技考古的研究与教学兴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在考古勘探、年代测定、动植物及 人骨分析、陶瓷与金属器物研究等方面有所尝试,现在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作为科技考古的代表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汇聚了众多学科的专 家学者。前者集中了考古、历史、天文、物理等学科专家,利用碳 14 测年等科技手段为远 古的王朝编写大事记;后者则吸引了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者,共同探究中华文明在礼制、历 法、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文化的来源。 近年来,科技考古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对地观测等学科的帮助下,取得了诸多成果。 例如在近日召开的“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战略研讨会”上,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杨焕明 教授介绍了 DNA 在考古研究中的新应用——为一位 4000 年前的格陵兰人找到了故乡。通过 保存于永久冰层中的头发,专家们提取出 DNA 序列,并将其与现代人类各人种的 DNA 序列 相比较,最终推测出这位早期格陵兰人来自西伯利亚。 科技考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要求从业者具有文理兼修的知识背景,不但了解文化遗存 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献,还要能够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象。但我国现阶段 从学科划分到教育体制都很难满足这一点,对综合能力的要求与文理分科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造成了科技考古人才产量低的现状。 另一方面,学科设置还造成了人才来源单一的问题。现阶段考古本科生均来自文科,自 然科学基础薄弱,在学习科技研究方法时存在很多困难。比如科技考古中的植物研究,在分 析植物遗存的种属、年代、生长条件等因素时,就可能涉及到生物、化学、气候等多重自然 科学,非文科生所擅长。研究生阶段虽不做生源限制,但理科院系毕业生进入考古领域深造
的人数仍不多,直接进入考古院所工作的情况更为少见。除观念问题外,研究机构的用人机 制也存在弊端,以“考古学或历史学出身”作为录取条件,往往会将有志于考古研究的理科人 才拒之门外。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对“科技考古”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在西方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有三代学者专注于此,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术 体系。 B.在我国起步较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已在多个方面有所尝试,现在正处于方兴未 艾的阶段。 C.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古代遗存,取得丰富的“潜”信息,再结合考古学方法,探索人类的 历史 D.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象,了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献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但科技考古专业人员数量少,高学历者更少, 且增长速度缓慢 B.夏商周断代工程集中了考古、历史、天文、物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利用碳14测年 等科技手段为远古的王朝编写大事记 C.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吸引了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者,共同探究中华文明在礼制、历法、 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文化的来源 D.通过一位4000年前的格陵兰人保存于永久冰层中的头发,杨焕明教授提取出DNA 序列,并将其与现代人类各人种的DNA序列相比较,终于为它找到了故乡 9.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从学科划分到教育体制都很难满足培养文化遗产研宄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B现阶段的考古本科生均来自文科,科学素养薄弱,学习科技研宄方法时存在很多困难 C进入考古领城,理科生也面临着不了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献的困扰。 D理科生进入考古领域深造和直接进入考古院所工作的人数少与研究机构的用人机制有关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0--13题。(17分) 画师洪野 施蛰存 ①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 我们立刻就很熟识了。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 因为是个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真的好吗?那 么,请教好在什么地方呢? ②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 这些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 ③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 由刚才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我因 为看惯了中国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 满意,但最后,有一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 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 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我说 我还是喜欢这个。"他点点头,微笑道:“我懂得你的趣味了
的人数仍不多,直接进入考古院所工作的情况更为少见。除观念问题外,研究机构的用人机 制也存在弊端,以“考古学或历史学出身”作为录取条件,往往会将有志于考古研究的理科人 才拒之门外。 (选自《 光明日报》,有删改) 7.对“科技考古”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方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有三代学者专注于此,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术 体系。 B.在我国起步较晚,兴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已在多个方面有所尝试,现在正处于方兴未 艾的阶段。 C.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古代遗存,取得丰富的“潜”信息,再结合考古学方法,探索人类的 历史。 D.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象,了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献。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但科技考古专业人员数量少,高学历者更少, 且增长速度缓慢。 B.夏商周断代工程集中了考古、历史、天文、物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利用碳 14 测年 等科技手段为远古的王朝编写大事记。 C.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吸引了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者,共同探究中华文明在礼制、历法、 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文化的来源。 D.通过一位 4000 年前的格陵兰人保存于永久冰层中的头发,杨焕明教授提取出 DNA 序列,并将其与现代人类各人种的 DNA 序列相比较,终于为它找到了故乡。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0——13 题。(17 分) 画师洪野 施蛰存 ①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 我们立刻就很熟识了。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 因为是个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真的好吗?那 么,请教好在什么地方呢?” ②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 “这些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 ③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 由刚才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我因 为看惯了中国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 满意,但最后,有一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 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 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我说: “我还是喜欢这个。”他点点头,微笑道:“我懂得你的趣味了
④后来,我曾经偶然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有名无实的事 我不愿意干。〃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 学生,对于艺术大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 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都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 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这样地心境自 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一个中学教师。 ⑤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画有几件已经 被选入全国美术展览会了。"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 《黄昏》亦是其中之一。闭幕之后,一日清晨,他挟了一卷画到学校里来,一看见我,就授 给我道:“这个现在可以送给你了。 ⑥我展开一看,竟就是那幅我所中意的《黄昏》。我看画幅背后已经在展览的时候标定 了很高的价目,觉得不好意思领受这盛情,正在沉吟之际,他说:“不要紧,你收了罢。我 早已要送给你了,因为要等它陈列过一次,所以迟到今天。至于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它了, 我的画最近又改变了。 ⑦后来,他又吸收了新艺术理论,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曾画过几帧反基督 教的小品,野外写生的对象,不再是小桥流水,或疏林茅屋了,他专给浚河的农民,或运输 砖瓦的匠人们写照了。除了免不掉的应酬敷衍之外,他绝不再画中国画,他曾经招我去看 幅新作,画着一个工头正在机轮旁揪打一个工人。 ⑧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 ⑨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 以及几帧不受人赞美的画幅以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 到什么缺少,而他生前的孜孜砣吃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他就只是以一个忠 诚的艺术家的身分而死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之后,人们亦不会 再长久地纪念他。一个水上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 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选自《施蛰存散文集》,有删改) 10.文章第①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分) 11.文中第⑦说他后来“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突变”体 现在哪些方面?(4分) 12.结合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请概括画师洪野的性格特点?(4分) 13.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这句话的 丰富内涵。(6分) 、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13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9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
④后来,我曾经偶然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有名无实的事 我不愿意干。”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 学生,对于艺术大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 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都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 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这样地心境自 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一个中学教师。 ⑤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画有几件已经 被选入全国美术展览会了。”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 《黄昏》亦是其中之一。闭幕之后,一日清晨,他挟了一卷画到学校里来,一看见我,就授 给我道:“这个现在可以送给你了。” ⑥我展开一看,竟就是那幅我所中意的《黄昏》。我看画幅背后已经在展览的时候标定 了很高的价目,觉得不好意思领受这盛情,正在沉吟之际,他说:“不要紧,你收了罢。我 早已要送给你了,因为要等它陈列过一次,所以迟到今天。至于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它了, 我的画最近又改变了。” ⑦后来,他又吸收了新艺术理论,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曾画过几帧反基督 教的小品,野外写生的对象,不再是小桥流水,或疏林茅屋了,他专给浚河的农民,或运输 砖瓦的匠人们写照了。除了免不掉的应酬敷衍之外,他绝不再画中国画,他曾经招我去看一 幅新作,画着一个工头正在机轮旁揪打一个工人。 ⑧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 ⑨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 以及几帧不受人赞美的画幅以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 到什么缺少,而他生前的孜孜矻矻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他就只是以一个忠 诚的艺术家的身分而死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之后,人们亦不会 再长久地纪念他。一个水上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 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选自《施蛰存散文集》,有删改) 10.文章第①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 分) 11.文中第⑦说他后来“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突变”体 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2.结合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请概括画师洪野的性格特点?(4 分) 13.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这句话的 丰富内涵。(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 13 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6 题。(9 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
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 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用兵之效也 效:效果 B.始速祸焉 速:加快。 C.李牧连却之 却:使之退,打退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命运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B.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6.下列对原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的原因是“五国既丧, 齐亦不免矣 B.作者认为燕、赵两国“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燕是“小国而后亡”,赵与秦战并“连却 ,都在说明“用兵之效 C.作者认为齐、燕、赵等国不以地赂秦,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内政外交政策,秦人未必能 消灭六国。 D.作者在文中真正要探讨的是:面对敌人,切不可为敌所“胁”,势弱于敌的六国犹可胜 秦,若势强于敌则更应胜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贻赵廷臣书① (明)张煌言 大明遗臣某,谨拜书于清朝开府赵老先生台前。昔宋臣谢枋得②有云:“大无制世,民 物维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窃以叠山业经市隐卖卜,宜可以远害全身;而元参政魏天 祐必欲招致之,乃叠山有死无陨。招之不来,馈之不受,却聘书尚在,可考而知也。卒触天 祐之怒,执之北去,叠山遂不食而死。盖未尝不叹古人守义之坚,殉节之笃也! 况某今日南冠而絷,视叠山所处,已自不同;而台下尚欲贷其余生,屡遣贵属,存注有 加,劝之加餐。嗟乎!此固台下褒忠录节之盛心,较之天祐,真不啻霄壤。顾某自律,断不 可因此而苟延旦夕也。所以每思慷慨引决,而为馆伴者防间严切,不克自裁。绝餐三日,迫 于贵属劝勉,稍稍复食,他人闻之,宁不以某寡廉鲜耻,晩节可嗤哉?揣台下之意,不过欲 生膏斧锧,始足为忠义者戒;然大丈夫冰视鼎镬,慷慨从容,原无二义,故郁郁居此耳。 犹记去发华见及某之报书有定为文也之语系令目憨有食言夫自支废米亦展表废米之 际何代无患臣义何代无速臣处去?义所当死,死贤于生:义所当生,生贤于死。盖有舍生
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 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6.下列对原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的原因是“五国既丧, 齐亦不免矣”。 B.作者认为燕、赵两国“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燕是“小国而后亡”,赵与秦战并“连却 之”,都在说明“用兵之效”。 C.作者认为齐、燕、赵等国不以地赂秦,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内政外交政策,秦人未必能 消灭六国。 D.作者在文中真正要探讨的是:面对敌人,切不可为敌所“胁”,势弱于敌的六国犹可胜 秦,若势强于敌则更应胜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贻赵廷臣书① (明)张煌言 大明遗臣某,谨拜书于清朝开府赵老先生台前。昔宋臣谢枋得②有云:“大元制世,民 物维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窃以叠山业经市隐卖卜,宜可以远害全身;而元参政魏天 祐必欲招致之,乃叠山有死无陨.。招之不来,馈之不受,却聘书尚在,可考而知也。卒触天 祐之怒,执之北去,叠山遂不食而死。盖未尝不叹古人守义之坚,殉节之笃也! 况某今日南冠而絷,视.叠山所处,已自不同;而台下尚欲贷其余生,屡遣贵属,存注有 加,劝之加餐。嗟乎!此固台下褒忠录节之盛心,较之天祐,真不啻霄壤。顾某自律,断不 可因此而苟延旦夕也。所以每思慷慨引决,而为馆伴者防间严切,不克自裁。绝餐三日,迫 于贵属劝勉,稍稍复食,他人闻之,宁不以某寡廉鲜耻,晚节可嗤哉?揣台下之意,不过欲 生膏斧锧,始足为.忠义者戒;然大丈夫冰视鼎镬,慷慨从容,原无二义,故郁郁居此耳。 犹记去岁华函见及某之报书有宁为文山之语至今日敢有食言夫自古废兴亦屡矣废兴之 际何代无忠臣义士何代无逋臣处士?义所当死,死贤于.生;义所当生,生贤于死。盖有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