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百校大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1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论是“五线谱”还是“数字简谱”,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声音进行数量化的记录和描述 如果 没有这一前提,复杂的音乐作品既不能创作,也难以演出。从这一意义上讲,正如数学是所 有科 学中最为抽象的科学一样,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它们都可以被简单的符号体 系 加以表述。所以,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指出:“音乐就它的基础来说,是数学的;就它的出 现来 说,是直觉的。”而西方人所要做的,就是在音乐的直觉背后,发现数学的基础及其“演算” 规律。 于是,西方音乐和算数、几何、天文一起成为教会必修的四门功课。在西方13世纪,音乐 既是艺 术,又是数学,还是宗教,因为音乐家要根据数学的原理创造出符合宗教精神的艺术 音乐不是数学,我们不能指望将一组数学公式能够直接转变成五线谱;音乐不是哲学, 我们 也不能指望将一个哲学命题直接转变为交响乐。然而,一方面,音乐和数学存在着类似,因 为数 学和音乐具有抽象探索方案的特征,在探索中由类推和变奏来引导;另一方面,哲学与音乐 也拥 有一些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生活态度、共同的信仰模式。 最初,西方人对数字的崇拜、对音乐的崇拜、对宇宙本体的崇拜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数 字 本质主义”的观点出发,西方人竭尽全力地去探索和谐音符背后的数学秘密。在这种探索过 程 中,音乐家发现,任何单一数字所对应的音响都不能产生美,和谐的音乐产生于不同音响之 间的 数学关系。这个观点显然比以往的“数字拜物教”有更大的进步,其意义相当于理性哲学对 宗教 神学的取代。 然而,数学是发展的,音乐是发展的,哲学也是发展的。数学家对“无理数”的发现不 能不引
湖北省百校大联盟 2016 届高三上学期 10 月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无论是“五线谱”还是“数字简谱”,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声音进行数量化的记录和描述。 如果 没有这一前提,复杂的音乐作品既不能创作,也难以演出。从这一意义上讲,正如数学是所 有科 学中最为抽象的科学一样,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它们都可以被简单的符号体 系 加以表述。所以,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指出:“音乐就它的基础来说,是数学的;就它的出 现来 说,是直觉的。”而西方人所要做的,就是在音乐的直觉背后,发现数学的基础及其“演算” 规律。 于是,西方音乐和算数、几何、天文一起成为教会必修的四门功课。在西方 13 世纪,音乐 既是艺 术,又是数学,还是宗教,因为音乐家要根据数学的原理创造出符合宗教精神的艺术。 音乐不是数学,我们不能指望将一组数学公式能够直接转变成五线谱;音乐不是哲学, 我们 也不能指望将一个哲学命题直接转变为交响乐。然而,一方面,音乐和数学存在着类似,因 为数 学和音乐具有抽象探索方案的特征,在探索中由类推和变奏来引导;另一方面,哲学与音乐 也拥 有一些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生活态度、共同的信仰模式。 最初,西方人对数字的崇拜、对音乐的崇拜、对宇宙本体的崇拜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数 字 本质主义”的观点出发,西方人竭尽全力地去探索和谐音符背后的数学秘密。在这种探索过 程 中,音乐家发现,任何单一数字所对应的音响都不能产生美,和谐的音乐产生于不同音响之 间的 数学关系。这个观点显然比以往的“数字拜物教”有更大的进步,其意义相当于理性哲学对 宗教 神学的取代。 然而,数学是发展的,音乐是发展的,哲学也是发展的。数学家对“无理数”的发现不 能不引
发音乐家的恐慌。这个无理数和极不和谐之间的隐喻的相似,比我们期望的更为深远更为神 秘。一个音乐音程和一个数学的数字被人们同样地判断:人们认为它们都在可允许的界限之 外。它们对于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来说,被认为不仅不使人愉快,而且是危险的,不仅 有威 胁,而且是魔鬼性的 这种数学家对无理数的恐惧、音乐家对不和谐音程的恐惧,犹如晢学家对非理性世界的 恐 惧。然而,无论数学家是否喜欢,无理数确实是存在的;无论哲学家是否高兴,这个世界确 实不 是按照我们的理性模式被创造出来的;无论音乐家是否愿意,不和谐的音响也确实构成了音 乐 世界的一部分。于是,正像数学家必须正视无理数,哲学家必须正视非理性一样,音乐家们 也必 须正视不和谐音程在作曲中的地位 (摘编自陈炎《科学精神对西方艺术的双重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线谱”和“数字简谱”都是对声音进行数量化的记录和描述,这种记录和描述 是复杂 的音乐作品创作和演出的前提 B.数学和音乐分别是科学和艺术中最为抽象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和音乐 都可 以被简单的符号体系加以表述。 C.音乐的基础是数学,它是以直觉出现的,西方人所要做的,是在音乐的直觉背后, 发现数 学的基础及其“演算”规律。 D.音乐家要根据数学的原理创造出符合宗教精神的艺术,所以,音乐和算数、几何、 天文在 西方成为教会必修的四门功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音乐不是数学,一组数学公式不能够直接转变成五线谱;音乐不是哲学,一个哲学 命题 不能直接转变为交响乐。 B.数学和音乐都在探索中由类推和变奏来引导。哲学与音乐也拥有一些共同的世界观、 生活态度、信仰模式 C.音乐家发现,和谐的音乐产生于不同音响之间的数学关系,这个观点导致了理性哲 学对 宗教神学的取代 D.西方人对数字、音乐、宇宙本体的崇拜是交织在一起的,他们竭尽全力地去探索和 谐音 符背后的数学秘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学的发展推动了音乐、哲学的发展。因为无理数和极不和谐之间的隐喻的相似 所以 数学家对“无理数”的发现不能不引发音乐家的恐慌
发音乐家的恐慌。这个无理数和极不和谐之间的隐喻的相似,比我们期望的更为深远更为神 秘。一个音乐音程和一个数学的数字被人们同样地判断:人们认为它们都在可允许的界限之 外。它们对于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来说,被认为不仅不使人愉快,而且是危险的,不仅 有威 胁,而且是魔鬼性的。 这种数学家对无理数的恐惧、音乐家对不和谐音程的恐惧,犹如哲学家对非理性世界的 恐 惧。然而,无论数学家是否喜欢,无理数确实是存在的;无论哲学家是否高兴,这个世界确 实不 是按照我们的理性模式被创造出来的;无论音乐家是否愿意,不和谐的音响也确实构成了音 乐 世界的一部分。于是,正像数学家必须正视无理数,哲学家必须正视非理性一样,音乐家们 也必 须正视不和谐音程在作曲中的地位。 (摘编自陈炎《科学精神对西方艺术的双重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线谱”和“数字简谱”都是对声音进行数量化的记录和描述,这种记录和描述 是复杂 的音乐作品创作和演出的前提。 B.数学和音乐分别是科学和艺术中最为抽象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和音乐 都可 以被简单的符号体系加以表述。 C.音乐的基础是数学,它是以直觉出现的,西方人所要做的,是在音乐的直觉背后, 发现数 学的基础及其“演算”规律。 D.音乐家要根据数学的原理创造出符合宗教精神的艺术,所以,音乐和算数、几何、 天文在 西方成为教会必修的四门功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音乐不是数学,一组数学公式不能够直接转变成五线谱;音乐不是哲学,一个哲学 命题 不能直接转变为交响乐。 B.数学和音乐都在探索中由类推和变奏来引导。哲学与音乐也拥有一些共同的世界观、 生活态度、信仰模式。 C.音乐家发现,和谐的音乐产生于不同音响之间的数学关系,这个观点导致了理性哲 学对 宗教神学的取代。 D.西方人对数字、音乐、宇宙本体的崇拜是交织在一起的,他们竭尽全力地去探索和 谐音 符背后的数学秘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学的发展推动了音乐、哲学的发展。因为无理数和极不和谐之间的隐喻的相似, 所以 数学家对“无理数”的发现不能不引发音乐家的恐慌
B.如果一个音乐音程和一个数学的数字超出了可允许的界限,它们对于一个已经建立 起 来的秩序来说,是危险的,有威胁且是魔鬼性的。 世界不是按照我们的理性模式被创造出来的,不和谐的音响构成了音乐世界的一部 这个事实不以数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的意志而转移。 D.尽管数学家和音乐家分别对无理数和不和谐音程感到恐惧,但是数学家必须正视无 理 数,音乐家们也必须正视不和谐音程在作曲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学,尝以《修身为弓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 期以远 器。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 为礼部试官。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 纪事本 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日治道 尽 在是矣 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日:“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 因史书 以言日:“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 遂历 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上日:“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 枢谢 日:“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章悼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日:“吾为史官, 书法 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日:“无愧古良史。 迁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 以 闻,人为危之。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诏权工部侍郎。因论大理狱案 请外, 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楚故城楚观在焉,为 室庐 徙民居之,以备不虞。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 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选自《宋史·袁枢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 熟读/ 日/治道尽在是矣/
B.如果一个音乐音程和一个数学的数字超出了可允许的界限,它们对于一个已经建立 起 来的秩序来说,是危险的,有威胁且是魔鬼性的。 C.世界不是按照我们的理性模式被创造出来的,不和谐的音响构成了音乐世界的一部 分: 这个事实不以数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的意志而转移。 D.尽管数学家和音乐家分别对无理数和不和谐音程感到恐惧,但是数学家必须正视无 理 数,音乐家们也必须正视不和谐音程在作曲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学,尝以《修身为弓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 期以远 器。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 为礼部试官。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 纪事本 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日治道 尽 在是矣 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日:“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 因史书 以言日:“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 遂历 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上日:“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 枢谢 日:“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章悼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日:“吾为史官, 书法 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日:“无愧古良史。” 迁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 以 闻,人为危之。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诏权工部侍郎。因论大理狱案 请外, 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楚故城楚观在焉,为 室庐, 徙民居之,以备不虞。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 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选自《宋史·袁枢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 熟读/ 日/治道尽在是矣/
B.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 熟读/ 日/治道尽在是矣/ C.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 日/治道尽在是矣/ D.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 熟读/ 日/治道尽在是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枢文才突出,学识渊博。他少年时努力学习,周必大等人看好他的前程:他考词 赋第 名,喜爱《资治通鉴》,并改编了这部著作,且著述丰富 B.袁枢积极进言,敢于弹劾权贵。皇帝关心提拔袁枢,袁枢借史事劝诫皇帝。御史冷 世光 违法乱纪,袁枢弹劾他,认为冷是个危险人物,最终冷被罢免 C.袁枢为人正直,修史秉笔直书。他负责修国史,章悖是他的同乡,向他委婉请求修 饰白 己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宰相赵雄知道后赞赏了袁枢 D.袁枢为民办实事,体恤百姓。他在江陵任职,江陵靠近长江,每年遭受水患,百姓 遭殃 他建房子安置百姓,种树木防备水灾,百姓感激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5分) 译文: (2)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戴复古①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②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 虏 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鸚鵡,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 雅志 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注】①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②浪说:漫说,别说 8.这首词的上片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B.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 熟读/ 日/治道尽在是矣/ C.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 读/ 日/治道尽在是矣/ D.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 熟读/ 日/治道尽在是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袁枢文才突出,学识渊博。他少年时努力学习,周必大等人看好他的前程;他考词 赋第 一名,喜爱《资治通鉴》,并改编了这部著作,且著述丰富。 B.袁枢积极进言,敢于弹劾权贵。皇帝关心提拔袁枢,袁枢借史事劝诫皇帝。御史冷 世光 违法乱纪,袁枢弹劾他,认为冷是个危险人物,最终冷被罢免。 C.袁枢为人正直,修史秉笔直书。他负责修国史,章悖是他的同乡,向他委婉请求修 饰白 己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宰相赵雄知道后赞赏了袁枢。 D.袁枢为民办实事,体恤百姓。他在江陵任职,江陵靠近长江,每年遭受水患,百姓 遭殃; 他建房子安置百姓,种树木防备水灾,百姓感激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5 分) 译文: (2)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戴复古①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②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 虏, 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 雅志 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注】①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②浪说:漫说,别说。 8.这首词的上片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9.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两句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 满了 情感的两句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日子 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岀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 把 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 看两 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 和 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 还是 个不会拐弯的硬熊一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 圆在 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給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 反 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一一
9.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两句是“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 满了 情感的两句是“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___ _,_ ___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日 子 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 把 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 着两 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 和 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 还是 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 圆在 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 ‘反 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