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还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作品起始 写到的,即是习贯下的种种存在,事事都受习惯控制,所以 货币和物产,这一片小小地方活动流转时所形成的各种生活 式样与生活理想,都若在一个无可避免的情形中发展。人事 上的对立,人事上的相左,更仿佛无不各有它宿命的结局: 作品设计注重在将常与变错综,写出“过去”“当前”与那个 发展中的“未来”,因此前一部分所能见到的,除了自然景物 的明朗,和生长干这个环境中几个小儿女性情上的天真纯粹 还可见出一点希望,其余笔下所涉及的人和事,自然便不免 黯谈无光。尤其是叙述到地方特权者时,一支笔即再残忍也 不能写下去,有意作成的乡村幽默,终无从中和那点沉痛感 慨。然而就我所想到的看来,一个有良心的读者,是会承认 这个作品不失其为庄严与认真的。虽然这只是湘西一隅的事 情,说不定它正和西南好些地方差不多:虽然这些现象的存 在,战争一来都给淹没了,可是和这些类似的问题,也许会 在别一地方发生,或者战争已完全净化了中国,然而把这点 近于历史陈迹的社会风景,用文字好好的保留下来,与“当 前”崭新的局面对照,似平也很可以帮助我们对社会多有一 点新的认识,即在战争中一个地方的进步的过程,必然包含 若干人情的冲突与人和人关系的重造。 我们大多数人,战前虽活在那么一个过程中,然而从国 下检审制度的原则来衡量它时,作品的忠实,便不免多触忌 讳,转容易成为无益之业了。因此作品最先在香港发表,即 被酬节了一部分,致前后始终不一致。去年重写分章发表时, 又有部分篇章不能刊载、到预备在挂林印行送审时,且被检 查处认为思想不妥,全部扣留,幸得朋友为辗转交涉,径送 China
沈从文全集©!海一.一一·一”小说· 重庆复审,重加删节,方能发还付印。国家既在战争中,出 版物各个管理制度,个人实完全表示同意。因为这个制度若 运用得法,不特能消极的限止不良作品出版,还可望进一步 鼓励优秀作品产生,制度有益于国家,情形显明。惟一面是 个人为此谨慎认真的来处理一个问题,所遇到的恰好也就是 那么一种谨慎认真的检审制度。另外在社会上又似乎只要作 者不过于谨慎认真,便也可以随处随时得到种种不认真的便 利,(最近本人把所有作品重新整理付印时,每个集子必有几 篇“免登”,另外却又有人得到特许,用造谣言方式作小文章 侮辱本人,如像某某小刊物上的玩意儿,不算犯罪。〉两相对 照,虽对现状不免有点迷惑,但又多少看出一点消息,即当 前社会有些还是过去的继续。国家在进步过程中,我们还得 容忍随同习惯而存在的许多事实,读书人所盼望的合理与公 正,恐还得各方面各部门“专家”真正抬头时,方有希望。 记得八年前《边城》付印时,在那本小书题记上,我曾说过: 所希望的渎者,应当是身在学校以外,或文坛消息,文学论 战,以及各种批评所达不到地方,在各种事业里低头努力, 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作品所能给他们们的,也 许是一点有会于心的快乐,也许只是痛苦,.现在这本小 书,我能说些什么?我很明白,我的读者在入年来人生经验 上,对干国家所遭遇的挫折,以及这个民族忧患所自来的根 本原因,还有那个多数在共同目的下所有的挣扎向上方式, 从中所获得的教训,.都一定比我知道的还要多还要深 个人所能作的,十年前是一个平常故事,过了将近十年,还 依然只是一个平常故事。过去写的也许还能给他们一点启示 或认识,目下可什么全说不上了。想起我的读者在沉默中所 8 China
题记 忍受的困难,以及为战胜困难所表现的姿韧和勇敢,我觉得 我应当沉默,-一切话都是多余了,在我能给他们什么以前, 他们已先给了我许多许多了:横在我们面前许名事都使人痛 苦,可是却不用悲观。聚然而来的风雨,说不定会把许多人 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踪无迹。然西-个人对于人 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 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在我所熟习的读者一部分人表 现上,我已看到了人类最高品德的另-面事如可能,最近 便将继续在一个平常故事中来写出我对于这类人的领歌。 本篇收入1945年文聚版《长河》单行本前、曾发表于943年4月 21口重庆《大公报·战线》。岩名沈从文、 China
人与地 记称“洞庭多橘柚”,橘柚生产地方,实在洞庭湖西南, 沅水流域上游各支流,尤以辰河中部最多最好。树不甚高, 终年绿叶浓翠。仲夏开花,花白而小,香馥碎人。九月降霜 后,缀系在枝头间果实,被严霜侵染,丹朱明黄,耀人眼目, 远望但见一片光明。每当采摘橘子时,沿河小小船埠边,随 处可见这种生产品的堆积,恰如一堆堆火焰。在橘园旁边临 河官路上,陌生人过路,看到这种情形,将不免眼馋口馋, 或随口问讯: “哎,你]那橘子卖不卖?” 坐在橘子堆上或树桠间的主人,必快快乐乐的回答,话 说得肯定而明白:“我这橘子不卖。” “真不卖?我出钱!” “大总统来出钱也不卖。” “嘿,宝贝,希罕你的” “就是不希罕才不卖!” 古人说“人境问俗”,若知道“不卖”和“不许吃”是两 china
人与地 回事,那你听说不卖以后,尽管就手摘来吃好了,橘子园主 人不会涉的 陌生人若系初到这个地方,见交涉办不好,不免失望走 去。主人从口音上和背影上看出那是个外乡人,知道那么说 可不成,必带点好事神气,很快乐的叫住外乡人,似乎两人 话还未说完,要他回来说清楚了再走。 “乡亲,我这橘子卖可不卖,你要吃、尽管吃好了。这水 泡泡的东西,你··个人能吃多少?十个八个算什么。你歇歇 憩再赶路,犬气老早咧。” 到把橘了吃饱时,自然同时也明白了“只许吃不肯卖”的另 外一个理由。源米本地是出产橘子地方,沿河白里到处是橘 园,橘子太多了,不值钱,不好卖。且照风俗说来,桃李橘柚越 吃越发,所以就地史不应当接钱。大城市里的中心:阶级,受了 点新教有,都知道橘子对小孩子发育极有补益,因此橘子成为 必需品和者侈品。四两重··枚的橘子,必花·二毛钱方可得 到。而且所吃的居多还是远远的从太平洋彼岸美国运来的。 中国教科书或别的什么研究报告书,照例就不大提起过中国南 几省,有多少地方,出产橘子,品质颜色都很好,远胜过外国橘 子园标准出品。专家和商人既都不大把它放在眼单,因此当地 橘子的价值,便仅仅比萝卜南瓜稍贵·些。出产地·毛钱可买 四五斤,用小船装运到-百甲外城巾后,一毛钱还可头二三斤 吃橘子或吃萝卜,意义差不多相同,即解渴而已。 俗话说“货到地头死”,所以出橘子地方反头不出橘子, 实在说原来是卖不出橘子。有时出产太多,沿河发生了战事, 装运不便,又不会用它酿酒,较小不中吃,连小码头都运不 去,摘下树后成堆的听它烂掉,也极平常。临到这种情形时, 1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