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展现儒家智慧 上个世纪,不少中外知名学者如汤因比、梁漱溟论述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断言 中国文化是未来人类文化的希望。1988年,7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巴黎 会议上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 的智慧。”这些名家名言的确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然而,当今我国 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许多严 重的问题,向我们这一代人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以儒家 智慧解决问题,则何以证明儒家智慧是髙明的、适用的?如果我们连自家门前雪 都扫不尽,何以能够除去他人瓦上霜?何以证明儒家智慧能够解决未来人类的生 存之道?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解决当 下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以此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 必须承认,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持怀疑态 度。比如,当今生态环境恶化,在不少地方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果我们 空谈儒家的夭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知 行不能合一,那么人们质疑儒家之知,又批评执行不力,就有充分的理由:再比 如,我国表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贫富悬殊警戒线, 如果我们只是空谈孔子的“富民”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理念,而 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那么孔子的智慧不足以服人,我们 对孔子的智慧阳奉阴违的做法也会受到人们的指责和批评。可见,知而不行,知 行分离,最终将连累、伤害到知。所以,眼下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坐言起行,大 幅提升执行力,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为儒家智慧正名。 当然,儒家智慧也有一个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因为儒家智慧能够解决 传统社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就能够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儒家智慧无论 解决何种社会问题,除了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以外,还必须能够给出具体的 解决之道,包括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这才是圆满无缺的儒家智慧 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儒家智慧首先解决中国本土问题,才能让世人信服,才能 真正走向世界。在应对日益变化的世界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展现儒家智慧,是 我们瞻望儒学未来发展所持有的一大愿景。 (摘自《儒学发展的五大趋势与三大愿景》,有改动,《新华文摘》2018年第 21期)
河南省八市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展现儒家智慧 上个世纪,不少中外知名学者如汤因比、梁漱溟论述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断言 中国文化是未来人类文化的希望。1988 年,70 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巴黎 会议上声明:“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 2500 年,去吸取孔子 的智慧。”这些名家名言的确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然而,当今我国 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许多严 重的问题,向我们这一代人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以儒家 智慧解决问题,则何以证明儒家智慧是高明的、适用的?如果我们连自家门前雪 都扫不尽,何以能够除去他人瓦上霜?何以证明儒家智慧能够解决未来人类的生 存之道?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解决当 下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以此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 必须承认,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持怀疑态 度。比如,当今生态环境恶化,在不少地方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果我们 空谈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知 行不能合一,那么人们质疑儒家之知,又批评执行不力,就有充分的理由;再比 如,我国表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贫富悬殊警戒线, 如果我们只是空谈孔子的“富民”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理念,而 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那么孔子的智慧不足以服人,我们 对孔子的智慧阳奉阴违的做法也会受到人们的指责和批评。可见,知而不行,知 行分离,最终将连累、伤害到知。所以,眼下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坐言起行,大 幅提升执行力,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为儒家智慧正名。 当然,儒家智慧也有一个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因为儒家智慧能够解决 传统社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就能够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儒家智慧无论 解决何种社会问题,除了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以外,还必须能够给出具体的 解决之道,包括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这才是圆满无缺的儒家智慧。 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儒家智慧首先解决中国本土问题,才能让世人信服,才能 真正走向世界。在应对日益变化的世界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展现儒家智慧,是 我们瞻望儒学未来发展所持有的一大愿景。 (摘自《儒学发展的五大趋势与三大愿景》,有改动,《新华文摘》2018 年第 21 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个世纪,不少中外名家关于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的论述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 文化自信心。 B.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人类只有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才能够 在21世纪很好地生存、发展下去 C.作者批评了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所持 的怀疑态度。 D.完美的儒家智慧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既能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能给 出具体的解决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自然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旨在提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为后文阐述运 用儒家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张本 B.第一自然段接着立足现实,从反面切入,通过假设分析,突出儒家智慧的价 值、意义和局限。 C.第二自然段按照提出问题(怀疑儒家智慧),再分析问题(为何怀疑儒家智 慧),最后解决问题(正名儒家智慧)的思路展开行文。 D.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也”字承上启下,说明儒家智慧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还有一个自身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能以儒家智慧解决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那么就可以证明儒家智慧 是高明的、适用的 B.人们指责和批评有些人对孔子智慧阳奉阴违,说明孔子的智慧自身存在难以 克服的局限性。 C.如果我们对儒家智慧不断发掘、充实、更新,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就可 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D.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许多 严重问题,进而真正走向世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4~6题 材料 嫦娥四号自2018年12月8日发射到2019年1月3日着陆月球用了26天,为什 么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呢? 是嫦娥四号需要等待月昼充能量。月球自转的周期是28天,探测器只有在月 球着陆区的白天着陆,才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开展工作。而嫦娥四号“近月制 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着陆区的晚上,因此嫦娥四 号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赶在月背的白天实施着陆。 二是嫦娥四号发射窗口限制多。为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要 考虑很多约束条件,使其与日、地、月的相对关系满足任务需求。例如,奔月轨 道需要调整近月点经度和飞行时间,让环月轨道临近着月点上空,为登月创造条 件;奔月飞行过程中,要考虑太阳能帆板的受晒问题,要求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太 阳帆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三是嫦娥四号的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要按需 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而且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还会有相应的科研测试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个世纪,不少中外名家关于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的论述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 文化自信心。 B.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人类只有回首 2500 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才能够 在 21 世纪很好地生存、发展下去。 C.作者批评了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所持 的怀疑态度。 D.完美的儒家智慧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既能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能给 出具体的解决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自然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旨在提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为后文阐述运 用儒家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张本。 B.第一自然段接着立足现实,从反面切入,通过假设分析,突出儒家智慧的价 值、意义和局限。 C.第二自然段按照提出问题(怀疑儒家智慧),再分析问题(为何怀疑儒家智 慧),最后解决问题(正名儒家智慧)的思路展开行文。 D.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也”字承上启下,说明儒家智慧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还有一个自身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我们能以儒家智慧解决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那么就可以证明儒家智慧 是高明的、适用的。 B.人们指责和批评有些人对孔子智慧阳奉阴违,说明孔子的智慧自身存在难以 克服的局限性。 C.如果我们对儒家智慧不断发掘、充实、更新,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就可 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D. 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许多 严重问题,进而真正走向世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嫦娥四号自 2018 年 12 月 8 日发射到 2019 年 1 月 3 日着陆月球用了 26 天,为什 么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 13 天呢? 一是嫦娥四号需要等待月昼充能量。月球自转的周期是 28 天,探测器只有在月 球着陆区的白天着陆,才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开展工作。而嫦娥四号“近月制 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着陆区的晚上,因此嫦娥四 号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赶在月背的白天实施着陆。 二是嫦娥四号发射窗口限制多。为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要 考虑很多约束条件,使其与日、地、月的相对关系满足任务需求。例如,奔月轨 道需要调整近月点经度和飞行时间,让环月轨道临近着月点上空,为登月创造条 件;奔月飞行过程中,要考虑太阳能帆板的受晒问题,要求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太 阳帆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三是嫦娥四号的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要按需 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而且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还会有相应的科研测试项
目。嫦娥四号绕月期间一些设备需要开机进行测试,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让测试 更完整,准备更充分。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月9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孙泽洲介绍说。虽 然有嫦娥三号的技术基础,但是嫦娥四号有许多新研设备,有些还需要全新研制, 而且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未知因素和各种风险非常髙,设计难度非常大。同 时,还需要新研制和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位于日地连线 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上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 条通信的纽带,这将实现首次人类航天器的对地对月中继通信。目前,他带领 研制队伍已经进入最后决战决胜的时刻,即将迎来发射“大考” “我们希望用有限的条件尽可能多获得一些成果,在已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希 望步子迈得大一点儿,更高效地推动技术进步”。孙泽洲总设计师充满希望和 信地说。而他的这种希望和自信正是源于他投身中国航天事业二十余年的艰辛探 索和悉心积累,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开创我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到嫦娥三号完 美的落月之旅,再到接过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大旗,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 球拓展到4亿公里远的火星,孙泽洲和他带领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迈出中国深 空探测一连串坚实的脚步。 (摘编自《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飞月探火”的故事》 材料三 《科学美国人》月刊12月21日报道: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将使中国进入“月 球未知领域” 自2007年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三次探月任务,其中一次使用了该国首个机器 人着陆器和月球车。中国这一最新的月球探险始于2018年12月8日凌晨,一枚 携带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是月球背 面,即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个半球。此前还从来没有航天器在那里实现过软着 陆,不过196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徘徊者4号探测器曾在月球背面坠毀。 在发射升空并朝着月球飞行了4天半之后、嫦娥四号进入了椭圆形的环月轨道, 等待着命运的降临。中国官员尚未公开宣布嫦娥四号将于何时尝试着陆,但大多 数专家猜测,着陆最早将于2019年1月初进行,因为从那时起,月球背面将有 大约14天的时间沐浴在充足的阳光下,为嫦娥四号的太阳能电池充电。 美国布朗大学著名行星学家吉姆·黑德说,嫦娥四号任务进一步证明,有强大的 经济实力作支撑的中国不仅将月球视为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天体,而且将它视为 成为新的全球超级大国的漫长征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资产。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2月2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等待月昼充能量”“发射窗口限制多”“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等 三个方面的因素,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 B.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晚上, 为了更好地进行探测活动,嫦娥四号需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 C.嫦娥四号的技术难度比嫦娥三号大,嫦娥四号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要按需 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在未到达月背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相关的测试项目
目。嫦娥四号绕月期间一些设备需要开机进行测试,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让测试 更完整,准备更充分。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 年 1 月 9 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孙泽洲介绍说。虽 然有嫦娥三号的技术基础,但是嫦娥四号有许多新研设备,有些还需要全新研制, 而且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未知因素和各种风险非常高,设计难度非常大。同 时,还需要新研制和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在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位于日地连线 上、地球外侧约 150 万公里处)上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 一条通信的纽带,这将实现首次人类航天器的对地对月中继通信。目前,他带领 研制队伍已经进入最后决战决胜的时刻,即将迎来发射“大考”。 “我们希望用有限的条件尽可能多获得一些成果,在已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希 望步子迈得大一点儿,更高效地推动技术进步”。孙泽洲总设计师充满希望和自 信地说。而他的这种希望和自信正是源于他投身中国航天事业二十余年的艰辛探 索和悉心积累,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开创我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到嫦娥三号完 美的落月之旅,再到接过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大旗,从距离地球 38 万公里的月 球拓展到 4 亿公里远的火星,孙泽洲和他带领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迈出中国深 空探测一连串坚实的脚步。 (摘编自《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飞月探火”的故事》) 材料三: 《科学美国人》月刊12月21日报道: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将使中国进入“月 球未知领域”。 自 2007 年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三次探月任务,其中一次使用了该国首个机器 人着陆器和月球车。中国这一最新的月球探险始于 2018 年 12 月 8 日凌晨,一枚 携带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是月球背 面,即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个半球。此前还从来没有航天器在那里实现过软着 陆,不过 1962 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徘徊者 4 号探测器曾在月球背面坠毀。 在发射升空并朝着月球飞行了 4 天半之后、嫦娥四号进入了椭圆形的环月轨道, 等待着命运的降临。中国官员尚未公开宣布嫦娥四号将于何时尝试着陆,但大多 数专家猜测,着陆最早将于 2019 年 1 月初进行,因为从那时起,月球背面将有 大约 14 天的时间沐浴在充足的阳光下,为嫦娥四号的太阳能电池充电。 美国布朗大学著名行星学家吉姆•黑德说,嫦娥四号任务进一步证明,有强大的 经济实力作支撑的中国不仅将月球视为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天体,而且将它视为 成为新的全球超级大国的漫长征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资产。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12 月 27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基于“等待月昼充能量”“发射窗口限制多”“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等 三个方面的因素,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 13 天。 B.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晚上, 为了更好地进行探测活动,嫦娥四号需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 C.嫦娥四号的技术难度比嫦娥三号大,嫦娥四号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要按需 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在未到达月背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相关的测试项目
D.带着“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任务的嫦娥四号是史上首次到 达月球背面的航天器,它使中国进入了“月球未知领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限制较多,约束条件多,因而嫦娥四号着陆必须满足与 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关系,才能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 B.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长期致力于深空探测领域的硏究事业,探月 工程还在进行,他的眼光已经看到了更为遥远的火星。 C.为嫦娥四号任务而新研制发射的中继卫星,是连接月球背面着陆器、巡视器 与地球三者之间通信的中转站,它具有重大的意义 D.从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到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嫦娥系列探月 工程表明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拥有较为卓越的技术能力。 6.综合三则材料,概括分析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象牙刀 吴晓 画匠的眼神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他给徒弟的活儿开眼,现在是徒弟给他的活儿 开眼。徒弟毕竟是徒弟,任他千叮万嘱,最传神的那几笔总是不尽人意。 画匠说,娃,你得练画呀。 徒弟说,师父,我想去打工。 画匠不说话了,闷着头拾掇他的塑刀。这是一套十八枚的象牙刀,像练武人的十 八般兵器。 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从牛皮包裹里取出 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擦干净了再用浸着香 油的布头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这些兵器上油。 这些兵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大如尺子,刮泥用的平头刮刀;有像梳子一样 给神胎刻发痕的齿刀;还有小如掏耳勺般的点锥;歪头的劈刀;三角头的刻刀: 等等。画匠很耐心,一件一件像侍弄他的宝贝般,把这些武器都弄得清清爽爽。 完事了,再净手,焚香,给他们这个行当的祖师爷磕个头,说些感激的话。最后, 再一件件把这些兵器收入囊中 这个活儿才算是交了 交了活儿,兴儿跟着师父下山,一路上俩人都不语。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 和冷风。兴儿踮脚往山那边看,山那边是城市,有车水马龙,有高楼大厦。兴儿 决定了,他要去城里打工 兴儿走后不久,那山就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上边要求,景区要有景区的样儿。于 是,所有白石黛瓦的小庙都给拆了,统统换成了气势恢宏的飞檐大庙。拆庙时, 画匠塑的神胎也被请了出去,委身在山罅隙里,任风吹雨淋。 再后来,大庙建成了,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彻底失去了生计。 没了生计的画匠终日郁郁寡欢,有事没事就爱摆弄他那套象牙塑刀。一件件取出 来,把玩一会儿,再一件件放回去。 闺女每每见了,就上前去劝慰,说,爹,把这东西收了吧,眼不见,心不烦。 画匠不语,抚摸着象牙刀,只是摇头,叹气 搁了数日,山上逢庙会,画匠突然对闺女说,走,上山去
D.带着“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任务的嫦娥四号是史上首次到 达月球背面的航天器,它使中国进入了“月球未知领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限制较多,约束条件多,因而嫦娥四号着陆必须满足与 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关系,才能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 B.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长期致力于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事业,探月 工程还在进行,他的眼光已经看到了更为遥远的火星。 C.为嫦娥四号任务而新研制发射的中继卫星,是连接月球背面着陆器、巡视器 与地球三者之间通信的中转站,它具有重大的意义。 D.从 2007 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到 2019 年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嫦娥系列探月 工程表明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拥有较为卓越的技术能力。 6.综合三则材料,概括分析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象牙刀 吴晓 画匠的眼神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他给徒弟的活儿开眼,现在是徒弟给他的活儿 开眼。徒弟毕竟是徒弟,任他千叮万嘱,最传神的那几笔总是不尽人意。 画匠说,娃,你得练画呀。 徒弟说,师父,我想去打工。 画匠不说话了,闷着头拾掇他的塑刀。这是一套十八枚的象牙刀,像练武人的十 八般兵器。 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从牛皮包裹里取出 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擦干净了再用浸着香 油的布头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这些兵器上油。 这些兵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大如尺子,刮泥用的平头刮刀;有像梳子一样 给神胎刻发痕的齿刀;还有小如掏耳勺般的点锥;歪头的劈刀;三角头的刻刀; 等等。画匠很耐心,一件一件像侍弄他的宝贝般,把这些武器都弄得清清爽爽。 完事了,再净手,焚香,给他们这个行当的祖师爷磕个头,说些感激的话。最后, 再一件件把这些兵器收入囊中。 这个活儿才算是交了。 交了活儿,兴儿跟着师父下山,一路上俩人都不语。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 和冷风。兴儿踮脚往山那边看,山那边是城市,有车水马龙,有高楼大厦。兴儿 决定了,他要去城里打工。 兴儿走后不久,那山就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上边要求,景区要有景区的样儿。于 是,所有白石黛瓦的小庙都给拆了,统统换成了气势恢宏的飞檐大庙。拆庙时, 画匠塑的神胎也被请了出去,委身在山罅隙里,任风吹雨淋。 再后来,大庙建成了,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彻底失去了生计。 没了生计的画匠终日郁郁寡欢,有事没事就爱摆弄他那套象牙塑刀。一件件取出 来,把玩一会儿,再一件件放回去。 闺女每每见了,就上前去劝慰,说,爹,把这东西收了吧,眼不见,心不烦。 画匠不语,抚摸着象牙刀,只是摇头,叹气。 搁了数日,山上逢庙会,画匠突然对闺女说,走,上山去
闺女很高兴,爹多些日子没上山了,遂陪着,从山底逛到山顶,又从山顶逛到了 山底 闺女怕爹难过,指着那些檀香木雕说,真丑啊,白拉拉的脸,一点儿也不像个神 的样儿 画匠说,别哄爹了,孩子,人家这活儿好着呢。说完,苦笑一下,说,走吧,去 戏台子那卖玩意儿去。 闺女跟着画匠去戏台那,找个平坦的地方,摊块儿布,把带来的小玩意儿逐个摆 好,等人来 画匠趁此间隙把泥塑包打开,取出块河泥,开始塑下一个小玩意儿。玩意儿塑出 大样,他停下,去包里取刀具。手指刚一触到象牙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滑 溜,这润贴,可是经了几辈人的手了,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 得给您传下去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摊前冷清,连个询价的也没有。闺女有些不 耐烦,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刹戏了,人潮汹涌着往山下去。闺女又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终于,有个小伙子带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往这边来了。闺女兴奋地拍拍画匠,说, 来了来了。画匠不抬头,只管忙手里的活儿 那男子走过来,蹲下身去摆弄那些小玩意儿。边摆弄边问那小伙子,这些哪吒悟 空啥的,咱家不是有塑钢的吗?小伙子不理睬他,弓着腰,痴痴地看画匠手里活 儿 那人见小伙子不理他,又回过身来问画匠的闺女,这堆小玩意多少钱? 闰女说,一千。 那人说,啥啥?一千?就这堆泥巴? 画匠生气了,冲他摆摆手说,你走!你走!我不卖给你。 小伙子急了,直冲那人跺脚。边跺边嚷,你干吗呢,爸爸?这是艺术,不是泥巴 画匠闻听,这才抬起头,问那小伙子,你是做什么的,孩子 小伙子乐了,说,咱爷俩是同行啊,我,美院的泥塑生。 画匠笑。侧头去看那男子,那男子正从钱包里往外数钱,唰唰,唰唰,足足数了 几十张。数完了,恭敬地递给画匠,说,我儿子喜欢,我全买了。 画匠伸手把钱挡了回去 闺女糊涂了,问,爹,你想干吗呢? 画匠不语,从包里取出那套象牙刀,笑吟吟地,放在了小伙子手里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徒弟放弃学习泥塑手艺的选择与小伙子对泥塑的痴迷 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认识的差别。 B.小说运用了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曲 折的叙述提出了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命题 C.结尾处,画匠笑吟吟地把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样的情节安排显得真实可 信,寄寓了作者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美好期待
闺女很高兴,爹多些日子没上山了,遂陪着,从山底逛到山顶,又从山顶逛到了 山底。 闺女怕爹难过,指着那些檀香木雕说,真丑啊,白拉拉的脸,一点儿也不像个神 的样儿。 画匠说,别哄爹了,孩子,人家这活儿好着呢。说完,苦笑一下,说,走吧,去 戏台子那卖玩意儿去。 闺女跟着画匠去戏台那,找个平坦的地方,摊块儿布,把带来的小玩意儿逐个摆 好,等人来。 画匠趁此间隙把泥塑包打开,取出块河泥,开始塑下一个小玩意儿。玩意儿塑出 大样,他停下,去包里取刀具。手指刚一触到象牙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滑 溜,这润贴,可是经了几辈人的手了,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 得给您传下去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摊前冷清,连个询价的也没有。闺女有些不 耐烦,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刹戏了,人潮汹涌着往山下去。闺女又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终于,有个小伙子带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往这边来了。闺女兴奋地拍拍画匠,说, 来了来了。画匠不抬头,只管忙手里的活儿。 那男子走过来,蹲下身去摆弄那些小玩意儿。边摆弄边问那小伙子,这些哪吒悟 空啥的,咱家不是有塑钢的吗?小伙子不理睬他,弓着腰,痴痴地看画匠手里活 儿。 那人见小伙子不理他,又回过身来问画匠的闺女,这堆小玩意多少钱? 闺女说,一千。 那人说,啥啥?一千?就这堆泥巴? 画匠生气了,冲他摆摆手说,你走!你走!我不卖给你。 小伙子急了,直冲那人跺脚。边跺边嚷,你干吗呢,爸爸?这是艺术,不是泥巴。 画匠闻听,这才抬起头,问那小伙子,你是做什么的,孩子? 小伙子乐了,说,咱爷俩是同行啊,我,美院的泥塑生。 画匠笑。侧头去看那男子,那男子正从钱包里往外数钱,唰唰,唰唰,足足数了 几十张。数完了,恭敬地递给画匠,说,我儿子喜欢,我全买了。 画匠伸手把钱挡了回去。 闺女糊涂了,问,爹,你想干吗呢? 画匠不语,从包里取出那套象牙刀,笑吟吟地,放在了小伙子手里。 (选自 《百花园》,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徒弟放弃学习泥塑手艺的选择与小伙子对泥塑的痴迷 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认识的差别。 B. 小说运用了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曲 折的叙述提出了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命题。 C. 结尾处,画匠笑吟吟地把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样的情节安排显得真实可 信,寄寓了作者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