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一语文(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基础题(6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60分)两部分,共120分。 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习惯养成 总分 基础文言诗歌散文阅读与表达 内容 卷面整洁 知识阅读鉴赏|阅读 技能 120分 分数30 19 15 52 减3-5分 第I卷基础题(共60分) 基础知识(共12分) 易混易错辨析题组:字音字形词义容易混滑,请结合语境辨析完成1—2题 清秋的晩风,会(浸透浸润)每个人的思绪,她会静静地往心灵(相映/相应)者内心深处 蔓延。丝丝清风映带着金秋的皓月游过书房淡蓝的砂窗,柔和得一如仙界的幻曲,弥散在墨 香的斗室。她悄悄地漫步来,隐约带来点点八月丹桂的幽香,这时,我会裹挟着课本,把俄 罗斯天才诗人叶賽宁的《夜》,轻吟慢唱,让他的天籁月色,流经心海,也会吸纳济慈的蟋螂、 蟈蟈们,拌和窗外嘤嘤唧唧的鸣声,遁入书房。翻开散发着墨香的崭新的书页,虽然内容似 乎相同,思绪在字里行间神游,校园新生在文字的舞台上跳舞。此时此刻,只怕是不管多么 晦涩难懂的文字也会沾上些许田园诗的韵味,多么(刁钻/刁蛮)的后进生也会平添几分释然的 风度。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蔓(man) 砂窗 B.皓(hao) 轻吟慢唱 C.和(he) 裹挟 D.崭(zan) 晦涩难懂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浸润 相映 刁钻B.浸透 相应 刁蛮 C.浸透 相映 刁蛮D.浸润 相应 刁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这项新产品不仅达到了环保指标要求,更通过了耐高压、耐高辐照等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性 能,让竟争对手惊叹不已 B.通过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制备技术制备出来的超级电容器,可反复充电超过30000次以上 却不会降低电池的蓄电能力 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周五裁定,苹果、RM均未侵权柯达的数字图像预览技术专利,柯达表
- 1 - 2018-2019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12 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60 分)和第Ⅱ卷提高题(60 分)两部分,共 120 分。 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 3—5 分,并计入总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基础 知识 文言 阅读 诗歌 鉴赏 散文 阅读 阅读与表达 技能 卷面整洁 120 分 分数 30 19 8 15 52 减 3—5 分 第Ⅰ卷 基础题(共 60 分) 一、 基础知识(共 12 分) (易混易错辨析题组:字音字形词义容易混淆,请结合语境辨析完成 1—2 题) 清秋的晚风,会(浸透/浸润)每个人的思绪,她会静静地往心灵(相映/相应)者内心深处 蔓.延。丝丝清风映带着金秋的皓.月游过书房淡蓝的砂窗..,柔和得一如仙界的幻曲,弥散在墨 香的斗室。她悄悄地漫步来,隐约带来点点八月丹桂的幽香,这时,我会裹挟..着课本,把俄 罗斯天才诗人叶賽宁的《夜》,轻吟慢唱 ....,让他的天籁月色,流经心海,也会吸纳济慈的蟋蟀、 蟈蟈们,拌和.窗外嘤嘤唧唧的鸣声,遁入书房。翻开散发着墨香的崭.新的书页,虽然内容似 乎相同,思绪在字里行间神游,校园新生在文字的舞台上跳舞。此时此刻,只怕是不管多么 晦涩难懂 ....的文字也会沾上些许田园诗的韵味,多么(刁钻/刁蛮)的后进生也会平添几分释然的 风度。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蔓(màn) 砂窗 B.皓(hào) 轻吟慢唱 C.和(hé) 裹挟 D.崭(zǎn) 晦涩难懂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浸润 相映 刁钻 B.浸透 相应 刁蛮 C.浸透 相映 刁蛮 D.浸润 相应 刁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这项新产品不仅达到了环保指标要求,更通过了耐高压、耐高辐照等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性 能,让竟争对手惊叹不已 B.通过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制备技术制备出来的超级电容器,可反复充电超过 30000 次以上 却不会降低电池的蓄电能力。 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周五裁定,苹果、RM 均未侵权柯达的数字图像预览技术专利,柯达表
示将提起上诉 D.农垦改革试点任务是农垦改革的“牛鼻子”和“硬骨头”,能否在这些关键环节取得突玻, 直接关系到农垦改革全局的成败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 “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古代少年男女 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 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 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 并称“乐府双璧”。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 初九为中九。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 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钟嵘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刘勰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 金”。《短歌行》作者曹操,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 帝 5.下列句中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及时相遣归B.会不相从许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 6.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3/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 杜五郎传 [宋]沈括 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屋两 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
- 2 - 示将提起上诉。 D.农垦改革试点任务是农垦改革的“牛鼻子”和“硬骨头”,能否在这些关键环节取得突玻, 直接关系到农垦改革全局的成败。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 305 篇。内容分为“风”“雅” “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古代少年男女 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 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 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 并称“乐府双璧”。 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 初九为中九。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 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钟嵘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刘勰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 金”。《短歌行》作者曹操,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 帝。 5.下列句中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2 分)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 6.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二、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杜五郎传 [宋]沈括 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屋两 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 矣
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萧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孙问其不出门 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 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问其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 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偶有乡 人借此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亦有时不继。后子能耕,乡人见怜, 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卜自给者甚多 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 坐耳,无可为也。”问:“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问:“观何书?”曰:“曾 有人惠一书册,无题号。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当时极爱其议论, 今亦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 气韵闲旷,言词清简,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问其子 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 其行迹,以待其归,径行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 予时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节选自《梦溪笔谈》)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所居去县三十余里 去:离开 B.度所耕不足赡 度:估计,推测 C.曾有人惠一书 惠:送给 D.径行径还 径:直接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②夫晋,何厌之有 B.①唯与人择日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①以医卜自给者甚多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D.①未尝傍游一步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五郎父子处世卓异的一组是()(2分) ①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②乃以田与兄 ③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 ④端坐耳,无可为也 ⑤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⑥未尝傍游一步也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杜五郎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在他人眼中十分与众不同的行径,杜五郎却丝毫不认为有什么 好大惊小怪的。 杜五郎携家人独处荒村,三十年没出过家门,他远离尘世,不问世事,是个隐逸之士,更
- 3 - 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萧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孙问其不出门 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 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问其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 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偶有乡 人借此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亦有时不继。后子能耕,乡人见怜, 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卜自给者甚多, 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 坐耳,无可为也。”问:“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问:“观何书?”曰:“曾 有人惠.一书册,无题号。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当时极爱其议论, 今亦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 气韵闲旷,言词清简,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问其子 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 其行迹,以待其归,径.行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 予时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节选自《梦溪笔谈》)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所居去.县三十余里 去:离开 B.度.所耕不足赡 度:估计,推测 C.曾有人惠.一书 惠:送给 D.径.行径还 径:直接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2 分) A.①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 ②夫晋,何厌之.有 B.①唯与.人择日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①以.医卜自给者甚多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D.①未尝傍游一步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五郎父子处世卓异的一组是 ( ) (2 分) ①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②乃以田与兄 ③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 ④端坐耳,无可为也 ⑤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 ⑥未尝傍游一步也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杜五郎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在他人眼中十分与众不同的行径,杜五郎却丝毫不认为有什么 好大惊小怪的。 B.杜五郎携家人独处荒村,三十年没出过家门,他远离尘世,不问世事,是个隐逸之士,更
是个有道之士 C.杜五郎的儿子继承了父亲恬淡清净的性格,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人 D.作者听孙轸谈到杜五郎的事“不觉肃然”,是因为杜生无欲无求,不受俗务烦扰,这种超 脱而又悠然的心境让他佩服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2分) 译文: (2)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3分) (3)(课内翻译题)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3分) 译文 (4)结合以上三个句子中的句式特点,明确句式类型,摘取三句话中的对应部分,总结此类 句式翻译时的基本规律特点(方法规律总结题组)(3分) 句式,例句 翻译规律: 三、诗歌鉴赏(共8分) 12.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作答。(8分)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作者被贬黔中时所作。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 蜀门户。③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 (1)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背诵默写(共6分)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 4 - 是个有道之士。 C.杜五郎的儿子继承了父亲恬淡清净的性格,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人。 D.作者听孙轸谈到杜五郎的事“不觉肃然”,是因为杜生无欲无求,不受俗务烦扰,这种超 脱而又悠然的心境让他佩服。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 分) (1)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2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内翻译题)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3 分) 译文: (4)结合以上三个句子中的句式特点,明确句式类型,摘取三句话中的对应部分,总结此类 句式翻译时的基本规律特点(方法规律总结题组)(3 分) 句式,例句: 翻译规律: 三、诗歌鉴赏(共 8 分) 12.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作答。(8 分) 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②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 ①作者被贬黔中时所作。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 蜀门户。③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 (1)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背诵默写(共 6 分)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①鹰击长空,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子无良媒。(《诗经·氓》) ③还顾望旧乡, (《涉江采芙蓉》)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④⑤⑥ ,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夜宿镜泊湖 李治邦 ①几次去黑龙江没有去镜泊湖,两次去牡丹江,到了镜泊湖的边缘却因为种种原因与它 失之交臂。有人说与羡景負的无菀错过,是人生史最大的遗憾。可能我属蛇,天生跟水有 渊源,特别想去的地方就是湖泊。我曾经去过新疆和吉林以及内蒙古阿尔山三座天池,都有 不同的感受,各自有其魅力。感触最震撼的是西藏的纳木错圣湖,我从高处鸟瞰,湖水犹如 抹蓝,从天空中坠落的一泓清碧,蓝得透明,像是碧玉镶在山谷里。 ②这次去镜泊湖是在夏天,本来应该中午到,但飞机晩点,从牡丹江驱车赶到镜泊湖已 经是黄昏了。我记得车一直在茂密的森林里辗转,满目的青翠,却始终看不到湖水。等车开 到了住处跟前,我跳下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对当地朋友说,我去看湖。其实我住处的后面就是 镜泊湖,跳上快艇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水气。快艇在湖面上奔驰,我感觉到湖面好大,好像 被陷入到了茫茫大海里边。整个湖周很少有建筑物,只有山峦和葱郁的树林,呈现一派秀丽 的大自然风光,淳朴的自然,没有人工的雕琢,这正是镜泊湖的诱人之处。当地的朋友让我 驾驶快艇,我告诉他,我连汽车都不会开,能开快艇吗?朋友笑着把方向盘给我,我觉得脚 下一使劲儿,湛蓝的湖水展向天边,一平如镜。朋友告诉我,镜泊湖南北长四十五公里,东 西最宽处六公里,是全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 ③我开着快艇在用力呐喊,喊的是:镜泊湖,我爱你!朋友在我旁边哈哈地笑,真的想 这么喊,因为当人贴近自然,贴近养育你的水之中,就有这样一种呼叫。如今,很难能看见 非人造的房子,非人造的景观。我沐浴在镜泊湖,水里边一片恬静,只是吮到了树木的清香 水珠的清润。在镜泊湖百里长湖之中,山中有湖,湖中有岛。我驾驶着快艇在朋友的指点下 在岛湾错落处,观赏着四周峰峦叠翠。水面上的行进,能看到古迹隐约闪现,好像时空跳跃, 回到了古时代。在湖的尽处,忽然感觉到风凉了许多,发现山上的树叶中有的变成了橘黄色 朋友告诉我,那就是秋天的景色了,有的树叶就这么短,从绿到黄翠,也就是两三个月。你 要是九月份来,正是镜泊湖最有层次的季节,能尽揽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返回 时,是朋友驾驶,落日在天际舍不得落下,把一片金银撒在湖面上,溅起了一片片玉片。那
- 5 - ①鹰击长空,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 ,子无良媒。(《诗经·氓》) ③还顾望旧乡, 。 (《涉江采芙蓉》) ④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⑤ ,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⑥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7 题。(15 分) 夜宿镜泊湖 李治邦 ①几次去黑龙江没有去镜泊湖,两次去牡丹江,到了镜泊湖的边缘却因为种种原因与它 失之交臂。有人说与美丽景色的无端错过,是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可能我属蛇,天生跟水有 渊源,特别想去的地方就是湖泊。我曾经去过新疆和吉林以及内蒙古阿尔山三座天池,都有 不同的感受,各自有其魅力。感触最震撼的是西藏的纳木错圣湖,我从高处鸟瞰,湖水犹如 一抹蓝,从天空中坠落的一泓清碧,蓝得透明,像是碧玉镶在山谷里。 ②这次去镜泊湖是在夏天,本来应该中午到,但飞机晚点,从牡丹江驱车赶到镜泊湖已 经是黄昏了。我记得车一直在茂密的森林里辗转,满目的青翠,却始终看不到湖水。等车开 到了住处跟前,我跳下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对当地朋友说,我去看湖。其实我住处的后面就是 镜泊湖,跳上快艇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水气。快艇在湖面上奔驰,我感觉到湖面好大,好像 被陷入到了茫茫大海里边。整个湖周很少有建筑物,只有山峦和葱郁的树林,呈现一派秀丽 的大自然风光,淳朴的自然,没有人工的雕琢,这正是镜泊湖的诱人之处。当地的朋友让我 驾驶快艇,我告诉他,我连汽车都不会开,能开快艇吗?朋友笑着把方向盘给我,我觉得脚 下一使劲儿,湛蓝的湖水展向天边,一平如镜。朋友告诉我,镜泊湖南北长四十五公里,东 西最宽处六公里,是全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 ③我开着快艇在用力呐喊,喊的是:镜泊湖,我爱你!朋友在我旁边哈哈地笑,真的想 这么喊,因为当人贴近自然,贴近养育你的水之中,就有这样一种呼叫。如今,很难能看见 非人造的房子,非人造的景观。我沐浴在镜泊湖,水里边一片恬静,只是吮到了树木的清香, 水珠的清润。在镜泊湖百里长湖之中,山中有湖,湖中有岛。我驾驶着快艇在朋友的指点下 在岛湾错落处,观赏着四周峰峦叠翠。水面上的行进,能看到古迹隐约闪现,好像时空跳跃, 回到了古时代。在湖的尽处,忽然感觉到风凉了许多,发现山上的树叶中有的变成了橘黄色。 朋友告诉我,那就是秋天的景色了,有的树叶就这么短,从绿到黄翠,也就是两三个月。你 要是九月份来,正是镜泊湖最有层次的季节,能尽揽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返回 时,是朋友驾驶,落日在天际舍不得落下,把一片金银撒在湖面上,溅起了一片片玉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