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武清区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拮据(j)词藻(zao)渎(du)职罪 泥(ni)古不化 B.看(kan)护妥贴(tie)背(bei)黑锅是非曲(q)直 C.联袂(mei) 默契(qi)不相干(gan)扶危济(ji)困 D.贮(ch)存露(li)天 打磕(ke)睡 语中( zhong)的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津五大道集中成片的西式建筑见证了百年沧桑, 的名人旧居诉说着风云 过往。以外墙凹凸参差而闻名、具有 意大利风味的“疙瘩楼”,砖墙红瓦、 多种建筑风格的先农大院,英式建筑的代表、中国最早的现代综合体育 场民园广场..,姿态万千的近现代建筑,现存之多,保存之好,在全国各城市 各街区中 A.比肩接踵 浓烈 展现 无独有偶 B.触目皆是 浓厚 会聚 风毛麟角 C.鳞次栉比 浓郁 融合 绝无仅有 D.星罗棋布 浓重 集中 独一无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津版“摔跤吧爸爸”刘凤和自筹几十万元办起免费开放的摔跤馆,每天有 接近30多个孩子来这里学习摔跤和跆拳道。 B.印度和巴基斯坦于今年6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被接纳为正 式会员国,从而实现了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员 C.北冰洋航线一旦开通,我国通往欧美的航线将大大缩短,每年可节省大约1000 亿美元的国际贸易海运费用,成本降低近一倍。 D.目前,升级版的天津终身学习网可为市民提供包括生活保健、家庭教育等在 内的14类2000余节高清微课程学习资源。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鸿门宴》里“使子婴为相”中的“相”与《后汉书·张衡传》里“出 为河间相”中的“相”是同一种官职。 B.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杜鹃”与李白《蜀道难》“又闻 子规啼夜月”中的“子规”是同一种鸟类。 C.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与《孔雀东南飞》“六合 正相应”中的“六合”都是指天地四方。 D.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的“三秋”与柳永《望海潮》 “有三秋桂子”中的“三秋”都是泛指秋季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轴心时代”的概念是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及目标》一书中提 出的,指公元前8至2世纪这六百年间,印度、中国、古希腊、伊朗和以色列地 区不约而同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由他们提出或在其手中成形的 思想观念,奠定了各大文明之后两千多年的走势。按照这一论说,“轴心时代” 思维方式一直在深刻影响我们,或者说我们的精神生命一直为其所塑造。 这种论说虽提供了学术话语上的一些便利,却不乏局限性和束缚性。因为它很可 能遮蔽或淡化了“轴心时代”之前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例如埃及文明崛起的时
天津市部分区(武清区等)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拮据(jū) 词藻(zǎo) 渎(dú)职罪 泥(nì) 古不化 B.看(kān) 护 妥贴(tiē) 背(bēi)黑锅 是非曲(qǔ)直 C.联袂(mèi) 默契(qì) 不相干(gān) 扶危济(jǐ) 困 D.贮(chǔ) 存 露(lù)天 打磕(kē)睡 一语中(zhòng) 的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津五大道集中成片的西式建筑见证了百年沧桑,_____的名人旧居诉说着风云 过往。以外墙凹凸参差而闻名、具有______意大利风味的“疙瘩楼”,砖墙红瓦、 _______多种建筑风格的先农大院,英式建筑的代表、中国最早的现代综合体育 场民园广场...姿态万千的近现代建筑,现存之多,保存之好,在全国各城市 各街区中______。 A.比肩接踵 浓烈 展现 无独有偶 B.触目皆是 浓厚 会聚 风毛麟角 C.鳞次栉比 浓郁 融合 绝无仅有 D.星罗棋布 浓重 集中 独一无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津版“摔跤吧爸爸”刘凤和自筹几十万元办起免费开放的摔跤馆,每天有 接近 30 多个孩子来这里学习摔跤和跆拳道。 B.印度和巴基斯坦于今年 6 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被接纳为正 式会员国,从而实现了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员。 C.北冰洋航线一旦开通,我国通往欧美的航线将大大缩短,每年可节省大约 1000 亿美元的国际贸易海运费用,成本降低近一倍。 D.目前,升级版的天津终身学习网可为市民提供包括生活保健、家庭教育等在 内的 14 类 2000 余节高清微课程学习资源。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鸿门宴》里“使子婴为相”中的“相”与《后汉书·张衡传》里“出 为河间相”中的“相”是同一种官职。 B.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杜鹃”与李白《蜀道难》“又闻 子规啼夜月”中的“子规”是同一种鸟类。 C.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与《孔雀东南飞》“六合 正相应”中的“六合”都是指天地四方。 D.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的“三秋”与柳永《望海潮》 “有三秋桂子”中的“三秋”都是泛指秋季。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轴心时代”的概念是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及目标》一书中提 出的,指公元前 8 至 2 世纪这六百年间,印度、中国、古希腊、伊朗和以色列地 区不约而同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由他们提出或在其手中成形的 思想观念,奠定了各大文明之后两千多年的走势。按照这一论说,“轴心时代” 思维方式一直在深刻影响我们,或者说我们的精神生命一直为其所塑造。。 这种论说虽提供了学术话语上的一些便利,却不乏局限性和束缚性。因为它很可 能遮蔽或淡化了“轴心时代”之前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例如埃及文明崛起的时
间大约是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大约也在同一时期兴起。不仅有大量文 献,而且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遗址,来证明这两个文明的存在和演进以及当时文 化之高度发达。中国文明的诞生相对较晚,但也早在公元前8世纪之前就相当 发达了。夏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至11世纪黄河中下游一带存在过 的商,有大量青铜器传了下来,也有不少相关文献流传至今;公元前11到公元 前8世纪之间的周是更伟大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 历史上的“西方”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并非现在欧洲和北美等地所能涵盖。现代 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即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都属于“轴心期”文明。但西方 文明最终的起源还可往前追溯到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这两个文明都是希腊和希 伯来文明的祖先 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均非原生文明,而是因毗邻埃及和两河流域这两个原生文 明,利用其技术、理念成果崛起的后发或次生的文明。众所周知,亚非大陆产生 了四大原生文明,即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四 大文明”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诞生于大河流域的大平原或水网密布的大河中下游 及三角洲地区,而非诞生在希腊或巴勒斯坦那样的千旱、贫瘠且交通不便的土地 上 古希腊曾是一片荒蛮之地,只是在大量引进东方元素,在宗教、哲学、文学、艺 术和技术等方面发生“东方化革命”以后,才发展壮大起来。同样的,希伯来人 的先祖在两河流域学到了很多东西,《圣经》中的创世纪、大洪水、诺亚方舟等 故事便是最明显的例子。再后来,游牧的希伯来人又客居埃及几百年,学会了农 业和定居 完全可以说,没有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便没有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同样地 中国文明在“轴心时代”之前,已有夏商周的丰厚积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时兴 的学术概念,便有意无意夸大其重要性。那几百年里产生了老子、孔子、佛陀、 以色列先知和希腊晢学学家,的确非常重要,但之前的文明历程筚路蓝缕、披荆 斩棘,同样居功至伟。“轴心时代”概念的确给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话题,但我 们不能受其束缚,跟在西方学者后面亦步亦趋,过分夸大“轴心时代”的重要性 仿佛之前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阮炜《如何看待“轴心时代”?》,有刪改) 5.下列对“轴心时代”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轴心时代”是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他的论著《历史的起源及目标》中 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 B.“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至2世纪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其间世界四大文明 都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 C.在“轴心时代”,先后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包括老子、孔 子、佛陀、以色列先知和希腊哲学家, D.“轴心时代”学说认为,“轴心时代”的思维方式影响十分深远,我们的精 神生命一直为其所塑造 6.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世界四大文明是指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它 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原生文明 B.大量文献、出土文物和遗址可以证明,远在“轴心时代”之前的埃及文明和 两河流域文明就已高度发达
间大约是公元前 3500 年,两河流域文明大约也在同一时期兴起。不仅有大量文 献,而且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遗址,来证明这两个文明的存在和演进以及当时文 化之高度发达。中国文明的诞生相对较晚,但也早在公元前 8 世纪之前就相当 发达了。夏出现在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16 至 11 世纪黄河中下游一带存在过 的商,有大量青铜器传了下来,也有不少相关文献流传至今;公元前 11 到公元 前 8 世纪之间的周是更伟大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 历史上的“西方”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并非现在欧洲和北美等地所能涵盖。现代 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即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都属于“轴心期”文明。但西方 文明最终的起源还可往前追溯到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这两个文明都是希腊和希 伯来文明的祖先。 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均非原生文明,而是因毗邻埃及和两河流域这两个原生文 明,利用其技术、理念成果崛起的后发或次生的文明。众所周知,亚非大陆产生 了四大原生文明,即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四 大文明”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诞生于大河流域的大平原或水网密布的大河中下游 及三角洲地区,而非诞生在希腊或巴勒斯坦那样的千旱、贫瘠且交通不便的土地 上。 古希腊曾是一片荒蛮之地,只是在大量引进东方元素,在宗教、哲学、文学、艺 术和技术等方面发生“东方化革命”以后,才发展壮大起来。同样的,希伯来人 的先祖在两河流域学到了很多东西,《圣经》中的创世纪、大洪水、诺亚方舟等 故事便是最明显的例子。再后来,游牧的希伯来人又客居埃及几百年,学会了农 业和定居。 完全可以说,没有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便没有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同样地, 中国文明在“轴心时代”之前,已有夏商周的丰厚积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时兴 的学术概念,便有意无意夸大其重要性。那几百年里产生了老子、孔子、佛陀、 以色列先知和希腊哲学学家,的确非常重要,但之前的文明历程筚路蓝缕、披荆 斩棘,同样居功至伟。“轴心时代”概念的确给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话题,但我 们不能受其束缚,跟在西方学者后面亦步亦趋,过分夸大“轴心时代”的重要性, 仿佛之前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阮炜《如何看待“轴心时代”? 》,有刪改) 5.下列对“轴心时代”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轴心时代”是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他的论著《历史的起源及目标》中 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 B.“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 8 至 2 世纪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其间世界四大文明 都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 C.在“轴心时代”,先后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包括老子、孔 子、佛陀、以色列先知和希腊哲学家。 D.“轴心时代”学说认为,“轴心时代”的思维方式影响十分深远,我们的精 神生命一直为其所塑造。 6.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世界四大文明是指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它 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原生文明。 B.大量文献、出土文物和遗址可以证明,远在“轴心时代”之前的埃及文明和 两河流域文明就已高度发达
C.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出现较晚,但在“轴心时代”之前,夏商周时代就 已经有了相当丰厚的文明积累。 D.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都属于“轴心期”文明,它们是埃及文明和两河流 域文明的后发或次生的文明。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河流对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尼罗河、两河、黄河和印 度河是世界四大文明的母亲河。 B.古希腊曾经发生过“东方化革命”,在宗教、哲学、文学等方面大量引进两 河、中国、印度等东方文明的元素。 C.《圣经》中的创世纪、大洪水等故事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它们可以证明两 河流域文明是希伯来文明的源头之 D.“轴心时代”的重要性被过分夸大,导致此前人类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明成 果被这一时兴的概念人为地遮蔽了。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十李绅,每承顾问,常排 印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 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风宪①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可之。 初,穆宗既留李绅,李逢吉愈忌之.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 居华阳川。及从父者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绅以书诮之,且以语 于众人。虞深怨之,乃诣逢吉,悉以绅平日密论逢吉之语告之。逢吉益怒,使虞 与补阙张又新及从子前河阳掌书记仲言等伺求绅短,扬之于士大夫间,且言:“绅 潜察士大夫,有群居议论者,辄指为朋党,白之于上。”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及敬宗即位,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又恐上复用之,日夜谋议,思所以害绅者 逄吉乃令王守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为储贰②,臣备知之,皆逢吉之力也。如 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上时年十六, 疑未信。会逢吉亦直奏言绅不利无占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 贬绅为端州司马。逢吉乃帅百官表贺,右拾遗内供奉吴思独不贺。逢吉怒,以思 为吐蕃告哀使。丙戌,贬翰林学士庞严为信州刺史,蒋防为汀州刺史。严与防皆 绅所引也 张又新等犹忌钟,日上书言贬绅太轻,卜许为杀之。朝臣莫敢言,独翰林侍读学 士韦处厚上疏,指述:“绅为逢吉之党所谗,人情叹骇。绅蒙先朝奖用,借使有 罪,犹宜容假,以成三年无改之孝,况无罪乎!”于是上稍开寤。会阅禁中文书, 有穆宗所封一箧,发之,得裴度、杜元颖、李绅疏请立上为太子。上乃嗟叹,悉 焚人所上谮绅书。虽未即召还,后有言者,不复听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下,有删节 【注】①风宪:风纪法度,这里代指御史。御史的职责是纠弹百官,以正风纪 法度。②储贰:即太子。 8.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疑而可之 同意 B.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 快:将要 C与防皆绅所引也 引:推荐 D.有穆宗所封一箧,发之 发:打开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出现较晚,但在“轴心时代”之前,夏商周时代就 已经有了相当丰厚的文明积累。 D.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都属于“轴心期”文明,它们是埃及文明和两河流 域文明的后发或次生的文明。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河流对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尼罗河、两河、黄河和印 度河是世界四大文明的母亲河。 B.古希腊曾经发生过“东方化革命”,在宗教、哲学、文学等方面大量引进两 河、中国、印度等东方文明的元素。 C.《圣经》中的创世纪、大洪水等故事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它们可以证明两 河流域文明是希伯来文明的源头之一。 D.“轴心时代”的重要性被过分夸大,导致此前人类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明成 果被这一时兴的概念人为地遮蔽了。 三、(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 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 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风宪①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可之。 初,穆宗既留李绅,李逢吉愈忌之.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 居华阳川。及从父者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绅以书诮之,且以语 于众人。虞深怨之,乃诣逢吉,悉以绅平日密论逢吉之语告之。逢吉益怒,使虞 与补阙张又新及从子前河阳掌书记仲言等伺求绅短,扬之于士大夫间,且言:“绅 潜察士大夫,有群居议论者,辄指为朋党,白之于上。”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及敬宗即位,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又恐上复用之,日夜谋议,思所以害绅者。 逄吉乃令王守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为储贰②,臣备知之,皆逢吉之力也。如 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上时年十六, 疑未信。会逢吉亦直奏言绅不利无占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 贬绅为端州司马。逢吉乃帅百官表贺,右拾遗内供奉昊思独不贺。逢吉怒,以思 为吐蕃告哀使。丙戌,贬翰林学士庞严为信州刺史,蒋防为汀州刺史。严与防皆 绅所引也。 张又新等犹忌钟,日上书言贬绅太轻,上许为杀之。朝臣莫敢言,独翰林侍读学 士韦处厚上疏,指述:“绅为逢吉之党所谗,人情叹骇。绅蒙先朝奖用,借使有 罪,犹宜容假,以成三年无改之孝,况无罪乎!”于是上稍开寤。会阅禁中文书, 有穆宗所封一箧,发之,得裴度、杜元颖、李绅疏请立上为太子。上乃嗟叹,悉 焚人所上谮绅书。虽未即召还,后有言者,不复听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下,有删节) 【注】①风宪: 风纪法度,这里代指御史。御史的职责是纠弹百官,以正风纪 法度。②储贰: 即太子。 8.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疑而可之 可: 同意 B.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 快: 将要 C 与防皆绅所引也 引: 推荐 D.有穆宗所封一箧,发之 发: 打开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深怨之,乃诣逢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且以语于众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C.扬之于士大夫间 不拘于时,学于余 D.绅为逢吉之党所谗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李绅遭受构陷迫害的一组是 ①每承顾问,常排抑之 ②辄指为朋党,白之于上 ③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④如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 ⑤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 ⑥以思为吐番告哀使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⑤⑥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B.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C.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D.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逢吉身为宰相,交结党羽,排斥异己。李绅因为经常批评他,成为了他的 重点迫害对象。 B.李逢吉等人为打击李绅多次造谣诬陷,使李绅既在士大夫中受到孤立,又失 去了敬宗皇帝的信任。 C.李逢吉对敬宗说,李绅等人当年曾上书拥戴其他王子,敬宗后来在穆宗所留 文书中发现了真相 D.在李逢吉一伙弄权害人时,大部分官员随波逐流,但也有书处厚等人仗义执 言,绝不趋炎附势。 第II卷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2分) (2)及从父替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3分) (3)张又新等犹忌绅,日上书言贬绅太轻,上许为杀之。(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按要求作答。(8分) 双调·水仙子 【元】无名氏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 (1)第三句借用了哪位文学家的哪句名诗?有何用意?(2分) (2)第四、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特别传神,请找出并赏析。(3分) (3)末句说“没来由惹起闲愁”,诗人的“闲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 括。(3分)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2)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A.深怨之,乃诣逢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且以语于众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C.扬之于士大夫间 不拘于时,学于余 D.绅为逢吉之党所谗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10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李绅遭受构陷迫害的一组是 ①每承顾问,常排抑之 ②辄指为朋党,白之于上 ③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④如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 ⑤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 ⑥以思为吐番告哀使 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⑤⑥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 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B.会逢吉亦有奏/ 言绅不利于上/ 请加贬谪/ 上犹再三覆/ 问然后从之 C.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 请加贬谪/ 上犹再三覆/ 问然后从之 D.会逢吉亦有奏/ 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 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逢吉身为宰相,交结党羽,排斥异己。李绅因为经常批评他,成为了他的 重点迫害对象。 B.李逢吉等人为打击李绅多次造谣诬陷,使李绅既在士大夫中受到孤立,又失 去了敬宗皇帝的信任。 C.李逢吉对敬宗说,李绅等人当年曾上书拥戴其他王子,敬宗后来在穆宗所留 文书中发现了真相。 D.在李逢吉一伙弄权害人时,大部分官员随波逐流,但也有书处厚等人仗义执 言,绝不趋炎附势。 第 II 卷 四、(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2 分) (2) 及从父替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3 分) (3) 张又新等犹忌绅,日上书言贬绅太轻,上许为杀之。(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按要求作答。(8 分) 双调·水仙子 【元】无名氏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 (1) 第三句借用了哪位文学家的哪句名诗? 有何用意?(2 分) (2) 第四、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特别传神,请找出并赏析。(3 分) (3) 末句说“没来由惹起闲愁”,诗人的“闲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 括。(3 分)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倚南窗以寄傲,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刚从浙皖交界处的青黛山水间归来,旬日之隔,又来到历史上先后属于燕国和幽 州的冀北山地。云雾缭绕、苍翠欲滴的南方的秀美,被一种深沉雄健的气势所替 代,仿佛头顶上干爽而明亮的阳光。忽然想到了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的一句诗 为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觉得理解又加深了一层。生活于江南水 乡常州的诗人,期望向北地粗犷荒蛮的大自然汲取力量,为原本缠绵清丽的诗风 注入一种刚劲的气息。 生发出这些感受时,我正站在一个名为板厂峪长城文化小镇的地方,属于秦皇岛 海滨区北部山区,距离市中心约三十公里。 站在村口开阔处,把目光向远方递送出去。这里是燕山山脉的东端南缘,山势险 峻,层层山峦远近环抱,天空髙远睛朗,浮云缭绕。村北险峻绵延的山脊上,古 长城依了山势起伏曲折,相距不远就有一座烽燧,兀立于一处处陡峭的峰巅之上, 直伸延到视野之外。是十月下旬,满山浓密蓊郁的绿色中,点缀了片片簇簇的 红叶,便有了生动的层次感,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调色板。 村口处,矗立着一块“板厂峪明长城砖窑遗址”大理石石碑。明代长城东起山海 关老龙头,穿越此地的崇山峻岭,向西蜿蜒而去。四百五十年前的明代隆庆年间, 抗倭英雄戚继光被明廷任命为蓟镇总兵官。从山海关到北京昌平绵延两百公里的 长城,都在他的防守范围之内。在他的主持下,对这一带原来的石筑长城进行加 砖修复,并増修砖制敌楼五十座,共约十五公里长。这是秦皇岛境内明长城保存 最为完好的区域,城墙、敌楼、墙台、关城、烽火台连绵迤逦,首尾相顾,气势 雄浑 战争和苦难已经进入史书,成为记忆和传说。长城御敌的实用功能早已丧失殆尽, 而成为审美观照的目标,历史认知的参照。承平日久,难免让人觉得天经地义 其实这样的状态却曾经是多少代的人们梦寐以求而不能如愿的。是哪一位西方人 说过的,“和平不过是战争的间隙”,未免残酷,却是不争的事实。所幸的是 我们这几代人诞生和成长于和平的时代,得以充分享受生活的安详和美好 第二天的行程,也仿佛是这种感悟的一个补充,一种延伸 早餐后从住处宾馆出发,不久途经昌黎县城。昌黎枕山依海,地名寄寓了“黎庶 昌盛”之意。这里据称是唐代大诗人韩愈的祖籍地,韩愈字昌黎,因此县城里 条主要街道就被命名为“韩愈大道”。沿着这条道路行驶,自车窗外望,城北绵 延不断的山脉便是碣石山,一座被写入了《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的古山。 山并不是特别高,但不乏巍峨峻峭的气势。和南方的山地被绿色彻底遮蔽不见 丝罅隙不同,甚至和板厂峪长城一带山上草木丰茂蒙络也不同,碣石山上裸露着 大片的青白色岩石,形状奇特,或瘦骨嶙峋,或平展如砥,或陡峭如斧砍刀劈, 或横斜如展翅欲飞。隔着老远,分明就有一种鲜明的质感传递过来,似乎触摸到 了一个人的坚硬的骨节 这座山为人知闻,远在长城建造之前。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经过此地,写 下了名篇《观沧海》,抒发了一代豪杰的壮怀。诗中状物十分生动:“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上世纪五十年代,毛 泽东主席在其词作《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
(3) 倚南窗以寄傲,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21 分) 阅读下面 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刚从浙皖交界处的青黛山水间归来,旬日之隔,又来到历史上先后属于燕国和幽 州的冀北山地。云雾缭绕、苍翠欲滴的南方的秀美,被一种深沉雄健的气势所替 代,仿佛头顶上干爽而明亮的阳光。忽然想到了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的一句诗 “为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觉得理解又加深了一层。生活于江南水 乡常州的诗人,期望向北地粗犷荒蛮的大自然汲取力量,为原本缠绵清丽的诗风 注入一种刚劲的气息。 生发出这些感受时,我正站在一个名为板厂峪长城文化小镇的地方,属于秦皇岛 海滨区北部山区,距离市中心约三十公里。 站在村口开阔处,把目光向远方递送出去。这里是燕山山脉的东端南缘,山势险 峻,层层山峦远近环抱,天空高远晴朗,浮云缭绕。村北险峻绵延的山脊上,古 长城依了山势起伏曲折,相距不远就有一座烽燧,兀立于一处处陡峭的峰巅之上, 一直伸延到视野之外。是十月下旬,满山浓密蓊郁的绿色中,点缀了片片簇簇的 红叶,便有了生动的层次感,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调色板。 村口处,矗立着一块“板厂峪明长城砖窑遗址”大理石石碑。明代长城东起山海 关老龙头,穿越此地的崇山峻岭,向西蜿蜒而去。四百五十年前的明代隆庆年间, 抗倭英雄戚继光被明廷任命为蓟镇总兵官。从山海关到北京昌平绵延两百公里的 长城,都在他的防守范围之内。在他的主持下,对这一带原来的石筑长城进行加 砖修复,并增修砖制敌楼五十座,共约十五公里长。这是秦皇岛境内明长城保存 最为完好的区域,城墙、敌楼、墙台、关城、烽火台连绵迤逦,首尾相顾,气势 雄浑。 战争和苦难已经进入史书,成为记忆和传说。长城御敌的实用功能早已丧失殆尽, 而成为审美观照的目标,历史认知的参照。承平日久,难免让人觉得天经地义, 其实这样的状态却曾经是多少代的人们梦寐以求而不能如愿的。是哪一位西方人 说过的,“和平不过是战争的间隙”,未免残酷,却是不争的事实。所幸的是, 我们这几代人诞生和成长于和平的时代,得以充分享受生活的安详和美好。 第二天的行程,也仿佛是这种感悟的一个补充,一种延伸。 早餐后从住处宾馆出发,不久途经昌黎县城。昌黎枕山依海,地名寄寓了“黎庶 昌盛”之意。这里据称是唐代大诗人韩愈的祖籍地,韩愈字昌黎,因此县城里一 条主要街道就被命名为“韩愈大道”。沿着这条道路行驶,自车窗外望,城北绵 延不断的山脉便是碣石山,一座被写入了《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的古山。 山并不是特别高,但不乏巍峨峻峭的气势。和南方的山地被绿色彻底遮蔽不见一 丝罅隙不同,甚至和板厂峪长城一带山上草木丰茂蒙络也不同,碣石山上裸露着 大片的青白色岩石,形状奇特,或瘦骨嶙峋,或平展如砥,或陡峭如斧砍刀劈, 或横斜如展翅欲飞。隔着老远,分明就有一种鲜明的质感传递过来,似乎触摸到 了一个人的坚硬的骨节。 这座山为人知闻,远在长城建造之前。公元 207 年,曹操北征乌桓经过此地,写 下了名篇《观沧海》,抒发了一代豪杰的壮怀。诗中状物十分生动:“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上世纪五十年代,毛 泽东主席在其词作《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