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2019-2020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36分)和第Ⅱ卷主观题(114分)两部分,共150分 第I卷基础题(共36分) 、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春霄踯躅( zhi zhu)绰约(zhu6)扁舟子(pian)回眸一笑 B.轩冕绸缪( chou mi)戎马(rong)捣衣砧(zhen)豆蔻词工 C.危樯迤邇(yi11)荠麦(j1)玉簟秋(dian)列却霹雳 D.祠堂潺湲( chan yuan)碣石(jie)玉搔头(so) 云栈萦纡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 其危言危行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B.公司成立这么久,我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 售业绩陷入低谷,真是马齿徒增啊。 C.在本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 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父母常常埋怨孩子漠不关心自己,没有责任感,他们也许不知道,责任感要从小培养 要给孩子担负责任的机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调査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 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B.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它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不但 可能致癌,甚至会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C.该书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既秉持了严谨求 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满了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D.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 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4.判断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静海 2019-2020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36 分)和第Ⅱ卷主观题(114 分)两部分,共 150 分 第 I 卷 基础题(共 36 分) 一、选择题(15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各项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霄 踯躅..(zhí zhú) 绰.约(zhuó) 扁.舟子(piān) 回眸一笑 B.轩冕 绸缪..(chóu miù) 戎.马(róng) 捣衣砧.(zhēn) 豆蔻词工 C.危樯 迤逦..(yǐ lǐ) 荠.麦 (jì) 玉簟.秋(diàn) 列却霹雳 D.祠堂 潺湲..(chán yuán) 碣.石(jié) 玉搔.头(sāo) 云栈萦纡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 其危言危行 ....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B.公司成立这么久,我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 售业绩陷入低谷,真是马齿徒增 ....啊。 C.在本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 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父母常常埋怨孩子漠不关心 ....自己,没有责任感,他们也许不知道,责任感要从小培养, 要给孩子担负责任的机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 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B.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它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不但 可能致癌,甚至会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C.该书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既秉持了严谨求 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满了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D.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 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4.判断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搜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曲歌 词:“颂”是宗庙祭祀乐歌。《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这个“吟”字,就是古代长篇歌行的一种诗体,在诗中,诗人 突破了一般留别诗“有别必怨,有离必伤”的陈规俗套,而是借“别”抒怀,另有寄托, 写成一首惊心动魄的纪梦诗、游仙诗,借此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C.《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 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 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 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D.“苏黄”(诗歌):苏轼、黄庭坚“苏辛”(词):苏轼、辛弃疾;“苏门四学 土”: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三苏”:苏轼、苏洵、苏辙,被列入“唐宋八 大家”。“唐宋八大家”中苏轼就是《六国论》的作者,欧阳修是《伶官传序》的作者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各位书友!新版《普希金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货,当函请各 位光临! B.兹捡到钱包一只,内有饭卡等物品,暂惠存我处,遗失者请电话或短信联系后勤组王 子健。一经核实,定当奉还。 C.先生迟暮之年,仍躬耕三尺讲台,实令后学感佩!值此六十华诞之日,恭祝您福如东 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D.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 就动刀动枪的。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 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 侯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 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搜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曲歌 词;“颂”是宗庙祭祀乐歌。《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这个“吟”字,就是古代长篇歌行的一种诗体,在诗中,诗人 突破了一般留别诗“有别必怨,有离必伤”的陈规俗套,而是借“别”抒怀,另有寄托, 写成一首惊心动魄的纪梦诗、游仙诗,借此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C.《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 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 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D.“苏黄”(诗歌):苏轼、黄庭坚 “苏辛”(词):苏轼、辛弃疾; “苏门四学 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三苏”:苏轼、 苏洵、苏辙,被列入“唐宋八 大家”。 “唐宋八大家”中苏轼就是《六国论》的作者,欧阳修是《伶官传序》的作者。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各位书友!新版《普希金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货,当函请各 位光临! B.兹捡到钱包一只,内有饭卡等物品,暂惠存我处,遗失者请电话或短信联系后勤组王 子健。一经核实,定当奉还。 C.先生迟暮之年,仍躬耕三尺讲台,实令后学感佩!值此六十华诞之日,恭祝您福如东 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D.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 就动刀动枪的。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 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 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 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
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 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 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 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 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 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 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 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 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日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 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 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 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 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阐述的公平是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 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 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 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 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 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 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 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 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 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 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 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 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阐述的公平是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 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 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 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 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 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 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 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 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 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 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 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奷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 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 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 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 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 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 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 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 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 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 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 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 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 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 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 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 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 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 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 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 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 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 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 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 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 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 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 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 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若获戾戾:凶暴 B.兴举义兵 妄相忖度度:猜测 D.昔乐毅走赵走:投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胡亥之杀蒙恬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B.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身死国灭,为天下人笑 C.夫能以大事小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而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 将军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 垂于后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 然流涕也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 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 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 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 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第Ⅱ卷(共114分) 四.(30分) 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分) (2)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3分) 14.(1)请用“/”给下面短文中的画波浪线处断句。(3分)(断6处,错1处扣一分,扣 完为止)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若获戾. 戾:凶暴 B.兴举.义兵 举:发动 C.妄相忖度. 度:猜测 D.昔乐毅走.赵 走:投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胡亥之.杀蒙恬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B.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身死国灭,为.天下人笑 C.夫能以.大事小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而.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 )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 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 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 然流涕也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 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 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 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 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30 分) 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 (1)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 分) (2)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3 分) 14.(1)请用“/”给下面短文中的画波浪线处断句。(3 分)(断 6 处,错 1 处扣一分,扣 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