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 语文试卷 (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雪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广被大地 一切,没有差别。冬夜拥被而眠,觉寒气袭人 不敢动,凌晨张开眼皮,窗棂窗帘隙处有强光闪映大异往日,起来推窗一看,一一啊! 白茫茫一片银世界。竹枝松叶顶着一堆堆的白雪,权芽老树也都镶嵌了银边。朱门与篷户 同样的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桑枢没有差别待遇。地面上的坑穴洼溜,冰面上的 枯枝断梗,路面上的残刍败屑,全都罩在天公抛下的一件鹤氅之下。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差(cha)别 窗棂(ing 雕栏玉砌(qi) B.隙(xi)处 权(cha)芽 瓮庸(you)桑枢 C.篷(peng)户 沾(zhan)被 枯枝断梗(geng) D.抛下(po) 鹤( chang) 残刍败屑(xio)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笼罩畏缩蒙受 B.笼罩 遭受 C.覆盖畏缩遭受 D.覆盖 蒙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此次建筑人员坠亡事故调查结论表明,施工单位指挥不当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操 作,导致了这起事故的直接发生 B.恒春半岛是台湾岛的最南处,一如其名,四季如春,几乎没有冬天,这里的气温是 台湾一月份平均温度最高的地区 C.把雄安新区打造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绿水青山的样板,这不仅对全国 有意义,而且对京津冀的发展也能树立榜样。 D.金融机构此次降准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而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放水”。 4.下列各项中信息对应关系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纪昀等人一一经、史、子、集—一《孟子》被收录在“集”部 B.科举考试——隋朝—一殿试、院试、会试、乡试——范进参加的是会试,中了举人 C.《红楼梦》——曹雪芹——贾、王、史、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自刘姥姥 之囗 D.《巴黎圣母院》—雨果—桑丘、爱斯梅拉达—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历来谈论天津的文化特征,总是众说纷纭,人们多从某一角度定义天津文化特征,有 漕运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城厢文化、租界文化等多种概括,这些特征 反映了天津的某一侧面,却不能从整体上突出天津最具特色的文化面貌,也就是说,并未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抓住天津在历史上、在全国所独有的重要影响力,这对于天津未来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发展 的抉择,都是一种带方向性的误导 总结天津的特色文化,一是要找准天津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哪个方面最具影响力;二 是要确定哪个方面是这个城市与别的城市所具有的最大区别 论交通枢纽、商贾云集、五方杂处,固然是天津建城六百年来的显著特征,然而,由 此确立的漕运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城厢文化等,在全国其他地方也较 普遍地存在,因为从枢纽、商贾、移民来说,不少城市同样具备这样的特征。天津城市文 化的定位,在这样的概括下,是不具有明显的独特性的 有一段较流行的概括中国历史与城市特色的说法,即周汉唐看西安,元明清看北京, 近代史看天津。虽然人们也可称晚清民国看上海,但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突出地位,仍 有着许多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特征,即使与上海相比,九国租界之多,直隶总督衙门之重, 官办洋务企业之大,与京城关联之密,均为天津的独特之处,何况近代史上这里还发生了 许多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天津的城市文化定位,侧重点应当看它在近代 史上所扮演的角色 而单纯以租界文化来概括天津文化特征,也不免流于片面,租界文化更强调的是列强 在天津开辟的租界内形成的文化,它固然是天津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内容,却远非西学东渐 的全部。只有全面考察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意义,才能把握天津在近代化城市发展 中的内涵 天津城市的近代化过程,实际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缩影,因而它在这方面具有独特 的意义。近代化的标志,主要涵盖近代城市管理与市政建设、近代化工业与商业、近代化 信息与交通、近代金融业、近代化教育与卫生等近代城市化发展的诸方面。这些方面既属 于经济的、社会的范嗨,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再者,天滓近代曾有许多名人活动于此,梁 启超、李叔同、曹禺之外,李鸿章、曾国藩、严复、张伯苓、沈从文等许多曾在天淖生活 或工作多年,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构成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景观。天津在中国的 独特文化地位,就在于它在近代化历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强烈近代意义的文化特征.天 津的近代化文化,应当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标志。 节选自陈益民《“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天津文化遗产保护》,有删改) 5.在谈论天津“文化特征”时所持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将漕运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等多种特征整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体现天 津的文化面貌。 B.由于“租界文化”不能决定天津未来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发展,所以不能将其作为天 津的文化标志 C.天津的文化标志应该能从整体上突出天津最具特色的文化面貌,并且在全国具有独 特的重要影响。 D.天津特色文化只要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就能给天津未来的文化定位和发展以正确 的方向性引领。 高三语文第2页〔共8页)
6.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天津是交通枢纽,商业发达,五方杂处,这是形成其漕运文化、码头文化、商埠文 化、移民文化的前提。 B.中国近代史上,天津在租界之多、衙门之重、官办洋务企业之大等方面仍然独具特 色,是上海不可比的 C.租界文化只是在列强开辟的租界内形成的文化,也只是西学东渐的部分内容,无法 概括天津的文化特征。 D.许多历史名人在天津生活或工作多年,是重要的文化景观,与租界文化相比,更有 资格成为天津的文化标志。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天津有西开、望海楼、紫竹林等许多著名教堂,形成了教堂文化景观,但因其不具 代表性和独特性,并不能算作天津的特色文化。 B.在元明清三代,北京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突出的文化地位和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 后期发展的缩影,故有“元明清看北京”的说法。 C.近代史上,天津知名度较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景观和影响全国的大事件,有许多 名人在这里生活,这些决定了天津的文化定位 D.天津在属于文化范畴的城建、工业、商业、金融、教育等近代城市化发展的多方面 都表现突出,呈现出强烈近代意义的文化特征。 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有功者,人臣之所务也;有罪者,人臣之所辟也。或有功而见疑,或有罪而益信,何 也?則有功者离恩义,有罪者不敢失仁心也。魏将乐羊攻中山,其子执在城中。城中县其 子以示乐羊,乐羊曰:“君臣之义,不得以子为私。”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鼎 羹与其首。乐羊循而泣之曰:“是吾子!”已,为使者跪而啜三杯。使者归报,中山遂降 为魏文侯大开地有功,而自此之后日以不信。此所谓有功而见疑者也。何谓有罪而益信? 盂孙猎而得鹿,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鹿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 鹿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 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鹿而 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 秦穆公使盂明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 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 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 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賞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 国之信废矣。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以不信得厚赏,义 者弗为也。”遂以其属徙东夷,终身不反。故仁者不以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徵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 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 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人,君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中 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 高三语文第3页(共8页)
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遺人成陈诸侯郎之以王为非选罪人也贪族围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 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范、 中行,灭之。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 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夫为君崇德 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 智伯是也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略有改动) 【注】①三率:指秦军的三个统帅孟明等人。②六将军:即晋国六卿智氏、赵氏、魏 氏、韩氏、范氏和中行氏,是当时晋国六个最有权势的家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中县其子以示乐羊 县:通“悬 B.乃矫郑伯之命 矫:行使 C.赏一人而败国俗 败坏 D.牵牛蹊人之田 蹊:踩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为使者跪而啜三杯 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B.而自此之后日以不信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C.以不信得厚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亦将有感于斯文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最初是一种炊具,后因常用于烹饪祭祀神的牺牲, 进而被当作礼器,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 B.“跪”指的是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古代跪与坐不同,“坐” 是指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古人常席地而坐。 C.秦穆公,谥号为“缪”古代“缪”与“穆”同音,所以秦穆公也称秦缪公。秦穆 公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鲁隐公共称为“春秋五霸” D.乘,音 sheng,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 侯国。春秋时期,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数目的多少来表示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 也/贪陈国也 B.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造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 也贪陈国也 C.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遺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 也贪陈国也 D.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 也/贪陈国也 高三语文第4页(共8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羊攻打中山时,中山人烹了他儿子并将肉夔送给他,乐羊忍痛喝下儿子的肉奐 这让中山国看到了他对魏的忠诚和决心,很快就投降了 B为魏国立了大功的乐羊不受国君信任,犯罪的秦西巴却做了孟孙儿子的老师,其 根本原因是乐羊为人残忍缺少恩义,而秦西巴满怀仁爱之心。 C.弦高用智慧让秦军退去,保全了郑国,但他却拒绝了郑国国君的奖赏,因为他认 为自己其实是做了件不讲信义、没有仁德而又败国俗的事 D.就讨伐陈国罪人一事,申叔时告诫楚王不要弃义取利,结果使楚国称霸诸侯;张 武为智伯出谋划策,帮助他扩张土地,结果使智伯走向灭亡 第卷 四、(23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或有功而见疑,或有罪而益信,何也?(2分) (2)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3分) (3)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吉祥寺古梅(其一) 屈大均注 受命生南国,孤根不可移 寒光含雨雪,元气在茅茨 空寂无人见,芳馨只自贻, 上林松柏尽,珍重岁寒期 【注】屈大均,明末清初人,反清志士,早年参与抗清斗争,后为避清廷迫害曾入寺 削发为僧,其间,以化缘为名奔走各地积极参与反清复明活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梅受天之命生于南国,便矢志不移长于南国。孤根既是孤独无依,亦是孤傲自守。 B.“芳馨只自贻”写梅花只能将芳香留给自己,诗人以梅自况,流露出孤芳自赏之意 C.“上林松柏尽”一句喻指明朝抗清的主要力量已被清剿殆尽。“上林”指皇家园林。 D.整首诗托物言志,既紧扣古梅自身特点,又寄寓个人志趣,创造出物我融合的境界。 (2)诗中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梅生长的环境的?(3分) 3)本诗作为一首咏物诗,借写梅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与其他人并无不同,然而最终超过了一般人,这 是因为“ (2)《琵琶行》善用比喻描莓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其中“ 两句描写出了乐曲终止之时的声音。 (3)《李凭箜筷引》中写音乐很有特色,诗中抓住音乐的影响来渲染乐曲美妙的诗句 是:“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高三语文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