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2018届髙三上学期期中联 考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跟帖(ti)不更事(geng)遂心如意(sui) 方枘圆凿(zdo) B.骠勇(biao)肇事者(zhao)悬崖勒马(le) 残羹冷灸(zhi) C.座落(zuo)露马脚(lou) 间不容发(jin)茕茕孑立( qiong D.颓圮(si) 刹那(cha) 长歌当哭(dang)缁铢必较(zi)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 鱼得水。结果却是 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 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 ,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③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 “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 A.自食其果玩火自焚作茧自缚 B.作茧自缚自食其 果玩火自焚 C.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 D.作茧自缚玩火自 焚自食其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其治理,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 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B.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 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行业监管趋严,我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 C.梁启超一生写给子女的家书超过百万字,字字都满载着爱,给予了子女们细 致的指导,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亲密的朋友 D.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出访吉布提期间,看望了正在执行保障设施建设任 务的部队官兵。范长龙说,海外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进度, 确保建设质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受现代的学科分类与西式教育影响,我们的思维惯性是分门别类 的 ,_。因此,两者实有大的 区别。理想地说,自然是兼收并蓄为好,但结果也许是两方面都不行。 ①而钱穆的传统治学是纵横贯通式的 ②而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 ③进入古人的知识世界去阅读与体会 ④其目标旨在会通 ⑤要求学者破除现代知识的分割边界 ⑥研究上的要求是专业分割的 A.①④②⑥③⑤ B.①⑤④②③⑥ C.⑥①⑤③④② D.⑥①④⑤②③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 考语文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跟帖(tiě) 不更事(gēng) 遂心如意(suì) 方枘圆凿(záo) B.骠勇(biāo) 肇事者(zhào) 悬崖勒马(lè) 残羹冷灸(zhì) C.座落(zuò) 露马脚(lòu) 间不容发(jiàn) 茕茕孑立(qióng) D.颓圮(sì) 一刹那(chà) 长歌当哭(dàng) 缁铢必较(zī)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 鱼得水。结果却是_____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 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_______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③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 “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________。 A.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作茧自缚 B.作茧自缚 自食其 果 玩火自焚 C.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D.作茧自缚 玩火自 焚 自食其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其治理,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 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B.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 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行业监管趋严,我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 C.梁启超一生写给子女的家书超过百万字,字字都满载着爱,给予了子女们细 致的指导,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亲密的朋友。 D.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出访吉布提期间,看望了正在执行保障设施建设任 务的部队官兵。范长龙说,海外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进度, 确保建设质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受现代的学科分类与西式教育影响,我们的思维惯性是分门别类 的, , , , , , 。因此,两者实有大的 区别。理想地说,自然是兼收并蓄为好,但结果也许是两方面都不行。 ①而钱穆的传统治学是纵横贯通式的 ②而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 ③进入古人的知识世界去阅读与体会 ④其目标旨在会通 ⑤要求学者破除现代知识的分割边界 ⑥研究上的要求是专业分割的 A.①④②⑥③⑤ B.①⑤④②③⑥ C.⑥①⑤③④② D.⑥①④⑤②③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 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C.《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 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回归东方生态文化的经典价值王岳川 当今世界正在兴起一种“回归经典”的文化大潮。人文学者应该在回归经典中 “守正创新”,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中国现代化 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 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 中国文化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实用文化。思想文 化主要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是老子和庄子;佛家文化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除思想文化以外,还有以 琴棋书画为主的艺术文化和节日民间文化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表现为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代表 着中国文化的幽眇境界和自由精神。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本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中国文化 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分别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三个维度。儒家 强调的是“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是“妙道之境”,佛家强调的是“慈悲之 境”。和谐、妙道、慈悲是三家的最高境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中庸平和、辩证宽容、知足常乐、幽默圆熟的多元特 性。文化是不止息的精神生态创造过程,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构成一个鲜活的生 命体,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氛围,一个具有宇宙论、生死论、功利观、意义 论的东方价值整体。中国文化逐渐世界化正在成为可能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的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已 经被百年历史证明不是东方的福音,而是人类单面化和异化的开始。人类遭遇的 问题,核大战也罢,资源耗尽也罢,环境污染也罢,沙漠化也罢,海啸也罢,都 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现代性到了极度膨胀的程度就会反过来毁灭人类。现代性为 人们承诺美好生活的同时,又带给人们太多的生态灾难: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 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它使得森林毁灭、水土流失、河海污染 物种退化、精神失落、道德沦丧、心态失衡,形成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大灾场 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在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导引下,无论是 亚洲还是非洲都正在走向“理论翻新时代”和“肉体体验时代”。于是,升级 突破、扩展、肉身感、消费主义就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轨迹。当代人成为从旧的“经 验时代”蜕变出来又仰望着“理论时代”的中间人,他们从生活话语方式、日常 行为模式和当下时尚态度中,将生活娱乐化、文化流行化、生命肉身化、精神平 面化。这些因素在一种“新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当代人的想象、城市 的色彩和气质、周边的环境和思维的演变。面对精神生态失衡的消费主义和文化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 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C.《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 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回归东方生态文化的经典价值 王岳川 当今世界正在兴起一种“回归经典”的文化大潮。人文学者应该在回归经典中 “守正创新”,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中国现代化 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 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 中国文化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实用文化。思想文 化主要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是老子和庄子;佛家文化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除思想文化以外,还有以 琴棋书画为主的艺术文化和节日民间文化。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表现为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代表 着中国文化的幽眇境界和自由精神。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本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中国文化 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分别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三个维度。儒家 强调的是“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是“妙道之境”,佛家强调的是“慈悲之 境”。和谐、妙道、慈悲是三家的最高境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中庸平和、辩证宽容、知足常乐、幽默圆熟的多元特 性。文化是不止息的精神生态创造过程,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构成一个鲜活的生 命体,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氛围,一个具有宇宙论、生死论、功利观、意义 论的东方价值整体。中国文化逐渐世界化正在成为可能。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的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已 经被百年历史证明不是东方的福音,而是人类单面化和异化的开始。人类遭遇的 问题,核大战也罢,资源耗尽也罢,环境污染也罢,沙漠化也罢,海啸也罢,都 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现代性到了极度膨胀的程度就会反过来毁灭人类。现代性为 人们承诺美好生活的同时,又带给人们太多的生态灾难: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 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它使得森林毁灭、水土流失、河海污染、 物种退化、精神失落、道德沦丧、心态失衡,形成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大灾场。 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在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导引下,无论是 亚洲还是非洲都正在走向“理论翻新时代”和“肉体体验时代”。于是,升级、 突破、扩展、肉身感、消费主义就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轨迹。当代人成为从旧的“经 验时代”蜕变出来又仰望着“理论时代”的中间人,他们从生活话语方式、日常 行为模式和当下时尚态度中,将生活娱乐化、文化流行化、生命肉身化、精神平 面化。这些因素在一种“新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当代人的想象、城市 的色彩和气质、周边的环境和思维的演变。面对精神生态失衡的消费主义和文化
霸权主义,哲人们提倡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重回乡土、感受生命大地”的精神 复归方式。 东方差异性文化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了对“东方”的全新关注。如果我们什 么都“拿来”而不“输出”的话,东西方文化就会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可以 认为,西方正在吸收东方文化精神而从事人类文化的新整合。换言之,新世纪西 方知识界将目光转向东方,必将给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社科认识模式以新 思维,并将给被西方中心主义边缘化的东方知识界带来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勇气 和重新寻求人类未来文化新价值的文化契机 (选自2010年6月16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6.关于“中国文化”,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没有中国文化坚持拿来与输出的自主创新,中国就难以实现现代化。 B.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是思想文化,它主要由儒、道、佛三种文化构成。 C.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元性的东方价值整体,并且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D.中国文化虽然已经世界化,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全盘西化”浪潮的冲击。 7.下列就西方现代性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的浪潮,使人类开始单面化和 异化。 B.受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影响,亚洲和非洲人的精神生态遭遇空前的危机 C.西方现代性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但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的危险。 D.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这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将目光转向东方。 8.下列理解和判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因此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之境” B.当代人已经从旧的“经验时代”走出,走进新的“理论时代”,走上具有文化 生态意义的精神复归。 C.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 维 D.孔子学院的设立一定能促使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 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 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僚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 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 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 对不服,丛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 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脊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 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I 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 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 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
霸权主义,哲人们提倡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重回乡土、感受生命大地”的精神 复归方式。 东方差异性文化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了对“东方”的全新关注。如果我们什 么都“拿来”而不“输出”的话,东西方文化就会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可以 认为,西方正在吸收东方文化精神而从事人类文化的新整合。换言之,新世纪西 方知识界将目光转向东方,必将给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社科认识模式以新 思维,并将给被西方中心主义边缘化的东方知识界带来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勇气 和重新寻求人类未来文化新价值的文化契机。 (选自 2010 年 6 月 16 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6.关于“中国文化”,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没有中国文化坚持拿来与输出的自主创新,中国就难以实现现代化。 B.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是思想文化,它主要由儒、道、佛三种文化构成。 C.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元性的东方价值整体,并且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D.中国文化虽然已经世界化,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全盘西化”浪潮的冲击。 7.下列就西方现代性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的浪潮,使人类开始单面化和 异化。 B.受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影响,亚洲和非洲人的精神生态遭遇空前的危机。 C.西方现代性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但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的危险。 D.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这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将目光转向东方。 8.下列理解和判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因此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之境”。 B.当代人已经从旧的“经验时代”走出,走进新的“理论时代”,走上具有文化 生态意义的精神复归。 C.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 维。 D.孔子学院的设立一定能促使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 三、(12 分,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 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 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僚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 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 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 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 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 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 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 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 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
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 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 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 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 杈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选自《三国志·卷五十九》,有删改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铨简秀士 简:选择 B.敕亲近勿言 敕:告诫。 C.宽刑轻赋 宽:宽阔。 D.抚循百姓 循:依顺。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与恪等或同舆而载 本立而道生 B.臣闻为政听民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以顺民 望 作 《师说》以贻之 D.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其孰能讥之 乎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 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B.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 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C.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 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D.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 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人品出众,才干超人。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孙权 赞赏他的人品和能力,授予他东中郎将,赐封万户侯,册立为太子,追谥宣太子 B.孙登孝顺养母,有感恩之心。徐氏对孙登有养育之恩,虽遭废,但徐氏派人 送来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父亲要立他为太子,他则坚决要求先立养 母为皇后 C.孙登体恤百姓,宽以待人。他出外狩猎时,常绕远路避开良田,不践踏百姓 的庄稼。休息时,也是选择空闲之处,对于犯了错误的人,不忍处罚,还不许身 边的人再提此事。 D.孙登关心国事,忧国忧民。他临终上疏颇有见地,提出国家的政令应与时俱 进,博采众议;认为有些地方奸乱萌生,百姓生活物品匮乏,应减轻赋税,顺应 民 第II卷(共114分) 四、(22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 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 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 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 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选自《三国志·卷五十九》,有删改)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铨简秀士 简:选择。 B.敕亲近勿言 敕:告诫。 C.宽刑轻赋 宽:宽阔。 D.抚循百姓 循:依顺。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与恪等或同舆而载 本立而道生 B.臣闻为政听民 如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以顺民 望 作 《师说》以贻之 D.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其孰能讥之 乎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 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B.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 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C.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 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D.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 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登人品出众,才干超人。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孙权 赞赏他的人品和能力,授予他东中郎将,赐封万户侯,册立为太子,追谥宣太子。 B.孙登孝顺养母,有感恩之心。徐氏对孙登有养育之恩,虽遭废,但徐氏派人 送来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父亲要立他为太子,他则坚决要求先立养 母为皇后 C.孙登体恤百姓,宽以待人。他出外狩猎时,常绕远路避开良田,不践踏百姓 的庄稼。休息时,也是选择空闲之处,对于犯了错误的人,不忍处罚,还不许身 边的人再提此事。 D.孙登关心国事,忧国忧民。他临终上疏颇有见地,提出国家的政令应与时俱 进,博采众议;认为有些地方奸乱萌生,百姓生活物品匮乏,应减轻赋税,顺应 民意。 第 II 卷(共 114 分) 四、(22 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4分) (2)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8分) 酒楼秋望 华岳①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①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抒情方式。(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对那些尚在徘徊不定的贤士,发出“ 的呼唤,袒露自己求贤若渴的心迹。 (2)《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 化的句子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人生如同“ ”,接着抒发人生 短暂、长江无穷的慨叹。 无、(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日子里的黄河秦岭 ①在我看来,黄河的古老和人类个体的年轻,注定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现代 科学只为我们掀开了黄河文明的一角,唯有文学,才能让我们仰视或俯瞰到黄河 文明的表情。文学心灵的视野比我们眼睛的视野要开阔得多,它可以让我们的思 想在时光的隧道里扇动艺术的翅膀,不断回首,或者频频前瞻。黄河文明的表情, 就是华夏儿女日子的表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我文学的视野里,黄河疆域的 宽窄与长短,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她就是我们日子里的一担水,或者一滴水, 蓄满了一个散发着五谷杂粮味道的真实世界。 ②“日子,就是一担水。”我从黄河儿女的这句口头禅里,闻到了烟火味儿。小 时候,我不懂。“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滔滔的黄河水,该是多少担水啊!把黄 河与日子联系起来,我总是想到扁担、木桶和黄土高坡上的羊肠小道。一位长满 花白胡子的老人说:“其实,咱和黄河天天见哩,咱都是女娲蘸着黄河水抟着黄 土造出来的,都是黄河的娃哩 ③至今想来,这句话意味深长。中国的乡村,到处都有龙王庙。求水的日子里, 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火把,在苍天之下、大地之上跪成一种无与伦比的虔诚和渴望。 在红烛的火焰和紫香的缭绕中,庄重、慈祥、平静的水龙王,俯瞰众生,目光里 蓄满了母亲才有的表情,她身上倾注了芸芸众生对河流的崇拜和念想,她是龙, 也是水。当一担水挑回家,炊烟袅袅升起,日子里所有的滋味儿都有了。喝一口 黄河水,一种宗教般的庄严,在我内心驻留、伸展、蔓延, ④我有理由断言,黄河的文化源头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一青藏髙原巴 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超越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文化空间,同 样超越了黄河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身长所辐射的疆域。黄河用上百万年的耐心
(1)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4 分) (2)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4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8 分) 酒楼秋望 华 岳①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①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4 分) (2)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抒情方式。(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对那些尚在徘徊不定的贤士,发出“ , ” 的呼唤,袒露自己求贤若渴的心迹。 (2)《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 化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人生如同“ , ”,接着抒发人生 短暂、长江无穷的慨叹。 无、(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日子里的黄河 秦岭 ①在我看来,黄河的古老和人类个体的年轻,注定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现代 科学只为我们掀开了黄河文明的一角,唯有文学,才能让我们仰视或俯瞰到黄河 文明的表情。文学心灵的视野比我们眼睛的视野要开阔得多,它可以让我们的思 想在时光的隧道里扇动艺术的翅膀,不断回首,或者频频前瞻。黄河文明的表情, 就是华夏儿女日子的表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我文学的视野里,黄河疆域的 宽窄与长短,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她就是我们日子里的一担水,或者一滴水, 蓄满了一个散发着五谷杂粮味道的真实世界。 ②“日子,就是一担水。”我从黄河儿女的这句口头禅里,闻到了烟火味儿。小 时候,我不懂。“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滔滔的黄河水,该是多少担水啊!把黄 河与日子联系起来,我总是想到扁担、木桶和黄土高坡上的羊肠小道。一位长满 花白胡子的老人说:“其实,咱和黄河天天见哩,咱都是女娲蘸着黄河水抟着黄 土造出来的,都是黄河的娃哩。” ③至今想来,这句话意味深长。中国的乡村,到处都有龙王庙。求水的日子里, 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火把,在苍天之下、大地之上跪成一种无与伦比的虔诚和渴望。 在红烛的火焰和紫香的缭绕中,庄重、慈祥、平静的水龙王,俯瞰众生,目光里 蓄满了母亲才有的表情,她身上倾注了芸芸众生对河流的崇拜和念想,她是龙, 也是水。当一担水挑回家,炊烟袅袅升起,日子里所有的滋味儿都有了。喝一口 黄河水,一种宗教般的庄严,在我内心驻留、伸展、蔓延。 ④我有理由断言,黄河的文化源头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故乡——青藏高原巴 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超越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文化空间,同 样超越了黄河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身长所辐射的疆域。黄河用上百万年的耐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