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毒品成瘾的原理 冬雨 吸毒者为何成瘾,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寻死觅活地寻找毒品?科学研究已经给出了 些答案 有的研究人员用惩罚学说来解释吸毒者的这些行为。惩罚学说认为吸毒病人表现 出的强迫用药和强烈的心瘾(强迫性觅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 是害怕停用毒品后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避免经历痛苦而强迫用药,是为了 尽快结束痛苦经历而强迫性觅药和用药。 病理性记忆学说则认为吸毒者对毒品引起的奖赏和惩罚效应形成了难以忘记的 异常记忆,他们在这种病理性记忆的驱动下不断地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而强迫学 说认为,吸毒者与患强迫症的病人相似,明明知道某一情况并不存在,但还是无 法控制,要一遍遍地去检査某一情况是否存在,吸毒者的毒品成瘾也同样表现出 难以控制自我,强迫觅药和用药 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奖赏学说,并结合其他学说来解释吸毒成瘾。 大脑奖赏学说主要认为,人在吸毒后可以获得如同吃饱饭(酒足饭饱)、饥渴时 饮水的欣快感以及哺育时的满足感一样的感觉。这些其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 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中所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目的是为了让种群延续和扩 大,所有这些生理感觉的满足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而吸毒后,毒品 中的化学物质也通过大脑和周围神经让人感到欣快、愉悦,甚至是致幻感,如飘 飘欲仙。这样的感受如同奖赏机制,吸毒所获得的满足和欣快感就如冋吃喝一样, 这就鼓励吸毒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来获得满足,故名奖赏。 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的研究得出的。例如,利用现 代脑成像技术和电刺激技术,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又称多巴胺通路。 这个神经通路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腹侧被盖区(Ⅵ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 质。腹侧被盖区由合多巴胺递质(一种化学物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 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 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在进食、饮水、哺育和受到自然奖赏时,这一神经 通路就会被激活,人就会体验到美好的感受 此外,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但 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尽管电刺激、自然奖赏和药物(毒品)等是不同 的物质和技术,但是,所有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 于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例如,自然奖赏是通过行为反射促进多巴胺递质释 放,电刺激是通过电流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则是直接模 拟多巴胺的作用或促进多巴胺递质的释放。 当然,奖赏学说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所以也还有其他学说。 (摘编自《百科知识》 1.下列对毒品成瘾原理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河北省唐山市 2012-2013 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毒品成瘾的原理 冬雨 吸毒者为何成瘾,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寻死觅活地寻找毒品?科学研究已经给出了 一些答案。 有的研究人员用惩罚学说来解释吸毒者的这些行为。惩罚学说认为吸毒病人表现 出的强迫用药和强烈的心瘾(强迫性觅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 是害怕停用毒品后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避免经历痛苦而强迫用药,是为了 尽快结束痛苦经历而强迫性觅药和用药。 病理性记忆学说则认为吸毒者对毒品引起的奖赏和惩罚效应形成了难以忘记的 异常记忆,他们在这种病理性记忆的驱动下不断地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而强迫学 说认为,吸毒者与患强迫症的病人相似,明明知道某一情况并不存在,但还是无 法控制,要一遍遍地去检查某一情况是否存在,吸毒者的毒品成瘾也同样表现出 难以控制自我,强迫觅药和用药。 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奖赏学说,并结合其他学说来解释吸毒成瘾。 大脑奖赏学说主要认为,人在吸毒后可以获得如同吃饱饭(酒足饭饱)、饥渴时 饮水的欣快感以及哺育时的满足感一样的感觉。这些其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 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中所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目的是为了让种群延续和扩 大,所有这些生理感觉的满足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而吸毒后,毒品 中的化学物质也通过大脑和周围神经让人感到欣快、愉悦,甚至是致幻感,如飘 飘欲仙。这样的感受如同奖赏机制,吸毒所获得的满足和欣快感就如同吃喝一样, 这就鼓励吸毒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来获得满足,故名奖赏。 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的研究得出的。例如,利用现 代脑成像技术和电刺激技术,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又称多巴胺通路。 这个神经通路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腹侧被盖区(V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 质。腹侧被盖区由合多巴胺递质(一种化学物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 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 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在进食、饮水、哺育和受到自然奖赏时,这一神经 通路就会被激活,人就会体验到美好的感受。 此外,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但 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尽管电刺激、自然奖赏和药物(毒品)等是不同 的物质和技术,但是,所有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 于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例如,自然奖赏是通过行为反射促进多巴胺递质释 放,电刺激是通过电流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则是直接模 拟多巴胺的作用或促进多巴胺递质的释放。 当然,奖赏学说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所以也还有其他学说。 (摘编自《百科知识》) 1.下列对毒品成瘾原理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是为了尽快 结束痛苦的经历 B.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一种因无法控制自我而对某一并不存在的情况 进行反复检查的强迫症。 C.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因为痛苦经历和欣快、美好的感觉形成了难以 忘记的异常记忆。 D.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因为吸毒能获得满足和欣快感,这就鼓励吸毒 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 2.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酒足饭饱、饥渴时饮水的欣快感以及哺育时的满足感和吸毒后感到欣快、愉 悦的生理感受觉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 B.欣快感、满足感这些基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 中为了种群延续和扩大而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 C.电、自然奖赏、毒品刺激多巴胺通路时都能产生相同的愉快效果,因为导致 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刺激的物质和技术手段不同 D.腹侧被盖区(Ⅵ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组成了一条多巴胺通路。这条通路 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出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奖赏学说依赖科学技术手段发现了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 这就为吸毒者戒掉毒瘾提供了可能性。 B.虽然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研究后得出的,但也 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原理,其他学说可做有益补充。 C.吸毒者为何会成瘾,科学研究虽然已给出了一些解释,但还没有哪一个学说 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同,深入的科学研究还将持续下去 D.电刺激奖赏通路的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愉悦感比自然奖赏强烈:吸 毒、滥用药物的吸烟成瘾其刺激强度更大,愉悦感更强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 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 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 独孤郎。 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 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蹉戍,破之, 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 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 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 父母,捐 妻子,远来丛我。世乱识贞良,岂虛言哉。”即赐信御马一疋 连陈 浮阳郡公, 邑一千户 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 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 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着遐迩,故赐名为信
A.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是为了尽快 结束痛苦的经历。 B.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一种因无法控制自我而对某一并不存在的情况 进行反复检查的强迫症。 C.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因为痛苦经历和欣快、美好的感觉形成了难以 忘记的异常记忆。 D.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因为吸毒能获得满足和欣快感,这就鼓励吸毒 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 2.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酒足饭饱、饥渴时饮水的欣快感以及哺育时的满足感和吸毒后感到欣快、愉 悦的生理感受觉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 B.欣快感、满足感这些基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 中为了种群延续和扩大而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 C.电、自然奖赏、毒品刺激多巴胺通路时都能产生相同的愉快效果,因为导致 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刺激的物质和技术手段不同。 D.腹侧被盖区(V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组成了一条多巴胺通路。这条通路 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出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奖赏学说依赖科学技术手段发现了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 这就为吸毒者戒掉毒瘾提供了可能性。 B.虽然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研究后得出的,但也 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原理,其他学说可做有益补充。 C.吸毒者为何会成瘾,科学研究虽然已给出了一些解释,但还没有哪一个学说 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同,深入的科学研究还将持续下去。 D.电刺激奖赏通路的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愉悦感比自然奖赏强烈:吸 毒、滥用药物的吸烟成瘾其刺激强度更大,愉悦感更强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 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 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 独孤郎。 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 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 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 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 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 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疋,进爵浮阳郡公, 邑一千户。 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 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 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着遐迩,故赐名为信
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 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 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 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频典二部 典:掌管。 B.咸慕信而侧帽焉 侧:歪斜。 C.守宰暗弱 暗:糊涂 D.乃表信为大都督 表:上表举荐。 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明独孤信被上级重用的一组是( A.①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 ②乃表信为大都督 B.①从胜攻梁下搓戍,破之 ②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C.①咸慕信而侧帽焉 ②故赐名为信 D.①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②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 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 B.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 的人都敬重佩服他。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 C.独孤信有较高的为政才能,在秦州任职时,果断处理各种事务宣传礼义教化, 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 D.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他的名望很高,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 但因和赵贵同谋而获罪被免官,但最终被逼自尽。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5分) 译文 (2)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索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梦江南 皇甫松(唐) 兰烬①落,屏上暗红蕉②。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 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 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 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频典二部 典:掌管。 B.咸慕信而侧帽焉 侧:歪斜。 C.守宰暗弱 暗:糊涂。 D.乃表信为大都督 表:上表举荐。 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明独孤信被上级重用的一组是 ( ) A.①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 ②乃表信为大都督 B.①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 ②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C.①咸慕信而侧帽焉 ②故赐名为信 D.①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②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 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 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 B.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 的人都敬重佩服他。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 C.独孤信有较高的为政才能,在秦州任职时,果断处理各种事务宣传礼义教化, 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 D.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他的名望很高,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 但因和赵贵同谋而获罪被免官,但最终被逼自尽。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5 分) 译 文: (2)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索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5 分)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梦江南 皇甫松(唐) 兰烬①落,屏上暗红蕉②。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注释】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②暗红蕉: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 糊不辨。 8.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分) 9.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说明。(6分)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辩乎 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 ,恨别鸟惊 (杜甫《春望》 (3)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 蛟 (苏轼《赤壁赋》) (4)人生自古谁无 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 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最后一颗子弹 奚同发 黎明时分林子间不缭绕着一团团带状的雾气,相距不足百米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 了对方。逃犯起身就跑,刑警吴一枪则抢先对天空鸣枪,警告对方“站住”。吴 枪心里明白,刚才自己打的那一枪,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 这个犯罪团伙的小头目全身一个战栗,随着吴一枪的喝令立即钉在林子间那片空 地的中央,却并没有按吴一枪的命令把枪扔掉,而是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吴 枪心里一惊,看着歹徒慢慢地转过身来与他相对而视,并用手中的枪对准他。歹 徒脸上挂着绝境逢生的笑容,声音沙哑地说:“枪神,可惜你没子弹啦…… 吴一枪不动声色,只是用枪精确地指向对方。他是有名的神枪手,不仅公安内部, 就连罪犯们都称他“枪神”。吴一枪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轻声说:“你很 清楚,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那么,让我们较量一下枪的 准头吧!” “嘿嘿嘿……不可能!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四次对天鸣枪,两次开枪打伤 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的第七次鸣枪,也是你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嘿嘿嘿……没
【注释】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②暗红蕉: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 糊不辨。 8.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 分) 9.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说明。(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 1 分,共 6 分) (1)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辩乎 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 ,恨别鸟惊 心。 (杜甫《春望》 (3)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 蛟, 。 (苏轼《赤壁赋》) (4)人生自古谁无 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 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最后一颗子弹 奚同发 黎明时分林子间不缭绕着一团团带状的雾气,相距不足百米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 了对方。逃犯起身就跑,刑警吴一枪则抢先对天空鸣枪,警告对方“站住”。吴 一枪心里明白,刚才自己打的那一枪,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 这个犯罪团伙的小头目全身一个战栗,随着吴一枪的喝令立即钉在林子间那片空 地的中央,却并没有按吴一枪的命令把枪扔掉,而是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吴一 枪心里一惊,看着歹徒慢慢地转过身来与他相对而视,并用手中的枪对准他。歹 徒脸上挂着绝境逢生的笑容,声音沙哑地说:“枪神,可惜你没子弹啦……” 吴一枪不动声色,只是用枪精确地指向对方。他是有名的神枪手,不仅公安内部, 就连罪犯们都称他“枪神”。吴一枪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轻声说:“你很 清楚,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那么,让我们较量一下枪的 准头吧!” “嘿嘿嘿……不可能!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四次对天鸣枪,两次开枪打伤 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的第七次鸣枪,也是你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嘿嘿嘿……没
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歹徒虽然满脸狰狞,却流露出一丝令 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并没有逃过吴一枪敏锐的眼神 “是吗?那么,我们来数一二三,开枪。”吴一枪轻松而镇定地说。他的右臂有 力而笔直地举着,黑洞洞的7.62毫米枪口坚定地指向对方 歹徒身子向后一倾,说:“不可能!别骗人啦……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你,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被 现场击毙的罪犯!”吴一枪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一字一顿清晰地说。这句话刚出 口,吴一枪感到对方明显地全身打了一个激灵 ” 吴一枪手中的枪一动不动,铿锵锐利的声音顿时划破凝滞的空气传递开来。 歹徒紧盯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双手握紧那支沾着泥草晨露的手 枪,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举枪的影子 声音依然宏亮、坚定而自信地穿透林子间。一位警察与一名逃犯共同 演绎着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在以往的刑警生涯中,吴一枪曾遇到过各种情形,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昨夜 他记住了歹徒慌乱中开枪的次数,可以准确地断定对方枪中只剩最后一颗子弹, 而自己却没了子弹。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 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特别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 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 徒面前能够成就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吴一枪嘴角挂着微笑一一就让这不易察觉的微笑永远留在自己的脸上吧。同时, 他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额头浸出一层亮闪闪的白色,一粒汗珠 清晰地从鬓角先慢后加速度地滑过脸颊。 “三!”吴一枪在身后的一束阳光突然射向林子间的空地的一刹那,斩钉截铁大 喝一声,就像刚才命令对方“站住”那样威严有力,声震长空。 “叭……”枪声清脆地回响在林间山谷。 歹徒匍匐向前一头栽倒…… 子弹一声呼啸从吴一枪的头顶飞过一一在他发出”三”的同时,歹徒全身披着迎 面而来的阳光,竟然再次打了一个激灵,扣动扳机时,子弹打飞了。 吴一枪迅速跃向对方,反铐住对方的双手。令他吃惊的是,对方竟没有任何反应 用手枪拨过来歹徒那沾着草屑露水的脸,吴一枪才发现,歹徒已没了呼吸 事后法医检査发现,歹徒死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病变的心脏 收缩得像石块一样坚硬,苦胆也裂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吴一枪发现追捕的歹徒起身逃跑时,立即对天空鸣枪,并命歹徒放下手中的 枪,如果持枪不放,他就开枪射杀。 B.鸣枪示警后,歹徒虽然站住不动,但并没有把抢扔掉,而且发出一阵哈哈的 大笑。这说明歹徒根本不惧怕吴一枪, C.吴一枪面对歹徒的一系列表现,给歹徒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使歹徒 产生了自我怀疑。 D.歹徒虽然狡猾凶狠,但因平时缺乏严格的射击训练和心理训练,以致林子间 的带状雾气就可以干忧他的射击精度
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歹徒虽然满脸狰狞,却流露出一丝令 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并没有逃过吴一枪敏锐的眼神。 “是吗?那么,我们来数一二三,开枪。”吴一枪轻松而镇定地说。他的右臂有 力而笔直地举着,黑洞洞的 7.62 毫米枪口坚定地指向对方。 歹徒身子向后一倾,说:“不可能!别骗人啦……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你,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被 现场击毙的罪犯!”吴一枪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一字一顿清晰地说。这句话刚出 口,吴一枪感到对方明显地全身打了一个激灵。 “一……” 吴一枪手中的枪一动不动,铿锵锐利的声音顿时划破凝滞的空气传递开来。 歹徒紧盯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双手握紧那支沾着泥草晨露的手 枪,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举枪的影子。 “二……”声音依然宏亮、坚定而自信地穿透林子间。一位警察与一名逃犯共同 演绎着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在以往的刑警生涯中,吴一枪曾遇到过各种情形,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昨夜 他记住了歹徒慌乱中开枪的次数,可以准确地断定对方枪中只剩最后一颗子弹, 而自己却没了子弹。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 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特别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 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 徒面前能够成就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吴一枪嘴角挂着微笑——就让这不易察觉的微笑永远留在自己的脸上吧。同时, 他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额头浸出一层亮闪闪的白色,一粒汗珠 清晰地从鬓角先慢后加速度地滑过脸颊。 “三!”吴一枪在身后的一束阳光突然射向林子间的空地的一刹那,斩钉截铁大 喝一声,就像刚才命令对方“站住”那样威严有力,声震长空。 “叭……”枪声清脆地回响在林间山谷。 歹徒匍匐向前一头栽倒…… 子弹一声呼啸从吴一枪的头顶飞过——在他发出”三”的同时,歹徒全身披着迎 面而来的阳光,竟然再次打了一个激灵,扣动扳机时,子弹打飞了。 吴一枪迅速跃向对方,反铐住对方的双手。令他吃惊的是,对方竟没有任何反应。 用手枪拨过来歹徒那沾着草屑露水的脸,吴一枪才发现,歹徒已没了呼吸。 事后法医检查发现,歹徒死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病变的心脏 收缩得像石块一样坚硬,苦胆也裂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吴一枪发现追捕的歹徒起身逃跑时,立即对天空鸣枪,并命歹徒放下手中的 枪,如果持枪不放,他就开枪射杀。 B.鸣枪示警后,歹徒虽然站住不动,但并没有把抢扔掉,而且发出一阵哈哈的 大笑。这说明歹徒根本不惧怕吴一枪。 C.吴一枪面对歹徒的一系列表现,给歹徒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使歹徒 产生了自我怀疑。 D.歹徒虽然狡猾凶狠,但因平时缺乏严格的射击训练和心理训练,以致林子间 的带状雾气就可以干忧他的射击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