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粟 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 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 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 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 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 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 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 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欧洲同类农 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1731年发明的,被看作 楼车播种图 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 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 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 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 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 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 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琦 在《祀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时存蜀黍, 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桤,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 头。”诗中提到的粪棧,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 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 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段文 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 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棧犁一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 多见。宋人李眆等撰《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无龟》巷六百七十 八、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书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潭渔下星麗,陇种行 楼犁”这样的诗句。 北宋时期即已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农书》中,仍然称为“近有”,以 至于有学者认为,“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了前人的说 法。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个部分,“基本上是
唐山市 2015-2016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粟 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 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 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 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 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 一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 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 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欧洲同类农 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 1 7 31 年发明的,被看作 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 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 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 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 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 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 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琦 在《祀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时存蜀黍, 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桤,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 头。”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 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 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段文 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 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一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 多见。宋人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巷六百七十 八、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书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潭渔下罜䍡,陇种行 楼犁”这样的诗句。 北宋时期即已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农书》中,仍然称为“近有”,以 至于有学者认为,“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了前人的说 法。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个部分,“基本上是
就以前的几部农书改写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 是在宋曾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关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 的说法。就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的 说法一样,仍称“下粪耧种”为“近有创制”。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著有《安 阳集>。《祀坟马上》一诗收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 宁七年(1074年)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1300年前后。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 时间至少可以提前226年。 曾雄生《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有删改) 1.下列关于“耧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耧车是一种靠牲畜提供牵引力的条播器,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它可以 视作中国农业史上一项革命性发明。 B.耧车将开沟、播种、覆盖、填压这四道工序同时进行,减少了许多人力的投入,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耧车发明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欧洲同类农具的发明,可以说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 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 D.耧车对于耧锄、下粪耧种的发明具有启发作用,因为这些发明都是以耧车为基础 进行的技术性、功能性改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下粪耧种发明的时间是在宋代,但最早记载这项发明的是王祯的《农书》,这导致 了众多学者错误认定下粪耧种是元代发明的。 B.《祀坟马上》出自宋朝进士韩琦的《安阳集》,诗中的“粪楼”指的就是“下粪耧 种”。这是“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的有力依据 C.耧车或耧犁中的“耧”字,在宋代也写作“楼”,这样的例子在宋代著作《太平御 览》《册府元龟》《事物纪原》中都可以找到 D.宋代曾之谨撰著的《农器谱》是王祯撰著《农书》中“农器图谱”部分的基础, 因此“下粪耧种”沿用了宋入说法的可能性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耧车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发明者在设计之初便已注意到播种效率、播种的质量以 及出苗后的通风透光、田间管理等问题 B.很多学者都根据王祯对下粪耧种的记载来确定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这说明王祯 撰著的《农书》在农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C.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下粪耧种时用了“近有”二字,按常理可以依此进行断代, 但绝不能忽视此书内容的历史沿袭性质 D.有学者已认识到下粪耧种不一定是元代发明的农具,但是因为不愿进行深入细致 的研究,最终还是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禇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 马《史记》。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 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①,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 量议格 玄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
就以前的几部农书改写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 是在宋曾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关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 的说法。就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的 说法一样,仍称“下粪耧种”为“近有创制”。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 年)进士。著有《安 阳集>。《祀坟马上》一诗收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 宁七年(1074 年)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 1300 年前后。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 时间至少可以提前 226 年。 ( 曾雄生《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有删改) 1.下列关于“耧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耧车是一种靠牲畜提供牵引力的条播器,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它可以 视作中国农业史上一项革命性发明。 B.耧车将开沟、播种、覆盖、填压这四道工序同时进行,减少了许多人力的投入,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耧车发明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欧洲同类农具的发明,可以说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 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 D.耧车对于耧锄、下粪耧种的发明具有启发作用,因为这些发明都是以耧车为基础 进行的技术性、功能性改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下粪耧种发明的时间是在宋代,但最早记载这项发明的是王祯的《农书》,这导致 了众多学者错误认定下粪耧种是元代发明的。 B.《祀坟马上》出自宋朝进士韩琦的《安阳集》,诗中的“粪楼”指的就是“下粪耧 种”。这是“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的有力依据。 C.耧车或耧犁中的“耧”字,在宋代也写作“楼”,这样的例子在宋代著作《太平御 览》《册府元龟》《事物纪原》中都可以找到。 D.宋代曾之谨撰著的《农器谱》是王祯撰著《农书》中“农器图谱”部分的基础, 因此“下粪耧种”沿用了宋入说法的可能性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耧车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发明者在设计之初便已注意到播种效率、播种的质量以 及出苗后的通风透光、田间管理等问题。 B.很多学者都根据王祯对下粪耧种的记载来确定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这说明王祯 撰著的《农书》在农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C.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下粪耧种时用了“近有”二字,按常理可以依此进行断代, 但绝不能忽视此书内容的历史沿袭性质。 D.有学者已认识到下粪耧种不一定是元代发明的农具,但是因为不愿进行深入细致 的研究,最终还是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 马《史记》。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 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①,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 量议格。 玄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
物加等。庐墓左,群鹿犯所植松柏,无量令毋捕杀之,但号诉日:“山林不乏,忍犯吾茔 树耶?”自是群鹿驯顺,不复枨触。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丧除,召复故官。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 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毛煮朋盛阳微慰先祖见变令后宫非御主者宜悉出之以度 变是滎良擭奢賸賦燒刑納惫亮迫谀继總世②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 车驾遂东。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故存人之国,大于救 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 成得承袭。”帝纳其言。 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 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馔、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 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③,光禄給食。又诏秘书省、司 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完治。 卒,年七十五。帝闻悼痛,赠礼部尚书,谥日文,葬事官给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注】①亚献,祭祀时第二个献酒称“亚献”。②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③设次, 设置帐棚,供临时居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 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B.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 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C.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 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D.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 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坟典,“三坟”“五典”合称,指“三皇五帝”之书,后转为对古代典籍的通称 B.攉,这里是提升官职之意。古代表升职的专有词还有:升、晋、迁、陟、加等。 C.南郊,古代帝王于南郊祭祀天神,是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一种国家宗教仪式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供奉其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褚无量学问渊博。他少年时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经学,专心攻读,尤其精通《礼》 和司马迁的《史记》,并凭借对《礼》和《史记》的精通被提拔为官 B.褚无量心地仁慈。在墓旁构筑小屋守丧期间,群鹿冲犯他种植的松柏,他下令不 要围捕猎杀,以后群鹿也不再前来触犯松柏,为此他终生不再吃鹿肉。 C.褚无量敢于直谏。在太庙坍塌的情况下,姚崇执意提出不改变皇帝到东都的行程, 禇无量反对姚崇的建议,并劝谏皇帝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灾异 D.褚无量注重文化典籍的修订。唐高宗时藏入宫中的旧书,次序杂乱无章,他建议 请人整理誊写,补订次序,扩充珍贵的典籍,为此事的主管官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物加等。庐墓左,群鹿犯所植松柏,无量令毋捕杀之,但号诉日:“山林不乏,忍犯吾茔 树耶?”自是群鹿驯顺,不复枨触。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丧除,召复故官。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 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 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②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 车驾遂东。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故存人之国,大于救 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 成得承袭.”帝纳其言。 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 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馔、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 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③,光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 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完治。 卒,年七十五。帝闻悼痛,赠礼部尚书,谥日文,葬事官给。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注】①亚献,祭祀时第二个献酒称“亚献”。②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③设次, 设置帐棚,供临时居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 / 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B.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 / 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C.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 / 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D.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 / 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坟典,“三坟”“五典”合称,指“三皇五帝”之书,后转为对古代典籍的通称。 B.攉,这里是提升官职之意。古代表升职的专有词还有:升、晋、迁、陟、加等。 C.南郊,古代帝王于南郊祭祀天神,是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一种国家宗教仪式。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供奉其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褚无量学问渊博。他少年时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经学,专心攻读,尤其精通《礼》 和司马迁的《史记》,并凭借对《礼》和《史记》的精通被提拔为官。 B.褚无量心地仁慈。在墓旁构筑小屋守丧期间,群鹿冲犯他种植的松柏,他下令不 要围捕猎杀,以后群鹿也不再前来触犯松柏,为此他终生不再吃鹿肉。 C.褚无量敢于直谏。在太庙坍塌的情况下,姚崇执意提出不改变皇帝到东都的行程, 褚无量反对姚崇的建议,并劝谏皇帝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灾异。 D.褚无量注重文化典籍的修订。唐高宗时藏入宫中的旧书,次序杂乱无章,他建议 请人整理誊写,补订次序,扩充珍贵的典籍,为此事的主管官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5分) (2)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成得承袭.(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碧润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占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③? 【注】①皇甫侍御,即皇甫曾。时贬为舒州司马。②刘长卿,时因得罪观察使,贬 为睦州司马。③白云:代指刘长卿居处。 8.首联与颈联是景物描写,两联分别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5分) 9.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被贬于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 之无穷”的慨叹:他在“故国神游”中,以酒祭奠江月,唱出了“ 的心底悲歌 (2)《论语·里仁》篇关于贤与不贤的名言 ”,与《论语·述 尔》篇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式与取意类同。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大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 惜的对偶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器。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父亲没有赴约【美国】罗伯特·诺格斯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国家丹麦的小客栈里。这种客栈通常供应游客食物和饮 料。并且这儿的人们都讲英文。我和父亲因为生意上的事,也因为旅游来到了这样的客 栈,过着愉快的时光。 “我希望母亲和我们一起在这儿。该多好啊!”我说. “如果你母亲来这里,带着她去附近旅游一定非常惬意!”父亲说 年轻时他曾经在丹麦旅游参观。我问:“您自那次旅游后离开此地到现在有多长时间 “哦!大约三十年。我依稀记得路途上曾经到过这个客栈。”他朝周围看了看,沉浸 在回忆的气氛中。“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突然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脸变得异常苍 白.随着他的视线望去我发现一个太太手里拿着一托盘饮料站在一群顾客面前。看得出 她从前也许很漂亮。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我问父亲:“您认识她么?” “从前认识。”他说。 这位太太来到我们枭前,问:“要饮料吗?” “她变得太多太多了。感谢上帝她没有认出我.”父亲轻声说,手里拿着手帕做了个
(1)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5 分) (2)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成得承袭.(5 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占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③? 【注】①皇甫侍御,即皇甫曾。时贬为舒州司马。②刘长卿,时因得罪观察使,贬 为睦州司马。③白云:代指刘长卿居处。 8.首联与颈联是景物描写,两联分别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5 分) 9.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被贬于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 之无穷”的慨叹;他在“故国神游”中,以酒祭奠江月,唱出了“ .,_ ___” 的心底悲歌。 (2)《论语·里仁》篇关于贤与不贤的名言“__ __,__ __”,与《论语·述 尔》篇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式与取意类同。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大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 惜的对偶句是:____,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父亲没有赴约 【美国】罗伯特·诺格斯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国家丹麦的小客栈里。这种客栈通常供应游客食物和饮 料。并且这儿的人们都讲英文。我和父亲因为生意上的事,也因为旅游来到了这样的客 栈,过着愉快的时光。 “我希望母亲和我们一起在这儿。该多好啊!”我说. “如果你母亲来这里,带着她去附近旅游一定非常惬意!”父亲说. 年轻时他曾经在丹麦旅游参观。我问:“您自那次旅游后离开此地到现在有多长时间 了? ” “哦!大约三十年。我依稀记得路途上曾经到过这个客栈。”他朝周围看了看,沉浸 在回忆的气氛中。“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突然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脸变得异常苍 白.随着他的视线望去我发现一个太太手里拿着一托盘饮料站在一群顾客面前。看得出 她从前也许很漂亮。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我问父亲:“您认识她么?” “从前认识。”他说。 这位太太来到我们桌前,问:“要饮料吗?” “她变得太多太多了。感谢上帝她没有认出我.”父亲轻声说,手里拿着手帕做了个
鬼脸。“在遇到你母亲前我曾经认识她。”他继续说,“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到这里来旅游。 她当时是个年轻可爱的少女,温文尔雅、妩媚动人。我们疯狂地相爱了。 “母亲知道此事吗?”我突然忿忿不平地说 当然知道。”父亲焦虑地看着我,轻声说。我能感觉到他此时的窘迫。 我说:“爸,您大可不必……” “假如你母亲在这儿,她将告诉你这一切。我不想让你为此操心。那时我对她和她 的家庭来说完全是个外国人。当时我的生活完全依赖你爷爷。如果她跟我结婚,她不会 有任何前途。所以她的父景竭力反对我们的风流韵事。当我写信告诉父亲我想跟她结婚 时,你爷爷便拒绝提供哪怕是一分钱的援助。于是我不得不返回故乡。但是临走前我们 见过一次面,我告诉她我必须回美国去借些钱,几个月后回来便跟她结婚。” “我们知道,”他继续说,“她的父亲可能会拦截我们的来往信件。所以我们决定我 将简单地给她寄一个纸条,告诉她我们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在那里我们将举行婚礼。然 后我就回美国贷了款并写信告诉她见面的事。她收到信后复函说:‘届时我将如期而至。 可是她没有去。后来我了解到她在约定日期两周前和当地的一个客栈老板结婚了。她没 有等到我们预定的时刻。” 接着,父亲说:“感谢上帝她没有赴约。回家后我遇到了你母亲,我们过得非常幸福。 我们常为这件年轻时的骑士故事说笑寻开心。我提议将来你把此事写成文字。” 那位太太拿着啤酒出现在我们面前。 “你是从美国来的吗?”她问我。 “是的。”我说 她微笑着说:“哦,美国,令人神往的地方。” “是的,你的许多同胞都去了美国,你考虑过此事吗? “不是我,不是现在。”她说,“很久以前我曾经想过。但最后我还是留在了这里。 留在这里挺不错的。” 喝罢啤酒我们离开了客栈。我问父亲:“爸,您给她的信上的日期是怎么写的? 他停下脚步,掏出一个信封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像这样,”他说,“12/11/13,就 是说1913年12月11日!” “不!”我惊呼,在丹麦和其他任何欧洲国家不是那个日期。在这些地方,人们按日、 月、年的顺序写日期。所以你写的日期不是12月11日,而是11月12日!” 父亲用手捂住脸。“哦!她到了那里!”他惊叫道,“只因为我没有赴约,她才跟别人 结的婚。”他沉默了片刻。“还妤!’’他说,“我衷心祝愿她幸福。实际上看来她似乎确实 如此。” 当我们总结此事时我突然说:“这真是件幸运的事,否则不会遏上我母亲。” 父亲双手放在我肩膀上,温和地看着我,微笑着我:“我是双倍的荣幸,小伙子,不 然的话,我既不会遇上你母亲更不会遇上你!” (摘自《文艺生活》)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没有直接描写“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而是通过描写“父亲”与 个丹麦女孩之间美丽的误会,侧面表达了“父母亲”之间美好的爱情。 B.文中的父亲由于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同,没有和美丽的丹麦女孩走到一起,后来 又遇到了新的爱情,父亲的行为虽有遗憾,但是他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C.小说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父亲没有赴约制造了美丽的错误, 小说作者颇具艺术匠心的构思,使小说情节…波三折,悬念迭出
鬼脸。“在遇到你母亲前我曾经认识她。”他继续说,“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到这里来旅游。 她当时是个年轻可爱的少女,温文尔雅、妩媚动人。我们疯狂地相爱了。” “母亲知道此事吗?”我突然忿忿不平地说。 “当然知道。”父亲焦虑地看着我,轻声说。我能感觉到他此时的窘迫。 我说:“爸,您大可不必……” “假如你母亲在这儿,她将告诉你这一切。我不想让你为此操心。那时我对她和她 的家庭来说完全是个外国人。当时我的生活完全依赖你爷爷。如果她跟我结婚,她不会 有任何前途。所以她的父景竭力反对我们的风流韵事。当我写信告诉父亲我想跟她结婚 时,你爷爷便拒绝提供哪怕是一分钱的援助。于是我不得不返回故乡。但是临走前我们 见过一次面,我告诉她我必须回美国去借些钱,几个月后回来便跟她结婚。” “我们知道,”他继续说,“她的父亲可能会拦截我们的来往信件。所以我们决定我 将简单地给她寄一个纸条,告诉她我们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在那里我们将举行婚礼。然 后我就回美国贷了款并写信告诉她见面的事。她收到信后复函说:‘届时我将如期而至。’ 可是她没有去。后来我了解到她在约定日期两周前和当地的一个客栈老板结婚了。她没 有等到我们预定的时刻。” 接着,父亲说:“感谢上帝她没有赴约。回家后我遇到了你母亲,我们过得非常幸福。 我们常为这件年轻时的骑士故事说笑寻开心。我提议将来你把此事写成文字。” 那位太太拿着啤酒出现在我们面前。 “你是从美国来的吗?”她问我。 “是的。”我说。 她微笑着说:“哦,美国,令人神往的地方。” “是的,你的许多同胞都去了美国,你考虑过此事吗?” “不是我,不是现在。”她说,“很久以前我曾经想过。但最后我还是留在了这里。 留在这里挺不错的。” 喝罢啤酒我们离开了客栈。我问父亲:“爸,您给她的信上的日期是怎么写的?” 他停下脚步,掏出一个信封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像这样,”他说,“12/11/1 3,就 是说 191 3 年 12 月 11 日!” “不!”我惊呼,在丹麦和其他任何欧洲国家不是那个日期。在这些地方,人们按日、 月、年的顺序写日期。所以你写的日期不是 1 2 月 11 日,而是 1 1 月 1 2 日!” 父亲用手捂住脸。“哦!她到了那里!”他惊叫道,“只因为我没有赴约,她才跟别人 结的婚。”他沉默了片刻。“还好!’’他说,“我衷心祝愿她幸福。实际上看来她似乎确实 如此。” 当我们总结此事时我突然说:“这真是件幸运的事,否则不会遏上我母亲。” 父亲双手放在我肩膀上,温和地看着我,微笑着我:“我是双倍的荣幸,小伙子,不 然的话,我既不会遇上你母亲更不会遇上你!” (摘自《文艺生活》)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小说没有直接描写“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而是通过描写“父亲”与 一个丹麦女孩之间美丽的误会,侧面表达了“父母亲”之间美好的爱情。 B.文中的父亲由于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同,没有和美丽的丹麦女孩走到一起,后来 又遇到了新的爱情,父亲的行为虽有遗憾,但是他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C.小说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父亲没有赴约制造了美丽的错误, 小说作者颇具艺术匠心的构思,使小说情节…波三折,悬念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