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 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 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 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既是由于 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 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 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 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 有什么新意了。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 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 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 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 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 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 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 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 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 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 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 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 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 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 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 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 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 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 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 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 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 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 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 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 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 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有删改)
河北省唐山 2014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 文 试 卷 一.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 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 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 2005 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 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既是由于 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 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 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 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 有什么新意了。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 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 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 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 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 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 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 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 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 80 后 90 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 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 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 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 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 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 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 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 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 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 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 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 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 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 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 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 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 努 力 和 梦 想 才 有 价 值 。 这 其 实 凸 显 了 今 天 社 会 的 必 然 要 求 。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 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从而贏得 了公众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观众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等情况致使我国的选秀文化从2005年后一直 处于瓶颈之中 C.选秀节目近年走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选秀形式的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 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追问。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通过选秀成为公众熟知的超级明星在如今的选秀节目中已经很难再出现了,因为大 多数参加选秀的歌手形象风格特别接近 B.“中国好声音”节目从音乐专业方面入手,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好声音 中寻求选秀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C.“中国好声音”是职场节目,目的是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音乐,让音乐家和青年选 手的双向选择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质疑和思考凸显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要求,观众们希望看到的是 真实的人生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19分)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 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 孝具言:“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庄宗初闻延孝言 梁必亡,喜,及闻其大举也,惧,曰:“其将何以御之?”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余。 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出其不意,捣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庄宗甚 壮其言,卒用延孝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 三年,征蜀,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蜀平,延孝功为多。 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 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 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璋诉于崇韬,崇韬解璋军职,表为东川节度使。延孝愈怒曰:“吾冒 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崇韬曰:“敢违吾节度!” 延孝惧而退。明年崇韬死,延孝谓璋曰:“公复俯首何门邪?”璋求哀以免。 继岌①班师,命延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闻朱友谦无罪见杀。友谦有子令德在 遂州,庄宗遣使者诏继岌即诛之。继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 梁,西取蜀,其谋尽出于郭公,而汗马之劳,攻城破敌者我也。今郭公已死,我岂得存?而 友谦与我俱背梁以归唐者,友谦之祸次及我矣!”延孝部下皆友谦旧将,知友谦被难,皆号 哭诉于军门曰:“朱公无罪,二百口被诛,旧将往往从死,我等死必矣!”延孝遂拥其众自剑 州返入蜀,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继岌遣任圜以七千骑追之,及于汉州,会孟知祥 夹攻之,延孝战败,被擒,载以槛车。车至凤翔,庄宗遣宦者杀之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 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从而赢得 了公众。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观众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等情况致使我国的选秀文化从 2005 年后一直 处于瓶颈之中。 C.选秀节目近年走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选秀形式的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 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追问。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选秀成为公众熟知的超级明星在如今的选秀节目中已经很难再出现了,因为大 多数参加选秀的歌手形象风格特别接近。 B.“中国好声音”节目从音乐专业方面入手,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好声音” 中寻求选秀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C.“中国好声音”是职场节目,目的是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音乐,让音乐家和青年选 手的双向选择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质疑和思考凸显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要求,观众们希望看到的是 真实的人生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二.古诗文阅读(3 6 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 4~7 题。(19 分)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 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 孝具言:“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庄宗初闻延孝言 梁必亡,喜,及闻其大举也,惧,曰:“其将何以御之?”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余。 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出其不意,捣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庄宗甚 壮其言,卒用延孝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 三年,征蜀,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蜀平,延孝功为多。 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 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 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璋诉于崇韬,崇韬解璋军职,表为东川节度使。延孝愈怒曰:“吾冒 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崇韬曰:“敢违吾节度!” 延孝惧而退。明年崇韬死,延孝谓璋曰:“公复俯首何门邪?”璋求哀以免。 继岌①班师,命延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闻朱友谦无罪见杀。友谦有子令德在 遂州,庄宗遣使者诏继岌即诛之。继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 梁,西取蜀,其谋尽出于郭公,而汗马之劳,攻城破敌者我也。今郭公已死,我岂得存?而 友谦与我俱背梁以归唐者,友谦之祸次及我矣!”延孝部下皆友谦旧将,知友谦被难,皆号 哭诉于军门曰:“朱公无罪,二百口被诛,旧将往往从死,我等死必矣!”延孝遂拥其众自剑 州返入蜀,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继岌遣任圜以七千骑追之,及于汉州,会孟知祥 夹攻之,延孝战败,被擒,载以槛车。车至凤翔,庄宗遣宦者杀之
摘自《新五代史》 注]:继岌:即李继岌,后唐将领,后受封为魏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以百骑奔于唐 以:凭借 B.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屏: 屏退,使…隐退 C.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 趣:通“趋”奔赴、趋向 D.知友谦被难 被:遭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延孝胸有韬略、骁勇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乃以百骑奔于唐②因见崇韬言其不可③出其不意,捣其空虚④破凤州,取固 镇,降兴州⑤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⑥会孟知祥夹攻之 A.①②⑥B.②③⑤C.③④⑤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康延孝虽是亡命之身,但他熟谙兵法,洞察实事,他审时度势,向庄宗分析后梁的 弊端,并为其出谋划策,堪称后唐灭梁的功臣。 B.康延孝生性耿直,性情暴躁,当位居其下的董璋受到郭崇韬的重用时,他大为不满, 以军功自居,力劝郭崇韬用军法处置董璋, C.康延孝虽立有大功,但恃功自傲,不满同僚,顶撞上级,猜疑朝廷对其不公,竟至 公开谋反,最终兵败被杀。 D.康延孝本是前朝旧臣,“背梁投唐”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献计灭梁、征蜀立功更是他 人生的辉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5分) (2)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 斩公邪?”(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问药臼竹问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8.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 9.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万里悲秋常作,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 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经·氓》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找教育的曙光
摘自《新五代史》 [注]:继岌:即李继岌,后唐将领,后受封为魏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乃以百骑奔于唐 以:凭借 B.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屏: 屏退,使……隐退 C.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 趣:通“趋” 奔赴、趋向 D.知友谦被难 被:遭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延孝胸有韬略、骁勇善战的一组是( )(3 分) ①乃以百骑奔于唐 ②因见崇韬言其不可 ③出其不意,捣其空虚 ④破凤州,取固 镇,降兴州 ⑤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 ⑥会孟知祥夹攻之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康延孝虽是亡命之身,但他熟谙兵法,洞察实事,他审时度势,向庄宗分析后梁的 弊端,并为其出谋划策,堪称后唐灭梁的功臣。 B.康延孝生性耿直,性情暴躁,当位居其下的董璋受到郭崇韬的重用时,他大为不满, 以军功自居,力劝郭崇韬用军法处置董璋。 C.康延孝虽立有大功,但恃功自傲,不满同僚,顶撞上级,猜疑朝廷对其不公,竟至 公开谋反,最终兵败被杀。 D.康延孝本是前朝旧臣,“背梁投唐”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献计灭梁、征蜀立功更是他 人生的辉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5 分) ⑵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 斩公邪?”(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临江仙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问药臼竹问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8.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5 分) 9.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具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万里悲秋常作,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 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锦瑟》) (3)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第 4(共 8 页) (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经·氓》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找教育的曙光
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当陶行 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 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 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位农民姓张, 家里有六个孩子。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 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 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陶行知怎肯放过 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 的认识: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 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 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 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 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 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 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他设计 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 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 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清 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 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两者须同时并进。 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 也。”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体投地地钦佩。 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走的道路上去,地狱都可化成天堂, 还怕中国不能兴盛! 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您 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您不怕在风 霜雨雪中挑粪吗?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 人并不以此为苦。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乐趣。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 览。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晚上可以待月西下,助您吟咏。丰收时节,您手里割 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 个桃李似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 您能忍耐吗?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 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 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试 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 1l.(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
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当陶行 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 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 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位农民姓张, 家里有六个孩子。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 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 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陶行知怎肯放过 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 的认识:占总人口 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 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 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 年 12 月,陶行知连续发 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 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 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 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他设计 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 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 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清 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 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两者须同时并进。 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 也。”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体投地地钦佩。 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走的道路上去,地狱都可化成天堂, 还怕中国不能兴盛! 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您 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您不怕在风 霜雨雪中挑粪吗?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 人并不以此为苦。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乐趣。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 览。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晚上可以待月西下,助您吟咏。丰收时节,您手里割 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 个桃李似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 您能忍耐吗?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 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 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试 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 1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 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 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
时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 B.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几个月就能写信、 记账、读报感情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 C.陶行知希望从师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献给农民,把城 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 D.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 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 人事迹,为我们再现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6 分) (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分) 1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A曼联队新任主帅曼奇尼,亲和力强,管理队员的能力出众。对于巴洛特这样有名的问 题球员,他也能安之若素 B.由何润东、董洁联袂主演的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改“梁祝”爱情传说的古 典凄美,增添了许多青春时尚的元素,竟然口碑载道。 C.琵琶轻拨,声如碎玉,故乡那久违的南曲演奏,那“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 回闻”的清婉古音,不仅令人惊魂甫定 D.台北地方法院因“机要费”案再度传唤陈水扁妻子吴淑贞,但她又一次请病假,从而 连续17次规避了过庭之训。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高校自主招生有一种趋势,就是逐渐成为民意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 众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B在中国科协举行的以“中医养生”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医专家坦 言,不仅如何辨别养生真伪困惑着老百姓,也困惑着业内人士 C.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 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D.8月13日,新疆国道217线约900公里,铁力卖提隧道北面出口处,漫天雪花从天 空飘落,满山一片雪白。八月飞雪给途中的游客带来惊喜,纷纷停下车,感受这夏日的冰雪 世界 14.在横线上填入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 ①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②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 ③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④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 ⑤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清楚⑥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A.③②①⑤④⑥B②①④⑥③⑤C②⑥③⑤①④D.③②①④⑥⑤ 15.请认真阅读这幅漫画,撰写一副对联,表达你的看法。(5分)
时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 B.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几个月就能写信、 记账、读报感情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 C.陶行知希望从师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献给农民,把城 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 D.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 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 E. 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 人事迹,为我们再现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3)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6 分) (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 分) 1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 A.曼联队新任主帅曼奇尼,亲和力强,管理队员的能力出众。对于巴洛特这样有名的问 题球员,他也 能安之若素。 B.由何润东、董洁联袂主演的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改“梁祝”爱情传说的古 典凄美,增添了许多青春时尚的元素,竟然口碑载道。 C.琵琶轻拨,声如碎玉,故乡那久违的南曲演奏,那“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 回闻”的清婉古音,不仅令人惊魂甫定。 D.台北地方法院因“机要费”案再度传唤陈水扁妻子吴淑贞,但她又一次请病假,从而 连续 17 次规避了过庭之训。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 分) A.高校自主招生有一种趋势,就是逐渐成为民意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 众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B.在中国科协举行的以“中医养生”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医专家坦 言,不仅如何辨别养生真伪困惑着老百姓,也困惑着业内人士。 C.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 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D.8 月 13 日,新疆国道 217 线约 900 公里,铁力卖提隧道北面出口处,漫天雪花从天 空飘落,满山一片雪白。八月飞雪给途中的游客带来惊喜,纷纷停下车,感受这夏日的冰雪 世界。 14.在横线上填入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 ①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②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 ③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④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 ⑤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清楚 ⑥ 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A.③②①⑤④⑥ B.②①④⑥③⑤ C.②⑥③⑤①④ D. ③②①④⑥⑤ 15. 请认真阅读这幅漫画,撰写一副对联,表达你的看法。(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