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 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秘莫测北极光 最早记录北极光的是挪威编年史《国王的镜子》,成书大约在1230年。直到17 世纪后期,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才第一次将极光与地球磁场联系起来。这 时期,法国科学家雅克·德麦兰是第一个提出极光和太阳有关的人口 人们发现,当太阳风到达地球,它们被看不见的盾牌—一地球磁场偏转。地磁层 是地球周围一个保护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磁化区域,是太阳高能带电 粒子的天然屏障,正是有了这道屏障我们才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地磁层的外 边缘与行星际交界的地方叫作磁层顶,在地磁南北极上方的磁层顶形状像漏斗, 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可以从此处“漏”进磁层,在地球附近沿着磁力线绕圈, 同时向地球两极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和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发出灿烂的光芒, 这就是极光。碰撞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度,绿、蓝\白\红四 色光芒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也就是极光环带。 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相似。霓虹灯管中封存着氖、氩等惰性气体,电子在其 中跑来跑去,撞到气体原子时,就会使后者受激发光。不同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 受到激发,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极光也 是如此,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在不同的高度撞到不同的气 体分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通常来说,在200千米以上的高空,带电粒子撞到 氧原子时,氧原子会受激发出红光:在100~200千米高空,氧原子则会受激发 出黄绿色光,这是极光最明亮、最常见的颜色。电离状态的氮则会发出蓝光,中 性的氮受到撞击时发出的则是紫红色光。北极光一般遵循持续11年的太阳活动 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观看极光的最佳地点当然是在 高纬度地区。 不光地球上有北极光,很多行星都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这些行星都有大气和磁场,极光以同样的机制出现。木星和土星这两颗 行星的磁场比地球更强,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两颗行星的极光。 北极光是否会出声,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很多人宣称强烈的北极光会伴随着声音, 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 挪威天体物理学家布莱克表示,“北极光发生在离地袁80千米以上的空间,那 里近乎真空。因为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很难传到地面上。”对于这 个问题有一个有趣的解释0l911年,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尔 德·阿蒙森的冋同伴约翰森在日记里写道,阿蒙森岀去之后告诉同伴,他呼气时能 听到自己的呼吸被冻住的声音。于是约翰森和另外一个人也出去尝试了一下,同 样也听到了“噼啪”声,这种声音他们曾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的时 候听到过。而当他们屏住呼吸,摇晃脑袋时,声音就消失了
河北省唐山市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 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神秘莫测北极光 最早记录北极光的是挪威编年史《国王的镜子》,成书大约在 1230 年。直到 17 世纪后期,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才第一次将极光与地球磁场联系起来。这 一时期,法国科学家雅克·德麦兰是第一个提出极光和太阳有关的人口 人们发现,当太阳风到达地球,它们被看不见的盾牌——地球磁场偏转。地磁层 是地球周围一个保护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磁化区域,是太阳高能带电 粒子的天然屏障,正是有了这道屏障我们才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地磁层的外 边缘与行星际交界的地方叫作磁层顶,在地磁南北极上方的磁层顶形状像漏斗, 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可以从此处“漏”进磁层,在地球附近沿着磁力线绕圈, 同时向地球两极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和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发出灿烂的光芒, 这就是极光。碰撞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 80---300 千米的高度,绿、蓝\白\红四 色光芒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也就是极光环带。 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相似。霓虹灯管中封存着氖、氩等惰性气体,电子在其 中跑来跑去,撞到气体原子时,就会使后者受激发光。不同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 受到激发,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极光也 是如此,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在不同的高度撞到不同的气 体分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通常来说,在 200 千米以上的高空,带电粒子撞到 氧原子时,氧原子会受激发出红光:在 100~200 千米高空,氧原子则会受激发 出黄绿色光,这是极光最明亮、最常见的颜色。电离状态的氮则会发出蓝光,中 性的氮受到撞击时发出的则是紫红色光。北极光一般遵循持续 1 1 年的太阳活动 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观看极光的最佳地点当然是在 高纬度地区。 不光地球上有北极光,很多行星都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这些行星都有大气和磁场,极光以同样的机制出现。木星和土星这两颗 行星的磁场比地球更强,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两颗行星的极光。 北极光是否会出声,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很多人宣称强烈的北极光会伴随着声音, 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 挪威天体物理学家布莱克表示,“北极光发生在离地袁 80 千米以上的空间,那 里近乎真空。因为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很难传到地面上。”对于这 个问题有一个有趣的解释 0 1 91 1 年,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尔 德·阿蒙森的同伴约翰森在日记里写道,阿蒙森出去之后告诉同伴,他呼气时能 听到自己的呼吸被冻住的声音。于是约翰森和另外一个人也出去尝试了一下,同 样也听到了“噼啪”声,这种声音他们曾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的时 候听到过。而当他们屏住呼吸,摇晃脑袋时,声音就消失了
2012年,芬兰研究人员曾在一个极光观测地发现,声音来自地面以上约70米 的高空,而北极光则出现在地面以上约120千米的地方。科学家无法确定声音 是如何出现的。至今,极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令人震撼的极光碰撞 等现象。随着对太阳和地球磁场的深入了解,人们会发现北极光越来越多的秘密。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曹玲,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关于“极光’’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极光与地球磁场有着密切联系,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英国天文学家 埃德蒙·哈雷,而最早记录北极光的国家是挪威。 B.极光是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从地磁两极上方的磁层顶进入磁层旋转并向两 极沉降,与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光芒。 C.极光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空,绿、蓝、白、红等颜色的极 光形成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被称之为极光环带 D.极光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在地面上很难听到,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 “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不受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辐射危害,是因为在 地球周围有一道被称为天然屏障的地磁层保护着。 B.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将霓虹灯管中封存氖、氩等惰性气体, 让电子在其中与它们碰撞,而使后者受激发光。 C.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距地80~300千米内的大气层时,在不同高度即使 碰撞到相同气体分子,气体也可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能听到自己呼吸时被冻住的声音,这种“噼啪’’声同约 翰森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时听到的一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极光的发生同大气和磁场有关,木星和土星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很多,这两 颗行星的极光比地球上的极光可能更明亮、更绚烂。 B.观察极光不光要选择最佳地点,还要选择好时间,极光一般遵循太阳活动的 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才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 C.布莱克认为阿蒙森等人听到的“噼啪”声不是极光发出的声音,因为在离地 面80千米以上的高空接近真空,声音不能传到地面。 人类尽管很早就有国家记录极光和科学家们研究极光,但是直到现在,如极 光的碰撞、极光的声音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 “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 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 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 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 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 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201 2 年,芬兰研究人员曾在一个极光观测地发现,声音来自地面以上约 70 米 的高空,而北极光则出现在地面以上约 1 20 千米的地方。科学家无法确定声音 是如何出现的。至今,极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令人震撼的极光碰撞 等现象。随着对太阳和地球磁场的深入了解,人们会发现北极光越来越多的秘密。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曹玲,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关于“极光’’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极光与地球磁场有着密切联系,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英国天文学家 埃德蒙·哈雷,而最早记录北极光的国家是挪威。 B.极光是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从地磁两极上方的磁层顶进入磁层旋转并向两 极沉降,与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光芒。 C.极光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 80~300 千米的高空,绿、蓝、白、红等颜色的极 光形成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被称之为极光环带。 D.极光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在地面上很难听到,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 “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不受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辐射危害,是因为在 地球周围有一道被称为天然屏障的地磁层保护着。 B.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将霓虹灯管中封存氖、氩等惰性气体, 让电子在其中与它们碰撞,而使后者受激发光。 C.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距地 80~300 千米内的大气层时,在不同高度即使 碰撞到相同气体分子,气体也可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能听到自己呼吸时被冻住的声音,这种“噼啪’’声同约 翰森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时听到的一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极光的发生同大气和磁场有关,木星和土星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很多,这两 颗行星的极光比地球上的极光可能更明亮、更绚烂。 B.观察极光不光要选择最佳地点,还要选择好时间,极光一般遵循太阳活动的 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才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 C.布莱克认为阿蒙森等人听到的“噼啪”声不是极光发出的声音,因为在离地 面 80 千米以上的高空接近真空,声音不能传到地面。 D.人类尽管很早就有国家记录极光和科学家们研究极光,但是直到现在,如极 光的碰撞、极光的声音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 “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 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 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 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 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 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 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 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 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 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 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 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孤,随母适胡氏适:嫁给 B.寇至无捍御捍御:抵御 C.岁以丰稔闻丰稔:丰收 D.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署:衙门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冋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冋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 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煕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 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 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 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分) 译文: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 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 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 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 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 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 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幼孤,随母适胡氏 适:嫁给 B.寇至无捍御 捍御:抵御 C.岁以丰稔闻 丰稔:丰收 D.命概以御史署刑部 署:衙门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 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 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 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 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 分) 译文: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据记载,戴叔伦晩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此诗当作:于诗人晚 年任抚州刺史时期。 8.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5分) 9.结尾“明日又逢春”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自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写琵琶曲妙绝 入神的诗句是 (2)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突出小溪曲折、蜿蜒特点的语句是“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 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双红绣鞋夏阳 我是一双红绣鞋 六十年前的一个春夜,油灯将尽未尽时,我的主人一—一个待嫁的苗女,把那根 红丝线在指间一绕,打了个结,放在唇齿间轻轻一咬,算是完成了对我最后一针 的刺绣。她取出另一只绣好的鞋,将我的左右脚合在一起。油灯下,我搁浅在桌 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待嫁的苗女,托着香腮凝视 着我,她的脸上,悄然漫上了一层红晕。 这时,灯碗里油干了,火苗微微地颤了两下,灭了,①一缕青烟在月色里袅袅升 腾。待嫁的苗女一把将我拥入怀里,大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我偎在她髙耸的胸脯 上,她身上特有的少女体香,一如春天阳光的芬芳,在整个房间里荡漾开来。她 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偶尔,黑暗中发出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 头探脑,窃窃私语。 那个春天,她出嫁,我随她来到了夫家 她一身盛装,在众人的簇拥下,绣裙簪珠,衣华钗明,冠上的饰品,佩戴的银器, 丁零零作响。随着她轻移莲步,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禁不住啧啧称 奇。我镶着金丝边的红鞋面上,两朵百合在阳光下怒放,晃动着炫目的光泽。 我知道,今天是她的嫁日,也是我的节日,我们一生,只为这一天。 三天后,我被放进了箱子的最底层。在她合上箱盖时,我读到了她的目光,那目 光里,盛开着恋恋不舍的甜蜜 我在黑暗里一躺就是六十年。即使被压在箱底,时光的灰尘依然抚摸着我的身体 六十年后,当我重见天日时,我所见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街景,陌生 的游客,陌生的熙熙攘攘,还有陌生的各地方言在街头汹涌。这一切,让我有些 惶恐。我的主人已经老了,岁月把她雕刻成一个枯瘦干瘪的老妪。我被悬挂在街 边的墙上等待出售。而她,在懒洋洋的阳光下,靠着墙打盹儿。时光,在这个午 后停顿了。 个衣着时尚的漂亮女子,在我主人面前停下脚步,注视着我,久久地,不肯离 去。最后,女子推了推我的主人,问:阿婆,这个,卖吗?
[注]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此诗当作:于诗人晚 年任抚州刺史时期。 8.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5 分) 9.结尾“明日又逢春”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 1 分,共 6 分) (1)自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写琵琶曲妙绝 入神的诗句是“ , 。” (2)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突出小溪曲折、蜿蜒特点的语句是“ ,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 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一双红绣鞋夏阳 我是一双红绣鞋。 六十年前的一个春夜,油灯将尽未尽时,我的主人——一个待嫁的苗女,把那根 红丝线在指间一绕,打了个结,放在唇齿间轻轻一咬,算是完成了对我最后一针 的刺绣。她取出另一只绣好的鞋,将我的左右脚合在一起。油灯下,我搁浅在桌 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待嫁的苗女,托着香腮凝视 着我,她的脸上,悄然漫上了一层红晕。 这时,灯碗里油干了,火苗微微地颤了两下,灭了,①一缕青烟在月色里袅袅升 腾。待嫁的苗女一把将我拥入怀里,大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我偎在她高耸的胸脯 上,她身上特有的少女体香,一如春天阳光的芬芳,在整个房间里荡漾开来。她 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偶尔,黑暗中发出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 头探脑,窃窃私语。 那个春天,她出嫁,我随她来到了夫家。 她一身盛装,在众人的簇拥下,绣裙簪珠,衣华钗明,冠上的饰品,佩戴的银器, 丁零零作响。随着她轻移莲步,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禁不住啧啧称 奇。我镶着金丝边的红鞋面上,两朵百合在阳光下怒放,晃动着炫目的光泽。 我知道,今天是她的嫁日,也是我的节日,我们一生,只为这一天。 三天后,我被放进了箱子的最底层。在她合上箱盖时,我读到了她的目光,那目 光里,盛开着恋恋不舍的甜蜜。 我在黑暗里一躺就是六十年。即使被压在箱底,时光的灰尘依然抚摸着我的身体。 六十年后,当我重见天日时,我所见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街景,陌生 的游客,陌生的熙熙攘攘,还有陌生的各地方言在街头汹涌。这一切,让我有些 惶恐。我的主人已经老了,岁月把她雕刻成一个枯瘦干瘪的老妪。我被悬挂在街 边的墙上等待出售。而她,在懒洋洋的阳光下,靠着墙打盹儿。时光,在这个午 后停顿了。 一个衣着时尚的漂亮女子,在我主人面前停下脚步,注视着我,久久地,不肯离 去。最后,女子推了推我的主人,问:阿婆,这个,卖吗?
我的主人将醒未醒,点了点头。随即,瞥了那女子一眼,顿时惊呆了。她慌里慌 张地站起来,盯着那女子,好一会儿,说:你……试试……合脚不? 当女子把我穿在脚上,显得是那么的熨帖,不大不小,不胖不瘦,增一分则多, 减一分则少,就像是天生为她做的一样。她让我在半个多世纪后,掸去岁月的尘 埃,重新焕发出生机。这女子站在古老的青石板街上,眼睛微微地眯着,来回转 动身体,细细地打量我,任凭②融融的阳光扑簌簌地跌落在她身上,跌落出一种 久违的香气,让嘈杂的大街顿时变得安静。她的美丽与娴静,让时光倒转,一如 六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的主人呆呆地望着她,像面对从前那个待嫁的自己一样 手足无措。女子问:阿婆,我想买一多少钱? 我的主人摇了摇头,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晃着,说:不要钱,送给你 女子怔了一下,说:那不行,怎么好意思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 我的主人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豁着没矛的嘴笑了,说:我只送该送的人。 我的新主人叫麦苗。我跟随麦苗一路车马劳顿,来到一个叫深圳的地方,来到一 栋豪华的孤零零的别墅。这里,是我的新家。 一个午夜,③窗外华灯璀璨,灯火未眠。麦苗没有开灯,抱着双膝坐在地板上哭 泣。我躺在她身后的席梦思床上,默默地注视着她。我的旁边,是一袭白色的婚 纱,还有一双镶着红宝石的高跟鞋,它们在窗外霓虹灯的折射下,闪着高贵的光 芒。我和它们相比,像一对丑小鸭,滑稽丑陋。 麦苗哭得很伤心,如水的月光洒落她的半边脸上,泪眼蒙陇。 她把我贴在脸上,摩挲了很久,最后把我的左脚小心地包好,搁进了衣柜的最底 层,另一只一一我的右脚,被放进了一个准备邮寄远方的包裹箱里,还塞了一张 纸条。在麦苗即将合上盖子的一刹那,一颗带着她体温的泪珠掉落下来,菊花般 洇在我的身上。那一刻,我体味到了她对我的眷恋,是如此的深情。 我重新回到黑暗的世界里。相伴六十年后,两只鞋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我倍感 孤独。我无法预知我的左脚和右脚是否还有团聚的那一天。 那张纸条上写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21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红绣鞋“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这 些描写,目的是生动地表现红绣鞋的美丽、精致。 B.苗女“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这里将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巧妙结合,巧妙表现了人物心理。 C.衰老的苗女愿将红绣鞋无偿赠送麦苗,不仅因为麦苗穿上熨帖合适,更重要 的是苗女像当年的自己,她想送给麦苗一份祝福。 D.小说结尾交代纸条上写的内容一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暗示了麦 苗与爱人两地分居的情况,与她对婚姻生活的强烈不满。 E.这篇小说借“一双绣花鞋”的“眼睛”描写了两个时代、两个地域、两个人 物的爱情故事,讴歌了苗女与麦苗坚贞纯洁的爱情理念。 (2)三个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分别写出人物怎样的心情?(6分) (3)“麦苗’’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一双红绣鞋”为叙述对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我的主人将醒未醒,点了点头。随即,瞥了那女子一眼,顿时惊呆了。她慌里慌 张地站起来,盯着那女子,好一会儿,说:你……试试……合脚不? 当女子把我穿在脚上,显得是那么的熨帖,不大不小,不胖不瘦,增一分则多, 减一分则少,就像是天生为她做的一样。她让我在半个多世纪后,掸去岁月的尘 埃,重新焕发出生机。这女子站在古老的青石板街上,眼睛微微地眯着,来回转 动身体,细细地打量我,任凭②融融的阳光扑簌簌地跌落在她身上,跌落出一种 久违的香气,让嘈杂的大街顿时变得安静。她的美丽与娴静,让时光倒转,一如 六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的主人呆呆地望着她,像面对从前那个待嫁的自己一样 手足无措。女子问:阿婆,我想买一多少钱? 我的主人摇了摇头,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晃着,说:不要钱,送给你。 女子怔了一下,说:那不行,怎么好意思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 我的主人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豁着没矛的嘴笑了,说:我只送该送的人。 我的新主人叫麦苗。我跟随麦苗一路车马劳顿,来到一个叫深圳的地方,来到一 栋豪华的孤零零的别墅。这里,是我的新家。 一个午夜,③窗外华灯璀璨,灯火未眠。麦苗没有开灯,抱着双膝坐在地板上哭 泣。我躺在她身后的席梦思床上,默默地注视着她。我的旁边,是一袭白色的婚 纱,还有一双镶着红宝石的高跟鞋,它们在窗外霓虹灯的折射下,闪着高贵的光 芒。我和它们相比,像一对丑小鸭,滑稽丑陋。 麦苗哭得很伤心,如水的月光洒落她的半边脸上,泪眼蒙陇。 她把我贴在脸上,摩挲了很久,最后把我的左脚小心地包好,搁进了衣柜的最底 层,另一只——我的右脚,被放进了一个准备邮寄远方的包裹箱里,还塞了一张 纸条。在麦苗即将合上盖子的一刹那,一颗带着她体温的泪珠掉落下来,菊花般 洇在我的身上。那一刻,我体味到了她对我的眷恋,是如此的深情。 我重新回到黑暗的世界里。相伴六十年后,两只鞋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我倍感 孤独。我无法预知我的左脚和右脚是否还有团聚的那一天。 那张纸条上写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 年第 21 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红绣鞋“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这 些描写,目的是生动地表现红绣鞋的美丽、精致。 B.苗女“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这里将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巧妙结合,巧妙表现了人物心理。 C.衰老的苗女愿将红绣鞋无偿赠送麦苗,不仅因为麦苗穿上熨帖合适,更重要 的是苗女像当年的自己,她想送给麦苗一份祝福。 D.小说结尾交代纸条上写的内容一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暗示了麦 苗与爱人两地分居的情况,与她对婚姻生活的强烈不满。 E.这篇小说借“一双绣花鞋”的“眼睛”描写了两个时代、两个地域、两个人 物的爱情故事,讴歌了苗女与麦苗坚贞纯洁的爱情理念。 (2)三个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分别写出人物怎样的心情? (6 分) (3)“麦苗’’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以“一双红绣鞋”为叙述对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