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为基础,逐步深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活动解释问题:以教师为向导,即老师在讨论中引导、及时评价和知识点小结的学习活动。TBL(Teambasedlearning)学习:是以团队学习为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授课教师要在上课前1周将学生按不同条件分组,每组5-7人,并发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及预习提纲。每次课由个人测验、小组测验、集体讨论3个基本部分组成。4.科研理念学习以科研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等形式。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加强及时评价与反馈的授课形式。5.模虚等教学:通过模拟、SP等进行问诊、体格检查、无菌操作的教学,减少学患矛盾,增加学生学习情景,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过程1.理论授课以引言、目标、课中讲解与互动、课后小测与小结。首先引言(B),在老师批阅学生线上作业后,复习解读线上自学的重要知识点和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与难题;展示本次课程的学习(教学)目标(O);老师系统讲解重点知识(P)与案例巩固,互动解惑,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最后是课后小测(P)和课程小结(S)。授课形式重点放在重点知识的传授、互动解惑及知识的正确使用(思政)。尽可能使用案例启发式教学,图文并茂,结-6-
- 6 - 问题为基础,逐步深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教材、查阅 文献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活动解释问题;以教师为向导,即老师 在讨论中引导、及时评价和知识点小结的学习活动。 TBL(Team based learning)学习:是以团队学习为特色的 一种教学方法。授课教师要在上课前 1 周将学生按不同条件分 组,每组 5-7 人,并发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及预习提纲。 每次课由个人测验、小组测验、集体讨论 3 个基本部分组成。 4. 科研理念学习 以科研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等形式。通过自主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加强及时评价与反馈的授课形 式。 5. 模虚等教学:通过模拟、SP 等进行问诊、体格检查、无 菌操作的教学,减少学患矛盾,增加学生学习情景,提高学习 效率。 (二)教学过程 1.理论授课 以引言、目标、课中讲解与互动、课后小测与小结。首 先引言(B),在老师批阅学生线上作业后,复习解读线上自 学的重要知识点和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与难题;展示本次课 程的学习(教学)目标(O);老师系统讲解重点知识(P) 与案例巩固,互动解惑,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 力。最后是课后小测(P)和课程小结(S)。 授课形式重点放在重点知识的传授、互动解惑及知识的正 确使用(思政)。尽可能使用案例启发式教学,图文并茂,结
合解剖、病理生理、微生物等基础知识,同时强化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力求对临床思维都有个基本了解。知识讲解抓基本,但希望能举一反三。讨论式教学法:根据具体的学习法进行。与理论授课融为一体,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进行教学,采取师生互动与学生小组讨论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信息管理、沟通交流及诊断思维能力。学生5人左右为一组(最好是按活跃性的不同情况的学生搭配),随机抽取每组1位代表发言(共30-40分钟),老师逐个点评并评分,学生也参与互评。2.实验课以模拟、标准化病人为主要载体开展体格检查、四大穿刺实验教学。采用先理论知识,再实验操作形式授课:依托“模拟、标准化病人、临床病例思维”,以能力目标为主,训练术前准备、适应证、术中操作与思考、术后处理为主,老师帮助学生学会辨别正常与异常,异常的基本病变识别,及基本的技能操作及操作技巧。按“四段式”组织教学。1/10学时老师复习或讲解实验中重点知识、安全知识,实验的适应证;1/6学时老师演示基本技能操作;3/5学时学生练习与老师答疑纠错;约1/8学时测试(纳入平时成绩)与总结/动物实验的伦理教育。3.课后教学活动:注意布置实验报告思考题(体现一定的挑战度),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实验中的方方面面,培养学-7-
- 7 - 合解剖、病理生理、微生物等基础知识,同时强化对重点和难 点内容的理解。力求对临床思维都有个基本了解。知识讲解抓 基本,但希望能举一反三。 讨论式教学法:根据具体的学习法进行。与理论授课融为 一体,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进行教学,采取师生互动与学生小组 讨论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 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信息管理、 沟通交流及诊断思维能力。学生 5 人左右为一组(最好是按活 跃性的不同情况的学生搭配),随机抽取每组 1 位代表发言(共 30-40 分钟),老师逐个点评并评分,学生也参与互评。 2. 实验课 以模拟、标准化病人为主要载体开展体格检查、四大穿刺 实验教学。 采用先理论知识,再实验操作形式授课:依托“模拟、标 准化病人、临床病例思维”,以能力目标为主,训练术前准备、 适应证、术中操作与思考、术后处理为主,老师帮助学生学 会辨别正常与异常,异常的基本病变识别,及基本的技能操 作及操作技巧。 按“四段式”组织教学。1/10 学时老师复习或讲解实验 中重点知识、安全知识,实验的适应证;1/6 学时老师演示 基本技能操作;3/5 学时学生练习与老师答疑纠错;约 1/8 学 时测试(纳入平时成绩)与总结/动物实验的伦理教育。 3.课后教学活动:注意布置实验报告思考题(体现一定 的挑战度),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实验中的方方面面,培养学
生临床与逻辑思维能力。每学年会组织一次知识竞赛,学生自愿参加。4.自主学习利用我校SPOC-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同时依托智慧树在线课程平台,同时与线下课程有效衔接,并附具有一定高阶性的研究性问题(如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综合问题),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授课教师课后发布明确的教学任务导学,学生根据任务导学完成。该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综合归纳能力。(三)教学环境与资源线上平台:学习社区中智慧树平台:https://www.zhihuishu.com/微信公众号:临床技能教学助手实验课:分小组在技能楼实验室开展技能学习,每组由1位老师带教,每个组约10-15人,每组一间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各种操作模型、智慧黑板及标准教学视频。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投影、网络环境。五、评价方式1.考核形式与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关系考核形式要围绕课程目标实施,也是检验课程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手段,形式要多维度/多样化和多时段。表1:课程目标、教学活动与考核方式的对应关系表线下实验课堂授课教学活动线上自学线上作业评价方式课程目标与讨论与讨论MH素质目标全过程反馈---其中协调沟通、小组讨论评价+课HAM堂反馈团结合作能力- 8 -
- 8 - 生临床与逻辑思维能力。每学年会组织一次知识竞赛,学生 自愿参加。 4.自主学习 利用我校 SPOC-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同时依托智慧树在线 课程平台,同时与线下课程有效衔接,并附具有一定高阶性的 研究性问题(如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综合问题),激励学生学习 积极性。授课教师课后发布明确的教学任务导学,学生根据 任务导学完成。该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 和综合归纳能力。 (三)教学环境与资源 线上平台:学习社区中智慧树平台: https://www.zhihuishu.com/ 微信公众号:临床技能教学助手 实验课:分小组在技能楼实验室开展技能学习,每组由 1 位老师带教,每个组约 10-15 人,每组一间实验室,实验室配 备各种操作模型、智慧黑板及标准教学视频。 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投影、网络环境。 五、评价方式 1.考核形式与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关系 考核形式要围绕课程目标实施,也是检验课程目标达成度 的重要手段,形式要多维度/多样化和多时段。 表 1:课程目标、教学活动与考核方式的对应关系表 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 线上自学 线上作业 线下实验 与讨论 课堂授课 与讨论 评价方式 素质目标 M H 全过程反馈 -其中协调沟通、 团结合作能力 M H M 小组讨论评价+课 堂反馈
知识目标LHH课堂测试+考试--其中病历分析,MHH病例分析临床诊疗问题小组实验评价+案MHH能力目标例分析--其中自主学习、线上作业评价,小沟通交流,模仿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MH组讨论评价,增值能力,解决疑难问题性评价的能力。---其中习惯化不断MMHH学习新的诊疗技术增殖性评价的能力注:H、M、L分别表示相关性高、中、低2.主要的考核形式:(1)线上作业评价:选择题、判断题,会在线上自动生成分数。具体评分标准见表2。(2)课堂小组见习评价:学生逐一操作,由老师评分(权重20%)总分10,记为小组内各学生实验课成绩,担任SP加1分。评分标准见表2:表2临床技能实验课表现考评量表日期:学生班级:学生组别:任课教师:授课内容:担任模特或示评价项目课堂纪律(2分)回答问题(2分)动手操作(5分)范操作(1分)尊敬精神听讲积极参与老比较饱听讲不练习,练习基本师,认满,回答练习认真,能独较为不动认真真,走神、能积问较少,立完积极,手,得听题,偶尔玩手极回不回仅能成操能大不能姓名与学号分回答讲,有走机、讲答问答问完成是(1否(O作,能部分完成无违神、闲话现题,问题部分分)题(0分)内容与分值进行完成操作反课讲闲象比较回答分)比较操作操作操作内容堂纪话等严重、问题正确(1-2(0示范(2-3律现正确(1分)现象睡觉(0分)(分)(4-5象(2(1分)(2 分)分)分)分)分)- 9 -
- 9 - 知识目标 M L H H 课堂测试+考试 -其中病历分析, 临床诊疗问题 M H H 病例分析 能力目标 M H H 小组实验评价+案 例分析 -其中自主学习、 沟通交流,模仿辩证 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能力,解决疑难问题 的能力。 M H 线上作业评价,小 组讨论评价,增值 性评价 -其中习惯化不断 学习新的诊疗技术 的能力 M M H H 增殖性评价 注:H、M、L 分别表示相关性高、中、低 2.主要的考核形式: (1)线上作业评价:选择题、判断题,会在线上自动生成 分数。具体评分标准见表 2。 (2)课堂小组见习评价:学生逐一操作,由老师评分(权 重 20%)总分 10,记为小组内各学生实验课成绩,担任 SP 加 1 分。评分标准见表 2: 表 2 临床技能实验课表现考评量表 学生班级: 学生组别: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 日期: 评价项目 课堂纪律(2 分) 回答问题(2 分) 动手操作(5 分) 担任模特或示 范操作(1 分) 得 姓名与学号 分 内容与分值 尊敬 老 师, 认真 听 讲, 无违 反课 堂纪 律现 象(2 分) 听讲 比较 认 真, 偶尔 有走 神、 讲闲 话等 现象 (1 分) 听讲不 认真, 走神、 玩手 机、讲 闲话现 象比较 严重、 睡觉(0 分) 精神 饱 满, 能积 极回 答问 题, 回答 问题 正确 (2 分) 参与 回答 问 题, 回答 问题 比较 正确 (1 分) 不回 答问 题(0 分) 积极 练习, 能独 立完 成操 作,能 进行 操作 示范 (4-5 分) 练习 较为 积极, 能大 部分 完成 操作 (2-3 分) 练习 较少, 仅能 完成 部分 操作 (1-2 分) 基本 不动 手, 不能 完成 操作 内容 (0 分) 是(1 分) 否(0 分)
(3)终结性考试:多站式考核:课程结束后统一安排多站式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穿刺基本操作技能,题型以临床技能学教学大纲和执业医师技能考核为基础。满分100分,得分为各项操作的平均分。笔试:终结性考试的命题采用人卫题库,依据《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进行命题考核。3.考核分数的构成(1)过程性考核(40%):考勤20%+阶段考核20%(第一学期),考勤20%+见习表现20%(第二学期)。(2)终结性考试(60%):理论卷面(第一学期),技能考试(第二学期)。具体构成见表3。表3:《临床技能学》成绩构成表评价形式评价阶段评价内容占比(%)评价达成目标考勤20过程性评价第一学期知识目标(40%)20阶段测试20考勤第二学期知识能力与素质20目标见习表现60终结性评价第一学期理论卷面考试知识能力与素质(60%)目标60第二学期技能考试六、学时分配本大纲供全英本科教学使用,共11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课56学时,实验56学时,见表5。表5《临床诊断学》学时分配表备注课课时理论内容实验内容时数数诊断学概述,问诊,诊断思3问诊,诊断思维维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10 -
- 10 - (3)终结性考试: 多站式考核:课程结束后统一安排多站式考核,考核内容 包括体格检查、穿刺基本操作技能,题型以临床技能学教学大 纲和执业医师技能考核为基础。满分 100 分,得分为各项操作 的平均分。 笔试:终结性考试的命题采用人卫题库,依据《临床诊断 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进行命题考核。 3.考核分数的构成 (1)过程性考核(40%):考勤 20%+阶段考核 20%(第一 学期),考勤 20%+见习表现 20%(第二学期)。 (2)终结性考试(60%):理论卷面(第一学期),技能考 试(第二学期)。具体构成见表 3。 表 3:《临床技能学》成绩构成表 评价形式 评价阶段 评价内容 占比(%) 评价达成目标 过程性评价 (40%) 第一学期 考勤 20 知识目标 阶段测试 20 第二学期 考勤 20 知识能力与素质 见习表现 20 目标 终结性评价 (60%) 第一学期 理论卷面考试 60 知识能力与素质 目标 第二学期 技能考试 60 六、学时分配 本大纲供全英本科教学使用,共 112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课 56 学时,实验 56 学时,见表 5。 表 5 《临床诊断学》学时分配表 理论内容 课时 数 实验内容 课 时 数 备注 诊断学概述,问诊,诊断思 维 3 问诊,诊断思维 4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