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文明论概略 原氏之对于皇室,北条氏之对于源氏,也都属于此例。 政统的变革,并不影响国体的存亡。政治的形态,无论 如何变化,或经过多少次更迭,只要是由本国人民执政,就 于国体无损。例如荷兰过去曾经是共和政体,但现在却实行 着君主立宪政体;又如法国,在近百年之间,政治形态改变 十余次,但其国体依然不变。正如前段所述,维护国体的最 低的条件,只在于不让外国人夺去政权。美国规定总统必须 从在本国出生的人中选出,就是根据本国的政治必须由本国 人管理的愿望出发的。 第三,所谓血统,就是西洋语言的 就是君主父 子相传血缘不绝的意思。世界各国各有不同的惯例,因而继 承国君的血统,有的只限于男子,有的男女均可,有的继承 法规定,并不限于父子,无子可立兄弟,无兄弟可从亲属中 选其最亲近者。在实行君主政治的西洋各国,极其重视血统 所以在历史上,由于争执血统继承的问题,往往引起了战争。 有时甲国君主死后无子嗣,恰好乙国国君又是其近亲,于是 便兼任甲乙两国的君主而形成两国一君。欧洲有这种习惯,中 国、日本尚无此例。虽然两国共戴一君,但丝毫不影响两国 的国体和政统 如上所述,国体、政统和血统,都是各不相干的东西,有 时血统不变,而政统改变了。例如英国的政治变革,法国查 理曼朝均属此例。也有政统虽改而国体不变的,世界各国例 子甚多。还有不改血统而改变国体的,例如,英国人和荷兰 人占据亚洲各地,虽然仍旧保留原来的酋长,但却以英荷的 政权统治着当地的土人,同时也控制了酋长
原 氏 之 对 于 皇 室 , 北 条 氏 之 对 于 源 氏 , 也 都 属 于 此 例 。 政 统 的 变 革 , 并 不 影 响 国 体 的 存 亡 。 政 治 的 形 态 , 无 论 如 何 变 化 , 或 经 过 多 少 次 更 迭 , 只 要 是 由 本 国 人 民 执 政 , 就 于 国 体 无 损 。 例 如 荷 兰 过 去 曾 经 是 共 和 政 体 , 但 现 在 却 实 行 着 君 主 立 宪 政 体 ; 又 如 法 国 , 在 近 百 年 之 间 , 政 治 形 态 改 变 十 余 次 , 但 其 国 体 依 然 不 变 。 正 如 前 段 所 述 , 维 护 国 体 的 最 低 的 条 件 , 只 在 于 不 让 外 国 人 夺 去 政 权 。 美 国 规 定 总 统 必 须 从 在 本 国 出 生 的 人 中 选 出 , 就 是 根 据 本 国 的 政 治 必 须 由 本 国 人 管 理 的 愿 望 出 发 的 。 第 三 , 所 谓 血 统 , 就 是 西 洋 语 言 的 “ r e i g n ” , 就 是 君 主 父 子 相 传 血 缘 不 绝 的 意 思 。 世 界 各 国 各 有 不 同 的 惯 例 , 因 而 继 承 国 君 的 血 统 , 有 的 只 限 于 男 子 , 有 的 男 女 均 可 , 有 的 继 承 法 规 定 , 并 不 限 于 父 子 , 无 子 可 立 兄 弟 , 无 兄 弟 可 从 亲 属 中 选 其 最 亲 近 者 。 在 实 行 君 主 政 治 的 西 洋 各 国 , 极 其 重 视 血 统 , 所 以 在 历 史 上 , 由 于 争 执 血 统 继 承 的 问 题 , 往 往 引 起 了 战 争 。 有 时 甲 国 君 主 死 后 无 子 嗣 , 恰 好 乙 国 国 君 又 是 其 近 亲 , 于 是 便 兼 任 甲 乙 两 国 的 君 主 而 形 成 两 国 一 君 。 欧 洲 有 这 种 习 惯 , 中 国 、 日 本 尚 无 此 例 。 虽 然 两 国 共 戴 一 君 , 但 丝 毫 不 影 响 两 国 的 国 体 和 政 统 。 如 上 所 述 , 国 体 、 政 统 和 血 统 , 都 是 各 不 相 干 的 东 西 , 有 时 血 统 不 变 , 而 政 统 改 变 了 。 例 如 英 国 的 政 治 变 革 , 法 国 查 理 曼 朝 均 属 此 例 。 也 有 政 统 虽 改 而 国 体 不 变 的 , 世 界 各 国 例 子 甚 多 。 还 有 不 改 血 统 而 改 变 国 体 的 , 例 如 , 英 国 人 和 荷 兰 人 占 据 亚 洲 各 地 , 虽 然 仍 旧 保 留 原 来 的 酋 长 , 但 却 以 英 荷 的 政 权 统 治 着 当 地 的 土 人 , 同 时 也 控 制 了 酋 长 。 2 4 文 明 论 概 略
第二章以西洋文明为目标 日本自有史以来,从未改变过国体,皇祚世代相传从未 间断,但政统却经常发生极大的变革,最初是国君亲自执政, 以后则有外戚专权,或是权柄转移到将军的幕府,或落于陪 臣之手,或又归于将军之门,逐渐形成封建割据的局面,直 至庆应末年。政权离开王室以后,天子只是徒拥虚位而已。山 阳外史评北条氏说:“视万乘之尊如孤豚”,这句话十分中肯。 政统如此变革,为什么还没丧失国体呢?这是因为掌握日本 政治的是语言风俗相同的日本人,丝毫没让外国人干预过日 本的政权 然而,这里有个问题使我百思莫解,这就是社会舆论专 门注意血统一方面,似乎把国体和血统混淆起来了,因此就 产生了重视这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弊病。本来我国的皇 统是和国体共同绵延到现在的,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例子, 这也可以叫做一种国体。但是如果推究事理严格来说,皇统 绵延只是未丧失国体的一种象征。用人的身体作比喻,国体 犹如身体,皇统犹如眼睛。看到人的目光可以知道人的身体 未死,但是为了保护身体的健康,不应该只注意眼睛而不顾 及全身。如果全身的元气衰弱,眼睛自然会失去光采。或者 甚至全身既死,已无生机,只因他还睁着眼睛,竟有人误认 为他还活着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英国人统治东亚各国的手 段,有不少正是杀其身而存其眼睛的。 据历史记载,保持血统的绵延并非难事。从北条时代起 直到南北朝的情况就是一个明证。在那个时代,虽然也曾 争论过血统的正逆问题,但事情早已成为过去,今天没有再 究其正逆的必要了。正逆问题只是一时的争论,在后人来说
日 本 自 有 史 以 来 , 从 未 改 变 过 国 体 , 皇 祚 世 代 相 传 从 未 间 断 , 但 政 统 却 经 常 发 生 极 大 的 变 革 , 最 初 是 国 君 亲 自 执 政 , 以 后 则 有 外 戚 专 权 , 或 是 权 柄 转 移 到 将 军 的 幕 府 , 或 落 于 陪 臣 之 手 , 或 又 归 于 将 军 之 门 , 逐 渐 形 成 封 建 割 据 的 局 面 , 直 至 庆 应 末 年 。 政 权 离 开 王 室 以 后 , 天 子 只 是 徒 拥 虚 位 而 已 。 山 阳 外 史 评 北 条 氏 说 : “ 视 万 乘 之 尊 如 孤 豚 ” , 这 句 话 十 分 中 肯 。 政 统 如 此 变 革 , 为 什 么 还 没 丧 失 国 体 呢 ? 这 是 因 为 掌 握 日 本 政 治 的 是 语 言 风 俗 相 同 的 日 本 人 , 丝 毫 没 让 外 国 人 干 预 过 日 本 的 政 权 。 然 而 , 这 里 有 个 问 题 使 我 百 思 莫 解 , 这 就 是 社 会 舆 论 专 门 注 意 血 统 一 方 面 , 似 乎 把 国 体 和 血 统 混 淆 起 来 了 , 因 此 就 产 生 了 重 视 这 一 方 面 而 忽 视 另 一 方 面 的 弊 病 。 本 来 我 国 的 皇 统 是 和 国 体 共 同 绵 延 到 现 在 的 , 这 是 世 界 上 绝 无 仅 有 的 例 子 , 这 也 可 以 叫 做 一 种 国 体 。 但 是 如 果 推 究 事 理 严 格 来 说 , 皇 统 绵 延 只 是 未 丧 失 国 体 的 一 种 象 征 。 用 人 的 身 体 作 比 喻 , 国 体 犹 如 身 体 , 皇 统 犹 如 眼 睛 。 看 到 人 的 目 光 可 以 知 道 人 的 身 体 未 死 , 但 是 为 了 保 护 身 体 的 健 康 , 不 应 该 只 注 意 眼 睛 而 不 顾 及 全 身 。 如 果 全 身 的 元 气 衰 弱 , 眼 睛 自 然 会 失 去 光 采 。 或 者 甚 至 全 身 既 死 , 已 无 生 机 , 只 因 他 还 睁 着 眼 睛 , 竟 有 人 误 认 为 他 还 活 着 的 情 形 也 不 是 没 有 的 。 英 国 人 统 治 东 亚 各 国 的 手 段 , 有 不 少 正 是 杀 其 身 而 存 其 眼 睛 的 。 据 历 史 记 载 , 保 持 血 统 的 绵 延 并 非 难 事 。 从 北 条 时 代 起 一 直 到 南 北 朝 的 情 况 就 是 一 个 明 证 。 在 那 个 时 代 , 虽 然 也 曾 争 论 过 血 统 的 正 逆 问 题 , 但 事 情 早 已 成 为 过 去 , 今 天 没 有 再 究 其 正 逆 的 必 要 了 。 正 逆 问 题 只 是 一 时 的 争 论 , 在 后 人 来 说 , 第 二 章 以 西 洋 文 明 为 目 标 2 5
文明论概略 两者均系天子的血统,只要血统未断,就于愿已足了。所以, 血统的正逆,在当时虽然是件大事,但若把时代撇开,以现 代的眼光,回顾往事,只偏重血统的绵延,而不讲求绵延的 方法,那就无所谓忠与不忠,义与不义,而楠木正成与足利 尊氏也就难以区别了。然而分析当时的情况,楠氏不仅是争 血统,而且是争政统,想把天下的政权归还于天子,是先攻 其难而后取其易的。保持血统和保持政权孰难孰易,由此可 见。 据日本古今的一般论调,都自诩是金瓯无缺,冠绝万邦, 大有洋洋得意之概。所谓冠绝万邦,只是为皇统绵延而自豪 么?皇统绵延并非难事,即使北条、足利等叛臣,尚且保持 了血统的绵延。是否由于政统冠绝万邦呢?我国的政统,自 古至今迭次变革,情况与外国相同,没有什么值得夸耀。那 末所谓金瓯无缺,究竟是指什么呢?只是在于从开国以来,能 保全国体,政权从未落入外人之手这一点而已。所以应该说, 国体是国家的根本,政统和血统,只是随着国体的盛衰而共 同盛衰。中古时代,王室虽曾失去政权和发生过血统的正逆 之争,但这些问题正因为发生在金瓯无缺的日本,今天方能 扬扬自得。假如在从前,让俄国人或英国人作出源赖朝那样 的事,纵然皇统绵延,作为一个日本人,也决不会有得意之 色。幸而镰仓时代还没有俄国人和英国人,但是今天,他们 确已集聚在日本的周围,时势的演变,真是值得注意。 日本人当前的唯一任务就是保卫国体。保卫国体就是不 丧失国家的政权。为此,必须提高人民的智力。提高智力的 办法固然很多,但是,首先在于摆脱旧习的迷惑,汲取西洋
两 者 均 系 天 子 的 血 统 , 只 要 血 统 未 断 , 就 于 愿 已 足 了 。 所 以 , 血 统 的 正 逆 , 在 当 时 虽 然 是 件 大 事 , 但 若 把 时 代 撇 开 , 以 现 代 的 眼 光 , 回 顾 往 事 , 只 偏 重 血 统 的 绵 延 , 而 不 讲 求 绵 延 的 方 法 , 那 就 无 所 谓 忠 与 不 忠 , 义 与 不 义 , 而 楠 木 正 成 与 足 利 尊 氏 也 就 难 以 区 别 了 。 然 而 分 析 当 时 的 情 况 , 楠 氏 不 仅 是 争 血 统 , 而 且 是 争 政 统 , 想 把 天 下 的 政 权 归 还 于 天 子 , 是 先 攻 其 难 而 后 取 其 易 的 。 保 持 血 统 和 保 持 政 权 孰 难 孰 易 , 由 此 可 见 。 据 日 本 古 今 的 一 般 论 调 , 都 自 诩 是 金 瓯 无 缺 , 冠 绝 万 邦 , 大 有 洋 洋 得 意 之 概 。 所 谓 冠 绝 万 邦 , 只 是 为 皇 统 绵 延 而 自 豪 么 ? 皇 统 绵 延 并 非 难 事 , 即 使 北 条 、 足 利 等 叛 臣 , 尚 且 保 持 了 血 统 的 绵 延 。 是 否 由 于 政 统 冠 绝 万 邦 呢 ? 我 国 的 政 统 , 自 古 至 今 迭 次 变 革 , 情 况 与 外 国 相 同 , 没 有 什 么 值 得 夸 耀 。 那 末 所 谓 金 瓯 无 缺 , 究 竟 是 指 什 么 呢 ? 只 是 在 于 从 开 国 以 来 , 能 保 全 国 体 , 政 权 从 未 落 入 外 人 之 手 这 一 点 而 已 。 所 以 应 该 说 , 国 体 是 国 家 的 根 本 , 政 统 和 血 统 , 只 是 随 着 国 体 的 盛 衰 而 共 同 盛 衰 。 中 古 时 代 , 王 室 虽 曾 失 去 政 权 和 发 生 过 血 统 的 正 逆 之 争 , 但 这 些 问 题 正 因 为 发 生 在 金 瓯 无 缺 的 日 本 , 今 天 方 能 扬 扬 自 得 。 假 如 在 从 前 , 让 俄 国 人 或 英 国 人 作 出 源 赖 朝 那 样 的 事 , 纵 然 皇 统 绵 延 , 作 为 一 个 日 本 人 , 也 决 不 会 有 得 意 之 色 。 幸 而 镰 仓 时 代 还 没 有 俄 国 人 和 英 国 人 , 但 是 今 天 , 他 们 确 已 集 聚 在 日 本 的 周 围 , 时 势 的 演 变 , 真 是 值 得 注 意 。 日 本 人 当 前 的 唯 一 任 务 就 是 保 卫 国 体 。 保 卫 国 体 就 是 不 丧 失 国 家 的 政 权 。 为 此 , 必 须 提 高 人 民 的 智 力 。 提 高 智 力 的 办 法 固 然 很 多 , 但 是 , 首 先 在 于 摆 脱 旧 习 的 迷 惑 , 汲 取 西 洋 2 6 文 明 论 概 略
第二章以西洋文明为目标 的文明精神。不扫除阴阳五行的迷信,就不能踏上科学研究 的大道。人事也是如此,不打破陋习的束缚,就难以改进人 与人的关系。果真能从迷信陋习中摆脱出来,而进入心智开 朗的境地,发挥全国人民的智慧来维护国家主权,以奠定国 体的基础,还有什么可惧的呢?至于维持皇统的绵延则更是 最容易的事,试问天下的士人,除忠义之外就没有其他愿望 了吗?忠义固然不是坏事,可是要尽忠就该尽大忠。想保持 皇统的绵延,就该为皇统的绵延增光。国体不巩固,血统就 不会有光采。正如前举的比喻,全身没有生机,眼睛必然失 去光辉。知道眼睛可贵,就必须注意全身的健康,只用眼药, 是不可能保持眼睛的光明的。由此看来,唯有汲取西洋文明 才能巩固我国国体,为我皇统增光,这又何必踌躇呢?应该 坚决汲取西洋文明。 上面已经谈到要摆脱对于旧习的迷惑。迷惑这个词应用 范围极广,关于世上事物有各式各样的迷惑,现在我想先从 政府方面讨论这个问题,即就政府的“实威”和“虚威”的 区别来加以说明。在讨论事物的利害的时候,若不先决定其 目的,就很难下结论。房屋是用来遮避雨露,衣服是用来防 御风寒。人间万事莫不有其目的。但是,积习日深,便往往 忘却事物的实际效用,只知重视事物本身而不知重视它的实 际效用。所以只顾装修,粉饰,或爱好、眷恋,甚至于不管 有无其他害处,一味地喜爱。这就是迷惑,也是世上所以产 生虚饰的根源。譬如,日本的战国时代,武士都佩带双刀,这 原是因为当时法律不可靠,人们用以自卫的。可是积习日深, 到了太平盛世,仍不废弃佩刀这个习惯。不但如此,反而更
的 文 明 精 神 。 不 扫 除 阴 阳 五 行 的 迷 信 , 就 不 能 踏 上 科 学 研 究 的 大 道 。 人 事 也 是 如 此 , 不 打 破 陋 习 的 束 缚 , 就 难 以 改 进 人 与 人 的 关 系 。 果 真 能 从 迷 信 陋 习 中 摆 脱 出 来 , 而 进 入 心 智 开 朗 的 境 地 , 发 挥 全 国 人 民 的 智 慧 来 维 护 国 家 主 权 , 以 奠 定 国 体 的 基 础 , 还 有 什 么 可 惧 的 呢 ? 至 于 维 持 皇 统 的 绵 延 则 更 是 最 容 易 的 事 , 试 问 天 下 的 士 人 , 除 忠 义 之 外 就 没 有 其 他 愿 望 了 吗 ? 忠 义 固 然 不 是 坏 事 , 可 是 要 尽 忠 就 该 尽 大 忠 。 想 保 持 皇 统 的 绵 延 , 就 该 为 皇 统 的 绵 延 增 光 。 国 体 不 巩 固 , 血 统 就 不 会 有 光 采 。 正 如 前 举 的 比 喻 , 全 身 没 有 生 机 , 眼 睛 必 然 失 去 光 辉 。 知 道 眼 睛 可 贵 , 就 必 须 注 意 全 身 的 健 康 , 只 用 眼 药 , 是 不 可 能 保 持 眼 睛 的 光 明 的 。 由 此 看 来 , 唯 有 汲 取 西 洋 文 明 才 能 巩 固 我 国 国 体 , 为 我 皇 统 增 光 , 这 又 何 必 踌 躇 呢 ? 应 该 坚 决 汲 取 西 洋 文 明 。 上 面 已 经 谈 到 要 摆 脱 对 于 旧 习 的 迷 惑 。 迷 惑 这 个 词 应 用 范 围 极 广 , 关 于 世 上 事 物 有 各 式 各 样 的 迷 惑 , 现 在 我 想 先 从 政 府 方 面 讨 论 这 个 问 题 , 即 就 政 府 的 “ 实 威 ” 和 “ 虚 威 ” 的 区 别 来 加 以 说 明 。 在 讨 论 事 物 的 利 害 的 时 候 , 若 不 先 决 定 其 目 的 , 就 很 难 下 结 论 。 房 屋 是 用 来 遮 避 雨 露 , 衣 服 是 用 来 防 御 风 寒 。 人 间 万 事 莫 不 有 其 目 的 。 但 是 , 积 习 日 深 , 便 往 往 忘 却 事 物 的 实 际 效 用 , 只 知 重 视 事 物 本 身 而 不 知 重 视 它 的 实 际 效 用 。 所 以 只 顾 装 修 , 粉 饰 , 或 爱 好 、 眷 恋 , 甚 至 于 不 管 有 无 其 他 害 处 , 一 味 地 喜 爱 。 这 就 是 迷 惑 , 也 是 世 上 所 以 产 生 虚 饰 的 根 源 。 譬 如 , 日 本 的 战 国 时 代 , 武 士 都 佩 带 双 刀 , 这 原 是 因 为 当 时 法 律 不 可 靠 , 人 们 用 以 自 卫 的 。 可 是 积 习 日 深 , 到 了 太 平 盛 世 , 仍 不 废 弃 佩 刀 这 个 习 惯 。 不 但 如 此 , 反 而 更 第 二 章 以 西 洋 文 明 为 目 标 2 7
文明论概略 加重视起来,甚至有人倾家荡产,装饰双刀,凡是属于士族 的,不论老少,没有不佩刀的。那末,其实际效用是怎样呢 有的只是在刀的外部镶嵌金银,而鞘里插着的却只是细窄的 钝刀,并且带刀人十有八九不懂剑术。佩刀既然有害无益,那 末为什么废除这个习惯还要引起不满呢?这是因为世人都忘 却了双刀的实际效用,而养成了只重其物的习惯的原故。这 种习惯就是迷惑。如果向现在太平盛世的士族质问带刀的目 的,他只能借口说,这是传统习惯,或者说这是士族的标志, 除此之外决不会有更明确的解答。也没有谁能圆满答复这个 质问,讲出带刀的实际效用来。既然说这是习惯或是标志,那 就大可把它废除。如果还有不可废除的实际效用,就应改变 方式只取其有用之处。无论找出任何借口,也不能说明带刀 是士族的天性。至于政府也是如此。世界各国无论什么地方, 在最初成立政府建立国家体制时,都是为了保持国家政权,维 护国体。为了维护政权,当然不能没有权威,这种权威叫作 政府的实威”。而政府的作用就是要贯彻这种实威。原始时 代,人民昧于事理,只知畏惧表面事物,从而统御人民的方 法,也不能不根据这种情况而使用道理以外的威力。这种威 力叫做“政府的虚威”。当然,这种虚威是为了维系当时人心 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权术。不过站在人民的立场来说,当时 人类还是刚刚摆脱了同类相残的禽兽世界;初步学会了顺从, 所以这种办法还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人类的天性来看,掌 权的人,一般的通病,是陶醉于权威以至恣意胡为。这好比 嗜酒的人,每饮必醉,醉后更加嗜酒,结果好象酒能使人饮 酒一般,那些大权在握的人,一旦用虚威取得权柄之后,就
加 重 视 起 来 , 甚 至 有 人 倾 家 荡 产 , 装 饰 双 刀 , 凡 是 属 于 士 族 的 , 不 论 老 少 , 没 有 不 佩 刀 的 。 那 末 , 其 实 际 效 用 是 怎 样 呢 ? 有 的 只 是 在 刀 的 外 部 镶 嵌 金 银 , 而 鞘 里 插 着 的 却 只 是 细 窄 的 钝 刀 , 并 且 带 刀 人 十 有 八 九 不 懂 剑 术 。 佩 刀 既 然 有 害 无 益 , 那 末 为 什 么 废 除 这 个 习 惯 还 要 引 起 不 满 呢 ? 这 是 因 为 世 人 都 忘 却 了 双 刀 的 实 际 效 用 , 而 养 成 了 只 重 其 物 的 习 惯 的 原 故 。 这 种 习 惯 就 是 迷 惑 。 如 果 向 现 在 太 平 盛 世 的 士 族 质 问 带 刀 的 目 的 , 他 只 能 借 口 说 , 这 是 传 统 习 惯 , 或 者 说 这 是 士 族 的 标 志 , 除 此 之 外 决 不 会 有 更 明 确 的 解 答 。 也 没 有 谁 能 圆 满 答 复 这 个 质 问 , 讲 出 带 刀 的 实 际 效 用 来 。 既 然 说 这 是 习 惯 或 是 标 志 , 那 就 大 可 把 它 废 除 。 如 果 还 有 不 可 废 除 的 实 际 效 用 , 就 应 改 变 方 式 只 取 其 有 用 之 处 。 无 论 找 出 任 何 借 口 , 也 不 能 说 明 带 刀 是 士 族 的 天 性 。 至 于 政 府 也 是 如 此 。 世 界 各 国 无 论 什 么 地 方 , 在 最 初 成 立 政 府 建 立 国 家 体 制 时 , 都 是 为 了 保 持 国 家 政 权 , 维 护 国 体 。 为 了 维 护 政 权 , 当 然 不 能 没 有 权 威 , 这 种 权 威 叫 作 “ 政 府 的 实 威 ” 。 而 政 府 的 作 用 就 是 要 贯 彻 这 种 实 威 。 原 始 时 代 , 人 民 昧 于 事 理 , 只 知 畏 惧 表 面 事 物 , 从 而 统 御 人 民 的 方 法 , 也 不 能 不 根 据 这 种 情 况 而 使 用 道 理 以 外 的 威 力 。 这 种 威 力 叫 做 “ 政 府 的 虚 威 ” 。 当 然 , 这 种 虚 威 是 为 了 维 系 当 时 人 心 不 得 已 而 为 之 的 一 种 权 术 。 不 过 站 在 人 民 的 立 场 来 说 , 当 时 人 类 还 是 刚 刚 摆 脱 了 同 类 相 残 的 禽 兽 世 界 ; 初 步 学 会 了 顺 从 , 所 以 这 种 办 法 还 是 无 可 厚 非 的 。 然 而 , 从 人 类 的 天 性 来 看 , 掌 权 的 人 , 一 般 的 通 病 , 是 陶 醉 于 权 威 以 至 恣 意 胡 为 。 这 好 比 嗜 酒 的 人 , 每 饮 必 醉 , 醉 后 更 加 嗜 酒 , 结 果 好 象 酒 能 使 人 饮 酒 一 般 , 那 些 大 权 在 握 的 人 , 一 旦 用 虚 威 取 得 权 柄 之 后 , 就 2 8 文 明 论 概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