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祭的性质与功能 导论/173 第一章献祭体系的定义与统一性/179 第二章献祭的图式/187 第三章图式如何随若献祭的一般功能发生变化/208 第四章图式如何随着献祭的特殊功能发生变化/215 第五章神明的献祭/226 第六章结论/239 注释/245
巫术的一般理论 马塞尔·莫斯著 杨渝东译
译序 杨渝东 《巫术的一般理论》是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早期的一部作 品,最早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于1904年的《社会学年鉴》上,并于1950年收 人莫斯的论文集《社会学与人类学》。l972年,布里恩(Robert Brain)将 之译成英文单行出版,这个中文译本就是根据布里恩的英译本翻译过 来的。D 赵丙祥博士在“《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译序”一文中指出,该书的 作者葛兰言在国内学界至今尚不为太多人了解,若与葛氏相比,莫斯的名 气则要大很多。他的经典作品《礼物》已有好几个中译本,是人类学专业 学生的必读书;与涂尔干合著的《原始分类》也为社会学与人类学专业的 学生和学者所熟知;文集《社会学与人类学》于前两年翻译出版,更让国内 学界可对他的思想发展作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不过,学者的形象并不 会因为名气显赫而变得清晰,曾在莫斯门下学习过的老一辈人类学家杨 堃早年在介绍他这位老师的思想时就说“他不仅不是一个通俗的作家而 且还是一位极难懂的作家”。之所以如此,杨堃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他所 D在这个单行的译本上,作者仅为莫斯一人,但在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几处引 理中却标明本书作者除了莫斯以外,还有莫新至死你在怀年的可事与密友于贝尔《H时H bc),前后为何不一致,本书的作者到底 人还界 限,笔者无法考证。不过,从 于贝尔与莫斯早期在研究上一贯的合作态度可以确信一点,对于本书,于贝尔也有不小的功势
4亚术的一般理论 使用的语言特别丰富”,“二是他的思想异常细密而且深奥,而他的推理逻 辑又往往极其复杂,并极委曲婉转,令人难以捉摸”。 不过,与涂尔干频具哲学意味的社会学理论相比,莫斯的研究的一大 特点是他更为重视材料与事实,并利用这些知识来思考并修正理论,而不 是为了理论而理论。很多人类学家都津津乐道谈论有关于他的一件往 事,即选听他课的一个学生,有一天在等公交车的时候,站在汽车站的平 台上,突然感觉自己和周围的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莫斯是一个能把知 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人,他可以根据一个人走路的姿势判断他是英国人, 也能够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讲述英国人怎样根据穿戴着男性战袍的圣女贞 德做出的一个动作判断出她是一个女人。莫斯在他书斋里和摇椅上享受 阅读和积累材料的乐趣,但他不像弗雷泽写《金枝》那样,把一个酒瓶越做 越大,里面装的却是相同的酒。早期在法国、英国和荷兰的思想熏陶,使 他具备了很敏锐的理论触角,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构想出别人无法 看到的理论问题。 要把握他的思想脉络,似乎并不难,因为一本不足四百页的《社会学 与人类学》就几乎包含了他公开发表的所有重要著述。他没有出版过书, 写的是篇幅长短不一的文章,他本人把它们称为“短评”或“简介”。不过, 这本在他过世之后编辑的论文集还无法构成他思想的全貌,他的思想更 多是通过课堂讲授与私下交流来表达。因此,乍读他的某一篇文章,总感 觉他在文章开头处就草草收尾,而正如他的学生杜蒙(Louis Dumont)和 列维一施特劳斯所提醒的那样,必须把他前后的文章联系起来,并把它们 放到他整个学术思想的脉络当中,才能够真正理解他的本意。 根据杜蒙的划分,从他1895年23岁时获得大学哲学教师的职位算 起,他的学术经历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85年到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