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此文报道的是梁林故居被拆除的始末,却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谈 谈。(6分) 四 (2013届广东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不环保的“环保砖 初夏时节,走进北方农村,常见的是连绵成片的庄稼地,地里是刚刚播 下的玉米种,水稻秧。焦点访谈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的一些村庄,在田地里看到 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耕地为何被挖成大坑 这是山西省长治市黄碾镇的黄中村,在村子边上,有这样一个大坑。坑 还真不小,深有十几米,面积呢,记者粗略看了一下,足有三、四十亩。再向坑 里看一看,有很多被车辆碾压过的痕迹和胡乱堆放的土堆。坑的四周更是被大型 机械挖得深一块浅一块。 从黄中村向北几公里,就是史回乡的杨家庄村。穿过一片玉米地,看到了一个同 样的深坑,面积比黄中村的更大。记者走了一上午,在长治地区的潞城市屯留县, 长治县等地就发现了二十多个这样的深坑。这些大坑出现在不同村子里,却非常 相似,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深。而且记者看到,大型挖土机还在开足马力 继续地挖,看来这坑的深度和宽度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甚至有些埋在地下的管 线都被挖断了。 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些深坑过去都是土质非常好的耕地。现在每年还领着国家给 的耕地补贴。但从四五年前开始却被人以每亩几百元的价钱给租用了。这些耕地 为什么被挖成大坑?挖出来的土又到哪里去了呢? 如此“环保砖” 在黄中村,记者跟着挖土机来到了一片厂房,远远地就听见了车间里传来的轰鸣 声,厂房顶上还能看到冒出的青烟。记者看到挖土机把土放在了传送带上,土被 打碎、筛成粉末,然后再运送到车间里被压成了一块块砖坯。原来,从大坑中挖 出的土,都被送到工厂烧成了砖。 煤矸石烧结砖是传统粘土砖的替代品之一。这种砖的最大特点当然是少用土多用 煤矸石,而在长治地区更是规定煤矸石的比例必须达到70%以上,才被认为是新 型墙体材料。也就是说,用土的比例不能超过30%,那么这所谓的环保砖到底用 了多少比例的土呢? 记者到后院看了看,发现这边一堆堆的粘土堆成小山,在几堆粘土后面好不容易 才看到了一小堆煤矸石。显而易见,这个砖厂烧砖所用的材料当中,本应该占大 头的煤矸石几乎成了象征性的摆设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长治地区类似这样生产工艺的砖厂至少有四五十家。每家 每天的生产能力都在十五万块左右,四五十家砖厂一天能生产五六百万块冒牌的 环保砖。这么大量的消耗,难怪会把好好的耕地挖成这样。 煤矸石的成本每吨在30元左右。而就近挖取耕地上的土几乎是没有成本的。如 果按照环保砖的要求,一块砖以70%煤矸石,30%的粘土来算,一天生产十五万 块砖要使用煤矸石260多吨,如果煤矸石只用30%,粘土用70%,那么一天只需 要110吨煤矸石。这样砖厂一天的成本就能省下四、五千块钱。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潞城市国土资源局在巡查过程中,就发现了辖区内各 个砖厂占用耕地取土烧砖的违法行为,并下发了《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的通知
9.此文报道的是梁林故居被拆除的始末,却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谈 谈。(6 分) 四 、 (2013 届广东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 - 21 题。, 不环保的“环保砖” 初夏时节,走进北方农村,常见的是连绵成片的庄稼地,地里是刚刚播 下的玉米种,水稻秧。焦点访谈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的一些村庄,在田地里看到 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耕地为何被挖成大坑 这是山西省长治市黄碾镇的黄中村,在村子边上,有这样一个大坑。坑 还真不小,深有十几米,面积呢,记者粗略看了一下,足有三、四十亩。再向坑 里看一看,有很多被车辆碾压过的痕迹和胡乱堆放的土堆。坑的四周更是被大型 机械挖得深一块浅一块。 从黄中村向北几公里,就是史回乡的杨家庄村。穿过一片玉米地,看到了一个同 样的深坑,面积比黄中村的更大。记者走了一上午,在长治地区的潞城市屯留县, 长治县等地就发现了二十多个这样的深坑。这些大坑出现在不同村子里,却非常 相似,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深。而且记者看到,大型挖土机还在开足马力 继续地挖,看来这坑的深度和宽度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甚至有些埋在地下的管 线都被挖断了。 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些深坑过去都是土质非常好的耕地。现在每年还领着国家给 的耕地补贴。但从四五年前开始却被人以每亩几百元的价钱给租用了。这些耕地 为什么被挖成大坑?挖出来的土又到哪里去了呢? 如此“环保砖” 在黄中村,记者跟着挖土机来到了一片厂房,远远地就听见了车间里传来的轰鸣 声,厂房顶上还能看到冒出的青烟。记者看到挖土机把土放在了传送带上,土被 打碎、筛成粉末,然后再运送到车间里被压成了一块块砖坯。原来,从大坑中挖 出的土,都被送到工厂烧成了砖。 煤矸石烧结砖是传统粘土砖的替代品之一。这种砖的最大特点当然是少用土多用 煤矸石,而在长治地区更是规定煤矸石的比例必须达到 70%以上,才被认为是新 型墙体材料。也就是说,用土的比例不能超过 30%,那么这所谓的环保砖到底用 了多少比例的土呢? 记者到后院看了看,发现这边一堆堆的粘土堆成小山,在几堆粘土后面好不容易 才看到了一小堆煤矸石。显而易见,这个砖厂烧砖所用的材料当中,本应该占大 头的煤矸石几乎成了象征性的摆设。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长治地区类似这样生产工艺的砖厂至少有四五十家。每家 每天的生产能力都在十五万块左右,四五十家砖厂一天能生产五六百万块冒牌的 环保砖。这么大量的消耗,难怪会把好好的耕地挖成这样。 煤矸石的成本每吨在 30 元左右。而就近挖取耕地上的土几乎是没有成本的。如 果按照环保砖的要求,一块砖以 70%煤矸石,30%的粘土来算,一天生产十五万 块砖要使用煤矸石 260 多吨,如果煤矸石只用 30%,粘土用 70%,那么一天只需 要 110 吨煤矸石。这样砖厂一天的成本就能省下四、五千块钱。 记者了解到,早在 2007 年,潞城市国土资源局在巡查过程中,就发现了辖区内各 个砖厂占用耕地取土烧砖的违法行为,并下发了《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的通知
书》。对一些砖厂一次性的罚款就高达10几万,并要求关闭砖厂,可检查之后 停上几天,没人查了接着生产。 真正新型环保砖少人问津 记者在长治采访时也发现,粘土砖并非没有合适的替代品。这种刚蒸出来还冒着 热气的灰色实心砖是全部使用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渣,通过高温蒸压而成的,一点 粘土都不使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砖,也是山西省墙改中心近年来推广使 用的替代材料。它的质量不比传统的红砖差,而且价格还更便宜 奇怪的是,违规生产冒牌环保砖的现象屡禁不止,而物美价廉的环保砖却销售不 畅,很少有老百姓买来盖房子。 据了解,老百姓不选择环保砖的主要原因是千百年来一直使用传统的红砖。而面 对新型材料,老百姓了解得少,觉得环保砖重量轻,担心质量不过关,能接受的 很少。实际上山西省2010年就已经出台了《蒸压粉煤灰砖、煤矸石烧结多孔砖 建筑技术规程》,所生产出来的砖已经能达到国家的标准。但是由于宣传推广的 力度不够,普及的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一边是新型环保砖鲜有人问津,生产 线长期闲置。另一边是冒牌环保砖生意红火,大量耕地每天都不断遭到破坏。 10.本文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详写了黄中村的大坑还要写杨家庄村的大坑?(4 分) 11.违规生产冒牌环保砖现象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12.请探究这篇报道的创作意图。(6分) 五 (2013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在大约公元前155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古希腊名医希 波克拉底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过用柳叶汁来镇痛和退热。1763年4月25日,英 国牛津郡的牧师爱德华·斯通给伦敦皇家学会主席写了一封信,报告了他应用柳 树皮治疗热病的情形。信中说,他5年里总共给大约50例病人服用这种树皮的 粉末,几乎从未失败过……1874年,苏格兰医生麦克拉根用柳树皮提取物成功 地降低了风湿病患者的体温,并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浮肿。两年后,他的实验报 告发表在了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后来,其他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苷, 并制备出水杨酸钠,也证明了它的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 从此,水杨酸钠就一直用于热病、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不过水杨酸钠味道比较 苦,而且服后人会感到胃十分不舒服。1897年,在拜耳公司工作的德国化学家 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他患有严重风湿病的父亲改造水杨酸钠。很快,他找到了 制成纯净乙酰水杨酸的方法。随后,拜耳公司工业药品实验室主任、药物学先驱 之一赫尔曼·德赖泽对水杨酸进行了缜密的硏究,肯定了水杨酸的药理功效。于 是,拜耳公司在1899年2月以“阿司匹林”的名字给此药注了册。 阿司匹林最初的使用和推广,没有做很多广告。拜耳公司起初只是免费将它提供 给医生使用。由于它效果好,立刻获得患者的欢迎。医生们对此药也十分欣赏, 仅仅两年时间里,各出版物上有关它的文章就达到了160篇,使它在全球的影响 迅速扩大
书》。对一些砖厂一次性的罚款就高达 10 几万,并要求关闭砖厂,可检查之后 停上几天,没人查了接着生产。 真正新型环保砖少人问津 记者在长治采访时也发现,粘土砖并非没有合适的替代品。这种刚蒸出来还冒着 热气的灰色实心砖是全部使用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渣,通过高温蒸压而成的,一点 粘土都不使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砖,也是山西省墙改中心近年来推广使 用的替代材料。它的质量不比传统的红砖差,而且价格还更便宜。 奇怪的是,违规生产冒牌环保砖的现象屡禁不止,而物美价廉的环保砖却销售不 畅,很少有老百姓买来盖房子。 据了解,老百姓不选择环保砖的主要原因是千百年来一直使用传统的红砖。而面 对新型材料,老百姓了解得少,觉得环保砖重量轻,担心质量不过关,能接受的 很少。实际上山西省 2010 年就已经出台了《蒸压粉煤灰砖、煤矸石烧结多孔砖 建筑技术规程》,所生产出来的砖已经能达到国家的标准。但是由于宣传推广的 力度不够,普及的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一边是新型环保砖鲜有人问津,生产 线长期闲置。另一边是冒牌环保砖生意红火,大量耕地每天都不断遭到破坏。 10.本文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详写了黄中村的大坑还要写杨家庄村的大坑?(4 分) 11.违规生产冒牌环保砖现象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 分) 12.请探究这篇报道的创作意图。(6 分) 五 、 (2013 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早在大约公元前 1550 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古希腊名医希 波克拉底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过用柳叶汁来镇痛和退热。1763 年 4 月 25 日,英 国牛津郡的牧师爱德华•斯通给伦敦皇家学会主席写了一封信,报告了他应用柳 树皮治疗热病的情形。信中说,他 5 年里总共给大约 50 例病人服用这种树皮的 粉末,几乎从未失败过……1874 年,苏格兰医生麦克拉根用柳树皮提取物成功 地降低了风湿病患者的体温,并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浮肿。两年后,他的实验报 告发表在了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后来,其他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苷, 并制备出水杨酸钠,也证明了它的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 从此,水杨酸钠就一直用于热病、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不过水杨酸钠味道比较 苦,而且服后人会感到胃十分不舒服。1897 年,在拜耳公司工作的德国化学家 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他患有严重风湿病的父亲改造水杨酸钠。很快,他找到了 制成纯净乙酰水杨酸的方法。随后,拜耳公司工业药品实验室主任、药物学先驱 之一赫尔曼•德赖泽对水杨酸进行了缜密的研究,肯定了水杨酸的药理功效。于 是,拜耳公司在 1899 年 2 月以“阿司匹林”的名字给此药注了册。 阿司匹林最初的使用和推广,没有做很多广告。拜耳公司起初只是免费将它提供 给医生使用。由于它效果好,立刻获得患者的欢迎。医生们对此药也十分欣赏, 仅仅两年时间里,各出版物上有关它的文章就达到了 160 篇,使它在全球的影响 迅速扩大
20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歌唱家恩里克·卡鲁索一度因为头痛烦恼不已。但在服用 阿司匹林之后,卡鲁索称,阿司匹林是“唯一能够减轻他病痛的药品”。捷克作 家弗朗茨·卡夫卡把阿司匹林看得更加神奇。他认为,这是“少有的几种能减轻 人生痛苦的药品之一” 近年,除了解热镇痛消炎等药效,阿司匹林还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过度凝集作用 1982年英国药理学家约翰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88年美国2万多名男性 医师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4↓%,掀开 了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的新篇章。由于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 价格,1985年,时任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的玛格丽特·赫克勒向媒体宣布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提高美国人民的素质”。2007年,美国预防学会将 阿司匹林、儿童免疫接种和戒烟并列为目前最有效的三种预防医学措施。因此, 在新药不断涌现、老药渐被淘汰的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被用得最多的药物。1994 年,全世界消耗阿司匹林的药片、胶囊丸、栓剂等数量多达362.5亿颗,总重量 高达1.16万吨。1997年,全世界产量增加到5万吨,如果做成500毫克的片剂 排列起来至少有100万公里,可以在地球和月球间走一个来回。 阿司匹林的神奇还不止于此,1988年澳大利亚的G·Kune教授根据研究结果第 次提出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癌症。2007年,一项针对近8万名美国注册女护士、 随访长达24年的研究再次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正如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在他的专著《阿司匹林的时代》中 所说,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 (摘自《意林》,有删改) 13.下列对“阿司匹林”药效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能降低风湿病患者的体温,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浮肿 B.具有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还能抗血小板过度凝集。 C.能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等 D.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可预防癌症,显著降低癌症死亡率。 14.作者借用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的话,说“阿司匹林是 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对作者这样说的理由,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阿司匹林是人类通过搜集治疗病例,实验研究等科硏活动才逐步认识并最终 生产出来的。 B.阿司匹林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英国药理学家约翰还因硏究其疗效获得了诺 贝尔医学奖。 C.在人类认识、生产阿司匹林的过程中,有大量专家学者参与,集中体现了人 类的科学智慧。 D.阿司匹林用途广泛、疗效显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用得最多的药物,有效维 护了人类的健康。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司匹林的最初发现源于民间,人们用柳树叶汁或柳树皮来镇痛和退热是其 最原始的疗效体现。 B.当科学家们从柳树皮中制备出水杨酸钠后,人们才初步认识了柳树中具有药 物疗效的化学物质。 C.由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在美国阿司匹林受到高度重视,被置于“提高美国 人民的素质”的高度
20 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歌唱家恩里克•卡鲁索一度因为头痛烦恼不已。但在服用 阿司匹林之后,卡鲁索称,阿司匹林是“唯一能够减轻他病痛的药品”。捷克作 家弗朗茨•卡夫卡把阿司匹林看得更加神奇。他认为,这是“少有的几种能减轻 人生痛苦的药品之一”。 近年,除了解热镇痛消炎等药效,阿司匹林还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过度凝集作用, 1982 年英国药理学家约翰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88 年美国 2 万多名男性 医师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 44%,掀开 了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的新篇章。由于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 价格,1985 年,时任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的玛格丽特•赫克勒向媒体宣布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提高美国人民的素质”。2007 年,美国预防学会将 阿司匹林、儿童免疫接种和戒烟并列为目前最有效的三种预防医学措施。因此, 在新药不断涌现、老药渐被淘汰的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被用得最多的药物。1994 年,全世界消耗阿司匹林的药片、胶囊丸、栓剂等数量多达 362.5 亿颗,总重量 高达 1.16 万吨。1997 年,全世界产量增加到 5 万吨,如果做成 500 毫克的片剂 排列起来至少有 100 万公里,可以在地球和月球间走一个来回。 阿司匹林的神奇还不止于此,1988 年澳大利亚的 G . Kune 教授根据研究结果第 一次提出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癌症。2007 年,一项针对近 8 万名美国注册女护士、 随访长达 24 年的研究再次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正如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在他的专著《阿司匹林的时代》中 所说,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 (摘自《意林》,有删改) 13.下列对“阿司匹林”药效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能降低风湿病患者的体温,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浮肿。 B.具有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还能抗血小板过度凝集。 C.能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等。 D.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可预防癌症,显著降低癌症死亡率。 14.作者借用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的话,说“阿司匹林是 ‘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对作者这样说的理由,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阿司匹林是人类通过搜集治疗病例,实验研究等科研活动才逐步认识并最终 生产出来的。 B.阿司匹林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英国药理学家约翰还因研究其疗效获得了诺 贝尔医学奖。 C.在人类认识、生产阿司匹林的过程中,有大量专家学者参与,集中体现了人 类的科学智慧。 D.阿司匹林用途广泛、疗效显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用得最多的药物,有效维 护了人类的健康。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阿司匹林的最初发现源于民间,人们用柳树叶汁或柳树皮来镇痛和退热是其 最原始的疗效体现。 B.当科学家们从柳树皮中制备出水杨酸钠后,人们才初步认识了柳树中具有药 物疗效的化学物质。 C.由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在美国阿司匹林受到高度重视,被置于“提高美国 人民的素质”的高度
D.在一项涉及人员多、随访时间漫长的硏究中,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癌症死亡 风险的疗效得到证实 六 (2013届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 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 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 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 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 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 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一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 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对 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 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 所占比重将增大。 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 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 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 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 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 从热带输送至中髙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 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 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 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 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 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江海底部的 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 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 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 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 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 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 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 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2012年9月下半月《百科知识》,有删改) 16.下列有关“台风”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它以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为主要能量来源,绕自 己的中心急速旋转,并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D.在一项涉及人员多、随访时间漫长的研究中,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癌症死亡 风险的疗效得到证实。 六 、 (2013 届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 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 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 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 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 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 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 7 月-9 月有 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 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 1/4 以上,对 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 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 所占比重将增大。 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 200 千米以上,巨 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 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 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 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 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 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 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 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 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 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江海底部的 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 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 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 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 年 6 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 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 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 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 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 2012 年 9 月下半月《百科知识》,有删改) 16.下列有关“台风”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它以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为主要能量来源,绕自 己的中心急速旋转,并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B.台风带来的降水占东南亚各国和美国等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是这 些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而且台风降水量占降水总量的比重还将不断增大。 C.台风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从低纬度地区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使全球维 持着热量平衡。如果没有台风,热带地区的气候会越发炎热,寒带地区则会越发 寒冷。 D.台风能通过降温缓解电力供需的矛盾;另一方面,在台风登陆时陆地下 垫面会削弱其风速,大大地减轻风害,甚至使台风不再成害而能被用于风力发电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 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海水上翻会卷起江海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 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持续的时 间在数小时到一两天不等,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 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许 多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8.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3分) 七 (2013届四川自贡上学期第一次诊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学习能力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中,昆虫也不例外。例如,昆虫的觅食行为不完全都 是出自本能,它们也需要通过学习辨别食物的气味。美国科学家利用一种气_4# 水(烟草天蛾的食物)以及另一种气味而无糖水,来训练烟草天蛾寻觅特定气味 他们将微电极植入烟草天蛾的大脑对其在训练前、训练中及训练后的神经细胞活 动和进食行为进行监测,发现它们的神经系统发生了剧烈的重组活动,从而将气 味进·行编码处理以便于大脑理解,表明烟草天缺能够学会辨别食物和非食物的 气味 昆虫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是它们不断适应多变环境 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的环境。科学 家已经证实,不同类群的昆虫其学习能力的大小是有区别的:昆虫越低等,学习 能力也_差;社会性昆虫的学习能力比独栖性昆虫强,如蜜蜂和蚂蚁的学习能力 较强,行为也较复杂。 另外,同种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学习能力差异&艮大,并且各种昆虫都有一定 的学习临界期限。对于寄生于寄主不同发育阶段的寄生蜂来说,幼虫寄生蜂在寄 主搜索过程中需要感觉的信号类别多、变异大,需要决策的步骤拟交多,故学习 能力最强,尤其是对植物气味的学习:蛹寄生蜂则次之,而且主要是对寄主气味 的学习;而卵寄生蜂的学习能力最弱 印记是昆虫学习行为的一个特例,只在其生命早期的一个被称为“关健期,,的 短暂时间内发生。在关健期内,昆虫如果获得了对某种显著刺激的记忆,例如寄 主植物的味道、巢穴的气味等,这种记忆就可以终生保留,并在需要的时候被重 新唤起。如果蝇在含有苹果提取物的人工饲料中饲养,则雌成虫在寻找产卵地点 时就会对苹《ˆ现出极强的偏好
B.台风带来的降水占东南亚各国和美国等地区总降雨量的 1/4 以上,是这 些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而且台风降水量占降水总量的比重还将不断增大。 C.台风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从低纬度地区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使全球维 持着热量平衡。如果没有台风,热带地区的气候会越发炎热,寒带地区则会越发 寒冷。 D.台风能通过降温缓解电力供需的矛盾;另一方面,在台风登陆时陆地下 垫面会削弱其风速,大大地减轻风害,甚至使台风不再成害而能被用于风力发电。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 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海水上翻会卷起江海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 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持续的时 间在数小时到一两天不等,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 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许 多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18.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3 分) 七 、 (2013 届四川自贡上学期第一次诊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学习能力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中,昆虫也不例外。例如,昆虫的觅食行为不完全都 是出自本能,它们也需要通过学习辨别食物的气味。美国科学家利用一种气_4# 水(烟草天蛾的食物)以及另一种气味而无糖水,来训练烟草天蛾寻觅特定气味。 他们将微电极植入烟草天蛾的大脑对其在训练前、训练中及训练后的神经细胞活 动和进食行为进行监测,发现它们的神经系统发生了剧烈的重组活动,从而将气 味进•行编码处理以便于大脑理解,表明烟草天缺能够学会辨别食物和非食物的 气味 昆虫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是它们不断适应多变环境、 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的环境。科学 家已经证实,不同类群的昆虫其学习能力的大小是有区别的:昆虫越低等,学习 能力也_差;社会性昆虫的学习能力比独栖性昆虫强,如蜜蜂和蚂蚁的学习能力 较强,行为也较复杂。 另外,同种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学习能力差异&艮大,并且各种昆虫都有一定 的学习临界期限。对于寄生于寄主不同发育阶段的寄生蜂来说,幼虫寄生蜂在寄 主搜索过程中需要感觉的信号类别多、变异大,需要决策的步骤拟交多,故学习 能力最强,尤其是对植物气味的学习;蛹寄生蜂则次之,而且主要是对寄主气味 的学习;而卵寄生蜂的学习能力最弱。 印记是昆虫学习行为的一个特例,只在其生命早期的一个被称为“关徤期,,的 短暂时间内发生。在关健期内,昆虫如果获得了对某种显著刺激的记忆,例如寄 主植物的味道、巢穴的气味等,这种记忆就可以终生保留,并在需要的时候被重 新唤起。如果蝇在含有苹果提取物的人工饲料中饲养,则雌成虫在寻找产卵地点 时就会对苹«^现出极强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