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修筑柏林墙 第十一章 1945-1961年间.有3.000,000东 德人移居西德,这种逃亡是东德玫 权无法容忍的。1961年8月,在警 从分裂 案的保护下.泥瓦工们砌戒了43公 里长的第一段墙基石.在拍林中心 陷下了铁慕。 斯大林诞辰纪念会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的70 岁生日。全世界的共产党代表齐集 大剧院以庆祝“被爱戴的、人民的 救星斯大林”。从左至右:陶格里 亚蒂(意大利)、柯西金、卡冈诺维 契、毛泽东〔中国)、布尔加宁、斯 大林、乌布里希〔东德),泽登巴尔 (蒙古)、赫鲁晓夫、克洛宾尼克、 伊巴幕丽〔西班牙热情之花)、乔 治乌德治(罗马尼亚)、苏斯洛夫、 战后的优先任务之一:重建欧洲 搏蒙絮尔瓦兹《法国》 什维尔尼克、契尔年科、马林科夫、 西罗基(捷克斯洛伐克,、贝利亚, !944-1945年的战斗使工程遭到毁坏 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米高杨、 欧洲经济全面耀痣。例如在法国,半数的 拉科西(匈牙利)。 桥梁与隧道无法使用。为了使生产童新兼 动。重建是首要的任务。 2009-08-16
2009-08-16
32 NATO 第十一章从分裂到开放 88-1950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195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0周年的英国定传吾。 这个组织于I949年4月4日成立千 华盛顿.其宗旨是“在北大西洋地区 保卫和平与安全,并促进稳定和福 利:。参加的国京有比利时、加章大, 丹麦、美国、法国、英国、希腊、冰 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 葡萄牙 欧洲委员会总部 欧洲委员会成立于 1949年5月5日,总 部设在斯特拉斯堡, 与欧洲议会设在间 一地点。欧洲委员 会起初的任务是实 现欧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统一,各成员国 保持着各自的完整主权。欧洲委员会在非政治领域的主要活 动是制定了《欧洲人权宪章》。 2009-08-16
2009-08-16
前 言 当你打开这本书时,你便进入一桩历史事件之中:而你在阅 读时,就会觉得将会参与进去。一本欧洲历史书,由欧洲不同 国家的历史学家共同撰写,集体对所写的书负责,有谁曾记得有 这样的书呢?这部著作于1992年出第一版,是12位历史学家三 年共同劳动的结果。五年后,我们觉得似乎有必要对本书内容加 以增补,给迅速变化的东欧以更多篇幅。因此,有两位波兰人士 加入原来的编写组。此后,这本教材使不再是12位、而是14位 欧洲历史学家的合作成果。 一部欧洲历史,虽然充满敌对与争夺,甚至杀伤流血,背信 弃义、某个领导人或某个民族一心称霸,以强凌弱,但是欧洲史 里也贯穿着频繁交往,彼此影响,互相借鉴和共同的欢欣喜悦。 “欧洲的现实”是当代的主要赌注之一,不论人们感到兴奋 也罢,感到遗憾也罢,这本书就是面向一切持有这种看法的人 的。 但是,我们不要产生误解!不论是作者或出版者都无意贬低 地区史和各国史。这些历史都占有无可争议的地位。另外,也不 是有意忽视世界和其他大陆的历史,对于了解当代世界,这些历 史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目标是补充性的,也就是帮助把欧洲 现实与各地区的历史、各国的实际以及全人类的境遇进行对照。 本书也是一种讨论。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一一备叙,因此 1 2009-08-16
2009-08-16
欧洲史 作了必要的选择,对这些选择必然会有不同看法,甚至有争议。 这些选择涉及到中心内容和文献资料两方面,并且也涉及到整体 设计,而整体设计必须考虑各国教学方法的差异。自1992年以 来,欧洲经历了许多动荡,有的是积极的,有时则是悲剧。通过 对这本教科书的增补,我们赋予它一种可能性,使它继续努力创 造一部所有欧洲人共同的历史。 现在我们就本着这种精神请大家开始阅读本书。 2 2009-08-16
2009-08-16
序 言 本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教科书。当然是一本历史教科书、 但它是由欧洲不同国家的14位历史学家共同编写的。我和他们 都深信,在各国历史之外,还有一幅更为全面的欧洲历史嬗变 的图景,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排除各国历史。偶然的机缘使我 既生为英国人,也是地道的法国人、挪威人,因此,促使我发 起编写本书的理由,也就不雉理解了。由于我并不完全属于某 个民族,所以曾常被我的英国和法国同窗学友侧目相看。对于 百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或是拿破仑发动的各次战 争,应当站在哪一边来看待呢? 凡此种种都在发展变化,但是为了应付各类民族主义突然 爆发的倾向,还应该更前进一步。这种民族主义表现有时被反 民主的目的所利用,或是担心丧失国家主权,而对外国势力的 控制产生恐惧。在欧洲探索自身前途命运过程中,似乎有种难 以把握的东西在阻止各民族彼此接近。这种难以把握的东西既 包括不同程度的经济利益、语言习惯、文化传统,而且也有往 往是些莫名其妙的偏见。这些偏见根深蒂固,在家庭中、而且 往往也因学校里历史教学某些方面的影响而世代相传,绵延不 绝。 编写本书以各国历史为起点是顺理成章的事,本国历史不 是每个人都最熟悉的吗?本国历史不是被看作民族与文化特性的 2009-08-16
200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