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稽,古地名,绍兴的别称,故吴越地。《滕王阁序》“目吴会于云间”一说“会 读kuai,秦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苏州),郡、县相连,称为吴会。 B.传,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 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另一类是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文中 指的是第一类 C.筑台,即建造游观之台。文中燕昭王筑台是招贤之意 D.表,指给皇帝上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不悉,旧时书信结尾处的套语 犹言不尽。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起笔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接着描述了盛孝章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艰难 处境。 B.第二段开头作者援引齐桓公的典故,是想以曹操比齐桓公,勉励曹操招纳贤才,匡 复汉室。 C.第三段列举了许多历史典故,目的是想让曹操知道,营救盛孝章可以让天下人才归 依曹操 D.本文叙述紧凑,文字凝练,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来打动对方,措辞得体,具有 定的感染力。 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5分) (2)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5分) (3)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会稽,古地名,绍兴的别称,故吴越地。《滕王阁序》“目吴会于云间”一说“会” 读 kuài ,秦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苏州),郡、县相连,称为吴会。 B. 传,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 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另一类是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文中 指的是第一类。 C. 筑台,即建造游观之台。文中燕昭王筑台是招贤之意。 D. 表,指给皇帝上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不悉,旧时书信结尾处的套语, 犹言不尽。 13.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起笔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接着描述了盛孝章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艰难 处境。 B. 第二段开头作者援引齐桓公的典故,是想以曹操比齐桓公,勉励曹操招纳贤才,匡 复汉室。 C. 第三段列举了许多历史典故,目的是想让曹操知道,营救盛孝章可以让天下人才归 依曹操。 D. 本文叙述紧凑,文字凝练,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来打动对方,措辞得体,具有一 定的感染力。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4 分) (1)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5 分) (2)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5 分) (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4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小题。 晚秋登城北门① 【宋】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②。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 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 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 日渐衰颓的情况 B.“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 故都的怀恋之情。 C.“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 多,铁马往事仍萦怀 D.“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 报国心志的抒发 E.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想,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之思、赤 子之情跃然纸上。 16.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本题共12分) (1)《阿房宫赋》用 ”。两个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小题。 晚秋登城北门① 【宋】陆 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②。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 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 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 日渐衰颓的情况。 B. “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 故都的怀恋之情。 C. “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 多,铁马往事仍萦怀 D. “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 报国心志的抒发。 E.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想,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之思、赤 子之情跃然纸上。 16. 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6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的部分。(每空 1 分,本题共 12 分) (1)《阿房宫赋》用“ , ”。两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