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二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吾知其亦已兮, 原《离骚》)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 亭集序》) (3)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4)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5)舞榭(xie)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6) ,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 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 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 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 以为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 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 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 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杈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 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 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 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 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 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 家。其见知信如此。仪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 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 “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 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 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 年八十一卒。 (《三国志·吴书》)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福建省长乐二中 2012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 原《离骚》)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 亭集序》) (3)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4)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5)舞榭(xiè)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6) ,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 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 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 “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 以为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 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 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 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 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 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 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 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 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 家。其见知信如此。仪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 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 “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 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 “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 年八十一卒。 (《三国志·吴书》)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谢:辞让 B.入阙省尚书 省:省略、减少 C.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 置住宿 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 戚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 (3分)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③⑤ ②③ D.②③④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 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 勇公正 D.是仪经常提出建议,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 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3分) 翻 译 (2)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3 分) 翻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1)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3分) (2)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什么妙处?(3分)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谢:辞让 B.入阙省尚书 事 省:省略、减少 C.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 置住宿 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 戚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 (3 分)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 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 勇公正。 D.是仪经常提出建议,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 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3 分) 翻 译: (2)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3 分) 翻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1)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3 分) 答: (2)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什么妙处?(3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吕布得知张飞抢了自己在山东买的马,随即点兵往小沛,大骂刘备,张飞反 击说:“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三国演义》) B.林佩瑶少女时代曾与雷鸣相恋,雷鸣送给她一本《浮士德》和一朵白玫瑰 之后,雷鸣南下从军,林佩瑶则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吴荪甫。(《子夜》) C.战乱到来,高家许多人跑去投靠亲戚,留在府中的人则聚在一起商量逃难的 办法,瑞珏和琴都很恐慌,梅则冷冷地说“我只有这条命”。(《家》) D.副主教盯着广场,爱斯梅拉达正在跳舞,一个男子偶尔起来绕一圈,然后又 坐下,把山羊抱在膝头,副主教认出,那个男子就是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E.涅赫柳多夫在法庭上认出了马斯洛娃,内心深深自责。回家后,他想起当初 把那笔钱塞给她的情景,不禁大声说:“哎呀,哎呀!多么丑恶!”(《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 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 说以上这段话的人是谁?她“跌了扇子”,宝玉是如何对待的?临死前,她送给 宝玉什么东西留念? (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回答问题。 “永远属于你。”两个人都将这句话说了两遍。 地球上没有比这种许诺更纯真的了… 说“永远属于你”这个许诺的,除了欧也妮,还有一个人是谁?他离开欧也妮后 去了哪里?后来他做了哪些违背这个许诺的事? 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 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 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 为表现。(2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吕布得知张飞抢了自己在山东买的马,随即点兵往小沛,大骂刘备,张飞反 击说:“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三国演义》) B.林佩瑶少女时代曾与雷鸣相恋,雷鸣送给她一本《浮士德》和一朵白玫瑰。 之后,雷鸣南下从军,林佩瑶则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吴荪甫。(《子夜》) C.战乱到来,高家许多人跑去投靠亲戚,留在府中的人则聚在一起商量逃难的 办法,瑞珏和琴都很恐慌,梅则冷冷地说“我只有这条命”。(《家》) D.副主教盯着广场,爱斯梅拉达正在跳舞,一个男子偶尔起来绕一圈,然后又 坐下,把山羊抱在膝头,副主教认出,那个男子就是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E.涅赫柳多夫在法庭上认出了马斯洛娃,内心深深自责。回家后,他想起当初 把那笔钱塞给她的情景,不禁大声说:“哎呀,哎呀!多么丑恶!”(《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 了,今儿又来寻我们 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 说以上这段话的人是谁?她“跌了扇子”,宝玉是如何对待的?临死前,她送给 宝玉什么东西留念? (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回答问题。 “永远属于你。”两个人都将这句话说了两遍。 地球上没有比这种许诺更纯真的了…… 说“永远属于你”这个许诺的,除了欧也妮,还有一个人是谁?他离开欧也妮后 去了哪里?后来他做了哪些违背这个许诺的事? 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 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 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 为表现。(2 分)
(2)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于“仁”的各自看法。(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 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 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这一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 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 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 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 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 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 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 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 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 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 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髙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 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一一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 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 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 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 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 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答: (2)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于“仁”的各自看法。(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2 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 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 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这一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 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 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 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 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 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 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 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 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 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 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 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 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 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 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 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 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摘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1.文章第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 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分) 12.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 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暗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 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写着五个篆字: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 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 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的。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 原在省城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 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 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 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 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査这幅画的装裱质量, 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 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一一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 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 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 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 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
(摘自 2010 年 6 月 22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 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 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1.文章第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 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 分) 答: 12.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 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 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5 题。 暗 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 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写着五个篆字: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 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 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的。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 原在省城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 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 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 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 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 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 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 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 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 口气。 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 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