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诗山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枪查 语文试题 命题人:洪培欣审题人:金中考试时间:2010.2.23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 (3)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λ蜀,除 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 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 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己。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迁参 军、领长史,加扶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 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福建省诗山中学 2010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命题人:洪培欣 审题人:金中 考试时间:2010.2.23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3)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李清照《声声慢》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 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 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 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迁参 军、领长史,加扶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 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 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 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構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 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 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 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 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 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 道,皆此类也。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 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2.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雅:向来 B.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赞:赞美 C.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 追究 D.道险运艰,竟不能克克:战胜、攻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琬二十岁时就与他的表弟颇有名气。他在任广都县令时曾因不理政事险些被刘备 杀掉 B.蒋琬不但有治国之才,而且宽以待人,东曹掾杨戏曾经诽谤蒋琬说他“办事昏庯糊 涂,实在不如以前的人。”但蒋琬并不在意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 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 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構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 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 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 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 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 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 道,皆此类也。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 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2.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 雅:向来 B.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赞:赞美 C.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 推:追究 D.道险运艰,竟不能克 克:战胜、攻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蒋琬二十岁时就与他的表弟颇有名气。他在任广都县令时曾因不理政事险些被刘备 杀掉。 B.蒋琬不但有治国之才,而且宽以待人,东曹掾杨戏曾经诽谤蒋琬说他“办事昏庸糊 涂,实在不如以前的人。”但蒋琬并不在意
C.蒋琬才智出类拔萃,处群臣之首,诸葛亮去世时,朝野惶惧,蒋琬虽初总朝政而镇 定自若,既无悲戚的容颜,又没有喜悦的声色,神态举止,一如往日 D.蒋琬的个人品格值得称道,他一心为公,胸怀宽大,能体察下情,不计个人恩怨 维护了蜀汉集团内部的团结 4.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2分) (2)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落日怅望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诗歌题为“落日怅望”,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3分) (2).结合全诗,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诗(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5分)()
C.蒋琬才智出类拔萃,处群臣之首,诸葛亮去世时,朝野惶惧,蒋琬虽初总朝政而镇 定自若,既无悲戚的容颜,又没有喜悦的声色,神态举止,一如往日。 D.蒋琬的个人品格值得称道,他一心为公,胸怀宽大,能体察下情,不计个人恩怨, 维护了蜀汉集团内部的团结 4.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 分) 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 分) (1)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2 分) (2)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4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诗歌题为“落日怅望”,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3 分) (2).结合全诗,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诗(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5 分)( )
A.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的前一个晚上去找觉慧。觉慧赶着写稿,没听完鸣凤的衷诉就 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急 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鸣凤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 湖水中。(《家》) B.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心疼她暑天跑来看他 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红楼梦》) C.在大街的尽头,一处黑魃魃的凹进去的地方,就看见了葛朗台的家。长年的失修, 已经使门框上出现了好多洞眼,倒有几分像监狱的门口。 这是小说发生的背景:索漠小城不像巴黎那么繁华,房子看上去活像阴森的修道院,凄 凉、衰败、枯燥。(《欧也妮·葛朗台》) D.吴荪甫异样地狂笑着,站起身来就走出了那书房,一直跑上楼去。现在知道什么都 完了,他倒又镇静起来了 吴荪甫彻底破产了,绝望得甚至想自杀。但他告诉丁医生自己没事,随后就叫妻子赶快 收拾,晚上就上轮船,他将携着全家人到牯岭避暑。(《子夜》) E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番,便用长枪挑开笼门, 但这匹体格雄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 懒洋洋地又躺下了。堂吉诃德在管狮人的假意夸奖之下自以为得胜,并要求管狮人见到国王 时,一定要把这件英勇的事迹禀报给国王。还说:“假如陛下问这是谁的英雄事迹,你就告 诉他是狮子骑士的 (《堂吉诃德》) 8.填空题。(5分) (1)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拥着三位姑娘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身 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
A. 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的前一个晚上去找觉慧。觉慧赶着写稿,没听完鸣凤的衷诉就 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急 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鸣凤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 湖水中。(《家》) B. 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心疼她暑天跑来看他。 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红楼梦》) C. 在大街的尽头,一处黑魆魆的凹进去的地方,就看见了葛朗台的家。长年的失修, 已经使门框上出现了好多洞眼,倒有几分像监狱的门口。 这是小说发生的背景:索漠小城不像巴黎那么繁华,房子看上去活像阴森的修道院,凄 凉、衰败、枯燥。(《欧也妮·葛朗台》) D. 吴荪甫异样地狂笑着,站起身来就走出了那书房,一直跑上楼去。现在知道什么都 完了,他倒又镇静起来了。 吴荪甫彻底破产了,绝望得甚至想自杀。但他告诉丁医生自己没事,随后就叫妻子赶快 收拾,晚上就上轮船,他将携着全家人到牯岭避暑。(《子夜》) E.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番,便用长枪挑开笼门, 但这匹体格雄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 懒洋洋地又躺下了。堂吉诃德在管狮人的假意夸奖之下自以为得胜,并要求管狮人见到国王 时,一定要把这件英勇的事迹禀报给国王。还说:“假如陛下问这是谁的英雄事迹,你就告 诉他是狮子骑士的……” (《堂吉诃德》) 8.填空题。 (5 分) (1)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拥着三位姑娘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身 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
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 三人皆是一样的妆束。《红楼梦》 上面文字描写的是那三个人物的出场 (2)取材于《三国演义》的京剧《失空斩》,是由 三个故事 组成,故事前后衔接。讲述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北伐的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 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 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 子梁惠王上》) (1)下列对选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 育他们。 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湾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 以时”养民 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 枕无忧了
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 三人皆是一样的妆束。《红楼梦》 上面文字描写的是那三个人物的出场 、 、 (2)取材于《三国演义》的京剧《失空斩》,是由“ ”、“ ”、“ ”三个故事 组成,故事前后衔接。讲述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北伐的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 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 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 子·梁惠王上》) (1)下列对选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 育他们。 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 “以时”养民。 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 枕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