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 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 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 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 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 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 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 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 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 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 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 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 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 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 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
黄山市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 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 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 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 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 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 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 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 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 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 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 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 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 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 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
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 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 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 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 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 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 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 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 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 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 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 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 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 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 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 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 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 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 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 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 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 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 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 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 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 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 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 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 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 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 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 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 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 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 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 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 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 成了影响。 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 内心世界。 C.“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 优越性 D.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 程度的口语化 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 抒发复杂的情感 B.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 赏,又能娱悦听众。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 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诗庄词媚ν词为艳科ˆ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 容方面存在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 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 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 成了影响。 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 内心世界。 C.“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 优越性。 D.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 程度的口语化。 2.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 抒发复杂的情感。 B.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 赏,又能娱悦听众。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 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 容方面存在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 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 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 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 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 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 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 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 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 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 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 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
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 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 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 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 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 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 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 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 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 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 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
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 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 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 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舍契若神。自 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 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 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 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且之, 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 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问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 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 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连缀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兆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且之使眼色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 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 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 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舍契若神。自 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 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 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 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 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问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 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 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连缀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兆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素常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使眼色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