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时代迫切需要凝聚共识 网络时代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它提升了生产力、文化 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在人们获得独立与自由感的 同时,它也削弱了人们对于权威、权力的敬畏感和人际关系纽带,个人责任感和 义务感日益淡薄,一个社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以及一个国家,都 难以找到共同认可的价值,难以形成共识。共识的缺失会导致人们的历史、文化、 政治认同和地区或国家认同逐步淡化。共识的缺失,导致的可能是只有争论与偏 执没有理性与行动,只有思想没有力量。 那么,如何才能凝聚共识? 首先,求同存异,努力做到多元文化与一元意识形态的统一。执政党首 先必须承认并认真对待网络时代带来的多元化、去中心化,在此基础上,包容并 与多元化文化平等对话、交流,才会与广大网民以及民众平等对话,才能做到在 网络时代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巩固执政基础,广大民众才可能自愿融入主流文化 中去,社会才可能塑造政治共识与文化共识。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开放性的特点, 让持不同观点的人们以及基于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从各自角度与立场出发通过网 络努力寻求未来的彼此理解乃至融合。 其次,现代社会凝聚社会共识需要倚重民主。我们寄希望于互联网推进 中国的民主发展,但是如果网络只是一个意见场,只是一个相互谩骂、偏执狂成 堆的地方的话,那网络肯定担当不起民主的重任。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只有公民 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得到保障,执政党才有可能真正凝聚民 心,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名副其实。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凝聚民心, 我们需要在党内民主、基层民主等方面做出切实的努力。 再次,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与反腐倡廉。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普通老 百姓对政府往往持敬畏与依靠心态。他们一方面害怕“官家”,尽量不与“官 府”交往;另一方面,出了事情又呼唤“青天大老爷”式的清官来解决他们所遇 到的所有问题。现在中国老百姓遇到的问题就是物价高、房价高、看病难、就业 难、教育不公、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等等。这些问题是共识缺失时代的“共 识”一一是广大民众包括网民真正关心的。只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执政党的执 政能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执政党也才能得到普通百姓,包括网民的拥护。也只 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共识才能凝聚,认同才能重构。 最后,重塑敬畏,从凝聚最基本的共识做起。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的敬畏是 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但是,当下的中国社会,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共识 敬畏之心似乎严重缺失。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原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权威性和公 信力有所降低,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尚在建构之中,这使得许多人 缺失信仰层面的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道德沦丧、行为失范、腐败之风难以 避免,更谈不上形成共识,凝聚认同 1.下列有关“共识”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分 A.共识是共同认可的价值,包括对历史、文化、政治认同和对地区或国家认同 B.缺失共识的社会只有争论与偏执而没有理性与行动,只有思想而没有力量
黄山市 2013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网络时代迫切需要凝聚共识 网络时代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它提升了生产力、文化 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在人们获得独立与自由感的 同时,它也削弱了人们对于权威、权力的敬畏感和人际关系纽带,个人责任感和 义务感日益淡薄,一个社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以及一个国家,都 难以找到共同认可的价值,难以形成共识。共识的缺失会导致人们的历史、文化、 政治认同和地区或国家认同逐步淡化。共识的缺失,导致的可能是只有争论与偏 执没有理性与行动,只有思想没有力量。 那么,如何才能凝聚共识? 首先,求同存异,努力做到多元文化与一元意识形态的统一。执政党首 先必须承认并认真对待网络时代带来的多元化、去中心化,在此基础上,包容并 与多元化文化平等对话、交流,才会与广大网民以及民众平等对话,才能做到在 网络时代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巩固执政基础,广大民众才可能自愿融入主流文化 中去,社会才可能塑造政治共识与文化共识。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开放性的特点, 让持不同观点的人们以及基于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从各自角度与立场出发通过网 络努力寻求未来的彼此理解乃至融合。 其次,现代社会凝聚社会共识需要倚重民主。我们寄希望于互联网推进 中国的民主发展,但是如果网络只是一个意见场,只是一个相互谩骂、偏执狂成 堆的地方的话,那网络肯定担当不起民主的重任。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只有公民 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得到保障,执政党才有可能真正凝聚民 心,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名副其实。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凝聚民心, 我们需要在党内民主、基层民主等方面做出切实的努力。 再次,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与反腐倡廉。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普通老 百姓对政府往往持敬畏与依靠心态。他们一方面害怕“官家”,尽量不与“官 府”交往;另一方面,出了事情又呼唤“青天大老爷”式的清官来解决他们所遇 到的所有问题。现在中国老百姓遇到的问题就是物价高、房价高、看病难、就业 难、教育不公、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等等。这些问题是共识缺失时代的“共 识”——是广大民众包括网民真正关心的。只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执政党的执 政能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执政党也才能得到普通百姓,包括网民的拥护。也只 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共识才能凝聚,认同才能重构。 最后,重塑敬畏,从凝聚最基本的共识做起。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的敬畏是 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但是,当下的中国社会,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共识—— 敬畏之心似乎严重缺失。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原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权威性和公 信力有所降低,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尚在建构之中,这使得许多人 缺失信仰层面的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道德沦丧、行为失范、腐败之风难以 避免,更谈不上形成共识,凝聚认同。 1.下列有关“共识”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共识是共同认可的价值,包括对历史、文化、政治认同和对地区或国家认同。 B.缺失共识的社会只有争论与偏执而没有理性与行动,只有思想而没有力量
C.政治共识和文化共识的形成需要执政党包容并与多元文化平等对话、交流。 D.最基本的共识是敬畏之心,它与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关系十分紧密。 2.下列对网络时代共识缺失的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网络时代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人际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紧 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逐渐淡薄。 B.多元文化与一元意识形态尚未统一,不同观点及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还不能很 好地通过网络努力寻求理解乃至融合 C.执政党缺乏解决广大民众真正关心的物价高、房价高、看病难、教育不公等 民生问题以及贪污腐败问题的能力。 D.许多人对于原有价值观和道德观没有信仰层面的敬畏之心,而新的适应时代 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还没有建构成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寄希望于互联网推进中国的民主发展,但是网络只是一个相互谩骂、诋 毁的地方,但当不起推进民主发展的重任 B.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得到保障,执政党就有可能真 正凝聚民心,社会主义民主就能真正实现。 C.执政党只有满足中国普通老百姓对政府的依靠需求,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才能得到普通百姓的拥护,才能凝聚共识。 D.当下的中国社会,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数量太少,我们应该大力宣扬推 广宗教信仰,从而重塑人们的敬畏之心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孝宗即位, 迁著作佐郎。当是时,帝初政,锐意事功,命令四出,贵近或预密议。会诏百官 言事,大昌奏曰:“汉石显知元帝信己,先请夜开宫门之诏。他日,故夜还,称 诏启关,或言矫制,帝笑以前诏示之。自是显真矫制,人不复言。国朝命令必由 三省,防此弊也。请自今被御前直降文书,皆申省审奏乃得行,以合祖宗之规, 以防石显之奸。”又言:“去岁完颜亮入寇,无一士死守,而兵将至今策勋未已 惟李宝捷胶西,虞允文战采石,实屠亮之阶。今宝罢兵,允文守夔,此公论所谓 不平也。”帝称善。 进秘阁修撰,帝劳之曰:“卿,朕所简记。监司若人人如卿,朕何忧?”兼中书 舍人。六和塔寺僧以镇潮为功,求内降给赐所置田产仍免科徭,大昌奏:“僧寺 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况自修塔之后,潮果不啮岸乎?”寝其 命。权刑部侍郎,升侍讲兼国子祭酒。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 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乎 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兼给事中。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部曲殴百姓,守 帅辛弃疾以言状徙帅江西。大昌因极论“自此屯戍州郡,不可为矣”!逢原由是 坐削两官,降本军副将。累迁权吏部尚书。言:“今日诸军,西北旧人日少,其 子孙伉健者,当教之战阵。不宜轻听离军。且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 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既有征行,无人在选。奈 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庯常弃之平?愿留三衙勿遣
C.政治共识和文化共识的形成需要执政党包容并与多元文化平等对话、交流。 D.最基本的共识是敬畏之心,它与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关系十分紧密。 2.下列对网络时代共识缺失的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网络时代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人际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紧 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逐渐淡薄。 B.多元文化与一元意识形态尚未统一,不同观点及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还不能很 好地通过网络努力寻求理解乃至融合。 C.执政党缺乏解决广大民众真正关心的物价高、房价高、看病难、教育不公等 民生问题以及贪污腐败问题的能力。 D.许多人对于原有价值观和道德观没有信仰层面的敬畏之心,而新的适应时代 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还没有建构成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寄希望于互联网推进中国的民主发展,但是网络只是一个相互谩骂、诋 毁的地方,但当不起推进民主发展的重任。 B.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得到保障,执政党就有可能真 正凝聚民心,社会主义民主就能真正实现。 C.执政党只有满足中国普通老百姓对政府的依靠需求,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才能得到普通百姓的拥护,才能凝聚共识。 D.当下的中国社会,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数量太少,我们应该大力宣扬推 广宗教信仰,从而重塑人们的敬畏之心。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孝宗即位, 迁著作佐郎。当是时,帝初政,锐意事功,命令四出,贵近或预密议。会诏百官 言事,大昌奏曰:“汉石显知元帝信己,先请夜开宫门之诏。他日,故夜还,称 诏启关,或言矫制,帝笑以前诏示之。自是显真矫制,人不复言。国朝命令必由 三省,防此弊也。请自今被御前直降文书,皆申省审奏乃得行,以合祖宗之规, 以防石显之奸。”又言:“去岁完颜亮入寇,无一士死守,而兵将至今策勋未已。 惟李宝捷胶西,虞允文战采石,实屠亮之阶。今宝罢兵,允文守夔,此公论所谓 不平也。”帝称善。 进秘阁修撰,帝劳之曰:“卿,朕所简记。监司若人人如卿,朕何忧?”兼中书 舍人。六和塔寺僧以镇潮为功,求内降给赐所置田产仍免科徭,大昌奏:“僧寺 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况自修塔之后,潮果不啮岸乎?”寝其 命。权刑部侍郎,升侍讲兼国子祭酒。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 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乎 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兼给事中。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部曲殴百姓,守 帅辛弃疾以言状徙帅江西。大昌因极论“自此屯戍州郡,不可为矣”!逢原由是 坐削两官,降本军副将。累迁权吏部尚书。言:“今日诸军,西北旧人日少,其 子孙伉健者,当教之战阵。不宜轻听离军。且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 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既有征行,无人在选。奈 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会行中外更迭之制,力请郡,遂出知泉州。汀州贼沈师作乱,戍将萧统领与战死, 闽部大震。漕檄统制裴师武讨之。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 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当是时,贼谋攻城,而先使谍者衷甲纵火 为内应。会师武军至,复得谍者,贼遂散去。迁知建宁府。光宗嗣位,徙知明州, 寻奉祠。绍熙五年,请老,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贵近或预密议 预:参与 B.而兵将至今策勋未已 策:鞭策 C.逢原由是坐削两官 坐:入罪 D.今率三年辄补外 率:大致,一般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如此,则法伸乎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卿,朕所简记 为仲卿母所谴,自誓不 嫁 C.守帅辛弃疾以言状徙帅江西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D.其子孙伉健者,当教之战阵 而记游者甚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大昌重视朝纲,仗义执言。他提出皇帝亲自授与的文书,都要经由省署的 审核上奏才可以施行,并为李宝、虞允文二人所受待遇感到不平。 B.程大昌知人善任,见识卓远。他希望将担任宫廷警卫的士兵留在衙内不要派 遣补外,凋萎补外不能发挥这些人的长处,一旦国家有征伐,无人选用 C.程大昌尊重事实,体察民情。他认为僧寺既已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 移加到百姓头上是不合理的。 D.程大昌处事果断,敢于担当。汀州逆贼沈师作乱,师武因为未得到帅符不肯 出征,由于事情紧急,程大昌写信命令师武讨伐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6分) 译文: 2)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4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横塘,旧址在近苏州西南,这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南浦,本指水的南边, 后来把它作为送别地点的代称 8.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9.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
会行中外更迭之制,力请郡,遂出知泉州。汀州贼沈师作乱,戍将萧统领与战死, 闽部大震。漕檄统制裴师武讨之。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 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当是时,贼谋攻城,而先使谍者衷甲纵火 为内应。会师武军至,复得谍者,贼遂散去。迁知建宁府。光宗嗣位,徙知明州, 寻奉祠。绍熙五年,请老,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贵近或预密议 预:参与 B.而兵将至今策勋未已 策:鞭策 C.逢原由是坐削两官 坐:入罪 D.今率三年辄补外 率:大致,一般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如此,则法伸乎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卿,朕所简记 为仲卿母所谴,自誓不 嫁 C.守帅辛弃疾以言状徙帅江西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D.其子孙伉健者,当教之战阵 而记游者甚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程大昌重视朝纲,仗义执言。他提出皇帝亲自授与的文书,都要经由省署的 审核上奏才可以施行,并为李宝、虞允文二人所受待遇感到不平。 B.程大昌知人善任,见识卓远。他希望将担任宫廷警卫的士兵留在衙内不要派 遣补外,凋萎补外不能发挥这些人的长处,一旦国家有征伐,无人选用。 C.程大昌尊重事实,体察民情。他认为僧寺既已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 移加到百姓头上是不合理的。 D.程大昌处事果断,敢于担当。汀州逆贼沈师作乱,师武因为未得到帅符不肯 出征,由于事情紧急,程大昌写信命令师武讨伐。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6 分) 译文: (2)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4 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横 塘① [宋]范成大 南浦②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横塘,旧址在近苏州西南,这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南浦,本指水的南边, 后来把它作为送别地点的代称。 8.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 答: 9.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 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 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 (2) (3) ,(4) (5) ,(6)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乙:(1)大漠孤烟直 王 维《使至塞上》) (2)云青青兮欲雨, (李 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 贺《李凭箜篌引》) 尽西风,季鹰归来? (辛弃 疾《水龙吟》)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 《桃花源记》)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 《陈情表》) 三、(2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邪树 何葆国 村南坡地上斜歪歪地长着一棵老芒果树,好像当初栽种时没精心扶正似的。关于 这棵芒果树,听老辈人说,而老辈人听老老辈人说,总而言之几代相传啦,这是 棵邪树,果子是千万不能吃的,你要是管不住嘴,把它吃进肚子里去,这下好了 第二天睡醒,你摸摸脑壳看,它就长在你额头中间· 只跟芒果大小的肉果子! 老辈人的话总不会错。 你要是吃错了药说不信,村里辈份最高的大缠公就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你:很早以 前,也是有个少年家不信老辈人的话,偷偷摘了只熟果,在吃之前为了保险,拼 命搓洗了七八遍,皮也削得很干净,可是吃下去,第二天照样长出一只肉果子 照样! 老辈人说的话会有错吗 只是,家里有十二三岁小孩的一些父母被害苦了,他们成天训诫、提防着小孩偷 尝禁果。小孩因为无知而无所畏惧,或许单单出于好奇心就敢破忌。这些父母几 乎不敢想象那么一天,他们建议砍掉树算了,不就是一棵邪树吗?但是以大缠公 为首的老辈人并不曾从老老辈人那里听说这树可以砍,也不曾听说不可以砍,他 们便一时思忖、商榷了七天七夜,最后搬来历书看过罗盘,才下了结论说:虽然 是邪树,与村庄的风水却有牵涉,不宜砍伐,应让它自生自灭。 年复一年,老芒果树开花、结果、熟透、掉落、腐烂。那么多年来,村里人熟视 无睹不为诱惑,而一茬茬小孩经过老辈人长期不懈的调教也深明大义,他们娶妻、 生子,然后严肃认真且不遗余力地调教出又一代听话的小孩。年复一年,老芒果 树开花、结果、熟透、掉落、腐烂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 答,则按甲题计分)(6 分) 甲: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 , (2) 。 (3) ,(4) 。 (5) ,(6)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乙:(1)大漠孤烟直, 。 (王 维《使至塞上》) (2)云青青兮欲雨, 。 (李 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吴丝蜀桐张高秋, 。 (李 贺《李凭箜篌引》) (4) ,尽西风,季鹰归来? (辛弃 疾《水龙吟》)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陶渊明 《桃花源记》)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 《陈情表》) 三、(24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1~14 题。 邪 树 何葆国 村南坡地上斜歪歪地长着一棵老芒果树,好像当初栽种时没精心扶正似的。关于 这棵芒果树,听老辈人说,而老辈人听老老辈人说,总而言之几代相传啦,这是 棵邪树,果子是千万不能吃的,你要是管不住嘴,把它吃进肚子里去,这下好了, 第二天睡醒,你摸摸脑壳看,它就长在你额头中间——一只跟芒果大小的肉果子! 老辈人的话总不会错。 你要是吃错了药说不信,村里辈份最高的大缠公就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你:很早以 前,也是有个少年家不信老辈人的话,偷偷摘了只熟果,在吃之前为了保险,拼 命搓洗了七八遍,皮也削得很干净,可是吃下去,第二天照样长出一只肉果子。 照样! 老辈人说的话会有错吗? 只是,家里有十二三岁小孩的一些父母被害苦了,他们成天训诫、提防着小孩偷 尝禁果。小孩因为无知而无所畏惧,或许单单出于好奇心就敢破忌。这些父母几 乎不敢想象那么一天,他们建议砍掉树算了,不就是一棵邪树吗?但是以大缠公 为首的老辈人并不曾从老老辈人那里听说这树可以砍,也不曾听说不可以砍,他 们便一时思忖、商榷了七天七夜,最后搬来历书看过罗盘,才下了结论说:虽然 是邪树,与村庄的风水却有牵涉,不宜砍伐,应让它自生自灭。 年复一年,老芒果树开花、结果、熟透、掉落、腐烂。那么多年来,村里人熟视 无睹不为诱惑,而一茬茬小孩经过老辈人长期不懈的调教也深明大义,他们娶妻、 生子,然后严肃认真且不遗余力地调教出又一代听话的小孩。年复一年,老芒果 树开花、结果、熟透、掉落、腐烂
时间到了这年秋天。大缠公在城里念书的孙子小放,考大学没考上,灰头灰脑回 到了村里。因为心情烦躁,就爬上了老芒果树。小放看见果子那样饱满诱人,就 不相信吃不得,就一口气吃了五只。嘴啃下来的青皮吐在树底下,一簇簇,幽幽 的闪晃着青光。 不用说,有人看见了这一幕,立即飞报全村。小放下了树刚进门,大缠公拄着拐 杖,颤颤巍巍就迎上来,一手揪住小放的耳朵,怒斥道:“老辈人的话,你都听 哪去了?我看你明天长肉果子!”小放只是呀呀叫痛,没有争辩。 村里人都说,这下有戏看了,小放这书呆子明天……哼哼! 然而,第二天他们看到小放时,全惊呆了!小放故意用手梳弄了几下头发,又在 平坦的额上擦了几擦,不屑地撇撇嘴,一副得胜将军的模样。 真是怪了……居然屁事也没有……莫非老辈人的话……这一夜,村里人第一次失 第三天天蒙蒙亮,小放抓了一只麻袋,将芒果一网打进,踏起脚踏车载到城里去 卖 那袋芒果卖了多少钱,流传着多种说法。村子吵吵嚷嚷,好像翻了天。狗娘养的, 他怎没长出肉果子,不说是邪树吗?我怎不懂得偷尝一只看看,这下让人全摘光 了!我早就想过不可能是什么邪树,只不过没想到它真的不是。村里人很懊悔 很失望,很不平。渐渐,七嘴八舌集中到了问题的要害:芒果树不是小放家私有 的,他急能摘去卖钱? 小放说:“你们不懂得摘去卖钱,是你们傻。我辛苦半天,卖了钱难道要跟你们 平分吗?” 村里人说:“树不是你家种的!” 小放说:“谁也不知道是谁种的,没人照管它,谁占了就是谁的!” 这什么话,我们又不是没长手脚!村里人义愤填膺,纷纷爬上树,可是一只果子 也找不到。我们受老辈人骗了,这下屁也没有了。狗娘养的太不公平了。怒气没 处发泄,就死劲地拗、踩,枝枝叶叶断落了一地。最后,有个人干脆拿来斧头, 狠狠地砍。砰,砰,砰。邪树!邪树!我们太老实,都不懂得果子可以吃。砰, 砰,砰! 大缠公拄着拐杖赶来时,老芒果树已被砍倒在地。大缠公满脸惨白,哑声叹道: 造反了造反了,都不听老辈人的话…” 小放看到树被砍倒,他冷冷地笑了一笑。过了一天他就进城去找工作了。 (选自《中外名家微型小说鉴赏》,略有改动) 11.本文的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简要分析概括情节。(4分) 12.分析画横线段落在文中的作用。(6分) 13.文中大缠公和他的孙子小放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 (6分) 14.分析村里人发现小放卖果后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村里人应不应该砍 倒老芒果树?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时间到了这年秋天。大缠公在城里念书的孙子小放,考大学没考上,灰头灰脑回 到了村里。因为心情烦躁,就爬上了老芒果树。小放看见果子那样饱满诱人,就 不相信吃不得,就一口气吃了五只。嘴啃下来的青皮吐在树底下,一簇簇,幽幽 的闪晃着青光。 不用说,有人看见了这一幕,立即飞报全村。小放下了树刚进门,大缠公拄着拐 杖,颤颤巍巍就迎上来,一手揪住小放的耳朵,怒斥道:“老辈人的话,你都听 哪去了?我看你明天长肉果子!”小放只是呀呀叫痛,没有争辩。 村里人都说,这下有戏看了,小放这书呆子明天……哼哼! 然而,第二天他们看到小放时,全惊呆了!小放故意用手梳弄了几下头发,又在 平坦的额上擦了几擦,不屑地撇撇嘴,一副得胜将军的模样。 真是怪了……居然屁事也没有……莫非老辈人的话……这一夜,村里人第一次失 眠。 第三天天蒙蒙亮,小放抓了一只麻袋,将芒果一网打进,踏起脚踏车载到城里去 卖。 那袋芒果卖了多少钱,流传着多种说法。村子吵吵嚷嚷,好像翻了天。狗娘养的, 他怎没长出肉果子,不说是邪树吗?我怎不懂得偷尝一只看看,这下让人全摘光 了!我早就想过不可能是什么邪树,只不过没想到它真的不是。村里人很懊悔, 很失望,很不平。渐渐,七嘴八舌集中到了问题的要害:芒果树不是小放家私有 的,他急能摘去卖钱? 小放说:“你们不懂得摘去卖钱,是你们傻。我辛苦半天,卖了钱难道要跟你们 平分吗?” 村里人说:“树不是你家种的!” 小放说:“谁也不知道是谁种的,没人照管它,谁占了就是谁的!” 这什么话,我们又不是没长手脚!村里人义愤填膺,纷纷爬上树,可是一只果子 也找不到。我们受老辈人骗了,这下屁也没有了。狗娘养的太不公平了。怒气没 处发泄,就死劲地拗、踩,枝枝叶叶断落了一地。最后,有个人干脆拿来斧头, 狠狠地砍。砰,砰,砰。邪树!邪树!我们太老实,都不懂得果子可以吃。砰, 砰,砰! 大缠公拄着拐杖赶来时,老芒果树已被砍倒在地。大缠公满脸惨白,哑声叹道: “造反了造反了,都不听老辈人的话……” 小放看到树被砍倒,他冷冷地笑了一笑。过了一天他就进城去找工作了。 (选自《中外名家微型小说鉴赏》,略有改动) 11.本文的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简要分析概括情节。(4 分) 12.分析画横线段落在文中的作用。(6 分) 13.文中大缠公和他的孙子小放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 (6 分) 14.分析村里人发现小放卖果后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村里人应不应该砍 倒老芒果树?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 84 分) 四、(24 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