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但丁313年颁布米兰诏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千古一帝之誉,迁都,承认基督教,第一位信 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393年,另一位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次年废除古奥运会。 基督教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的和以人事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和古典史学遭到排斥和否定,以神为本以神事为中心的中世纪神学史学取而代之。正如20世纪英国 历史学家肖特威尔所强调的那样:“思想史上曾经发生的根本转变莫过于此,思想家、艺术家、哲学 家和政治家的全部成就都要让位于先知的启示录,犹太人的《圣经》取代了古典著作,历史学也发 生根本性的变化,过于引以为荣耀的荷马、修昔底德、波里比阿和李维都遭到了共同的厄运,科学 的世界观与那些从原始的野蛮篝火旁诞生的神话混杂在一起。一切都要经受新的宗教眼光进行的检 验,史学陷入了灭顶之灾。”从此,希腊罗马文化,包括史学一起,都被贬为俄,恶魔的产物。 第一位为基督教宗教需要从事历史著述的基督教历史学家为阿弗里加納斯,公元2世纪末和3世 纪前期耶路撒冷人,著有《编年史》5卷,以基督诞生前5499年的所谓创世纪为历史的开端,一直写 到基督诞生后221年,内容主要基于犹太教的神话和传说,其价值主要为第一次以耶稣诞生为纪年方 法。 3世纪后期至4世纪初的尤西比厄斯对基督教史学产生更大影响。曾任巴勒斯坦卡萨尼亚区主 教。在在早期基督教中地位极为显赫,325年,君士坦丁召集尼西亚宗教大会,历史上基督教第一次 大集结,尤西比厄斯坐在君士坦丁右侧,代表全体基督徒向君士坦丁谢恩。代表作《编年史》,同 样从创世纪到公元32年,迦勒底(巴比伦南部一个民族,後建新巴比伦王国)、埃及、希腊和罗马 的历史,与犹太的历史相比照,两类历史,神圣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另一部著作《教会史》, 记载基督教会的诞生和发展。基本确立基督教神学的历史观,以希伯来的历史和基督教的创立和发 展为唯一、真正和有价值的历史,其他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只能处于其依附地位,而且毫无 价值。 在尤西比厄斯之后,一位出生在西班牙的基督教史学家奥罗修斯进一步发展了神学史学,他著 有7卷本《反世俗的历史》,以基督教会正统的神学观念来解释世界历史,依靠节选的希罗多德、修 昔底德、李维的著作,奥罗修斯将世界历史描绘为巴比伦、马其顿、迦太基和罗马四大帝国相继承 袭的历史过程,之所以选择这四个帝国,主要是与希伯来人的历史,和与基督教发生某种联系。 公元4世纪中期到5世纪初期来自北非的圣奥古斯丁,是中世纪最重要的神学家和基督教历史学 家。主要著作有《论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忏悔录》等,系统论述是世俗历史与基督教 历史的关系,确立上帝的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的神学理论,发展和确立基督教的神本史观,在相 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中世纪西方文化,包括西方历史学的发展方向、特征和面貌。 对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史学,对历史学的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结为正反两个方面:消极:A、基 督教历史学家认为人类历史是上帝预先安排的,是上帝意志的体现,也是上帝的见证,因此,历史 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证明上帝的智慧、伟大和仁慈,证明上帝的存在,在历史的每一个时刻主宰着 人类的命运。B、将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世界历史中心和主题,将其他所有文化置于从属地位, 甚至将之贬为邪恶的,属于恶魔的文化。C、以宗教传说取代信史实录,基督教史家强调所有异教徒 历史学家的作品都是不可信的,唯有《圣经》中记载的史事才是真实可信的,不容怀疑和不容争辩 的,从而将与《圣经》有直接联系的希伯来历史和文化抬高到不恰当的地位。 如果辩证地看待事物,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史学并非是一无是处,并非没有对西方文化和历史学 产生某些积极、正面影响。A、尽管早期基督教历史学家否定希腊罗马史学传统,但是他们不可避免 地受到古典文化和史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在写作风格、语言、修辞、体例上多少都留下希腊罗马 史学传统的痕迹。B、基督教史学一面刻意切断与希腊罗马史学的联系,但同样却使西方史学与更悠 久的东方(近东)的犹太史学发生联系。犹太史学是世界上最先出现的一种史学传统,在世界史学 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圣经》,其实就是有关犹太、以色列诸王的记载、希伯来民族的 口述传说、有关事件的记载,同时汇集了犹太民族的法典、民歌、诗歌、韵文。西方学者一般认 为,犹太史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学家。C、基督教史学将历史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是一个既变 化又保持着连续性的过程,推动历史学与哲学的结合。(具体分析,在后面的讲座中)D、统一了历 史纪年。 2、蛮族的历史与历史学家 其实,中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并不真正是基督教历史的一统天下,蛮族的历史和研究蛮族历史的历 史学家也得到重要的研究成果,在西方史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公元四世纪末,日耳曼人诸部落大迁徙,全面入侵西罗马帝国,最终颠覆了帝国,并在帝国的废 墟上建立起一系列蛮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有法兰克人在高卢建立的法兰克王国,西哥特人在西班 牙半岛建立的西哥特王国,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半岛建立的东哥特王国,盎格鲁-萨克逊人在不列颠列 岛建立的一系列小王国,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的汪达尔王国。(汪达尔主义)。在随后的岁月中, 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研究蛮族历史的历史学家
君士但丁313年颁布米兰诏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千古一帝之誉,迁都,承认基督教,第一位信 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393年,另一位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次年废除古奥运会。 基督教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的和以人事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和古典史学遭到排斥和否定,以神为本以神事为中心的中世纪神学史学取而代之。正如20世纪英国 历史学家肖特威尔所强调的那样:"思想史上曾经发生的根本转变莫过于此,思想家、艺术家、哲学 家和政治家的全部成就都要让位于先知的启示录,犹太人的《圣经》取代了古典著作,历史学也发 生根本性的变化,过于引以为荣耀的荷马、修昔底德、波里比阿和李维都遭到了共同的厄运,科学 的世界观与那些从原始的野蛮篝火旁诞生的神话混杂在一起。一切都要经受新的宗教眼光进行的检 验,史学陷入了灭顶之灾。"从此,希腊罗马文化,包括史学一起,都被贬为俄,恶魔的产物。 第一位为基督教宗教需要从事历史著述的基督教历史学家为阿弗里加納斯,公元2世纪末和3世 纪前期耶路撒冷人,著有《编年史》5卷,以基督诞生前5499年的所谓创世纪为历史的开端,一直写 到基督诞生后221年,内容主要基于犹太教的神话和传说,其价值主要为第一次以耶稣诞生为纪年方 法。 3世纪后期至4世纪初的尤西比厄斯对基督教史学产生更大影响。曾任巴勒斯坦卡萨尼亚区主 教。在在早期基督教中地位极为显赫,325年,君士坦丁召集尼西亚宗教大会,历史上基督教第一次 大集结,尤西比厄斯坐在君士坦丁右侧,代表全体基督徒向君士坦丁谢恩。代表作《编年史》,同 样从创世纪到公元32年,迦勒底(巴比伦南部一个民族,後建新巴比伦王国)、埃及、希腊和罗马 的历史,与犹太的历史相比照,两类历史,神圣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另一部著作《教会史》, 记载基督教会的诞生和发展。基本确立基督教神学的历史观,以希伯来的历史和基督教的创立和发 展为唯一、真正和有价值的历史,其他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只能处于其依附地位,而且毫无 价值。 在尤西比厄斯之后,一位出生在西班牙的基督教史学家奥罗修斯进一步发展了神学史学,他著 有7卷本《反世俗的历史》,以基督教会正统的神学观念来解释世界历史,依靠节选的希罗多德、修 昔底德、李维的著作,奥罗修斯将世界历史描绘为巴比伦、马其顿、迦太基和罗马四大帝国相继承 袭的历史过程,之所以选择这四个帝国,主要是与希伯来人的历史,和与基督教发生某种联系。 公元4世纪中期到5世纪初期来自北非的圣奥古斯丁,是中世纪最重要的神学家和基督教历史学 家。主要著作有《论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忏悔录》等,系统论述是世俗历史与基督教 历史的关系,确立上帝的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的神学理论,发展和确立基督教的神本史观,在相 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中世纪西方文化,包括西方历史学的发展方向、特征和面貌。 对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史学,对历史学的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结为正反两个方面:消极:A、基 督教历史学家认为人类历史是上帝预先安排的,是上帝意志的体现,也是上帝的见证,因此,历史 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证明上帝的智慧、伟大和仁慈,证明上帝的存在,在历史的每一个时刻主宰着 人类的命运。B、将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世界历史中心和主题,将其他所有文化置于从属地位, 甚至将之贬为邪恶的,属于恶魔的文化。C、以宗教传说取代信史实录,基督教史家强调所有异教徒 历史学家的作品都是不可信的,唯有《圣经》中记载的史事才是真实可信的,不容怀疑和不容争辩 的,从而将与《圣经》有直接联系的希伯来历史和文化抬高到不恰当的地位。 如果辩证地看待事物,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史学并非是一无是处,并非没有对西方文化和历史学 产生某些积极、正面影响。A、尽管早期基督教历史学家否定希腊罗马史学传统,但是他们不可避免 地受到古典文化和史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在写作风格、语言、修辞、体例上多少都留下希腊罗马 史学传统的痕迹。B、基督教史学一面刻意切断与希腊罗马史学的联系,但同样却使西方史学与更悠 久的东方(近东)的犹太史学发生联系。犹太史学是世界上最先出现的一种史学传统,在世界史学 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圣经》,其实就是有关犹太、以色列诸王的记载、希伯来民族的 口述传说、有关事件的记载,同时汇集了犹太民族的法典、民歌、诗歌、韵文。西方学者一般认 为,犹太史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学家。C、基督教史学将历史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是一个既变 化又保持着连续性的过程,推动历史学与哲学的结合。(具体分析,在后面的讲座中)D、统一了历 史纪年。 2、蛮族的历史与历史学家 其实,中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并不真正是基督教历史的一统天下,蛮族的历史和研究蛮族历史的历 史学家也得到重要的研究成果,在西方史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公元四世纪末,日耳曼人诸部落大迁徙,全面入侵西罗马帝国,最终颠覆了帝国,并在帝国的废 墟上建立起一系列蛮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有法兰克人在高卢建立的法兰克王国,西哥特人在西班 牙半岛建立的西哥特王国,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半岛建立的东哥特王国,盎格鲁-萨克逊人在不列颠列 岛建立的一系列小王国,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的汪达尔王国。(汪达尔主义)。在随后的岁月中, 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研究蛮族历史的历史学家
毫无疑问,在这群研究蛮族的历史学家中,首屈一指的当属都尔的格里高利,其代表作为《法 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史学著作入选)格里高利为6世纪中后期人,出身罗马-高卢贵族 名门之家,为彻底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熏陶的一代。家族中多人曾出任都尔城的基督教会主教,之 后他也承袭了这一职位。《法兰克人史》取材广泛,记载了法兰克王国早期的经济生活、社会结 构、政治演变、民情风俗和文化,全书共10卷,起自圣经中的创世纪和希伯来的历史,但之后的主 体部分是格里高利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描述的法兰克王国形成初期,即墨洛温王朝和墨洛温文化,阐 明了法兰克人向中世纪封建时代转换的历史过程,同时也表明基督教是如何控制蛮族法兰克人的精 神世界。因此,他被称为”蛮族的希罗多德”。其实,其学术水准与古典时代的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相比,已大大倒退。9世纪初,查理大帝成为法兰克亡国的统治者,屡屡击败强敌,国势强盛,重视 文化,"加洛林文艺复兴"之称,出现为查理大帝立传的历史传记家爱因哈德,仿效苏托尼厄斯的 《罗马十二帝王传》 中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为7世纪后期到8世纪前期的比德,他有英国历史学之父的称号。 比德是英国北部的贾罗修道院修道士,中世纪的修道院其实就是当时的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和学 术研究中心,贾罗修道院以藏书丰富、治学严谨著称,另外他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这 就为比德的研究和著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生有37部重要著作,历史学中的代表作为《英人教会 史》,讲述597年教廷派遣奥古斯丁教士来英格兰,向当地的盎格鲁-萨克森民族传播基督教,之后 基督教和教会在英国发展的历史。比德的这本书对于了解和认识蛮族征服和统治英国初期的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尤其是他在书中首次B.C,英文Before Christ代表基督诞 生之前,A.D代表拉丁文Anno D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在比德倡导下,A.D表示公元纪年 的方法逐步普及,但B.C表示公元前的纪年方法要到15世纪之后才开始流行。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为东哥特人攻陷,随后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东哥特王国。6世 纪东哥特王国的首相卡西奥多罗斯,出身罗马贵族,537年退出政治,专门从事著述和宗教传播, 奉东哥特国王泰奥多里克的命令,撰写《哥特史》,不仅包括血多重要的哥特人重要的史料,并多 处提到当时横扫欧洲的匈奴人。他的这本书提出哥特民族罗马起源说,以此强调哥特人是罗马帝国 的合法继承人。6世纪后期,蛮族的一支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北部,并占据了这一地区,建立伦巴德 王国。8世纪,一名名叫保罗的僧侣来到意大利北部,与伦巴德王国的权贵和各地主教都有来往。之 后他长期居住在著名的卡西诺山修道院,完成了《伦巴德人史》的著述,从伦巴德人的神话传说时 代到744年的历史。尽管该书史实有不少差错,不能算是一部严谨的史著,但是伦巴德人在欧洲昙花 现,其历史记载极其有限,所以保罗的著作还是有价值的。 3、拜占庭的历史学家 中世纪欧洲的史学被打上基督教的深刻烙印,但是拜占庭并没有被蛮族占领,依然保留古典文化 的传统,尤其是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是拜占庭帝国最强盛的时期,一度反攻西欧和北 非,灭东哥特王国和汪达尔王国,这一时期出现了拜占庭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 他出生子啊巴勒斯坦的一个贵族家庭,527年来到君士坦丁堡,受到皇帝查士丁尼的赏识,曾随拜占 庭大将贝利撒留远征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他给我们留下三部重要的著作,《查士丁尼战争 史》、《论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和《秘史》。《查士丁尼战争史》共八卷,分别记述拜占庭与波 斯、汪达尔人、哥特人之间的战争,所述多为亲身经历,在写作风格上多保留古典时代,重视历史 的垂训作用,认为历史著作要以教化人心为目的。历史的因果关系屡试不爽,为同时代欧洲修道院 里的基督教僧侣史家是不能比拟的。其中讲到中国的蚕丝业是如何传到拜占庭的,是古代中西交通 中著名的一段史料。然而,普罗科匹厄斯本人属于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他的《查士丁尼战争史》 一书本身是为了歌颂查士丁尼皇帝和贝利撒留的伟大业绩,所以溢美之词充斥全书,这就损害了这 本书的价值,与古典时期修昔底德和塔西佗的著作比较,不免相形见绌。《秘史》主要讲述查士丁 尼和贝利撒留的个人生活,普罗科匹厄斯并不准备将它公之于世,是秘而不宣的家传之作。直到近 代欧洲的学者才发现这本书的抄本,并经过多位学者的严格考证,一致认为就是普罗科匹厄斯的著 作。《秘史》与《查士丁尼战争史》为两个极端,在《秘史》中,查士丁尼和贝利撒留被描绘为残 忍狡诈和专制无道的暴君和小人,这也体现了这位历史学家两面人格。主要原因,拜占庭的专制主 义要远远胜于罗马时代。 四、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历史学 1、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Renaisannce)这个词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西方艺术史开创者瓦萨里于1550年在 《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首先使用,他将3世纪末开始的西欧文化的重新高涨看成是希腊和罗马文 化的再现或再生,这个词在法文中就是再生和重现。以后被普遍使用
毫无疑问,在这群研究蛮族的历史学家中,首屈一指的当属都尔的格里高利,其代表作为《法 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史学著作入选)格里高利为6世纪中后期人,出身罗马-高卢贵族 名门之家,为彻底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熏陶的一代。家族中多人曾出任都尔城的基督教会主教,之 后他也承袭了这一职位。《法兰克人史》取材广泛,记载了法兰克王国早期的经济生活、社会结 构、政治演变、民情风俗和文化,全书共10卷,起自圣经中的创世纪和希伯来的历史,但之后的主 体部分是格里高利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描述的法兰克王国形成初期,即墨洛温王朝和墨洛温文化,阐 明了法兰克人向中世纪封建时代转换的历史过程,同时也表明基督教是如何控制蛮族法兰克人的精 神世界。因此,他被称为"蛮族的希罗多德"。其实,其学术水准与古典时代的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相比,已大大倒退。9世纪初,查理大帝成为法兰克亡国的统治者,屡屡击败强敌,国势强盛,重视 文化,"加洛林文艺复兴"之称,出现为查理大帝立传的历史传记家爱因哈德,仿效苏托尼厄斯的 《罗马十二帝王传》 中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为7世纪后期到8世纪前期的比德,他有英国历史学之父的称号。 比德是英国北部的贾罗修道院修道士,中世纪的修道院其实就是当时的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和学 术研究中心,贾罗修道院以藏书丰富、治学严谨著称,另外他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这 就为比德的研究和著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生有37部重要著作,历史学中的代表作为《英人教会 史》,讲述597年教廷派遣奥古斯丁教士来英格兰,向当地的盎格鲁-萨克森民族传播基督教,之后 基督教和教会在英国发展的历史。比德的这本书对于了解和认识蛮族征服和统治英国初期的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尤其是他在书中首次B.C,英文Before Christ代表基督诞 生之前,A.D代表拉丁文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在比德倡导下,A.D表示公元纪年 的方法逐步普及,但B.C表示公元前的纪年方法要到15世纪之后才开始流行。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为东哥特人攻陷,随后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东哥特王国。6世 纪东哥特王国的首相卡西奥多罗斯,出身罗马贵族,537年退出政治,专门从事著述和宗教传播, 奉东哥特国王泰奥多里克的命令,撰写《哥特史》,不仅包括血多重要的哥特人重要的史料,并多 处提到当时横扫欧洲的匈奴人。他的这本书提出哥特民族罗马起源说,以此强调哥特人是罗马帝国 的合法继承人。6世纪后期,蛮族的一支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北部,并占据了这一地区,建立伦巴德 王国。8世纪,一名名叫保罗的僧侣来到意大利北部,与伦巴德王国的权贵和各地主教都有来往。之 后他长期居住在著名的卡西诺山修道院,完成了《伦巴德人史》的著述,从伦巴德人的神话传说时 代到744年的历史。尽管该书史实有不少差错,不能算是一部严谨的史著,但是伦巴德人在欧洲昙花 一现,其历史记载极其有限,所以保罗的著作还是有价值的。 3、拜占庭的历史学家 中世纪欧洲的史学被打上基督教的深刻烙印,但是拜占庭并没有被蛮族占领,依然保留古典文化 的传统,尤其是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是拜占庭帝国最强盛的时期,一度反攻西欧和北 非,灭东哥特王国和汪达尔王国,这一时期出现了拜占庭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 他出生子啊巴勒斯坦的一个贵族家庭,527年来到君士坦丁堡,受到皇帝查士丁尼的赏识,曾随拜占 庭大将贝利撒留远征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他给我们留下三部重要的著作,《查士丁尼战争 史》、《论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和《秘史》。《查士丁尼战争史》共八卷,分别记述拜占庭与波 斯、汪达尔人、哥特人之间的战争,所述多为亲身经历,在写作风格上多保留古典时代,重视历史 的垂训作用,认为历史著作要以教化人心为目的。历史的因果关系屡试不爽,为同时代欧洲修道院 里的基督教僧侣史家是不能比拟的。其中讲到中国的蚕丝业是如何传到拜占庭的,是古代中西交通 中著名的一段史料。然而,普罗科匹厄斯本人属于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他的《查士丁尼战争史》 一书本身是为了歌颂查士丁尼皇帝和贝利撒留的伟大业绩,所以溢美之词充斥全书,这就损害了这 本书的价值,与古典时期修昔底德和塔西佗的著作比较,不免相形见绌。《秘史》主要讲述查士丁 尼和贝利撒留的个人生活,普罗科匹厄斯并不准备将它公之于世,是秘而不宣的家传之作。直到近 代欧洲的学者才发现这本书的抄本,并经过多位学者的严格考证,一致认为就是普罗科匹厄斯的著 作。《秘史》与《查士丁尼战争史》为两个极端,在《秘史》中,查士丁尼和贝利撒留被描绘为残 忍狡诈和专制无道的暴君和小人,这也体现了这位历史学家两面人格。主要原因,拜占庭的专制主 义要远远胜于罗马时代。 四、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历史学 1、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Renaisannce)这个词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西方艺术史开创者瓦萨里于1550年在 《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首先使用,他将13世纪末开始的西欧文化的重新高涨看成是希腊和罗马文 化的再现或再生,这个词在法文中就是再生和重现。以后被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