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税收制度的基础理论 钛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税收制度的概念、税制建立原则、税制构成要素以及税制的分类方法 等内容,较为系统地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知识,为今后学习具体税种打下理论基础 二、本章量痕及难痕 本章重点是税收要素的概念及辨析:难点是税制要素中累进税率的理解和运用。 敏些时间安 率章教学共需4课时,其中:课堂讲授3课时,课堂练习1课时;
第一章 税收制度的基础理论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税收制度的概念、税制建立原则、税制构成要素以及税制的分类方法 等内容,较为系统地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知识,为今后学习具体税种打下理论基础。 二、本章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是税收要素的概念及辨析;难点是税制要素中累进税率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时间安排 本章教学共需 4 课时,其中:课堂讲授 3 课时,课堂练习 1 课时;
第一节税收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方法提示栏。 初次上课,应注意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引导和启发方法的 (一)税收的概念 引用。可借用一些 税收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 定的标准,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 社会现象、身边的 本形式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事例为学生建立 理解本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个初步的税收概 1、主体:国家 2、目的: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念,逐步培养学生 3、依据:政治权力 对税收学科的兴 4、本质:体现特定的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1、强制性 含义:任何单位和个人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体现 举侧:门1)刘晚庆ψ价被捕食; 解释:刘晓庆身为纳税人,违反国家关于企业所得税和 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不主动进行纳税,因此受到国家的制 裁。 (2)原阿北省■牝局局长李真被捕食; 教学方法提示栏 解释:李真作为国家税收征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税收 法律,循私舞弊,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因此受到国家法|提示:这是重点内 律的制裁。 容。学生重点记忆, 2、无偿性: 含义:非直接偿还或称非一一对应偿还 在理解中掌握 详细解释:国家征税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在征税时不向纳税人支 付等价物,不同于市场经济下的等价交换。但税收的无偿性并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一、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 定的标准,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 本形式,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理解本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主体:国家; 2、目的: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3、依据:政治权力; 4、本质:体现特定的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1、强制性: 含义:任何单位和个人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体现; 举例:(1)刘晓庆涉嫌偷税被捕案; 解释:刘晓庆身为纳税人,违反国家关于企业所得税和 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不主动进行纳税,因此受到国家的制 裁。 (2)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被捕案; 解释:李真作为国家税收征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税收 法律,循私舞弊,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因此受到国家法 律的制裁。 2、无偿性: 含义:非直接偿还或称非一一对应偿还; 详细解释:国家征税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在征税时不向纳税人支 付等价物,不同于市场经济下的等价交换。但税收的无偿性并 教学方法提示栏: 初次上课,应注意 引导和启发方法的 引用。可借用一些 社会现象、身边的 事例为学生建立一 个 初 步 的 税 收 概 念,逐步培养学生 对 税 收 学 科 的 兴 趣。 教学方法提示栏: 提示:这是重点内 容。学生重点记忆, 在理解中掌握
不等于说国家征的税变成了国家的资财,实际上,国家征税后 又通过财政支付的形式还给纳税人及其它社会群体,所以我们 说税收的无偿性不是绝对的无偿,而是非直接偿还性或非对应 将税收与其它财 偿还性。 政收入形式是理解 (三)职能 税收”三性”的重要 1、财政职能(基本职能,取得财政收入,保障国家机器运转) 环。注意应在以 2、经济职能(派生职能:经济调控) 下三个方面进行比 3、监督管理职能(派生职能:信息反馈、经济管理) (四)作用 1、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1、是否有利于国家 2、鼓励市场的公平竞争 3、贯彻产业政策,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财政收入的实现? 4、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征收或取得的成 5、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经济交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本孰高孰低? 、税收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3、能否适应国家经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亦称税收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根据其税收政 济形势变化对财政 策、税收原则,结合本国的国情和财政需要所制定的各项税收法律法规 及征税办法的总称 收入的冲击? 狭义税制:仅指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制度 举例:《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资源税法》等 广义税制:税收基本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管制度+税收计会 统制度 举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各省、市、自治 区制定的相关税收法规 学习税收的职能与 作用对于理解国家 第二节税制构成要素(重点 征税的目的和社会
不等于说国家征的税变成了国家的资财,实际上,国家征税后, 又通过财政支付的形式还给纳税人及其它社会群体,所以我们 说税收的无偿性不是绝对的无偿,而是非直接偿还性或非对应 偿还性。 (三)职能 1、财政职能(基本职能,取得财政收入,保障国家机器运转) 2、经济职能(派生职能:经济调控) 3、监督管理职能(派生职能:信息反馈、经济管理) (四)作用 1、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鼓励市场的公平竞争 3、贯彻产业政策,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4、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5、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经济交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税收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亦称税收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根据其税收政 策、税收原则,结合本国的国情和财政需要所制定的各项税收法律法规 及征税办法的总称 。 狭义税制:仅指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制度 举例:《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资源税法》等; 广义税制:税收基本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管制度+税收计会 统制度 举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各省、市、自治 区制定的相关税收法规; 第二节 税制构成要素(重点) 将税收与其它财 政收入形式是理解 税收”三性”的重要 一环。注意应在以 下三个方面进行比 较: 1、是否有利于国家 财政收入的实现? 2、征收或取得的成 本孰高孰低? 3、能否适应国家经 济形势变化对财政 收入的冲击? 学习税收的职能与 作用对于理解国家 征税的目的和社会
主义国家征税的必 制要素是税收本质外在的具体的系统表现,是构成税收制度、尤 其是税种的基本元素,也是进行税收理论分析和税制设计的基本工具。要性非常重要,应 注意引导学生前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课税客体) 后联系掌握。 概念:是征税的客观标的物,表明对什么东西征税。 1、可以作为征税对象的,一般包括物品、收入和行为三大类 讲述方法 恻:消费税--各种应税消费品;营业税-营业收入;个人所得 联系我国东南 税-个人的各项所得;屠宰税--屠宰行为 沿海自改革开放以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征税对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来发展变化的现实 翠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土地、人丁 以及我国当前正在 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流转额、收入额、所得额 实施的西部大开发 3、征税对象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税种不同征 的战略进行讲解 税对象也不同,征税对象往往决定一个税种的名称 教学方法提示 4、与征税对象相关的几个概念: 征税范围:一般是指课税对象的范围,即课税对象的具体内容, 课征税收的具体界限。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额时的课税基础,也称为税基。是量化 的征税对象。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舉侧: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是个人的各项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则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所得、偶然所 得等 本章重点,也是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则是应纳税所得额(须作一定的扣学生理解后面具体 除) 税种的理论基础
税制要素是税收本质外在的具体的系统表现,是构成税收制度、尤 其是税种的基本元素,也是进行税收理论分析和税制设计的基本工具。 一、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课税客体) 概念:是征税的客观标的物,表明对什么东西征税。 1、可以作为征税对象的,一般包括物品、收入和行为三大类 举例:消费税---各种应税消费品;营业税----营业收入;个人所得 税---个人的各项所得;屠宰税---屠宰行为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征税对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举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土地、人丁 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流转额、收入额、所得额、 3、征税对象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税种不同征 税对象也不同,征税对象往往决定一个税种的名称。 4、与征税对象相关的几个概念: 征税范围:一般是指课税对象的范围,即课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或 课征税收的具体界限。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额时的课税基础,也称为税基。是量化 的征税对象。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举例: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是个人的各项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则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所得、偶然所 得等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则是应纳税所得额(须作一定的扣 除) 主义国家征税的必 要性非常重要,应 注意引导学生 前 后联系掌握。 讲述方法: 联系 我国 东 南 沿海自改革开放以 来发展变化的现实 以及我国当前正在 实施的西部大开发 的战略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提示栏: 本章重点,也是 学生理解后面具体 税种的理论基础
补充:根据计税依据量化的方式不同,征税方式可分为两类 应要求学生深入理 从价计征从量计征 解并掌握 、纳税人 1、概念:即纳税义务人,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 讲述方法: 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纳税人可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两类 着重解释相关概 3、与纳税人相关的几个概念: 念的内涵,并对一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受税收负担或实际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些概念进行纵横对 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时产生税负转嫁。 比。同时,可以拿 扣缴义务人是指按照税法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一些相对简单税种 设立扣缴义务人的目的是实行源泉控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举创: 概念举例。 A、增值税的纳税人是销售该项货物的企业和单位,而其负税人则 是购买该项货物的企业和单位。 者不一致; B、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有所得的企业,其负税人也是缴纳该税 的企业 二者一致。 三、税率(税收的核心要素) 概念:是应征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 体现征税的深度。 税率可以决定;税收负担率的高低 国家财政收收入的多少 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 分类 (1)比例税率: A、概念: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无论其数额大小,都按照相同比例 征税的税率。 B、优缺点: 征税范围实际就是 优:Ⅰ计算简便,易管利收 对征税对象的客观
补充:根据计税依据量化的方式不同,征税方式可分为两类: 从价计征 从量计征 二、纳税人 1、概念:即纳税义务人,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 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纳税人可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两类。 3、与纳税人相关的几个概念: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受税收负担或实际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时产生税负转嫁。 扣缴义务人:是指按照税法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设立扣缴义务人的目的是实行源泉控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举例: A、增值税的纳税人是销售该项货物的企业和单位,而其负税人则 是购买该项货物的企业和单位。 二者不一致; B、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有所得的企业,其负税人也是缴纳该税 的企业。 二者一致。 三、税率(税收的核心要素) 1、概念:是应征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 体现征税的深度。 税率可以决定:税收负担率的高低 国家财政收收入的多少 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 2、分类: (1)比例税率: A、概念: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无论其数额大小,都按照相同比例 征税的税率。 B、优缺点: 优:Ⅰ计算简便,易管利收 应要求学生深入理 解并掌握。 讲述方法: 着重解释相关概 念的内涵,并对一 些概念进行纵横对 比。同时,可以拿 一些相对简单税种 概念举例。 征税范围实际就是 对征税对象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