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然而,即使在最小的集团里,集体物品的提供一般也不会 达到最优水平,就是说,集团成员不会以符合他们公共利益的 水平来提供集体物品。只有某些特定的制度安排会激励个体 成员购买一定量的集体物品,其数量之和最符合集团的整体 利益。造成这一低于最优水平的倾向的原因是,根据集体物品 的定义,一旦集团中的任一个体为自己提供了集体物品,就不 可能把集团中的其他成员排除在对这种集体物品的享用之 外。由于一个个体成员这样只能获得他为获取更多的集体物 品而支出的费用所带来的部分利益,他在达到对巢团整体来 说是最优数量之前就会停止购买集体物品。另外,一个集团成 员从他人那里免费得到的集体物品会进一步降低他自己支付 成本来提供那一物品的动力。因此,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 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在由大小或对集体物品的兴趣相差悬殊的成员组成的集 团中,这一低于最优水平或低效率的倾向就没有这么严重,在 这类不平等的集团中,存在着专断地分派提供集体物品的负 担的倾向,最大的成员,即会单独提供最大数量的樂体物品的 成员,其分担提供集体物品负担的份额与其收益相比是不成 比例的,根据定义,小成员占他提供的集体物品所带来的收益 的份额小于大成员,因此他就缺乏澈励来提供额外的集体物 品。一个小成员一旦免费地从最大的成员那里获取一定量的 集体物品,就已经比他自己能购买的要多了,所以他就根本不 会受到激励自己出钱去获取任何集体物品。因此在抱有共同 利益的小集团中,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令人惊讶的倾向。 认为小樂团提供给它们自己的集体物品的数量会低于最 优水平,对提供集体物品的成本的分配是专断的和不成比例
30 的,这一论.点并不是在所有逻辑上可能的情况下都成立的,某 些制度或程序的安排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一题目不是简单 地就能分析清楚的。由于这个原因,而且因为本书的重点是大 集团,所以在此就忽略了小集团行为的许多复杂性。然而,刚 才简述的论点可以非常贴切地解释些重大的实际情况,而 且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对上述论点更细致的分析可以帮助解释 为什么存在大国要不成比例地分担多国组织,如联合国和北 约组织的经费这一明显的倾向,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小国家 中盛行中立。这些分析还能解释为什么总有人抱怨说国际组 织和联盟没有被给子足够(最优)数量的资源,厨它还能说明, 在大城市的两个地方政府提供能为两个或更多的地方人民带 来好处的集体物品时(如道路和交通),其数量总是不充足的, 而且最大的地方政府(如代表市中心的区)总要不成比例地承 担提供这些物品的费用。每最后,对前文所述的类型的分析还 能帮助我们认识价格领导现象,尤其是对产业中最大企业可 能存有的不利之处。 然而,在此关于小集团最重要的一点是,小集团能够做到 为自己提供集体物品可能仅仅是因为集体物品对个体成员产 生了吸引。在这一点上,小集团和大集团是不同的。就大集团 而言,其获得的任何集体物品的数量离最优水平越远,官就越 不可能采取行动去获取哪怕是最小数量的这类物品。简而言 之,集团越大,就越不可能去增进它的共同利益
3 5.“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不能再忽视进入和退出集团的活动了。这是很重要的一 件事情:因为产业或者市场集团对待进入和退出集团的态度 与非市场集团截然不同。一个产业中的企业希望没有新的企 业进来分享市场,并希望尽可能多的本产业的企业离开。它希 望产业中的企业集团不断缩小,最好最后只剩下它一家:它的 理想是垄断。这样,一个市场中的企业彼此都是竞争对手。对 寻求一件集体物品的非市场集团或组织来说情况正好相反。 一般说来,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的成员数量越大越好。集团规 模的扩大不会带来竞争,而会使原来成员分担的成本减少。日 常观察显然说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市场中的企业哀叹竞争 的加剧,而在非市场条件下提供集体物品的社团几平总会欢 迎新的成员。事实上,这类组织有时试图使加入集团成为一种 义务。 本章的前几节已经表明市场和非市场集团有着明显的相 似之处,那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差异呢?既然市场中的商人和游 说组织成员是相似的,即他们都会发现任何为实现集团目标 所作的努力主要使集团其他成员的收益增加,那为什么在进 入和退出集团的问题上有这么大的不同呢?答案是,在市场条 件下,“巢体物品”一更高的价格—意味着如果一家企业 的售价高于那一价格,其他企业的售价就必须低于那一价格, 这样“集体物品”提供的收益在供给中是固定的:但在非市场
32 条件下,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中并不固定。在任何一个 给定市场中只能靠售出一定量的产品才能使价格不致降低, 但是,任意数量的人可以加入一个游说组织并不一定会减少 其他人的收益。®通常在市场条件下,一家企业获得的,另 企业就不能得到,在非市场条件下,二个人消费的,另一个人 基本上也能享受。在市场条作下,如果一家企业繁荣了,它会 成为更可怕的对手,但在非市场条件下,如果樂团中的一个成 员繁荣了,他很可能会受到激励负担更大一部分粜体物品的 成本。 “因为在市场条件下从“集体物品”一更高的价格一一得 到的收益数量是固定和有限的,这使市场集团的成员试图减 小他们集团的规模,在此称这类集体物品为“排外的集体物 品”⑦与之相反,在非市场条件下,当集团扩大时,巢体物品的 供给会自动地扩大,这类物品应被称为“相容的集体物品”.® 因此,一个集团的行为是排外的还是相容的,取决于集团 寻求的目标的本质,而不是成员的任何性质。事实上,同一个 企业或个人的集合可能在一种情况下是排外的集团,而在另 一种情况下是相容的集团。一个产业中的企业在通过限制产 鑑提高产业产品价格时是一个排外的集团,但当它们寻求较 高的税收、关税或其他任何政策变化时,它们就是相容的集 团,会接受它们所能得到的一切帮助。一个集团的排外性或相 容性取决于它寻求的目标,而不是其成员的任何特性,这点很 重要,因为许多企业既在市场里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同 时也在政治和社会系统中增进其共同利益。如果篇幅允许,可 以通过排外的和相容的集体物品的差别来研究这类集团,这 将是很有趣味的。这一差别的逻辑表明,这类集团对新加入者
33 的态度颇为矛盾。事实也正是如此。例如,工会有时候提得“工 人阶级的团结”和希要封闭的车间,然而又制定出学徒规则来 限制新的“工人阶级”成员进入特定的劳动力市场.实际上,这 个矛盾是分析工会在寻求什么时必须对待的根本因素.园 相容和排外的集团的一个更进一步的差别在它们曾尝试 过采取正式组织或非正式协调的行为时就显而易见了。当一 个相容的集团普进行过组织或协调的努力时,它会说服尽可 能多的成员加入那一努力,⑧但是否集团中的每个人都要加 入这一组织或协议并不是关键的(除非在边际情况下,集体物 品的价值刚好等于其成本).这实际上是因为未参加者一般不 会把相容的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从参加者手中拿走。相容的 集体物品的定义决定了一个未参加者获得的收益并不会造成 参加者收益的损失。® 当一个集团通过市场中企业之间的协议或组织来寻求排 外的集体物品一即,如果在市场中存在着公开的或暗中的 共谋一一情况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形下,尽管都希望 产业中企业的数量尽可能地小,但矛盾的是,那些留在集团中 的企业百分之百的参与几乎总是很必要的。这实际上是因为 即使只有一家企业不参加,它也通常能把其他企业共同努力 带来的收益据为已有。除非不参加的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产量 增加而上升太快,@不然它可以不断扩大产量以利用其他企 业共同努力所促成的更高的价格,直到这些采取共同行动的 企业,如果它们仍愚蠢地继续维持这一价格的话,把它们的产 量减少到零,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没有参加的企业获得收益 未参加的企业可以剥夺共同努力的企业带来的所有收益,因 为任何给定的超竞争价格带来的收益在数量上是一定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