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它获得的就是共同努力的企业所失去的。排外性的企业还 有一个要么全部都有,要么一个也没有的性质,即或者必须有 百分之百的参与,或者就干脆什么共同努力也没有这一对首 分之百参与的需要在一个产业中的作用与所有决定都要一致 通过的宪章条款在投票系统中的作用是一样的。在需要-一致 参加的场合,任一个体拒不参加都具有特别的讨价还价的力 量,他可以要求获得巢团行动带来的大部分牧益,⑧而且,集 团中的任何人都可以试图成为拒不参加者,并要求获得更多 的收益以换取他的(不可或缺的)的支持。这,对拒不参如者 的激励使任何集团行动都变得更为困滩。·它还表明每个成员 有巨大的激励讨价还价:一个成功的讨价还价可以使他获得 所有的收益,而失败的讨价还价则使他失去一切。这意味著在 需要百分之百参与的场合里讨价还价的可能性要大大超过只 需少数人就能承担集体活动的场合。 可以推断,在排外和相容的集团中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是 十分不同的。集团规模小,一个成员的行为就会对其他成员产 生明显的影响,因此个体间的关系相当重要。排外巢团中的企 业希望集团中的其他成员越少越好,因而每个企业都警锡地 观察着其他企业的活动,唯恐它们会把它赶出这一产业,每个 企业在采取任何行动前都必须认真考虑它的行为会不会引发 一场“价格大战”或“跳楼大减价式的竞争”。这意味着一个排 外集团中的每一家企业都必须对集团中的其他企业非常敏 感,必须考虑它们对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反应。同时,在一个排 外集团中,任何面向集团的行为一般都需要成员百分之百的 参与,所以产业中的每家企业不仅彼此是对手,还是任何合作 行动中的不可或缺的合作者。所以,在考虑任何合作时,不管
35 是多么心照不宜,产业中的每家企业都会考虑讨价还价,或者 要求获得更多的收益。能够猜中其他企业对其每一步行动会 有什么反应的企业在这场讨价还价中就占有相当的优势。这 一事实,连同产业中的企业希望产业成员数目尽址小的愿望, 使规模较小的产业中的每一家企业都非常关注其他企业对其 行为的反应。换句话说,限制集团规模的愿望以及对任何合作 百分之百成员参与的一般需求都加剧了寡头卖方反应的剧烈 程度和复杂性。企业数量较少的产业具有公认的相互依赖和 寡头卖方的相互作用的待点,这一结论当然是每一个经济学 家都很熟悉的。 然而另一方面,人们一般并没有认识到,在相容的集团 中,甚至在小集团中,讨价还价或策略性的相互作用显然远没 有这么普遍和重要。一部分原因是没人想从相容的集团中排 除任何人。另一部分原因是一般不需要全体成员参加,因此相 容集团中的个体不大会以拒不参加来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会 减少讨价还价(也会促成面向集团的行动)。尽管问题相当复 杂,而且用来精确地确定在一个给定条件下有多少讨价还价 的工具尚不存在,但奢来在相容集团中策略性的相互作用要 少得多,而且独立行动这一假设常常也能相当好地描述这些 集的成员。 6.集团的分类 可以肯定,在相容或非市场奥团中也常常会出现以下情
36 况,即个体成员在决定采取什么行动时确实考虑其他成员对 其行为会有什么反应一就是说,成员间存在寡头卖方垄断 产业所特有的相互依赖的策略性相互作用。至少在一定规模 的集团中,这种策略性相互作用相对而言是比较重要的。这一 定规模指的是集团既不是很小,即某一个体单独购买一定量 的集体物品不会有利可图,但也不是很大,即某一成员参加或 不参加获取集体物品的努力会给巢团中的某些甚至全部成员 的利益带来显著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可以假设在 这样一个集团中通过正式的组织已经提供了一件相容的集体 物品,然后我们问如果集团中的一个成员停止支付他应承担 的物品的成本的份额会产生什么后果。在一个足够小的集团 中,如果某个人不再为他享用的集体物品付费,集团中其他城 员的负担就会明显增加:因此他们就会拒绝继续出力,集体物 品也就不复存在了。然而,第一个这样做的人会意识到正是他 拒绝分担集体物品的成本造成了这一结果,而且与他分担巢 体物品而享用集体物品时相比,他现在的处境反而变精了,因 此他可能会继续花钱以购买集体物品。他可能这样做,也可能 不这样做,像在市场条件下的寡头卖方簦断一样,结果是不确 定的。这样一个集团中的理性成员面临着一个策略问题。尽 管博弈论和其他类型的分析是很有用的,但在本章的抽象永 平上看来现在还没有办法可以得到一个一般的、有效的和确 定的解@ 这一不确定性的变动范围是多少呢?在一个小集团中,一 个成员可以获得总收益中很大的一部分,即使他个人承担全 部的成本,比起没有这一物品时他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这时 可以假设集体物品会被提供。在一个集团中,如果一个成员从
37 巢体物品获得的利益不足以使他有兴趣独立承担提供这一物 品的成本,但对整个巢体来说,这一个体仍很重要,他参加或 不参加实现集团目标的努力对集团中其他人的成本或利益有 显著影响,这时结果就是不确定的。国与此相反,在一个大集 团中,没有某个个人的贡献会对集团整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或 对集团中任何一个成员的负担或收益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 可以肯定地说,除非存在着强制或外界因素引导大集团的成 员为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奋斗,不然集体物品不会被提 供。@ 这最后一个区别,即不能给自已提供集体物品的大集团 与可能为自己提供集体物品的寡头卖方垄断的集团之间的差 别尤为重要。它取决于集团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间 是否存在明显的相互依赖,即取决于集团中任一个人作出贡 献与否对集团中其他个人的负担或收益是否会产生显著的影 响。因此,一个巢团是否可能在没有强制或外界诱因的条件下 为自已提供巢体物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中个人的数 量,因为集团越大,任何一个人就越不可能作出贡献。然而,说 它完全取决于集团中个人的数量也是不准确的。集团的大小 和个人成员的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这么简单。一个集团, 如果其成员对一件集体物品的兴趣程度很不平均,而且它希 望获得的集体物品与成本相比极有价值(在一定的供给水平 上),那么比起其他拥有相同数量成员的集团,它更有可能为 自己提供集体物品。在对市场结构的研究中也到处可以碰到 这样的情况。一个产业在保持寡头卖方垄断(并有超竞争收益 的可能)的条件下可以拥有的企业的数量在每一个情况中都 多少有些不同。决定一个集团在没有强制或外界诱因的条件
38 下是否能够为集团利益而采取行动的标准对市场和非市场集 团是(也应该是)相同的:它取决于集团中某一或某些成员的 个人行动对乘团中其他成员是否是重要的。这显然是,但不 仅仅是,集团成员数量的一个函数。 现在可以详细说明什么时候需要非正式的合作或正式的 组织来获得一件集体物品。最小类型的集团一在这类组织 中某个或某些成员从总收益中可以获得很大的一部分,所以 即使他们必须负担所有的成本,他们也觉得值得提供集体物 品一可能不需要任何集团协议或组织。可能会达成-·个集 团协议以更广泛地分配成本或者确定集体物品供给的水平。 但由于存在着单方面和个人采取行动以获得集体物品的微 励,所以一个正式的组织,甚至·个非正式的集团协议对获取 集体物品来说都不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在比这类集团大 的集团中,不借助于某些集团协议、合作或组织就不可能获得 集体物品。在中等大小或寡头卖方垄断的集团中,由于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成员必须同时行动才能获得集体物品,所以至少 得有心照不宣的合作或组织。而且,集团越大就越需要协议和 组织。集团越大,包括在集团协议或组织中的成员的数目就越 大。也许不必把整个集团组织起来,因为集团的某些子集能够 提供集体物品,但是集团越大,建立一个集团协议或组织的难 度就越大,因为集团越大,要找到和组织集团的一个子集就越 难,而且子集中的人会继续和集团中的其他人讨价还价,直到 成本被广泛地分配,这样就增加了讨价还价的成本。简而言 之,组织成本是集团中个人数量的~个单调递增函数。(尽管 集团成员越多,总的组织成本就越大,但每个人承担的组织成 本并不一定增加,因为在组织中肯定存在规模经济。)在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