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一节的有些观点提及了市场中的寡头卖方垄糊集团,也许只 有经济学家会对此感兴趣,因此,下一节的某些要点在该节的 “非技术性概述”部分中用·种直观的、因而是轻松的和不精 雕细琢的方式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解释。那些对技术分析不)气 兴趣的人可以直接看这一部分。 4.小集团 分析集团大小与集团中的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困 难的,其部分原因是:一个集团里的每个人对他所属集团追求 的集体物品可能抱有不同的价值观。而'月每个寻求集体物品 的集团都面对着一个不同的成本函数。.然而在每种情况下都 不变的是,总成本函数会上升,因为集体物品肯定和非集体物 品一一样:取得越多,总成本越高,前且毋甫置疑,在任何情况下 都存在着相当的初始成本或圃定成本。有时一个集团必须建 立一个组织形式,然后才能获得集体物品,这样建立组织的成 本就会使第一批集体物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即使不需要 组织或协调,公共物品本身的规模和其他技术特性也会使第 一批公共物品的价格高得出奇,任何集团也肯定会发觉,当它 的需求超过了一定程度而被认为“过分”时,增加额外的集体 物品所遇到的阻力和增加的成本都会不成比例地上升。简而 言之,成本(C)是获得集体物品的比率或水平(T)的-·个函数 (C=f(T),平均成本曲线为传统的U形。 有·点立即就清楚了如果有一定量的集体物品,获得它
20 的成本远远低于它所带来的利益,相关集团中的某一个人即 使全部由他自身单独提供这一物品也能从中获益,这样就可 以假设这种集体物品会被提供,因此,总收益会大大超过总成 本,即使是某一个人分享的收益也会超过总成本。 个人能够分享一个集团的总收益,其份额取决于集团的 人数以及与集团中的其他人相比他能够从那一物品获益多 少。集团总收益取决于获得集团物品的比率或水平(T),以及 集团的“规模”(S。).集团的“规模”不仅取决于集团中的人数, 也取决于某一集体物品对集团中每个人的价值。这可以用一 个游说降低财产税的财产所有者集团加以简单的说明。集团 总收益取决于集团的“规模”(S,):即对所有巢团财产的总估 价,以及以每一美元的财产估价计算的纳税折扣的比率或水 平()。集团的个人成员获得的收益取决于他占巢团收益的 份额(F:)。 集团收益(ST)作为对集团的“价值”可被称作V。,个人 收益作为对个人的价值可被称作V。“份额”就等于V,/Yg,个 人收益就等于FS,T。任一个人i得到任一数量的集体或梨 团物品而获得的好处(A,)等于个人的收益(V;)减去成本(C)。 一个集团做什么取决于集团中的个人做什么,而个人做 什么又取决于他们采取其他行为的相对好处。既然已经把相 关参数分离了出来,那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个人购买不同数量 的集体物品的收益或损失。这取决于个人的好处(A:=V。 C)随T变化而变化的方式,即取决于 dA/dT=dvi/dT-dc/dT dA,/dT的最大值为0.®由于V,=FST,且F,和S.现在已 被设定为常数,①
21 d(F.ST)/dT-dc/dT=0 F.S-dC/dT=0 这表明单独行动的个人会购买的巢体物品的数量。可以赋予 这一结果一般的、常识性的意义。由于在下式成立时可以找到 最优点 dAildT=dvi/dT-dc/dT=0 且由于dW,/dr=F,(dV./dT) F(dv/dT)-dc/dT=0 F,(dv/dT)=dcldT 这意味着当集团收益率乘以个人得到的集团收益的份额等于 集体物品总成本的增加率时,个人得到的集体物品数量最优 换句话说,集团收益率(dV./dT)必须超过成本增加率(dC/ dT),其倍数等于集团收益超过个人收益的倍数(1/F,= V/y,).@ 但最重要的并不是会提供多少集体物品,而是是否会提 供任何集体物品。而且显然,在单独行动的个人达到最优点 时,如果F,>C/V。,那么就会提供集体或集团物品。 因为如果 F.>C/V V:/V>C/V 那么 V;>C 这样,如果F,>CV。,个人的收益就会超过成本。这意味存 在以下假设,即当集团中的任何个人达到最优点时,集体物品 的成本与集团从集体物品获得的收益相比是如此微不足道, 以致于总收益超过总成本的倍数大于或至少等于集团收益超
22 过个人收益的倍数,这时就会提供集体物品。 概括起来说,存在一个假设,即提供集体物品的条件为, 集团从集体物品获得的收益以提供那一物品的总成本的增加 比率的1/:倍增加[即,当dWx/dT=1/F,(dC/dT)时],集 团总收益与物品的成本之比要大于集团收益与个人收益之比 (即Ve/C>V./V;)。 上述模型中基本概念的普遍适用性可以通过市场中的企 业集团来检验。考虑一个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并假设其中的 企业都独立地寻求利润最大化,简便起见,还假设生产的边际 成本为零。为了避免增加新的符号,也为了说明前述分析的普 遍性,假设现在T代表价格,S。代表集团或产业的销售额,S, 代表企业:的大小或销售额。F,仍然代表个别企业或集团成 员占总销售额的“份额”,它现在代表了在任一给定时刻企业 i占总的集团或产业销售的份额:F,一S,/Sg。价格T会影响 产业的销售量,其程度由需求弹性E给出。弹性E= T/S(dS./dT),由此可以得到需求曲线斜率dS。/dT的 个方便的表达式:dS./d=一ES/T。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 条件下,一个企业达到最优产量的条件为: dA/dT=d(ST)/dT=0 S:+T(dsi/dT)=0 FS+T(ds/dT)=o 这里因为假设企业都独立行动,即不指望其他企业会有什么 反应,dS:=dSg,所以 ES。斗T(dS./dT)=.0 且由于dS./dT+-E5,/T, FS。-T(ES./T)=0
S.(F,-E)=0 这只有在F:=E时才成立。只有当对产业的需求弹性小 于或等于某一特定企业占产业产量的份额时,那一企业才会 受到激励限制产量。一家正在决定是否限制产量以促成更高 价格的企业会对放弃产量造成的成本和损失与它能从“集体 物品”一一一更高的价格获得的收益加以权衡。需求弹性是对此 进行衡悬的标准。如果F:等干E,这意味着对产业的需求弹 性等于这一企业占产业产量的比例:如果需求弹性为1/4,这 意味着产量减少1%,价格就会上升4%。显然,如果-家企业 占产业总产量1/4的话,它就会停止增加产量,或限制其产 量。如果一个产业中有1000家相同规模的企业,那么对产业 产品的需求弹性要小于或等于1/1000才会有企业会对产量 加以限制。所以在一个包含大量企业的产业中达到均衡并不 会带来什么利润。一家寻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限制其产量,即 采取与产业总体利益相一致的行为的条件是:在提供更多的 T°时(更高的价格),集团收益增加的比率为限制产量导致的 总成本增加比率的1/F,倍。这个标准对于早先解释过的重规 集团利益的行为的更一般的例子来说也是同样适用的。 这个对市场的分析和古诺的理论是相同的:零这不足为 奇,因为古诺的理论实际上是关于集团成员的利益和集团总 体利益两者关系的一般理论的一个特例。古诺的理论可被看 作是这里所作分析的一个特例。这样他的理论就被浓缩为一 个常识性的陈述,即只有当维持价格的总成本低于企业从更 高的价格能获取的收益时,企业才会采取行动以维持产业产 品的价格。与对市场外的集团行为进行的分析一样,古诺理论 ·寻求的是在何时集团中的个体增进集团总体利益才符合其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