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是启蒙》中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 要正确地看待现代性,辩别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就必须对现代性进行辩护和实施批判。 所谓“对现代性进行辩护”的态度,就是肯定现代化对前现代传统的历史性超越,强调现 代性作为文明发展目标的自主性和充分性等等。一般地说,现代性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或 工业文明的缩略语”。现代性建立在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和机器文明的基础上,它以市 场经济和现代民主制度为标志,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 为目标。由于现代性奠基于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 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因而体现岀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特 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物质力量的推动下,确立了现代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具有 普遍意义价值观的独特地位 但随着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发展,在其取得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现代性也 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例如,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生活的商品 化问题: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问题等等。这些消极现象的不断扩展,使得对 “现代性的承诺”的质疑、批判、反思,逐渐构成了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旋律。 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后现代性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 来的。按照后现代性的观念,“现代性的承诺”的无法兑现乃至各种“异化”现象的不断出现 不仅说明现代性发展的普遍模式本身出了问题,而且意味着作为现代性根基的“现代合理性” 遭遇到了根本危机。后现代性对构成现代性的所有二元结构(诸如:主客、真/假、本质/ 现象、事实/价值,等等)要进行彻底消解。后现代性观念认为,由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绝 对的真理”普遍的规律*永恒的结构”等,因此,这种结构无论看上去多么合理、多么复杂, 实际上都是虚假的和无效的。只有通过瓦解现代性,才能实现自由和真正解放。所以,现代 性理应被后现代性所消解或取代。例如,后现代性试图用平民角度的众声喧哗来取代知识英 雄的“宏大叙述”,以顺应现代文明文化重心不断下移的发展趋势;以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来 抑制信息和科学技术的膨胀和过度泛滥:以反讽、游戏等来破除理性的束缚和限制,等等。 可以看出,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充满历史复杂性,而且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在这个 意义上,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性所提出的挑战和问题。但同时也应看到,以取消、回避或放
么是启蒙》中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 要正确地看待现代性,辩别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就必须对现代性进行辩护和实施批判。 所谓“对现代性进行辩护”的态度,就是肯定现代化对前现代传统的历史性超越,强调现 代性作为文明发展目标的自主性和充分性等等。一般地说,现代性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或 工业文明的缩略语”。现代性建立在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和机器文明的基础上,它以市 场经济和现代民主制度为标志,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 为目标。由于现代性奠基于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 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因而体现出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特 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物质力量的推动下,确立了现代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具有 普遍意义价值观的独特地位。 但随着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发展,在其取得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现代性也 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例如,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生活的商品 化问题;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问题等等。这些消极现象的不断扩展,使得对 “现代性的承诺”的质疑、批判、反思,逐渐构成了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旋律。 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后现代性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 来的。按照后现代性的观念,“现代性的承诺”的无法兑现乃至各种“异化”现象的不断出现, 不仅说明现代性发展的普遍模式本身出了问题,而且意味着作为现代性根基的“现代合理性” 遭遇到了根本危机。后现代性对构成现代性的所有二元结构(诸如:主/客、真/假、本质/ 现象、事实/价值,等等)要进行彻底消解。后现代性观念认为,由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绝 对的真理”“普遍的规律”“永恒的结构”等,因此,这种结构无论看上去多么合理、多么复杂, 实际上都是虚假的和无效的。只有通过瓦解现代性,才能实现自由和真正解放。所以,现代 性理应被后现代性所消解或取代。例如,后现代性试图用平民角度的众声喧哗来取代知识英 雄的“宏大叙述”,以顺应现代文明文化重心不断下移的发展趋势;以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来 抑制信息和科学技术的膨胀和过度泛滥;以反讽、游戏等来破除理性的束缚和限制,等等。 可以看出,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充满历史复杂性,而且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在这个 意义上,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性所提出的挑战和问题。但同时也应看到,以取消、回避或放
弃解决问题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后现代性理论,显然不可能在积极的意义上把文明发展推向新 的高度。只有通过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消除问题的方式,才可能真正克服人类发展面临的各 种困难,面向未来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的具体体现。 B.福柯认为,不应将现代性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应把它当作一 种态度来加以看待 C.现代性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 D.因为现代性奠定了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解放 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所以体现出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 E.作者认为,只有通过瓦解现代性,才能实现自由和真正解放 13.下列有关“后现代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 B.后现代性反对信息和科学技术的膨胀和过度泛滥,提倡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C.后现代性若要在积极意义上把文明推向新的高度,就必须改变主要价值取向 D.后现代性思想深刻、富有危机意识和革新精神,它的理念也比现代性更先进 14从原文内容来看,作者认为对现代性应该持怎样的态度?(4分) 1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提出了哪些反思或批判。(4分) 第二卷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弃解决问题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后现代性理论,显然不可能在积极的意义上把文明发展推向新 的高度。只有通过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消除问题的方式,才可能真正克服人类发展面临的各 种困难,面向未来。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 A.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的具体体现。 B.福柯认为,不应将现代性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应把它当作一 种态度来加以看待。 C.现代性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 D.因为现代性奠定了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解放 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所以体现出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 E.作者认为,只有通过瓦解现代性,才能实现自由和真正解放。 13.下列有关“后现代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 B.后现代性反对信息和科学技术的膨胀和过度泛滥,提倡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C.后现代性若要在积极意义上把文明推向新的高度,就必须改变主要价值取向。 D.后现代性思想深刻、富有危机意识和革新精神,它的理念也比现代性更先进。 14.从原文内容来看,作者认为对现代性应该持怎样的态度?(4 分) 15.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提出了哪些反思或批判。(4 分) 第二卷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