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雷州一中2013届高三周日模拟考试 语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脾性/稗草 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肖 B.倘若/徜徉 肋骨/勒索 笼罩/笼络人心 C.迁徙/歼灭 砧板/粘贴 哄骗/哄堂大笑 D.暴发/瀑布 逶迤/倭寇 重量/量力而行 2.下面一段文字,加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历经苦难与辉煌,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 富裕,从来都是我们民族,也是每个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 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历史。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 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描绘出一个时 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我们在实现国 家梦想的征途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摧枯拉朽的磅礴的力量。 A.梦寐以求 B.翻天覆地 C.汇聚 D.摧枯拉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呼吸,有抗腐 烂的能力才不腐烂的。 B.1932年,他的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不仅填补了国内地质学领域的空 白,还一跃成为国际领先地位 C.现代生活产生了许多文明病,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我们过度使用生命,不懂 得节制与生生不息的道理 余华的《兄弟》不惜笔墨地渲染暴发户李光头的种种劣迹:玩世不恭,下作, 粗俗,丑陋。作家对此态度很暧昧,是客观展示还是玩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射窗口定在凌晨。 火箭 ,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 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 ,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 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⑦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⑧我突然热泪盈盈,眼睛追随着箭尾 A.①④⑤⑦ B.①③⑤⑧ C.②③⑥⑦ D.②④⑥⑧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广东雷州一中 2013 届高三周日模拟考试 语 文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脾性/稗草 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肖 B.倘若/徜徉 肋骨/勒索 笼罩/笼络人心 C.迁徙/歼灭 砧板/粘贴 哄骗/哄堂大笑 D.暴发/瀑布 逶迤/倭寇 重量/量力而行 2.下面一段文字,加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历经苦难与辉煌,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 富裕,从来都是我们民族,也是每个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 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历史。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 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描绘出一个时 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我们在实现国 家梦想的征途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摧枯拉朽的磅礴的力量。 A.梦寐以求 B.翻天覆地 C.汇聚 D.摧枯拉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呼吸,有抗腐 烂的能力才不腐烂的。 B.1932 年,他的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不仅填补了国内地质学领域的空 白,还一跃成为国际领先地位。 C.现代生活产生了许多文明病,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我们过度使用生命,不懂 得节制与生生不息的道理。 D.余华的《兄弟》不惜笔墨地渲染暴发户李光头的种种劣迹:玩世不恭,下作, 粗俗,丑陋。作家对此态度很暧昧,是客观展示还是玩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射窗口定在凌晨。_____________。火箭____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 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____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 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 _________________……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⑦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⑧我突然热泪盈盈,眼睛追随着箭尾 A.①④⑤⑦ B.①③⑤⑧ C.②③⑥⑦ D.②④⑥⑧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 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 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岀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 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 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 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明年,立少子 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 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 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 人岸崩尽压杀卧 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 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 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 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 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 昆弟,家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 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误置其籍代伍中藉:登记 B.比灵文园法比 比照 C.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更:更加 D.识其县名及姓识:懂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 B.家贫,为人所略卖 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C.识其县名及姓 从其家之长安 D.窦皇后言之于文帝 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7.下面各组内容,都能体现窦后“孝悌”品格的是(3分) ①“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②代王独幸窦姬 ③欲如赵近家 ④丐沐沐我 ⑤请食饭我 ⑥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 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 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 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 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 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明年,立少子 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 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 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 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 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 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 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 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 昆弟,家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 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误置其籍代伍中 藉:登记 B.比灵文园法 比: 比照 C.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更:更加 D.识其县名及姓 识:懂 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 B.家贫,为人所略卖 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C.识其县名及姓 从其家之长安 D.窦皇后言之于文帝 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7.下面各组内容,都能体现窦后“孝悌”品格的是(3 分) ①“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②代王独幸窦姬 ③欲如赵近家 ④丐沐沐我 ⑤请食饭我 ⑥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 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 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C.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 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D.窦皇后进宫之前,家道艰难,曾带幼弟上山采桑,其弟跌伤,与弟诀别于驿 站宿舍,讨来米汁给幼弟洗头,又要来食物给幼弟充饥,然后才离去。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3分) 译: ②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3分) 译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①云和:乐器 (1)试赏析“西宫夜静百花香”一句的妙处。(4分) (2)诗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3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 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 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C.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 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D.窦皇后进宫之前,家道艰难,曾带幼弟上山采桑,其弟跌伤,与弟诀别于驿 站宿舍,讨来米汁给幼弟洗头,又要来食物给幼弟充饥,然后才离去。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3 分) 译: ②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3 分) 译: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①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①云和:乐器 (1)试赏析“西宫夜静百花香”一句的妙处。(4 分) (2)诗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3 分) 11.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前 3 题计分)(6 分)
(1)子曰: 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2)谨庠序之 教 (《寡人之于国》) (3)门衰祚薄,晚有儿 息 。(《陈情表》)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茂 (《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论幸 福 莫罗阿(法) 何谓幸福?方登纳在《幸福论》那册小书中所假设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 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当然,如果我们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 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如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留着罢,你 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了。 但我们知道,即在我们愿望之时,那种不变,那种稳定,已经是不可 能的了。且就令“瞬间”能够加以巩固,它所给予我们的幸福,亦将因新故事的 发生而归于消灭 构成幸福的,既非事故与娱乐,亦非赏心悦目的奇观,而是把心目中自有的美点 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祈求永续不变的也是此种精神状态而非纷 繁的世事。在确定幸福的性质(这是我们真正的论题)之前,先让我们把幸福所 有的障碍加以考察,以便我们抓住问题的实质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接踵而至的灾祸与疾病。禁欲派曾说:“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 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痛苦还未发生。”事实可不然,我们着实无法把 那些连续随着分解开来。过去的痛苦回忆,能把现在的感觉继续加强,更何况精 神影响肉体的力量,令人难以置信。有真病的人,亦有自以为病的人,更有自己 致病的人。 其次便是失败:爱情的失败,事业的失败,行动的失败。愿望受挫了,计划搁浅 了,机会错过了,希望毁灭了。但如果人们对于自己一生的事故,用更自由的精 神去观察时,往往会识得他们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的。我屡屡听到作家们 说:“我要写某一部书,但我所过的生活不允许”,这是真情。但若他热烈地要 写那部书,他定会过另一种生活。 野心与贪心使我们与别人冲突,但还有更坏的灾祸的成因:即是和我们自己的冲 突。“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当我们回顾昨日的行 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而能说这种坦白的话时,那么,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有此内在 的调和,多少苦恼都可消灭
(1)子曰: “ , ,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2)谨庠序之 教, , 。(《寡人之于国》) (3)门衰祚薄,晚有儿 息。 , 。(《陈情表》)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茂; , 。 (《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题。 论幸 福 莫罗阿(法) 何谓幸福?方登纳在《幸福论》那册小书中所假设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 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当然,如果我们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 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如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留着罢,你, 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了。 但我们知道,即在我们愿望之时,那种不变,那种稳定,已经是不可 能的了。且就令“瞬间”能够加以巩固,它所给予我们的幸福,亦将因新故事的 发生而归于消灭。 构成幸福的,既非事故与娱乐,亦非赏心悦目的奇观,而是把心目中自有的美点 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祈求永续不变的也是此种精神状态而非纷 繁的世事。在确定幸福的性质(这是我们真正的论题)之前,先让我们把幸福所 有的障碍加以考察,以便我们抓住问题的实质。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接踵而至的灾祸与疾病。禁欲派曾说:“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 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痛苦还未发生。”事实可不然,我们着实无法把 那些连续随着分解开来。过去的痛苦回忆,能把现在的感觉继续加强,更何况精 神影响肉体的力量,令人难以置信。有真病的人,亦有自以为病的人,更有自己 致病的人。 其次便是失败:爱情的失败,事业的失败,行动的失败。愿望受挫了,计划搁浅 了,机会错过了,希望毁灭了。但如果人们对于自己一生的事故,用更自由的精 神去观察时,往往会识得他们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的。我屡屡听到作家们 说:“我要写某一部书,但我所过的生活不允许”,这是真情。但若他热烈地要 写那部书,他定会过另一种生活。 野心与贪心使我们与别人冲突,但还有更坏的灾祸的成因:即是和我们自己的冲 突。“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当我们回顾昨日的行 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而能说这种坦白的话时,那么,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有此内在 的调和,多少苦恼都可消灭
可事实告诉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协调是稀有的。我们中每个人的内部都有一个 “社会人”与情欲炽盛的“个人”,即灵与肉、神与兽。在此,苏格拉底的“认 识你自己”的教训就变得重要了。一个智慧之士,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首先应 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可以与人交换向人倾吐的思想。 此外,是幻想未来:在危险未曾临到先自害怕,先自想象危险的境况,是“不幸” 的又一原因。 对于这些或实在或幻想的病,有没有逃避之所或补救的良方呢? 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故旅行是救治精神病苦的良药。痛苦的人所能 栖息的另一处所,便是音乐世界。 还有一种“幸福练习”虽不能积极产生幸福,却能助你达到幸福。试举几条秘诀: 对于过去避免作过于深长的沉思。对一切无可补救的事情,不要反复不已的 咀嚼。精神应时常加以冲刷、荡涤、更新。无遗忘即无幸福。 精神的欢乐在于行动之中。对于聪慧之士,行动往往是为逃避思想,但这种 逃避是合理的健全的。 二排功向与你相对你的动关心的环境 还要把幸福的题旨重说一遍吗?永续的平衡状态在人事中是不存在的,信仰、明 智、艺术,能令人达到迅暂的平衡状态。随后,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 了这种均衡,而人类又当以同样的方法攀登绝顶,永远不已。最美的爱情,分析 起来只是无数细微的冲突,与永远靠着忠诚的媾和。同样,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 原子,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惟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 (选自《20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如果浮士德所说的“瞬间”能够固定下来,我们就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B.生活中的病人,都是因为那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的精神影响导致的。 C.人们回看自己的一生的事故,可以认识到“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 的”,作者看来,这种自由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D.当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了生活中迅暂平衡状态时,我们仍应 以信仰、明智、艺术等力量再次攀登绝顶,追求幸福。 E.行动可以产生精神的欢乐,是为了合理、健全地逃避思想。 13.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痛苦还未发生。因此 我们不必痛苦。 B.作者认为,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是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将使他思想 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让人达到宁静的境界。 C.“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这是我们每个人回顾昨 日的行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说的话 D.避免对过去作过分深长的思考,可以让我们产生幸福 14.在作者看来,不幸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加以概括。(4分)
可事实告诉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协调是稀有的。我们中每个人的内部都有一个 “社会人”与情欲炽盛的“个人”,即灵与肉、神与兽。在此,苏格拉底的“认 识你自己”的教训就变得重要了。一个智慧之士,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首先应 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可以与人交换向人倾吐的思想。 此外,是幻想未来:在危险未曾临到先自害怕,先自想象危险的境况,是“不幸” 的又一原因。 对于这些或实在或幻想的病,有没有逃避之所或补救的良方呢? 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故旅行是救治精神病苦的良药。痛苦的人所能 栖息的另一处所,便是音乐世界。 还有一种“幸福练习”虽不能积极产生幸福,却能助你达到幸福。试举几条秘诀: ——对于过去避免作过于深长的沉思。对一切无可补救的事情,不要反复不已的 咀嚼。精神应时常加以冲刷、荡涤、更新。无遗忘即无幸福。 ——精神的欢乐在于行动之中。对于聪慧之士,行动往往是为逃避思想,但这种 逃避是合理的健全的。 ——选择努力方向与你相同,并对你的行动表示关心的环境。 ——不要想象那些遥远的无可预料的灾祸而自苦。 还要把幸福的题旨重说一遍吗?永续的平衡状态在人事中是不存在的,信仰、明 智、艺术,能令人达到迅暂的平衡状态。随后,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 了这种均衡,而人类又当以同样的方法攀登绝顶,永远不已。最美的爱情,分析 起来只是无数细微的冲突,与永远靠着忠诚的媾和。同样,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 原子,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惟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 已。 (选自《20 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如果浮士德所说的“瞬间”能够固定下来,我们就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B.生活中的病人,都是因为那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的精神影响导致的。 C.人们回看自己的一生的事故,可以认识到“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 的”,作者看来,这种自由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D.当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了生活中迅暂平衡状态时,我们仍应 以信仰、明智、艺术等力量再次攀登绝顶,追求幸福。 E.行动可以产生精神的欢乐,是为了合理、健全地逃避思想。 13.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痛苦还未发生。因此, 我们不必痛苦。 B.作者认为,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是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将使他思想 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让人达到宁静的境界。 C.“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这是我们每个人回顾昨 日的行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说的话。 D. 避免对过去作过分深长的思考,可以让我们产生幸福。 14.在作者看来,不幸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加以概括。(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