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2016届高三调研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 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建筑的价值 建筑的价值是由建筑所具有的功能决定的。中国古代建筑的个体形态多比较简单而单 因而在物质功能上有比较大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合院式的住宅也可以用作佛寺,紫禁城的宫 殿既可以用作朝政,也可以读书、居住和从事宗教活动。 精神功能的适应性没有物质功能那么大。宫殿表现的是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王朝的权势 文人园林表现的是追求自然雅致与淡泊,寺庙表现的是宗教的神秘与神圣,住宅要求的是宁 静与私密等等。这些不同的精神要求不但在建筑的总体格局,环境的设计,建筑的形象上表 现出来,而且还应用建筑的装饰、色彩等手段加以渲染与深化,所以才出现了紫禁城与苏州 园林不同的环境与色彩处理,才出现了紫禁城建筑上大量的龙纹装饰。但是这些精神,这些 意识形态的内容,表现在建筑却和绘画、雕塑艺术不一样,其特点是比较抽象,比较笼统。 例如威严、崇高、文静、雅致、神秘等等,只能应用环境与建筑表现出一种气氛,尽管也借 取于装饰,包括应用雕塑、绘画等手段,尽可能使这种表现具体化,但总体讲,还不可能像 古代绘画、雕刻那样具体而明朗。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从而使建筑的精神功能也比较能够长时间地起作用。清王朝可以 全盘接受明王朝的紫禁城,从总体布局到装饰都不用更改。北京的北海琼华岛,自元代经营 以来,明清两朝可以一直延续经营和不断充实,但从内容到形式都不会改变。这种延续,不 但反映了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下,历代王朝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上的同一,同时也反映 出建筑在精神功能上的特殊性。最集中表现封建帝王权势的紫禁城,当封建王朝被推翻,如
韶关市 2016 届高三调研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 8 页,18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 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代建筑的价值 建筑的价值是由建筑所具有的功能决定的。中国古代建筑的个体形态多比较简单而单一, 因而在物质功能上有比较大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合院式的住宅也可以用作佛寺,紫禁城的宫 殿既可以用作朝政,也可以读书、居住和从事宗教活动。 精神功能的适应性没有物质功能那么大。宫殿表现的是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王朝的权势, 文人园林表现的是追求自然雅致与淡泊,寺庙表现的是宗教的神秘与神圣,住宅要求的是宁 静与私密等等。这些不同的精神要求不但在建筑的总体格局,环境的设计,建筑的形象上表 现出来,而且还应用建筑的装饰、色彩等手段加以渲染与深化,所以才出现了紫禁城与苏州 园林不同的环境与色彩处理,才出现了紫禁城建筑上大量的龙纹装饰。但是这些精神,这些 意识形态的内容,表现在建筑却和绘画、雕塑艺术不一样,其特点是比较抽象,比较笼统。 例如威严、崇高、文静、雅致、神秘等等,只能应用环境与建筑表现出一种气氛,尽管也借 取于装饰,包括应用雕塑、绘画等手段,尽可能使这种表现具体化,但总体讲,还不可能像 古代绘画、雕刻那样具体而明朗。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从而使建筑的精神功能也比较能够长时间地起作用。清王朝可以 全盘接受明王朝的紫禁城,从总体布局到装饰都不用更改。北京的北海琼华岛,自元代经营 以来,明清两朝可以一直延续经营和不断充实,但从内容到形式都不会改变。这种延续,不 但反映了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下,历代王朝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上的同一,同时也反映 出建筑在精神功能上的特殊性。最集中表现封建帝王权势的紫禁城,当封建王朝被推翻,如
今千百万人涌进游览时,仍能感觉到这种宏伟与威严的气氛,却已经失去了原来那种威慑的 力量。江南多少座文人园林为游人开放,里面还是那些亭、台、楼、阁,还是那样曲径通幽, 拙政园里的留听阁、与谁同座轩仍然屹立池畔水边,人们尽管可能没有感受到原来文人那种 追求超凡脱尘的意境,但当他们漫步园中仍旧能够欣赏到怡人的山水风光,那步移景异的 个又一个畅心悦目的景观。所以建筑的精神功能在一定的场合下,往往具有这种超越时代的 性能。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所以它存在的寿命比不上西方古代的石建 筑。但是只要不遭受天灾人祸,它们保存数百年,上千年也是完全可能的。可是,建筑作为 个物质实体保存的长期性,它在物质功能上的通用性和在精神功能上的超时代性,就使得 古代的一栋建筑或者一组建筑群体能够在历史的发展中受到长期的、反复的和多方面地使用, 也就是说在这个建筑环境里会经历过许多事件,关系到许多人。这些事件和人物因而也能够 通过建筑这个物质环境而被记载和保留下来。这种记载的功能和文字、绘画、雕刻的记载一 样,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所以西方国家把它们的古建筑称为“石头的史书”。 1.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直接体现“古代建筑的价值”的一项是 A贵州遵义会议会址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每一个进去参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 曾经在这里召开的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命运的遵义会议。 B.万里长城能让人感受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盛世君主的帝王之威和劳动人民的勤 劳智慧。 C.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 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D韶关南华寺,是禅宗六祖意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先源地,每年吸引大批佛教徒前往 朝拜,里面设有佛学院,是佛教徒们交流学习的好场所。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佛寺可以是原先四合院的住宅,紫禁城的宫殿既可以用来处理政治事务,也可以在此 读书、生活,由此可见,中国古建筑的个体形态都是简单单一,因而它的适应性和通用性较 大 B建筑的总体布局,总体设计和建筑的形象表现出建筑不同的精神要求,所以紫禁城威 严祟高,出现了大量的龙纹装饰,而苏州园林体现的是宁静雅致的另一种气氛。 C.尽管古建筑也应用雕塑绘画等手段,但它所体现的精神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容和雕塑
今千百万人涌进游览时,仍能感觉到这种宏伟与威严的气氛,却已经失去了原来那种威慑的 力量。江南多少座文人园林为游人开放,里面还是那些亭、台、楼、阁,还是那样曲径通幽, 拙政园里的留听阁、与谁同座轩仍然屹立池畔水边,人们尽管可能没有感受到原来文人那种 追求超凡脱尘的意境,但当他们漫步园中仍旧能够欣赏到怡人的山水风光,那步移景异的一 个又一个畅心悦目的景观。所以建筑的精神功能在一定的场合下,往往具有这种超越时代的 性能。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所以它存在的寿命比不上西方古代的石建 筑。但是只要不遭受天灾人祸,它们保存数百年,上千年也是完全可能的。可是,建筑作为 一个物质实体保存的长期性,它在物质功能上的通用性和在精神功能上的超时代性,就使得 古代的一栋建筑或者一组建筑群体能够在历史的发展中受到长期的、反复的和多方面地使用, 也就是说在这个建筑环境里会经历过许多事件,关系到许多人。这些事件和人物因而也能够 通过建筑这个物质环境而被记载和保留下来。这种记载的功能和文字、绘画、雕刻的记载一 样,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所以西方国家把它们的古建筑称为“石头的史书”。 1.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直接体现“古代建筑的价值”的一项是 ( ) A.贵州遵义会议会址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每一个进去参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 曾经在这里召开的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命运的遵义会议。 B.万里长城能让人感受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盛世君主的帝王之威和劳动人民的勤 劳智慧。 C.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 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D.韶关南华寺,是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先源地,每年吸引大批佛教徒前往 朝拜,里面设有佛学院,是佛教徒们交流学习的好场所。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佛寺可以是原先四合院的住宅,紫禁城的宫殿既可以用来处理政治事务,也可以在此 读书、生活,由此可见,中国古建筑的个体形态都是简单单一,因而它的适应性和通用性较 大。 B.建筑的总体布局,总体设计和建筑的形象表现出建筑不同的精神要求,所以紫禁城威 严崇高,出现了大量的龙纹装饰,而苏州园林体现的是宁静雅致的另一种气氛。 C.尽管古建筑也应用雕塑绘画等手段,但它所体现的精神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容和雕塑
绘画不一样,前者比较抽象、笼统,不像后者那样具体、明朗 D.清王朝可以全盘接收明王朝的紫禁城,根本上是因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下,历代 王朝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上的同一以及建筑的精神功能的超时代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文人园林,亭、台、楼、阁一如从前,人们在此或许不能感受过去文人追求的超 凡脱俗的意境,但仍能饱览这里的怡人风光,各种景观畅心悦目,这体现了建筑的精神功能 上的超时代性 B.古代建筑不仅以它的实体记录了当时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同时也记录了众多的事 件,古代的政治和历史,所以我们说古代的建筑具有艺术的、历史的、科学的价值。 C.许多的事件和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被记载和保留,其中通过建筑来记载就是其形 式之一,因此西方国家的古建筑被它们称为“石头的史书”。 D中国古建筑能够在历史的发展中被长期反复和多方面地使用,并把在这里经历的许多 人和事记载下来,是因为它只要不遭受天灾人祸,就能保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寿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 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 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舆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条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 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 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 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镈凡鄙,近者镖还省父,愈为序饯 镈,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麻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宜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 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裘度事。时先入 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 命輸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绘画不一样,前者比较抽象、笼统,不像后者那样具体、明朗。 D.清王朝可以全盘接收明王朝的紫禁城,根本上是因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下,历代 王朝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上的同一以及建筑的精神功能的超时代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南文人园林,亭、台、楼、阁一如从前,人们在此或许不能感受过去文人追求的超 凡脱俗的意境,但仍能饱览这里的怡人风光,各种景观畅心悦目,这体现了建筑的精神功能 上的超时代性。 B.古代建筑不仅以它的实体记录了当时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同时也记录了众多的事 件,古代的政治和历史,所以我们说古代的建筑具有艺术的、历史的、科学的价值。 C.许多的事件和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被记载和保留,其中通过建筑来记载就是其形 式之一,因此西方国家的古建筑被它们称为“石头的史书”。 D.中国古建筑能够在历史的发展中被长期反复和多方面地使用,并把在这里经历的许多 人和事记载下来,是因为它只要不遭受天灾人祸,就能保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寿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 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 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 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 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 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 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 ...,请愈为行军司马。淮、 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 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 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 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 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 者十六七,虽晨炫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 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遘/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 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进/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 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C.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遊/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 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D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 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祖籍昌黎郡,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著作有《昌黎先生集》。卒谥文,世称 韩文公。 B.征辟制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也可以分为“征”和“辟” 两类,唐采用科举制,不存在“征”和“辟”。 C宫市是中唐时,宫中有需要买外面市场上的物品,随意给出价款强行收购的行为,是 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残酷的方式 D.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 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后来考 中进士,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 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 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 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 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 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 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 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C.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 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D.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 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愈祖籍昌黎郡,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著作有《昌黎先生集》。卒谥文,世称 韩文公。 B.征辟制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也可以分为“征”和“辟” 两类,唐采用科举制,不存在“征”和“辟”。 C.宫市是中唐时,宫中有需要买外面市场上的物品,随意给出价款强行收购的行为,是 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残酷的方式。 D.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 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后来考 中进士,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 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裘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 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裘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 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忽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5 分) (2)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更漏子 毛文锡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千结。宵雾散,晓震晖,梁间双飞燕。 8清人陈廷焯云:““红纱一点灯’真妙”。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指出这一句有哪些妙处,并作 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词由夜至晨,总共描绘了三处富有寓意的春景。请指出这三幅春景图,并写出它们各 自的寓意。(6分) (三)名句名篇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 批评一些人学习小的方面, 却放弃大的方面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 点明诗人江头送客时 的环境,渲染出送别时人物凄凉悲惨心境 (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通过写明 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 乙选考题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 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 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5 分) (2)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更漏子 毛文锡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飞燕。 8.清人陈廷焯云:“‘红纱一点灯’真妙”。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指出这一句有哪些妙处,并作 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词由夜至晨,总共描绘了三处富有寓意的春景。请指出这三幅春景图,并写出它们各 自的寓意。(6 分) (三)名句名篇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 , ”批评一些人学习小的方面, 却放弃大的方面。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 , ”点明诗人江头送客时 的环境,渲染出送别时人物凄凉悲惨心境。 (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 ”,通过写明 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 乙 选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