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二部分工业化时代的管理实践和思想第三章欧美工业化进程中的管理实践和思想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欧美工业化进程中的管理实践和主要经验,以及各国有代表性的管理思想,从而理解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经济,以及思想方面的历史因素,认识到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重点和难点:重点要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基础一一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革命,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和资本主义伦理,工厂制度对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影响:难点是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的萌芽表现,以及古典管理理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践与应用。学时安排:4学时。第一节社会背景和管理环境一、16至19世纪的欧洲社会(一)剧烈变革的时代的欧美国家和社会(1500-1899)(二)工业革命与英国的崛起二、从重商主义过渡到工业化生产时代(一)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棉纺织时代。(二)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为动力,电气时代,钢铁时代。(三)欧美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三、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的建立(一)英国是原生型的工业化国家(二)工业革命的体现:机械化、动力革命、工厂制度的建立四、工厂制度背景下英国面临的管理问题(一)外部和内部的管理问题(二)突出的难题劳动力的招募、训练与激励问题;管理人才的缺乏。管理职能本身的混乱和无序。对企业家的最大困惑:英国没有“专业管理人员”,没有普遍适用的有关如何进行管理的知识体系,没有共同的管理行为准则,对一位管理人员应如何行动,没有普遍统一的要求。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13
西方管理思想史 13 第二部分 工业化时代的管理实践和思想 第三章 欧美工业化进程中的管理实践和思想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欧美工业化进程中的管理实践和主要经验,以及各国有代表性的管 理思想,从而理解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经济,以及思想方面的历史因素,认识到古典管理理 论的产生是西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思想和文化 发展的具体体现。 重点和难点:重点要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革命,什么是 资本主义精神和资本主义伦理,工厂制度对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影响;难点是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的 萌芽表现,以及古典管理理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践与应用。 学时安排:4 学时。 第一节 社会背景和管理环境 一、16 至 19 世纪的欧洲社会 (一)剧烈变革的时代的欧美国家和社会(1500-1899) (二)工业革命与英国的崛起 二、从重商主义过渡到工业化生产时代 (一)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棉纺织时代。 (二)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为动力,电气时代,钢铁时代。 (三)欧美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三、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的建立 (一)英国是原生型的工业化国家 (二)工业革命的体现:机械化、动力革命、工厂制度的建立 四、工厂制度背景下英国面临的管理问题 (一)外部和内部的管理问题 (二)突出的难题 劳动力的招募、训练与激励问题; 管理人才的缺乏。 管理职能本身的混乱和无序。 对企业家的最大困惑:英国没有“专业管理人员”,没有普遍适用的有关如何进行管理的知识 体系,没有共同的管理行为准则,对一位管理人员应如何行动,没有普遍统一的要求。 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二节英国实业家和经济学家的管理实践和总结一、阿克赖特——一业主制企业的管理经验(一)理查德·阿克赖特(二)阿克赖特的企业管理和实践经验二、瓦特和博尔顿家族一一合伙制企业的管理经验(一)瓦特和博尔顿家族(二)合伙企业的管理经验三、罗伯特·欧文一一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经验(一)罗伯特·欧文简介(二)职业经理人一一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改革试验四、英国经济学家对管理问题的有关论述(一)詹姆斯·斯图亚特对管理问题的论述(二)亚当·斯密有关管理问题的论述(三)大卫·李嘉图有关管理问题的论述(四)其它研究者五、工业革命后期欧洲经济学家的管理思想(一)让·巴蒂斯特·萨伊的管理思想(二)安德鲁·尤尔的管理思想(三)查尔斯·杜平的管理思想(四)威廉·杰文斯的管理思想(五)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第三节关于工业化时代的伦理和价值观一、新教伦理的观念(一)宗教改革与新教伦理新教伦理的观念,是一种宗教观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马丁·路德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宗教改革(1517-1555),建立了路德教派,亦即后来的新教。其核心思想理念是“因信称义”。(二)新教伦理的重要思想观念新教伦理中的重要思想观念一一“天职”和“上帝选民”的概念。认为人在现实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已是上帝的选民。新教伦理把上帝和尘世间的活动联系起来了,认为上帝将救助自助者,他们提倡积极的人生观,每一个人都要积极的工作。(三)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的研究14
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 第二节 英国实业家和经济学家的管理实践和总结 一、阿克赖特——业主制企业的管理经验 (一)理查德•阿克赖特 (二)阿克赖特的企业管理和实践经验 二、瓦特和博尔顿家族——合伙制企业的管理经验 (一)瓦特和博尔顿家族 (二)合伙企业的管理经验 三、罗伯特•欧文——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经验 (一)罗伯特•欧文简介 (二)职业经理人——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改革试验 四、英国经济学家对管理问题的有关论述 (一)詹姆斯•斯图亚特对管理问题的论述 (二)亚当•斯密有关管理问题的论述 (三)大卫•李嘉图有关管理问题的论述 (四)其它研究者 五、工业革命后期欧洲经济学家的管理思想 (一)让•巴蒂斯特•萨伊的管理思想 (二)安德鲁•尤尔的管理思想 (三)查尔斯•杜平的管理思想 (四)威廉•杰文斯的管理思想 (五)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关于工业化时代的伦理和价值观 一、新教伦理的观念 (一)宗教改革与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的观念,是一种宗教观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德国的马丁•路德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宗教改革(1517-1555),建立了路德教派,亦即后来的新 教。其核心思想理念是“因信称义”。 (二)新教伦理的重要思想观念 新教伦理中的重要思想观念——“天职”和“上帝选民”的概念。 认为人在现实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新 教伦理把上帝和尘世间的活动联系起来了,认为上帝将救助自助者,他们提倡积极的人生观,每一 个人都要积极的工作。 (三)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的研究
西方管理思想史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一1920)对新教伦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新教伦理其实就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种资本主义精神。天职观念和禁欲主义是新教(Protestant)伦理,也是韦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对金钱的追求或者通俗地说赚钱成为一种“合理的伦理原则”,是资产阶级必须完成的一项义务,是天职。劳动是一种绝对的自身目的,也是一项天职。基督教禁欲主义本来就存在着某种明确的合理特质;而在新教伦理中,禁欲主义更是发展成了一种系统的合理行为方式。企业家精神,主要是创新的精神。不安于现状,具有确定不移且高度发展的伦理品质,以及洞若观火的远见和行动的能力。二、有关个人伦理的价值观(一)霍布斯的有关论述(二)约翰·洛克的有关论述三、有关市场经济的伦理观(一)大卫·休谟对市场伦理和道德建设的论述(二)弗朗索瓦·魁奈对自然秩序的论述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一1774)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重农主义经济思想的代表,构建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先驱,被称为“欧洲的孔夫子”。魁奈认为,主张市场道德的“前提和谐论”,认为道德秩序不是人为建构的,它早已存在于市场的“自然秩序”中。认为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紧荣的必要因素。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政府不应该对经济活动加以干涉,应任由市场经济机制运行。(三)亚当·斯密对市场机制的论述亚当·斯密对市场与伦理关系作了高度总结和说明。认为效用还不是人之伦理的根本,一切伦理的最高合成品应是“是非意识”一一意指人类心灵中的“互利本性”,它是人的本性里生来就有的,是一切情操的总和。斯密从逻辑上推论出市场与伦理的内生关系,并由对伦理人过渡到对经济人的思考。斯密明确地将“人的互利本性”解析为市场经济人的“交换本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经济人假设思想,即人是有理性的,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通常并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然而在一切听其自然发展的社会里,这种自利的经济活动会带来整个社会的丰裕,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导引,政府只有充当“守夜人”的职能。亚当·斯密认为市场和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并发挥最大效能,每个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使自身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四、科学理性和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一)启蒙运动及其倡导的价值观(二)伏尔泰的自由平等观(三)孟德斯鸠的有关三权分立的观点和理论(四)让·雅克·卢梭的自由平等观15
西方管理思想史 15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对新教伦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为新教伦理其实就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种资本主义精神。天职观念和禁欲主义是新教( Prot estant) 伦理,也是韦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对金钱的追求或者通俗地说赚钱成为一种 “合理的伦理原则”,是资产阶级必须完成的一项义务,是天职。劳动是一种绝对的自身目的,也是 一项天职。 基督教禁欲主义本来就存在着某种明确的合理特质;而在新教伦理中,禁欲主义更是发展成了 一种系统的合理行为方式。 企业家精神,主要是创新的精神。不安于现状,具有确定不移且高度发展的伦理品质,以及洞 若观火的远见和行动的能力。 二、有关个人伦理的价值观 (一)霍布斯的有关论述 (二)约翰•洛克的有关论述 三、有关市场经济的伦理观 (一)大卫•休谟对市场伦理和道德建设的论述 (二)弗朗索瓦•魁奈对自然秩序的论述 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 1694-1774)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重农主义经济思想的代 表,构建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先驱,被称为“欧洲的孔夫子”。 魁奈认为,主张市场道德的“前提和谐论”,认为道德秩序不是人为建构的,它早已存在于市 场的“自然秩序”中。 认为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 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政府不应该对经济活动 加以干涉,应任由市场经济机制运行。 (三)亚当•斯密对市场机制的论述 亚当•斯密对市场与伦理关系作了高度总结和说明。认为效用还不是人之伦理的根本,一切伦 理的最高合成品应是“是非意识”——意指人类心灵中的“互利本性”,它是人的本性里生来就有 的,是一切情操的总和。 斯密从逻辑上推论出市场与伦理的内生关系,并由对伦理人过渡到对经济人的思考。斯密明确 地将“人的互利本性”解析为市场经济人的“交换本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经济人假设思 想,即人是有理性的,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通常并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然而在一切听其自 然发展的社会里,这种自利的经济活动会带来整个社会的丰裕,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导引, 政府只有充当“守夜人”的职能。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和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保证资源得到 最佳配置,并发挥最大效能,每个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使自身的利益实现最 大化。 四、科学理性和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一)启蒙运动及其倡导的价值观 (二)伏尔泰的自由平等观 (三)孟德斯鸠的有关三权分立的观点和理论 (四)让•雅克•卢梭的自由平等观
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五)德尼·狄德罗的有关自由和真理的论述第四节美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管理问题一、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一)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美国(二)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儿个阶段二、美国现代工商企业的发展演进(-)小企业和合伙制企业(1790-1840)(二)现代工商企业一一铁路公司(1840-1880)(三)现代大型工商企业逐步形成(1880-20世纪20年代)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即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及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彻底分离,就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第五节美国铁路时代的企业管理一、1860年之前的铁路公司及其管理(一)两大铁路公司一是纽约-伊利铁路公司(NewYorkandErieRailroadCompany):1832-1960。二是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PennsylvaniaRailroadCompany):1846-1968。(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成为美国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的样板。二、1860年之后的铁路公司及管理难题(一)两大铁路公司(二)面临的管理难题美国的铁路时代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铁路时代与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美国大企业的成长以及管理制度和管理思想的发展紧密结合。到1910年时,巨大的铁路网把美国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人可以自由进入的市场。如何管理如此庞大的组织呢?三、美国企业管理者的探索和总结(一)丹尼尔·麦卡勒姆与铁路企业管理的探索(二)亨利·普尔对铁路企业一般管理原则和方法的探讨(三)铁路企业其它管理制度的创新四、其他企业管理者的实践和总结(一)亨利·汤的管理实践与收益分享制度(二)弗雷德里克·哈尔西的研究与工人劳动报酬的奖金计划(三)亨利·梅特卡夫的兵工厂管理实践与探讨16
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6 (五)德尼•狄德罗的有关自由和真理的论述 第四节 美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一、美国的工业化进程 (一)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美国 (二)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几个阶段 二、美国现代工商企业的发展演进 (一)小企业和合伙制企业(1790-1840) (二)现代工商企业——铁路公司(1840-1880) (三)现代大型工商企业逐步形成(1880-20 世纪 20 年代) 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即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及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彻底分离,就是在这一 阶段完成的。 第五节 美国铁路时代的企业管理 一、1860 年之前的铁路公司及其管理 (一)两大铁路公司 一是纽约-伊利铁路公司(New York and Erie Railroad Company):1832-1960。 二是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Pennsylvania Railroad Company): 1846-1968。 (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成为美国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的样板。 二、1860 年之后的铁路公司及管理难题 (一)两大铁路公司 (二)面临的管理难题 美国的铁路时代开始于 19 世纪 40 年代,铁路时代与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美国大企业的成长, 以及管理制度和管理思想的发展紧密结合。 到 1910 年时,巨大的铁路网把美国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人可以自由进入的市 场。如何管理如此庞大的组织呢? 三、美国企业管理者的探索和总结 (一)丹尼尔•麦卡勒姆与铁路企业管理的探索 (二)亨利•普尔对铁路企业一般管理原则和方法的探讨 (三)铁路企业其它管理制度的创新 四、其他企业管理者的实践和总结 (一)亨利•汤的管理实践与收益分享制度 (二)弗雷德里克•哈尔西的研究与工人劳动报酬的奖金计划 (三)亨利•梅特卡夫的兵工厂管理实践与探讨
西方管理思想史(四)奥柏林·史密斯对科学管理的探索六、管理教育的推动和发展(一)高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二)商学院的建立与管理教育的制度化复习与思考题1.欧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面临哪些新的管理难题?2.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对管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3.英国的实业家和经济学家对管理实践和思想进行了哪些探索?4.美国的铁路企业和管理者在管理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拓展阅读书目1.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亚当·斯密著:《国富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3.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12年。4.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17
西方管理思想史 17 (四)奥柏林•史密斯对科学管理的探索 六、管理教育的推动和发展 (一)高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 (二)商学院的建立与管理教育的制度化 复习与思考题 1.欧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面临哪些新的管理难题? 2.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对管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3.英国的实业家和经济学家对管理实践和思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4.美国的铁路企业和管理者在管理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 拓展阅读书目 1.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 2.亚当•斯密著:《国富论》,商务印书馆,2004 年。 3.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12 年。 4.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