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四章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出现在美国的原因,掌握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泰勒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泰勒同时代的许多人都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和丰富完善做出了贡献。应该如何评价科学管理理论和泰勒制的意义和影响。重点和难点:重点要掌握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泰勒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学管理理论和泰勒制对于20世纪世界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学时安排:4学时。第一节: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一、美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一)美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二)电气化时代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一一进入电气时代。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内燃机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二、美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改变(一)美国经济的发展特点(二)企业走向大型化三、进步时代的“效率运动”(一)美国的进步时代(二)美国的效率运动在效率运动中,工程师泰勒成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他认为可以找到一种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therewas always“onebestway”to fixa problem)。泰勒认为当时的管理者是不专业的。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培训,工人与经理都要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经理,富有创造性的工人。工人与经理之间应该很好合作,必须成为伙伴,相互合作,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率。第二节泰勒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一、泰勒及其工作经历(一)泰勒简介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是美国著名工程师,效率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其管理思想对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旨在提高效率的美国改革运动产生了重要和广泛的影响。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二)泰勒关于管理问题的研究18
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 第四章 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出现在美国的原因,掌握在科学管理理论的 形成过程中泰勒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科学管理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泰勒同时代的许多人都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和丰富完善做出了贡 献。应该如何评价科学管理理论和泰勒制的意义和影响。 重点和难点:重点要掌握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泰勒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科学管理 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学管理理论和泰勒制对于 20 世纪世界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学时安排:4 学时。 第一节 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美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一)美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电气化时代 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进入电气时代。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 自动化;内燃机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 二、美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改变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特点 (二)企业走向大型化 三、进步时代的“效率运动” (一)美国的进步时代 (二)美国的效率运动 在效率运动中,工程师泰勒成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他认为可以找到一种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 题( there was always “one best way” to fix a problem)。 泰勒认为当时的管理者是不专业的。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培训,工人与经理都要培训,才能 成为合格的经理,富有创造性的工人。工人与经理之间应该很好合作,必须成为伙伴,相互合作, 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率。 第二节 泰勒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 一、泰勒及其工作经历 (一)泰勒简介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是美国著名工程师,效率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其 管理思想对 19 世纪 90 年代至 20 世纪 20 年代旨在提高效率的美国改革运动产生了重要和广泛的影 响。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二)泰勒关于管理问题的研究
西方管理思想史泰勒的著述:1895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计件工资制》;1903年,正式出版《工厂管理》,以及《工厂管理》(ShopManagement);1906年,正式出版《论金属切削技术》;1911年,发表《效率的福音》,同年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正式出版《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二、泰勒面临的管理问题及其思考(一)面临的管理问题工人磨洋工(soldiering)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计件工资制标准问题,工人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问题(二)泰勒的思考泰勒认为,劳资双方不能保持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是管理部门不懂得一个工人每天适当的工作量究竞是多少?时间由谁来决定,太阳或教堂的钟声?或工厂的汽笛和钟声?答案是:时间由管理者来衡量和宣布。三、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探索(一)四个科学试验(二)科学试验依据的两个基本原理一是作业研究原理。主要是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二是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需要的时间。以标准作业方法制定的标准作业时间为基础,来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每一天合理的工作量,这就是与作业研究原理相对应的时间研究原理。第三节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涵与影响一、基本假设前提和基本法则(一)基本假设前提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能够通过科学管理而得到很好解决。假定工人也是“经济人”。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率的,集体行为反而会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是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方法。(二)基本法则运用基于对工作任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代替传统的旧式管理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进行挑选、培训和开发,而不是让其消极的自我训练和发展。管理人员与工人密切合作,以保证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得到很好地应用。对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任务进行相应地划分,这样可以使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管理原则对工作进行很好地计划,工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完成任务。二、基本理念和组成要素()基本理念第一,雇主和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时满足工人的高新酬最大需求与雇主的低产品工时成本这一目19
西方管理思想史 19 泰勒的著述:1895 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计件工资制》;1903 年,正式出版《工厂 管理》,以及《工厂管理》(Shop Management);1906 年,正式出版《论金属切削技术》;1911 年, 发表《效率的福音》,同年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 1912 年,正式出版《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 的证词》。 二、泰勒面临的管理问题及其思考 (一)面临的管理问题 工人磨洋工(soldiering)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计件工资制标准问题,工人与管理部门之 间的对立和斗争问题 (二)泰勒的思考 泰勒认为,劳资双方不能保持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是管理部门不懂得一个工人每天适当的工 作量究竟是多少? 时间由谁来决定,太阳或教堂的钟声?或工厂的汽笛和钟声? 答案是:时间由管理者来衡量和宣布。 三、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探索 (一)四个科学试验 (二)科学试验依据的两个基本原理 一是作业研究原理。主要是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 二是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需 要的时间。以标准作业方法制定的标准作业时间为基础,来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每一天合理的 工作量,这就是与作业研究原理相对应的时间研究原理。 第三节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涵与影响 一、基本假设前提和基本法则 (一)基本假设前提 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能够通过科学管理而得到很好解决。 假定工人也是“经济人” 。 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率的,集体行为反而会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是使单个人提高效率 的方法。 (二)基本法则 运用基于对工作任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代替传统的旧式管理方法。 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进行挑选、培训和开发,而不是让其消极的自我训练和发展。 管理人员与工人密切合作,以保证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得到很好地应用。 对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任务进行相应地划分,这样可以使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管理原则对工 作进行很好地计划,工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完成任务。 二、基本理念和组成要素 (一)基本理念 第一,雇主和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 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时满足工人的高薪酬最大需求与雇主的低产品工时成本这一目
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标是可能的,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第二,工人和管理者双方最重要的目标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便使每个人都能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第三,在各行各业,即使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用科学方法代替单凭经验行事的方法,也将带来巨大的收益。而这种最好的方法和工具只有通过对所有正在采用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准确、精密的动作和时间研究才能发现和形成。第四,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亲密无间、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管理(或任务管理)的精髓。(二)基本组成要素科学管理理论的四个基本组成要素: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科学地选择工人,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地合作。泰勒认为科学管理其实就是一种任务管理,它不同于简单的“积极性+激励”的管理制度。在科学管理制度下,一项任务不是由工人单独完成的,管理者也要负一半的责任,多数情况下是由工人和管理者共同努力来完成的。正是各个要素的集成,而非个别要素,构成了科学管理:三、具体的实施方法(一)作业管理方面主要针对工厂工人的劳动作业方法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一一即1895年泰勒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二)组织管理方面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首先把计划管理工作与工人的实际操作相分离,预先为工人科学和合理地规定生产过程、操作规程,以及加工速度、方法,并由管理者培训和教会工人。执行的职能由工作现场的工人和工长负责。他们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标准工具,从事实际的操作。计划职能归管理当局,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三)推行职能工长制泰勒设计出8个职能工长,来代替原来的一个职能工长。这样4个工长(工作命令工长、工时成本工长、工作程序工长、纪律工长)在计划部门:另外4个工长在(工作分派工长、速度工长、修理工长、检验工长)在车间。(四)例外原则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已只保留对例外事项也就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比如有关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这是泰勒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它至今仍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四、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和心理革命(一)核心理念效率至上,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为追求效率最大化,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这种协作其实是一种重大的精神革命。(二)心理革命20
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0 标是可能的,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 第二,工人和管理者双方最重要的目标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便使每个人都能 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 第三,在各行各业,即使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用科学方法代替单凭经验行事的方法,也 将带来巨大的收益。而这种最好的方法和工具只有通过对所有正在采用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系统的科 学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准确、精密的动作和时间研究才能发现和形成。 第四,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亲密无间、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管理(或任务管理)的精 髓。 (二)基本组成要素 科学管理理论的四个基本组成要素: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科学地选择工人,对工人进行教育 和培训,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地合作。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其实就是一种任务管理,它不同于简单的“积极性+激励”的管理制度。在 科学管理制度下,一项任务不是由工人单独完成的,管理者也要负一半的责任,多数情况下是由工 人和管理者共同努力来完成的。 正是各个要素的集成,而非个别要素,构成了科学管理: 三、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作业管理方面 主要针对工厂工人的劳动作业方法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培训工人 的科学方法 ,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即 1895 年泰勒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 (二)组织管理方面 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 首先把计划管理工作与工人的实际操作相分离,预先为工人科学和合理地规定生产过程、操作 规程,以及加工速度、方法,并由管理者培训和教会工人。 执行的职能由工作现场的工人和工长负责。他们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标 准工具,从事实际的操作。 计划职能归管理当局,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 (三)推行职能工长制 泰勒设计出 8 个职能工长,来代替原来的一个职能工长。这样 4 个工长(工作命令工长、工时 成本工长、工作程序工长、纪律工长)在计划部门;另外 4 个工长在(工作分派工长、速度工长、 修理工长、检验工长)在车间。 (四)例外原则 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 事项也就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比如有关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这是 泰勒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它至今仍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和心理革命 (一)核心理念 效率至上,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 为追求效率最大化,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 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这种协作其实是一种重大的精神革命。 (二)心理革命
西方管理思想史泰勒认为,真正的科学管理和只追求效率的一阵风式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就在于雇主和工人之间都必须进行一场“心理革命”。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在一切企业或机构的工人中实行彻底的思想变革。是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责任、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同时,工厂、厂长、雇主、董事会也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坚持了竞争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五、泰勒制及其评价(一)什么是泰勒制?科学管理原理及其具体管理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如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时间和动作的标准化、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和例外原则等,通常被称为泰勒制。大多数企业在实行泰勒制的过程中确实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后来泰勒制成为“血汗工厂制度”的代名词,遭到工人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尽管如此,泰勒制在帮助美国进行战时经济生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整个20世纪,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解决了体力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问题,成为工业化时代企业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二)对“泰勒制”的评价冲破了传统和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在运用了科学管理方法和科学操作程序的基础上,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局限性。泰勒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的限制,如泰勒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技能上受很大的压榨。它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小,管理的内容比较窄,企业的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都没有涉及,这一管理制度所涉及的是工厂的中层管理层次。第三节科学管理理论的丰富完善和践行一、科学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一)卡尔·巴思对科学管理理论的独特贡献(二)亨利·劳伦斯·甘特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三)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夫妇对科学管理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夫妇,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与管理学第一夫人。弗兰克·吉尔布雷思(FrankBunkerGilbreth,1868一1924)是美国工程师和管理学家,泰勒的合作者之一,科学管理的支持者和动作研究的先驱者,在动作研究和疲劳研究等方面有出色的成就。莉莲对管理思想的主要贡献:除了协助吉尔布雷斯的管理研究工作之外,莉莲独自研究的成果,也使她成为管理思想史上非常杰出的代表人物。二、科学管理理论的践行(一)通过组织实现效率一一哈林顿·埃默森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Emerson,1853一1931)“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西方管理学界所公认的传播效率主义的一位先驱者。主要贡献:一是把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引用到企业的具体管理实践中,以及向公众大力传播科学管理、21
西方管理思想史 21 泰勒认为,真正的科学管理和只追求效率的一阵风式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就在于雇 主和工人之间都必须进行一场“心理革命”。 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在一切企业或机构的工人中实行彻底的思想变革。是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 责任、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同时,工厂、厂长、雇主、董事 会也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坚持了竞争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 五、泰勒制及其评价 (一)什么是泰勒制? 科学管理原理及其具体管理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如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时间和动作的标准 化、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和例外原则等,通常被称为泰勒制。 大多数企业在实行泰勒制的过程中确实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后来泰勒制成为“血汗工厂制度”的代名词,遭到工人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 尽管如此,泰勒制在帮助美国进行战时经济生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整个 20 世纪,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解决了体力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问题,成为工业化时代 企业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对“泰勒制”的评价 冲破了传统和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 在运用了科学管理方法和科学操作程序的基础上,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 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局限性。泰勒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的限制,如 泰勒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技能上受很 大的压榨。它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小,管理的内容比较窄,企业的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都 没有涉及,这一管理制度所涉及的是工厂的中层管理层次。 第三节 科学管理理论的丰富完善和践行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一)卡尔•巴思对科学管理理论的独特贡献 (二)亨利•劳伦斯•甘特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 (三)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夫妇对科学管理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夫妇,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与管理学第一夫人。 弗兰克•吉尔布雷思(Frank Bunker Gilbreth,1868—1924)是美国工程师和管理学家,泰勒的合作 者之一,科学管理的支持者和动作研究的先驱者,在动作研究和疲劳研究等方面有出色的成就。 莉莲对管理思想的主要贡献:除了协助吉尔布雷斯的管理研究工作之外,莉莲独自研究的成果, 也使她成为管理思想史上非常杰出的代表人物。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践行 (一)通过组织实现效率——哈林顿•埃默森 哈林顿•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西方 管理学界所公认的传播效率主义的一位先驱者。主要贡献: 一是把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引用到企业的具体管理实践中,以及向公众大力传播科学管理
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效率思想。二是改进了泰勒的效率主张,成为西方管理学界所公认的传播效率主义的一位先驱者。摒弃了泰勒的职能工长制和激性工资的计划,并且在东部铁路公司运费的听证会上使科学管理运动获得了全国的承认;帮助建立了效率协会(1912年),创立了咨询管理工程师协会1933年),并试图通过他的同事,把更多的伦理习惯应用到管理咨询中来:三是提出了Staff-line参谋一一直线组织理论。四是提出了关于“效率的十二个原则”。五是提出了奖励工资制。与十二条效率原则相配合,埃默森创造了一种按工人的工作效率的高低确定是否给予奖金和奖金高低的工资制度(二)在非工业组织中传播效率一一莫里斯·库克莫里斯·库克(MorrisCooke,1872一1960)是科学管理的早期研究工作者之一,泰勒的亲密合作者和坚决支持者。1909年,当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写信给泰勒,要求派人帮助对教育组织的管理进行“经济的研究”时,泰勒派库克前去进行调查研究。库克于1910年出版了《学院的效率和工业的效率》一书,总结了他调查研究的结果。1916年,库克开设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政府服务。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当政期间,曾担任过多种职务,如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局长、纽约州电力局长等。他还曾被杜鲁门总统派去处理困难问题。主要贡献:一是把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高等学校中的管理。二是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于市政管理。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较为重视人的因素,在处理劳资关系方面,比泰勒取得了更好的成就。他主张管理要“人情化”,在有关工资、定额、职工福利等事情上,要同工会进行集体合同谈判。因此,他受到工会领袖的欢迎,有助于在企业中恰当地处理劳资关系。(三)在制造业中实施科学管理一一福特与福特制亨利·福特(FordHenry,1863一1947)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制造者,被大众普遍认为是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第一位倡导者,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建人和长期的领导者。福特的管理实践:控制企业的财务,掌握核心生产技术和材料,实行无头衔管理方式高工资+福利,改变了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对生产流程进行分解和优化,从而发展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从而成为20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基础。福特发明的T型车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福特制在生产和管理的实践中实现了许多科学管理的原理,流水式装配线一一大规模生产、分工协作,产品制造方式的标准化,把服务大众作为宗旨,劳资双方利润分享,建立人事部门,关心员工生活,人性化管理(四)拔佳制一一科学理性与人性化管理的结合拔佳(Bata.Tomas)出生于奥匈帝国捷克兹林地区的摩拉维亚,1904年他创建了制造鞋子的拔佳企业。拔佳制是由拔佳在学习福特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符合科学管理精神的管理制度。实行拔佳制后,拔佳的企业取得了成功,拔佳的出生地兹林的摩拉维亚也从一个贫穷闭塞的小村庄变为世界制鞋业的中心。拔佳制的基本原则是:让工人思维,让机器工作;建立自已的供产销系统和全球经营战略;顾客是企业的主人、为公众服务:生产和利润不是目的,而是改善职工生活的手段;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是企业的首要职责。拔佳制的主要特点是:不强调劳动分工而重视劳动整体化;不断创新和提高质量;工作小组和车间自治,利润分享,工人参与和共同决定,明确规定职责;弹性组织结构,有效的自动化,极为重视人的因素。22
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2 效率思想。 二是改进了泰勒的效率主张,成为西方管理学界所公认的传播效率主义的一位先驱者。 摒弃了泰勒的职能工长制和刺激性工资的计划,并且在东部铁路公司运费的听证会上使科学管 理运动获得了全国的承认;帮助建立了效率协会(1912 年),创立了咨询管理工程师协会(1933 年), 并试图通过他的同事,把更多的伦理习惯应用到管理咨询中来; 三是提出了 Staff- line 参谋——直线组织理论。 四是提出了关于“效率的十二个原则”。 五是提出了奖励工资制。与十二条效率原则相配合,埃默森创造了一种按工人的工作效率的高 低确定是否给予奖金和奖金高低的工资制度。 (二)在非工业组织中传播效率——莫里斯•库克 莫里斯•库克(Morris Cooke, 1872—1960)是科学管理的早期研究工作者之一,泰勒的亲密合作 者和坚决支持者。1909 年,当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写信给泰勒,要求派人帮助对教育组织 的管理进行“经济的研究”时,泰勒派库克前去进行调查研究。 库克于 1910 年出版了《学院的效率和工业的效率》一书,总结了他调查研究的结果。1916 年, 库克开设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政府服务。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 当政期间,曾担任过多种职务,如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局长、纽约州电力局长等。他还曾被杜鲁门总 统派去处理困难问题。主要贡献: 一是把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高等学校中的管理。 二是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于市政管理。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较为重视人的因素,在处理劳资关系方面,比泰勒取得了更好的成就。他主张管理要“人 情化”,在有关工资、定额、职工福利等事情上,要同工会进行集体合同谈判。因此,他受到工会 领袖的欢迎,有助于在企业中恰当地处理劳资关系。 (三)在制造业中实施科学管理——福特与福特制 亨利•福特(Ford Henry, 1863—1947)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制造者,被大众普遍认为是流水线大 规模生产的第一位倡导者,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建人和长期的领导者。 福特的管理实践:控制企业的财务,掌握核心生产技术和材料,实行无头衔管理方式 高工资+福利,改变了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对生产流程进行分解和优化,从而发展了流水线 生产方式,从而成为 20 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基础。 福特发明的 T 型车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福特制在生产和管理的实践中实现了许多科学管 理的原理,流水式装配线——大规模生产、分工协作,产品制造方式的标准化,把服务大众作为宗 旨,劳资双方利润分享,建立人事部门,关心员工生活,人性化管理 (四)拔佳制——科学理性与人性化管理的结合 拔佳(Bata.Tomas)出生于奥匈帝国捷克兹林地区的摩拉维亚,1904 年他创建了制造鞋子的拔 佳企业。 拔佳制是由拔佳在学习福特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符合科学管理精神的管理制度。 实行拔佳制后,拔佳的企业取得了成功,拔佳的出生地兹林的摩拉维亚也从一个贫穷闭塞的小村庄 变为世界制鞋业的中心。 拔佳制的基本原则是:让工人思维,让机器工作;建立自己的供产销系统和全球经营战略;顾 客是企业的主人、为公众服务;生产和利润不是目的,而是改善职工生活的手段;提高职工的生活 质量是企业的首要职责。 拔佳制的主要特点是:不强调劳动分工而重视劳动整体化;不断创新和提高质量;工作小组和 车间自治,利润分享,工人参与和共同决定,明确规定职责;弹性组织结构,有效的自动化,极为 重视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