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误差补偿技术;叶片磨削工艺研究及磨削参数优化技术;精密大 扭矩直驱转台设计技术;高精度五轴联动磨削控制技术;叶片柔性支撑技 术;五轴联动编程技术;在线测量及补偿技术;CBN砂轮设计及修整技支术。 4、实施期限 2009年3月2012年12月 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 拟支持1项课题硏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硏究、 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财政投入经 费比例不低于2:1,其中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的20% 6、申报条件 课题牵头单位应是国内机床生产企业或用户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基 础和技术开发队伍,具有较完善的试验、生产条件;申报单位应针对指南 提出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进行申报;鼓励“产、学、研、用”联合 申报;本课题要求落实最终用户并附有采购合同。 课题6纳米级精度微型数控磨床 、研究目标 针对微细机电光学零部件模具对超精密磨削加工需求,研究开发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级精度微型数控磨床,并实现示范应用
15 机床误差补偿技术;叶片磨削工艺研究及磨削参数优化技术;精密大 扭矩直驱转台设计技术;高精度五轴联动磨削控制技术;叶片柔性支撑技 术;五轴联动编程技术;在线测量及补偿技术;CBN 砂轮设计及修整技术。 4、实施期限 2009 年 3 月-2012 年 12 月 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 拟支持 1 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研究、 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财政投入经 费比例不低于 2:1,其中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的 20%。 6、申报条件 课题牵头单位应是国内机床生产企业或用户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基 础和技术开发队伍,具有较完善的试验、生产条件;申报单位应针对指南 提出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进行申报;鼓励“产、学、研、用”联合 申报;本课题要求落实最终用户并附有采购合同。 课题 6 纳米级精度微型数控磨床 1、研究目标 针对微细机电光学零部件模具对超精密磨削加工需求,研究开发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级精度微型数控磨床,并实现示范应用
2、考核指标 主要加工材料:超硬合金、模具钢、无电解镀层镍模貝等。 加工范围:非球曲面口径<φ10mm;定位精度≤0.1um(100nm),重 复定位精度≤0.05um(50nm);表面粗糙度Ra<001um(10nm);具备在 线测量补偿加工、砂轮在机整形和在线修镋功能。 完成样机硏制,可以加工精细机电光学零部件模具;形成3-5项专利 技术或专有技术,提岀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提岀提高可靠性和精度保持 性的具体方法,建立基本的可靠性试验手段,消除产品早期故障。 3、研究内容 重点掌握超精密机械结构设计技术;床身材料稳定性技术;控制系统 及检测技术;超精密直线电机纳米精度驱动技术;超精密高速空气主轴应 用技术;超精密斜轴镜面磨削技术;超精密测量技术;微粉砂轮在线修整 技术;相关试验、检测技术等。 4、实施期限 2009年3月-2010年12月 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 拟支持1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硏究、 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财政投入经 费比例不低于2:1,其中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的20%
16 2、考核指标 主要加工材料:超硬合金、模具钢、无电解镀层镍模具等。 加工范围:非球曲面口径<φ10mm;定位精度≤0.1um(100nm),重 复定位精度≤0.05um(50nm);表面粗糙度 Ra<0.01um(10nm);具备在 线测量补偿加工、砂轮在机整形和在线修锐功能。 完成样机研制,可以加工精细机电光学零部件模具;形成 3-5 项专利 技术或专有技术,提出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提出提高可靠性和精度保持 性的具体方法,建立基本的可靠性试验手段,消除产品早期故障。 3、研究内容 重点掌握超精密机械结构设计技术;床身材料稳定性技术;控制系统 及检测技术;超精密直线电机纳米精度驱动技术;超精密高速空气主轴应 用技术;超精密斜轴镜面磨削技术;超精密测量技术;微粉砂轮在线修整 技术;相关试验、检测技术等。 4、实施期限 2009 年 3 月-2010 年 12 月 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 拟支持 1 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研究、 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财政投入经 费比例不低于 2:1,其中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