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 (2016年本低碳部分 (征求意见稿) 技术简介
附件 2 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 (2016 年本 低碳部分) (征求意见稿) 技术简介
目录 非化石能源类技术… 1微电网储能应用技术 116 2光伏直驱变频空调技术 3新型智能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 11 4基于厌氧干发酵的秸秆/生活垃圾多联产技术…. 5寒冷地区沼气池发酵技术….… 19 6卧式循环流化床技术… 23 二、燃料及原材料替代类技术 28 7变压器用植物绝缘油生产技术 28 8冷却塔竹格淋水填料技术 3 9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盘螺生产技术 37 10铁合金冶炼专用炭电极替代电极糊技术 42 11多阶螺杄连续脱硫制备颗粒再生橡胶成套技术. 12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重组竹)制造技术 51 13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制备混凝土技术…156 14大弹性位移非接触同步永磁传动技术 61 15中厚板不清根高效焊接技术…… 65 16树脂沥青组合体系(ERS)钢桥面铺装技术… .69 17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钢构件腐蚀防护技术……. 18建筑垃圾中微细粉再生利用技术…… 78 19一体化轻质混凝土内墙施工技术 83
目 录 一、非化石能源类技术 ................................................................ 1 1 微电网储能应用技术..............................................................................1 2 光伏直驱变频空调技术..........................................................................6 3 新型智能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11 4 基于厌氧干发酵的秸秆/生活垃圾多联产技术...................................16 5 寒冷地区沼气池发酵技术....................................................................19 6 卧式循环流化床技术...........................................................................23 二、燃料及原材料替代类技术 .................................................... 28 7 变压器用植物绝缘油生产技术............................................................28 8 冷却塔竹格淋水填料技术....................................................................33 9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盘螺生产技术....................................................37 10 铁合金冶炼专用炭电极替代电极糊技术..........................................42 11 多阶螺杆连续脱硫制备颗粒再生橡胶成套技术..............................46 12 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重组竹)制造技术..............................51 13 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制备混凝土技术..................................................56 14 大弹性位移非接触同步永磁传动技术..............................................61 15 中厚板不清根高效焊接技术..............................................................65 16 树脂沥青组合体系(ERS)钢桥面铺装技术...................................69 17 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钢构件腐蚀防护技术..................................73 18 建筑垃圾中微细粉再生利用技术......................................................78 19 一体化轻质混凝土内墙施工技术......................................................83
20低电压隔离式分组接地技术… 87 工艺过程等非二氧化碳减排类技术… 92 21紧凑小型常压空气绝缘密封开关柜… 92 22制冷剂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 97 23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 101 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类技术..……105 24富含一氧化碳的气态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105 五、碳汇类技术 109 25农作物秸秆热压制板技术 109 26千旱区高效固碳树种筛选与全生长季育苗造林技术.…. 113 27竹林固碳减排综合经营技术…… 118
20 低电压隔离式分组接地技术..............................................................87 三、工艺过程等非二氧化碳减排类技术....................................... 92 21 紧凑小型常压空气绝缘密封开关柜..................................................92 22 制冷剂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97 23 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 101 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类技术............................................... 105 24 富含一氧化碳的气态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105 五、碳汇类技术 ...................................................................... 109 25 农作物秸秆热压制板技术............................................................... 109 26 干旱区高效固碳树种筛选与全生长季育苗造林技术................... 113 27 竹林固碳减排综合经营技术........................................................... 118
、非化石能源类技术 1微电网储能应用技术 技术名称:微电网储能应用技术 技术类别:零碳技术 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电力行业各类型微电网工程以及分布式 风储、光储工程 四、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近年来,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分布式发电有效接入电网 问题,我国积极开展了微电网的研究工作,并逐步推进建设微电网示 范工程。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电网中最优化地应 用先进储能技术是提高微电网可再生清洁能源接入容量的重要手段, 具有积极的节能减碳意义。目前我国先进储能技术硏究以及储能技术 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 重视。近年来,先进储能技术已陆续在微电网示范工程中得到了一定 的示范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 五、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该技术根据微电网项目特点和实际需求确定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 的功能定位,通过基于先进理论算法的储能定容方法确定储能系统规 模容量,根据方案技术硏究确定最优化的系统拓扑结构、关键设备选 型和运行控制方案,并提供储能系统安装和运维优化建议。该技术使
1 一、 非化石能源类技术 1 微电网储能应用技术 一、技术名称:微电网储能应用技术 二、技术类别:零碳技术 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电力行业 各类型微电网工程以及分布式 风储、光储工程 四、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近年来,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分布式发电有效接入电网 问题,我国积极开展了微电网的研究工作,并逐步推进建设微电网示 范工程。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电网中最优化地应 用先进储能技术是提高微电网可再生清洁能源接入容量的重要手段, 具有积极的节能减碳意义。目前我国先进储能技术研究以及储能技术 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 重视。近年来,先进储能技术已陆续在微电网示范工程中得到了一定 的示范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 五、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该技术根据微电网项目特点和实际需求确定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 的功能定位,通过基于先进理论算法的储能定容方法确定储能系统规 模容量,根据方案技术研究确定最优化的系统拓扑结构、关键设备选 型和运行控制方案,并提供储能系统安装和运维优化建议。该技术使
得储能系统在项目中得到合理配置应用,减少设备投资,提高设备使 用寿命和运行效率,有效提高微电网对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接入容量。 2.关键技术 (1)多种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储能系统集成设计技术 通过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设计技术提供不同类型和运行 模式下的微电网储能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包括确定储能系统功能定位、 规模容量、系统架构、设晉选型、运行方式、控制保护方案以及提供 安装和运维优化建议。 (2基于全生命周期模型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储能系统定容 技术 综合考虑项目规划期內资源随机性以及风、光、储的互补特性, 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电源出力平衡、系统可靠性等 为约束条件建立模型,优化选取电源和储能系统配置容量,降低微电 网在全生命周期投资费用。 (3)基于风电和光伏功率预测的储餘系统定容技术 采用快速启动发电设备与储能设备构成联合备用供电结构,基于 微电网厂址内风、光资源历史数据和风光功率预测技术,预判全生命 周期中快速启动发电设备的最长启动时间内风电和光伏的最大功率波 动,以此计算储能设备最小容量,优化储能系统配置 (4)基于微电网功率平滑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技术 储能单元由超导磁体超级电容和铅酸电池构成,实现超导磁体/ 超级电容实时提供功率补偿微电网功率波动,铅酸电池作为其能量储 存单元。该技术既能提供大功率输岀,又可提高储能容量,且能允许
2 得储能系统在项目中得到合理配置应用,减少设备投资,提高设备使 用寿命和运行效率,有效提高微电网对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接入容量。 2. 关键技术 (1)多种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储能系统集成设计技术 通过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设计技术提供不同类型和运行 模式下的微电网储能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包括确定储能系统功能定位、 规模容量、系统架构、设备选型、运行方式、控制保护方案以及提供 安装和运维优化建议。 (2)基于全生命周期模型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储能系统定容 技术 综合考虑项目规划期内资源随机性以及风、光、储的互补特性, 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电源出力平衡、系统可靠性等 为约束条件建立模型,优化选取电源和储能系统配置容量,降低微电 网在全生命周期投资费用。 (3)基于风电和光伏功率预测的储能系统定容技术 采用快速启动发电设备与储能设备构成联合备用供电结构,基于 微电网厂址内风、光资源历史数据和风光功率预测技术,预判全生命 周期中快速启动发电设备的最长启动时间内风电和光伏的最大功率波 动,以此计算储能设备最小容量,优化储能系统配置。 (4)基于微电网功率平滑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技术 储能单元由超导磁体/超级电容和铅酸电池构成,实现超导磁体/ 超级电容实时提供功率补偿微电网功率波动,铅酸电池作为其能量储 存单元。该技术既能提供大功率输出,又可提高储能容量,且能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