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形势与需求. 二、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 2.战略目标 三、重点任务 1.瞄准战略目标,实施重大专项…. 346894 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 (1)优先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 (2)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17 (3)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公益性技术研究 23 (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26 3.把握未来发展,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硏究 29 (1)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 30 (2)稳定支持基础研究 34 4.强化共享机制,建设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 (1)加强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设 39 2)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40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5.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6.营造有利环境,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
1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1 二、思路和目标................................................................................ 3 1.总体思路................................................................................ 4 2.战略目标................................................................................ 6 三、重点任务.................................................................................... 8 1.瞄准战略目标,实施重大专项............................................ 9 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 14 (1)优先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 .................... 15 (2)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 17 (3)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公益性技术研究 .................... 23 (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 26 3.把握未来发展,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29 (1)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 ............................................ 30 (2)稳定支持基础研究 .................................................... 34 4.强化共享机制,建设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 38 (1)加强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设 .................................... 39 (2)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 40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 40 5.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41 6.营造有利环境,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 43
7.突出企业主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46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47 (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49 3)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50 (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50 (5)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52 8.加强科技创新,维护国防安全(略) 53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3.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激励政策 4.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5.形成新型对外科技合作机制 57 6.完善科技法律法规体系 59 7.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8.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2 7.突出企业主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46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47 (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 49 (3)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 50 (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 50 (5)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52 8.加强科技创新,维护国防安全(略).............................. 53 四、保障措施.................................................................................. 53 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53 2.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54 3.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激励政策.................................. 55 4.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56 5.形成新型对外科技合作机制.............................................. 57 6.完善科技法律法规体系...................................................... 59 7.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59 8.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61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作为国家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党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的开局阶段 五科技工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 求,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五年的发 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设创新 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形势与需求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世界新科技革命 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一系列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正 在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面 猊。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 导作用更加凸显,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 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把科技投入作为战 略性投入,把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作为实现跨越的重要突破口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未来五年我 国必须切实将科学技术置于国家发展的优先地位,大力推进自主 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1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作为国家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党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 的开局阶段。“十一五”科技工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 求,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五年的发 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设创新 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一、形势与需求 进入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世界新科技革命 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一系列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正 在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面 貌。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 导作用更加凸显,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 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把科技投入作为战 略性投入,把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作为实现跨越的重要突破口。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未来五年我 国必须切实将科学技术置于国家发展的优先地位,大力推进自主 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十五期间,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求, 我国科技工作按照创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在提高科技持续 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深化科技 体制改革,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围绕国家战 略目标成功组织实施了12个重大专项,取得了一批以神六载 人航天飞船、超级杂交稻、高性能计算机、SARS疫苗、量子纠 缠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 重要支撑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迅 速崛起,造就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到2005年, 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1.3%,从事R&D活动人员全时当 量达到120万人年,科技论文产出位居世界第五位,来自国内的 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9.3万件,授权量达2.1万件。回顾过去, 我国十五ˆ期间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战略部署和各项任务基本 完成,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总体格局,全社会科 技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与 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未来五年是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是立足科 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时 期。我国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 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 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看,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 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增
2 “十五”期间,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求, 我国科技工作按照“创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在提高科技持续 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深化科技 体制改革,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围绕国家战 略目标成功组织实施了 12 个重大专项,取得了一批以“神六”载 人航天飞船、超级杂交稻、高性能计算机、SARS 疫苗、量子纠 缠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 重要支撑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迅 速崛起,造就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到 2005 年, R&D 投入占 GDP 的比例达到 1.3%,从事 R&D 活动人员全时当 量达到 120 万人年,科技论文产出位居世界第五位,来自国内的 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 9.3 万件,授权量达 2.1 万件。回顾过去, 我国“十五”期间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战略部署和各项任务基本 完成,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总体格局,全社会科 技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与 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未来五年是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是立足科 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时 期。我国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 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 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看,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 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增
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参与日趋激烈的产业国际竞争,提高以自主 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竞争能力,必须依靠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催生新的增长点,引领未来发展,必须 依靠科技在一些新兴领域和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促进城乡区 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依 靠社会公益技术进步大幅度提高公共科技的供给能力;保障国家 安全和维护社会安定,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保障国防和公 共安全的能力。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 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 表现为科学硏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缺乏,科技投入不 足,科学技术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自主 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 时期尤为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突出创新主线,深化体制改 革,营造良好环境,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国科技工作 的首要位置,加快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推进我 国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转入科学的发展轨道。 二、思路和目标 十一五科技工作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 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全面启动《纲要》
3 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参与日趋激烈的产业国际竞争,提高以自主 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竞争能力,必须依靠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催生新的增长点,引领未来发展,必须 依靠科技在一些新兴领域和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促进城乡区 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依 靠社会公益技术进步大幅度提高公共科技的供给能力;保障国家 安全和维护社会安定,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保障国防和公 共安全的能力。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 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 表现为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缺乏,科技投入不 足,科学技术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自主 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 时期尤为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突出创新主线,深化体制改 革,营造良好环境,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国科技工作 的首要位置,加快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推进我 国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转入科学的发展轨道。 二、思路和目标 “十一五”科技工作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 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全面启动《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