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联合申报合作协议; (6)国家或部省级以上科技查新部门出具的查新报告 (7)其他附件。 2、申报文件—律用M4纸,宋体小四号字打印,双面印刷(含附件), 用订书机简单装订成册(不要加塑料封皮,不要胶订) 3、申报文件一式十二份(原件至少一份),封面要求加盖申报单位公 章,并附电子版(光盘)1份,光盘标签上要注明申报单位名称和申报课 题名称。 4、自申报指南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送达申报文件的截止时 间为2009年4月7日17:00时整,过时不再受理。 5、申报文件送达地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6号5018房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 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秘书处 邮编:100823 联系人:张海珠、杜智强、马为清 联系电话:010-68595182、010-68595195 申报过程中,如对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程序有疑问,请及时与联系人 进行联系
5 (5)联合申报合作协议; (6)国家或部省级以上科技查新部门出具的查新报告; (7)其他附件。 2、申报文件一律用 A4 纸,宋体小四号字打印,双面印刷(含附件), 用订书机简单装订成册(不要加塑料封皮,不要胶订)。 3、申报文件一式十二份(原件至少一份),封面要求加盖申报单位公 章,并附电子版(光盘)1 份,光盘标签上要注明申报单位名称和申报课 题名称。 4、自申报指南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送达申报文件的截止时 间为 2009 年 4 月 7 日 17:00 时整,过时不再受理。 5、申报文件送达地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 46 号 5018 房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 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秘书处 邮 编:100823 联系人:张海珠、杜智强、马为清 联系电话:010-68595182、010-68595195 申报过程中,如对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程序有疑问,请及时与联系人 进行联系
第二章申报指南内容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度第二批课 题分别属于以下十一个项目 项目一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 项目二数控特种加工机床 项目三大型数控成形冲压设备 项目四清洁高效铸造设备 项目五新型焊接设备与自动化生产设备 项目六高档数控装置 项目七电机及驱动装置 项目八数控机床功能部件 项目九数字化工具系统及量仪 项目十关键部件 项目十—共性技术 项目一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
6 第二章 申报指南内容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 2009 年度第二批课 题分别属于以下十一个项目: 项目一 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 项目二 数控特种加工机床 项目三 大型数控成形冲压设备 项目四 清洁高效铸造设备 项目五 新型焊接设备与自动化生产设备 项目六 高档数控装置 项目七 电机及驱动装置 项目八 数控机床功能部件 项目九 数字化工具系统及量仪 项目十 关键部件 项目十一 共性技术 项目一 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
课题1立式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研究目标 开发中型规格的系列化立式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掌握设计、 制造、综合性能检测等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参数、可靠性与精度稳定性达 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2、考核指标 完成p800/p1000m两种规格机床的开发。 铣削主轴最高转速≥12000min;车削主轴最高转速:600min(q 8o00mm),500r/minφp1000mm);快移速度(XNz轴)≥50m/min交换 工作台承重:1200kg(qp800mm),1500kg(φ1000mm);联动轴数≥5。 形成2-3项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提出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典型试 件的加工精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完成3-5台机床在实际生产应用, 其中1-2台机床采用国产数控系统和部分国产功能部件;提岀提髙可靠性 和精度保持性的具体方法,建立基本的可靠性试验手段,消除产品早期故 障;机床MTBF达到900小时。 3、研究内容 系列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机床动态特性研究摆头动力刀架硏制热变 形及补偿技术的硏究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双功能车铣转台设计与制造技 术研究
7 课题 1 立式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1、研究目标 开发中型规格的系列化立式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掌握设计、 制造、综合性能检测等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参数、可靠性与精度稳定性达 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2、考核指标 完成φ800/φ1000 ㎜两种规格机床的开发。 铣削主轴最高转速≥12000r/min;车削主轴最高转速:600r/min(φ 800mm),500r/min(φ1000mm);快移速度(X/Y/Z 轴)≥50m/min;交换 工作台承重: 1200kg(φ800mm),1500kg(φ1000mm);联动轴数≥5。 形成 2-3 项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提出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典型试 件的加工精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完成 3-5 台机床在实际生产应用, 其中 1-2 台机床采用国产数控系统和部分国产功能部件;提出提高可靠性 和精度保持性的具体方法,建立基本的可靠性试验手段,消除产品早期故 障;机床 MTBF 达到 900 小时。 3、研究内容 系列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机床动态特性研究;摆头动力刀架研制;热变 形及补偿技术的研究;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双功能车铣转台设计与制造技 术研究
4、实施期限 2009年3月-2010年12月 5、课题设置及经表要求 拟支持不超过4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产品关键 技术研究、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 财政投入经费比例不低于2:1,其中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 费的20%。 6、申报条件 课题牵头单位应是国内机床生产企业,在上述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基 础和技术开发队伍,具有较完善的试验、生产条件;申报单位应针对指南 提出的全部硏究内容和考核指标进行申报;鼓励“产、学、研、用”联合 申报;优先支持已落实最终用户的课题申报。 课题2精密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 1、研究目标 开发完成加工直径φ250mm、φ320mm、φ400m三种系列的精密数 控车床和车削中心机床实现小批量生产 2、考核指标 加工直径φ250mm、φ320mm、φ400m;铣削主铀最高转速:12000
8 4、实施期限 2009 年 3 月-2010 年 12 月 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 拟支持不超过 4 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产品关键 技术研究、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 财政投入经费比例不低于 2:1,其中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 费的 20%。 6、申报条件 课题牵头单位应是国内机床生产企业,在上述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基 础和技术开发队伍,具有较完善的试验、生产条件;申报单位应针对指南 提出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进行申报;鼓励“产、学、研、用”联合 申报;优先支持已落实最终用户的课题申报。 课题 2 精密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 1、研究目标 开发完成加工直径φ250mm、φ320mm、φ400 ㎜三种系列的精密数 控车床和车削中心机床,实现小批量生产。 2、考核指标 加工直径φ250mm、φ320mm、φ400 ㎜;铣削主轴最高转速:12000
r/min;车削主轴最高转速:8000r/min(q250mm),5000rmin(φp 320mm),4000r/min(p400mm);快速进给(ⅩZ轴)≥42/42m/min 主轴径向跳动≤0.0005mm;主轴轴向跳动≤0.00imm;重复定位精度≤ 00002mm。 形成2-3项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提出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典型试 件的加工精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完成3-5台机床在实际生产应用, 其中1-2台采用国产数控系统和部分国产功能部件;提岀提高可靠性和精 度保持性的具体方法,建立基本的可靠性试验手段,消除产品早期故障; 机床MTBF达到900小时。 3、研究内容 硏究和掌握精密主轴设计制造技术;微量进给技术;伺服参数优化技 术;减隔振技术;热变形控制和补偿等关键技术;在小批量试制过程中 对精密主轴单元、静压导轨、微量进给机构、伺服动力刀塔、液压与气动 系统等实现国产化。 4、实施期限 2009年3月-2010年12月 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 拟支持不超过4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产品关键 技术研究、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硏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
9 r /min;车削主轴最高转速:8000 r/min(φ250mm),5000 r/min(φ 320mm),4000 r/min(φ400mm);快速进给(X/Z 轴)≥42/42m/min; 主轴径向跳动≤0.0005mm;主轴轴向跳动≤0.001mm;重复定位精度≤ 0.0002mm。 形成 2-3 项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提出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典型试 件的加工精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完成 3-5 台机床在实际生产应用, 其中 1-2 台采用国产数控系统和部分国产功能部件;提出提高可靠性和精 度保持性的具体方法,建立基本的可靠性试验手段,消除产品早期故障; 机床 MTBF 达到 900 小时。 3、研究内容 研究和掌握精密主轴设计制造技术;微量进给技术;伺服参数优化技 术;减隔振技术;热变形控制和补偿等关键技术;在小批量试制过程中, 对精密主轴单元、静压导轨、微量进给机构、伺服动力刀塔、液压与气动 系统等实现国产化。 4、实施期限 2009 年 3 月-2010 年 12 月 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 拟支持不超过 4 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产品关键 技术研究、性能测试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地方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