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快链 ●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宠,在 历曳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义。 本课相关内容 ●王位世表制、等级森严的分對制以及血缘关系 可参旯必修2第4 所熊系的法制,枸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课 的主要内容和特证。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二、学习延伸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如:陈姓,就是周 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①。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许姓, 是周武王封神农氏的后代文叔于许,建立许国,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 你能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吗? ①陈,今河南淮阳。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统一天下后,群臣就如何治理国家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丞相王绾认为:燕、齐、楚等 故地,距离首都威阳过于逼远,如果不设置诸侯,恐怕很难镇守。李斯提出异议:周王分封 同姓子弟为诸侯,但后来彼此相互诛伐,周天子也无力控制。所以,他反对分封诸侯,主张 实行郡县制,认为这样比较容易统治。到底是采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这不仅对秦朝,而且 对后世的影响都很大。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宗 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 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各诸 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 辽东,3 渔阳郡 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九原部 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 海 来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 g太原郡 部 号,纷纷改称“王”。一些诸 西部 琅邪郡 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 东 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 川郡 秦 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 会脂郡 阎郡 衡山郡 并战争来统一天下。人民经 海 巴都 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 黔中部 望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 间中都 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五 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 桂林郡 魏、楚、燕、齐六国。公元 南海都 象郡 前221年,秦王羸政终于结 ⑨级驻所 東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 秦边界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长城 南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 秦朝疆域图 朝秦朝,定都咸阳。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初并天下后,秦王贏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 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 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 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 权。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 封建王朝所沿用。 秦始皇(前246一前208年在位) 历史纵横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有的史籍称伏羲、神农、黄 帝为“三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史记》中“五帝”指黄帝、 顼、帝喾(KM、唐尧、虞舜。他们都是上古时代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尊崇他们,把他们 视为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字结合起来,说明他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治者 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秦始皇規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 或“诏;皇帝所用的五印称“玺”。 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 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搅。中央和地方的 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 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阳陵虎符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 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 这是秦始皇发给驻防阳陵①将领的铜铸虎符。虎符 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 中分为二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②皇帝,左 才阳陵,调发军队,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 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 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 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 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③,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①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 ②才,即在。 ③秦汉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实际上秦朝并无“三公”,那时,太尉是虚设的;汉代 始有三公。秦汉时期的卿,也不一定是九个人。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思之窗 思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 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 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 骑的多少如此在意? 丞相随即减少车騎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 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 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遗捕当时问题? 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 在皇帝手中。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 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历史纵横 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秦朝颁 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 建由都城威阳通达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的灵渠;修筑抵御匈权的长城;进行大規模移民:等等,这些 措施对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对以华 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商鞅方升 秦半两钱 秦铜权 写有法律条文的秦简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 扩大。经过朝廷上的激烈辩论,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 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 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②,主 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①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 ②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级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 1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纵横 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乡有三老、有秩、啬(s日夫、游徽(j9。乡三老掌教 化,由民间有名望的人担任,不算官吏。有秩、啬夫管司法和赋税征收。游徽管治安。乡下面 有里,里设里正。里正除与乡政权的职能相同外,还有鉏织生产的任务。在交通要道上,十里 设一亭,亭长负責擄盗贼等工作。汉高祖刘邦、秦朝时就曾在沛县当过亭长。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 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 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模块链挺 ●秦始皇首创的应帝制度,体现了应位世袭和皇权 至上。 本课相美内容 秦朝中央官制和郡暴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 可参见必修2第4(要 地方的垂直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和地方、中 庚对地方进行的峽治。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学习延伸 提起长城,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伟大古老的中华文明。在 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地球上留下了叹 为观止的人工建筑遗存。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凝聚着古代 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如今,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 的象征。 据史书记栽,秦始皇修筑长城,历时五年,动用了约三十万的劳 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十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 人死于这沉重的徭役。“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不见长城下 骸相撑柱!”这首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揭示了秦始皇的暴政。唐朝 秦长城遗址 人柳宗元分析秦朝骤亡的原因时,认为是“咎在人怨”。 想一想,人们对长城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么看秦修长城?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