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e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 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晚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2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 人人A,“n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邮编:10001) 网址:htp://www.pep.co xxx印刷厂印装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90毫米x1240毫米1/16印张:7.75字数:170000 107年1月第3版年月第次印刷 印数:00001-000000册 lSBN978-7-107-20231-5 定价元 G·13281(课) 著作权所有·请勿擅用本书制作各类出版物·违者必究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读,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
前言 本册书要呈现给同学们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的和世界的,涉及古 代、近代和现代的不同历史时期。 我们要学习的经济史,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类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 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的发展。例如人类使用的工具,从早期的石器、到铁器、到机器,在漫 长的历史中不断进步,将人类推向更高的文明;另一个方面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 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例如从一家一户的铁犁牛耕,到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 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第三个方面是,与各个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 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发展变化。例如从古代的经济到近代、现代的经济,生产关系发生很大 变化,社会性质随之变化,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迈进。经济范围也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发 展到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经济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方面。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 些规律,以及各个不同时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经济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它们之问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习经济史,要联系政治史 和文化史的相关内容,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书2004年版的主编是陈梧桐、李伟科。主要编写人员(以课文先后为序)有:李卿 陈梧桐、氽桂元、马执斌、李伟科、庄永敏、苏生文、王宏志、李隆庚、姚岚、许斌、赵梅、 陈其、芮信、张振海和李晓风。 本书在2006年进行了较大修订,并经审查通过。修订工作由李伟科、许斌主持,参加 修订的编写人员(以课文先后为序)有:李卿、余桂元、许斌、马执斌、李伟科、李燕、陈 其、芮信、张振海等。在修订的过程中,张海鹏、王宏志、严志梁、臧嵘、杨际平、叶小兵 孙立群、郭家宏、张华中、胡红英等专家学者和教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 心感谢。 本书美术编辑:李宏庆:封面设计:李宏庆,责任编辑:张振海。 电脑制图:中国地图出版社教学地图编制中心
目录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62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72 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 历史展览 第六单元世界赟本玊义经济政策的濶竖 78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七单元茨联的社会义建设 9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勢 10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04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07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l11 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114 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117 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 118 后记 119
第单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