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分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旱在远古时代,活跃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就已初具 国家规模。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 制度的主要特点。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 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 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 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建议】 ●结合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从地理、历史、政治等多学科综合学习的角 度,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实地考察本地文物古迹或参观历史博物馆,增加对政治制度的感性认识,同时了解 我国古代历史的辉煌成就,增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尧舜时期,洪水泛没。尧命令夏族首领鯀治理洪水,鯀因治水无功被杀。舜又命鯀之 子禹治水。禹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用疏导的方法治理了水害。因禹治水有功, 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传给他。历史上把这种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它被 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后来,禹在同其他部落的争斗中,又取得前所未有的胜 利,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这就为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王位世袭的实行 奠定了基础。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 度。禹年老时沿用禅让的惯例,选举继位人。但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 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 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商朝建立后,王位有 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 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 有了神秘色彩。 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 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商朝人崇信鬼神,每每遇事都 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脚 骨或龟腹甲上烧炙,甲骨的背面便 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 的形状来断定吉凶,占卜的内容 结果以及日后是否应验,都刻在兆 纹旁边,叫做卜辞,商朝中央负 戴冠冕的夏禹 股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责祭把占卜的言员称 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学思之窗 《史记·殷本纪》载:商朝的相,权力很大。伊尹是开 ◎从这段记载,你能看出 国功臣。在汤灭夏桀和莫定政制中,他起了很大作用。汤死 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吗? 后,伊尹继续为相,先后辅佐了汤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太 甲,其中的太甲慕虐无道,不理政务,伊尹将他放遂,今他 闭门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 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王畿①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 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 周的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 西周建立两 年后,周武王就死 了。他的儿子周成 王年幼位,由武 王的弟弟周公旦代 理政事 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水式的康 了成王第叔 #国画代楼公 衣民代文宋代 地后代 都城 同的封国 西周分封示意图 ①王畿,指镐京、洛邑及其周围由周王直接统治的直辖地区。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 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 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 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随着诸侯国势 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规定,周王 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 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 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土的关系,依此类 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 领袖。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 团结。 a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a 天子(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天子 (小宗)余子分封 (大宗)嫡长子继任为诸侯 为诸侯 (小宗)余子分封 (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卿大夫 为卿大夫 (小宗)余子分封为士 历史纵横 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 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知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不同等级的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jin越行为的工具,有利 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6|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