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干制保藏机理 1.水分和微生物的关系 从细菌、酵母、霉菌三大类微生物来比较,当AW 接近0.9时,绝大多数细菌生长的能力已很微弱;当 低于0.9时,细菌几乎已不能生长。其次是酵母,当 AW下降至0.88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而绝大多数 霉菌还能生长。多数霉菌生长的最低的水分活度值 为0.80
二、干制保藏机理 1.水分和微生物的关系 从细菌、酵母、霉菌三大类微生物来比较,当AW 接近0.9时,绝大多数细菌生长的能力已很微弱;当 低于0.9时,细菌几乎已不能生长。其次是酵母,当 AW下降至0.88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而绝大多数 霉菌还能生长。多数霉菌生长的最低的水分活度值 为0.80
果蔬干制的原理,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使 果蔬的水分活度降低到微生物可以生活的值以下, 干食品的AW值较低的在0.80 — 0.85,这样含水 量的食品,在一至两周内,可以被霉菌等微生物 引起变质败坏。若食品的AW值保持在0.70,就可 以较长期防止微生物的生长。AW为0.65的食品, 仅是极为少数的微生物有生长的可能,即使生长, 也是非常缓慢,甚至可以延续两年还不引起食品 败坏。由此可见,要延长干制品的保藏期,就必 须考虑到要求更低的AW值
果蔬干制的原理,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使 果蔬的水分活度降低到微生物可以生活的值以下, 干食品的AW值较低的在0.80 — 0.85,这样含水 量的食品,在一至两周内,可以被霉菌等微生物 引起变质败坏。若食品的AW值保持在0.70,就可 以较长期防止微生物的生长。AW为0.65的食品, 仅是极为少数的微生物有生长的可能,即使生长, 也是非常缓慢,甚至可以延续两年还不引起食品 败坏。由此可见,要延长干制品的保藏期,就必 须考虑到要求更低的AW值
2.水分对酶活性的影响 水对某种体系的反应能力的影响,不仅与它的实 际含量有关,而且还和水在体系中的存在状态有关。 水分减少时,酶活性下降。只有干制品的水分降低到 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但当干制品吸湿 后,酶仍然会缓慢地活动,从而使干制品品质变劣。 由于酶在湿热条件下处理易钝化,而在干热条件 下难于钝化,为此,在干制前常常对原料进行湿热或 化学处理(如热、烫、硫处理等),以使酶失活
2.水分对酶活性的影响 水对某种体系的反应能力的影响,不仅与它的实 际含量有关,而且还和水在体系中的存在状态有关。 水分减少时,酶活性下降。只有干制品的水分降低到 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但当干制品吸湿 后,酶仍然会缓慢地活动,从而使干制品品质变劣。 由于酶在湿热条件下处理易钝化,而在干热条件 下难于钝化,为此,在干制前常常对原料进行湿热或 化学处理(如热、烫、硫处理等),以使酶失活
三、干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果蔬干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干制时出现的物理变化常有:干缩、重量减轻、 体积缩小、表面硬化等
三、干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果蔬干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干制时出现的物理变化常有:干缩、重量减轻、 体积缩小、表面硬化等
2.化学变化 干制时出现的化学变化主要有:营养成分的 变化(包括水分、糖、蛋白质和维生素)及色泽 的变化。 (1)水分 果蔬在干制过程中水分主要会发生蒸发和转 移两种变化
2.化学变化 干制时出现的化学变化主要有:营养成分的 变化(包括水分、糖、蛋白质和维生素)及色泽 的变化。 (1)水分 果蔬在干制过程中水分主要会发生蒸发和转 移两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