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理念与目的】 1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理念。把教师的主 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结合起来,体现现代教育中的双主体追求。 2教学目的正确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明确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充分理 解理想信念对人生特别是大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和意义 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贡献力量;正 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全面把握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条件,在为实现共同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努 力实现个人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教学难点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本章内容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充分利用录像、图片、图表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给 学生以丰富、直观、感性资料和生动的现实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教师讲 解与学生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准备做好课堂设计,熟悉教学内容,熟悉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课件的衔接,准备好各类教学资 料和所准备提问的问题。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1页共23页
第 1 页 共 23 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理念与目的】 1.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理念。把教师的主 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结合起来,体现现代教育中的双主体追求。 2.教学目的 正确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明确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充分理 解理想信念对人生特别是大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和意义, 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贡献力量;正 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全面把握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条件,在为实现共同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努 力实现个人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教学难点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充分利用录像、图片、图表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给 学生以丰富、直观、感性资料和生动的现实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教师讲 解与学生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准备 做好课堂设计,熟悉教学内容,熟悉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课件的衔接,准备好各类教学资 料和所准备提问的问题。 【教学时数】 4 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有理想”在“四有”新人的要求中是排在第 位的要求。有无理想,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富于理想,是有价值人生的前提。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 并为之奋斗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类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有明确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心。”邓小平根据自己长 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那么,到底 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理想和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什么作用?学习了第一章的内容,对我们解 决这些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 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被称为“志”, 也叫志向,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说的“志”指的就是理想,“立志”就是树立 理想 从现代社会对于理想的含义的认识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 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可以这样说,没有 正确的世界观,就不会有正确的理想。人们对自身现状的永不满足、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 的动力源泉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 会及改造自身的活动时,总是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这种主观要求、动 机和目的,都是围绕着一个总的奋斗目标,它不仅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实践的成败起着重大作用 同时也对人们改造世界起着重大的影响。 理想与空想、幻想有着严格的区别。空想虽然也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向往,但缺乏客观和现实的基础 纯粹是人们一种主观的臆想,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缺少现实的依据,因而是无法实现的。幻想与 空想不同。幻想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想象,带有病态和妄想性质。另一种是科学幻想,这种幻 想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依据,但不充分,在当时条件下没有实现的可能。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发 展,条件具备后,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如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在古代是神话和幻想,但在今 天,人类登上月球,大海造出良田,高空臭氧层的空洞逐步得到控制,古代的很多幻想在今天成为了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幻想也不都是消极的,有些积极的幻想能把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景展示到人们面前,鼓 舞人们为追求幸福的明天而奋斗。 2理想的特征 第2页共23页
第 2 页 共 23 页 “理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有理想”在“四有”新人的要求中是排在第一 位的要求。有无理想,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富于理想,是有价值人生的前提。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 并为之奋斗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类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有明确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心。” 邓小平根据自己长 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那么,到底 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理想和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什么作用?学习了第一章的内容,对我们解 决这些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被称为“志”, 也叫志向,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说的“志”指的就是理想,“立志”就是树立 理想。 从现代社会对于理想的含义的认识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 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可以这样说,没有 正确的世界观,就不会有正确的理想。人们对自身现状的永不满足、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 的动力源泉。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 会及改造自身的活动时,总是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这种主观要求、动 机和目的,都是围绕着一个总的奋斗目标,它不仅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实践的成败起着重大作用, 同时也对人们改造世界起着重大的影响。 理想与空想、幻想有着严格的区别。空想虽然也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向往,但缺乏客观和现实的基础, 纯粹是人们一种主观的臆想,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缺少现实的依据,因而是无法实现的。幻想与 空想不同。幻想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想象,带有病态和妄想性质。另一种是科学幻想,这种幻 想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依据,但不充分,在当时条件下没有实现的可能。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发 展,条件具备后,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如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在古代是神话和幻想,但在今 天,人类登上月球,大海造出良田,高空臭氧层的空洞逐步得到控制,古代的很多幻想在今天成为了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幻想也不都是消极的,有些积极的幻想能把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景展示到人们面前,鼓 舞人们为追求幸福的明天而奋斗。 2.理想的特征
实践性。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追求目标。但理想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 的。人的理想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理想就会变成虚无缥缈的空想和幻想。实践是从现实 到达理想彼岸的桥梁和纽带,理想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理想不仅诞生于实践,而且还要在社会实践 加以检验,并通过人们的努力变为现实。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就不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共同理想;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也就不能使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今天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代性。理想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神现象,总是植根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不能超越于自己的时 代和社会环境,人的理想也是如此。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 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科学技 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的追求也就不同,所以理想必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 发展,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诗人流沙河写过一首优美的诗: 理想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这首诗反映的正是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不一样。20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说 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而我国人民心目的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些今 天听起来使人发笑的理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等等,这对当时的人来说,都 是遥不可及的,而现在已经变为现实。几千年来,人们都在梦想着过上小康生活,这个梦想在今天也已变 成了现实 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从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根本利益出发,会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德 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房中所想的不同。”资本家的理想是追逐高额垄 断利润,拥有更多的资本;而无产阶级则把建立一个共同富裕、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 自己的理想。可见,在阶级社会里,一个人对未来的理想的向往和追求都是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出发的 代表着本阶级的利益,受到本阶级的影响和制约。 超前性。理想来源于现实,它是人们在对现实认识、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 对未来的理性预想和追求,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对现状有所不满足,并设想和追 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今天的现实”,是昨天的理想;“明天的现实”,就是今天的理想。因此,理想不是眼 前的现实,而是未来的现实,是需要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现实 第3页共23页
第 3 页 共 23 页 实践性。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追求目标。但理想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 的。人的理想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理想就会变成虚无缥缈的空想和幻想。实践是从现实 到达理想彼岸的桥梁和纽带,理想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理想不仅诞生于实践,而且还要在社会实践 加以检验,并通过人们的努力变为现实。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就不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共同理想;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也就不能使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今天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代性。理想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神现象,总是植根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不能超越于自己的时 代和社会环境,人的理想也是如此。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 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科学技 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的追求也就不同,所以理想必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 发展,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诗人流沙河写过一首优美的诗: 理 想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这首诗反映的正是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不一样。20 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说: “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而我国人民心目的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些今 天听起来使人发笑的理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等等,这对当时的人来说,都 是遥不可及的,而现在已经变为现实。几千年来,人们都在梦想着过上小康生活,这个梦想在今天也已变 成了现实。 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从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根本利益出发,会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德 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房中所想的不同。”资本家的理想是追逐高额垄 断利润,拥有更多的资本;而无产阶级则把建立一个共同富裕、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 自己的理想。可见,在阶级社会里,一个人对未来的理想的向往和追求都是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出发的, 代表着本阶级的利益,受到本阶级的影响和制约。 超前性。理想来源于现实,它是人们在对现实认识、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 对未来的理性预想和追求,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对现状有所不满足,并设想和追 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今天的现实”,是昨天的理想;“明天的现实”,就是今天的理想。因此,理想不是眼 前的现实,而是未来的现实,是需要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现实
有一次,列宁引用皮萨列夫的话说: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理想,如果他不能间或跑到前面去,用自己 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开始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划出完美的图景—一那我就真是不能设想,有什么剌激力量 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生活方面从事广泛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理想的力量就在于它 高于现实,能唤起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激励人们为达到目的而百折不挠地努力追求和不懈奋斗。 可能性。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无法实现的臆想和空想,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经过努力能够在将 来变成现实的合乎规律的想象。如果经过努力不能变成现实,我们只能称之为幻想。当然,现实可能性不 等于直接的现实性,要想使理想真正变成现实,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上的努力。否则,常常会因 为客观条件不具备或主观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而不能实现理想。如嫦娥奔月,表达了古代人们征服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但它在古代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只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 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人类自身的不断追求和探索,最终随着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计划的成功而变成了现实。 【案例材料1】作家梁晓声谈教子与成功 记者:你和上大三的儿子通常都谈什么话题,对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梁晓声:……我对他一再的教 育还是过普通人的生活……我对儿子的教育是:作为一个青年,如果你的人生要确立一种目标的话,首先 要把它定位在平凡和普通上。在这个基础上再施展自己的能力,超越平凡。作家梁晓声对于理想目标的看 法,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生需要树立理想,但理想的确立必须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想, 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对理想的追求也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超越现实,立足平凡,超越平凡。 3.理想的类型 理想作为高于现实的奋斗目标和一种社会意识,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人类活动的各 个方面。因此,理想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 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可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祟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 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都是科学的理想,反之则是非科学的或者错误的理想。凡是与祖国的繁 荣、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相符合的理想是崇高理想,反之则是一般理想。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可分为:长远理想、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 长远的伟大的理想往往带有终生的性质,近期的具体的理想则带有规划的性质。例如,实现共产主义 的理想、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想和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 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理想,就分别是我们的长远理想、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是社会大多数成员或集团的共同理想。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社会, 任何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求,都要以社会为载体。因此,各个时代的人都会提出自己的社会理想,社会 理想的内容也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不断变化。在我国,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个人理想是指单个社会成员对未来生活、事业、人格等的向往和追求。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必须与社会的 第4页共23页
第 4 页 共 23 页 有一次,列宁引用皮萨列夫的话说: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理想,如果他不能间或跑到前面去,用自己 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开始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划出完美的图景——那我就真是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 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生活方面从事广泛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理想的力量就在于它 高于现实,能唤起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激励人们为达到目的而百折不挠地努力追求和不懈奋斗。 可能性。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无法实现的臆想和空想,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经过努力能够在将 来变成现实的合乎规律的想象。如果经过努力不能变成现实,我们只能称之为幻想。当然,现实可能性不 等于直接的现实性,要想使理想真正变成现实,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上的努力。否则,常常会因 为客观条件不具备或主观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而不能实现理想。如嫦娥奔月,表达了古代人们征服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但它在古代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只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 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人类自身的不断追求和探索,最终随着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计划的成功而变成了现实。 【案例材料 1】 作家梁晓声谈教子与成功 记者:你和上大三的儿子通常都谈什么话题,对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梁晓声:……我对他一再的教 育还是过普通人的生活……我对儿子的教育是:作为一个青年,如果你的人生要确立一种目标的话,首先 要把它定位在平凡和普通上。在这个基础上再施展自己的能力,超越平凡。作家梁晓声对于理想目标的看 法,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生需要树立理想,但理想的确立必须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想, 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对理想的追求也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超越现实,立足平凡,超越平凡。 3.理想的类型 理想作为高于现实的奋斗目标和一种社会意识,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人类活动的各 个方面。因此,理想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 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可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 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都是科学的理想,反之则是非科学的或者错误的理想。凡是与祖国的繁 荣、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相符合的理想是崇高理想,反之则是一般理想。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可分为:长远理想、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 长远的伟大的理想往往带有终生的性质,近期的具体的理想则带有规划的性质。例如,实现共产主义 的理想、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想和在本世纪头 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全 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理想,就分别是我们的长远理想、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是社会大多数成员或集团的共同理想。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社会, 任何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求,都要以社会为载体。因此,各个时代的人都会提出自己的社会理想,社会 理想的内容也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不断变化。在我国,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个人理想是指单个社会成员对未来生活、事业、人格等的向往和追求。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必须与社会的
利益与需要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个人要根据社会和事业的需要来不断修改、充实和发展自己的理想 在当代,有志青年应当把自身的个人理想自觉地与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医学,但后来他发现中国的问题除了人身体上的病痛之外,更严重的还在于精神的 愚昧和麻木,必须拯救国民的灵魂,才能拯救中国,所以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弃医从文的道路 【案例材料2】毛泽东的理想历程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当说是一个成功的人生。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韶山度过 的。1910年,17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韶山,来到湘乡县就读东山小学堂。1911年,又第一次到了省城 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他志向远大,有诗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而且他的个人理想始终是在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心 系祖国,忧国忧民。18岁时的毛泽东信奉康梁的改良主义;1911年广州起义,黄花岗72烈土的鲜血使毛 泽东转向支持革命党;武昌起义爆发后,毛泽东投笔从戎当了一名新军士兵;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了 临时大总统后,他觉得自己参军的目的已经实现,于是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1912年以后,毛泽东先 后6次报考各类学校,他报考警官学校,一心想为民做主;他报考制皂学校,因为广告宣传说中国人之所 以被称为“东亚病夫”,是由于民众不讲卫生而导致生病,有了肥皂可以有利于民众的卫生…最终,他以 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省立长沙第—师范学校(原为第四师范学校,半年后与湖南长沙第-师范合并λ五四运 动后,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1920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成为一个坚 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可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社会政治理想,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对于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社 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这种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的色彩。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不同的阶级和政治集团有着不同的社会政治理想。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不仅应该有美好的个 人理想,更要自觉地确立起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 治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彻底消灭了阶级和国家的社会,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社 会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是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自从提出来后,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正在不断地由理想向现实迈进。 道德理想,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做人的楷模和标准,是个人对道德规 范和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在人生理想中居于较高层次,是人们对道德修养方面内在目标的追 第5页共23页
第 5 页 共 23 页 利益与需要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个人要根据社会和事业的需要来不断修改、充实和发展自己的理想。 在当代,有志青年应当把自身的个人理想自觉地与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医学,但后来他发现中国的问题除了人身体上的病痛之外,更严重的还在于精神的 愚昧和麻木,必须拯救国民的灵魂,才能拯救中国,所以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弃医从文的道路。 【案例材料 2】毛泽东的理想历程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当说是一个成功的人生。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韶山度过 的。1910 年,17 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韶山,来到湘乡县就读东山小学堂。1911 年,又第一次到了省城 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他志向远大,有诗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而且他的个人理想始终是在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心 系祖国,忧国忧民。18 岁时的毛泽东信奉康梁的改良主义;1911 年广州起义,黄花岗 72 烈士的鲜血使毛 泽东转向支持革命党;武昌起义爆发后,毛泽东投笔从戎当了一名新军士兵;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了 临时大总统后,他觉得自己参军的目的已经实现,于是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1912 年以后,毛泽东先 后 6 次报考各类学校,他报考警官学校,一心想为民做主;他报考制皂学校,因为广告宣传说中国人之所 以被称为“东亚病夫”,是由于民众不讲卫生而导致生病,有了肥皂可以有利于民众的卫生……最终,他以 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省立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原为第四师范学校,半年后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合并)。五四运 动后,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 1920 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成为一个坚 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可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社会政治理想,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对于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社 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这种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的色彩。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不同的阶级和政治集团有着不同的社会政治理想。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不仅应该有美好的个 人理想,更要自觉地确立起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 治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彻底消灭了阶级和国家的社会,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社 会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是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自从提出来后,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正在不断地由理想向现实迈进。 道德理想,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做人的楷模和标准,是个人对道德规 范和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在人生理想中居于较高层次,是人们对道德修养方面内在目标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