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10.04 审核:王斌编校王思亮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渐变/熏陶渐染 地壳/金蝉脱壳 偌大/一诺千金 B.诘问/诘屈聱牙 扎染/安营扎寨 稂莠/良莠不齐 C.供职/刑讯逼供 横肉/横行霸道 斐然/缠绵悱恻 肤浅/浅浅水声 哥俩肮脏伎俩 暴戾/风声鹤唳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 用词也运斤成风,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B.庞龙等人的一夜成名刺激了网络歌手。顿时歌坛泥沙俱下,有的网络歌曲低俗不 堪,有的废话连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淫言秽语 C.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 面地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D.“小沈阳”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人说“低俗”,有人说这代表了时代的选择,有 人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二人转……各种说法不而足。 3.如果你是李董事长的秘书小张,请把下面这份电话留言,整理之后以书面形式呈送给李 董事长,字数不超过45个(不含标点)。(5分) 小张:你好!我们张董事长和你们李董事长约好明天上午在新湖区会议中心8号会议厅 签约,他要确认一下具体时间:上午8点。请你向你们李董事长汇报并回我们电话 138510888广厦房产有限公司秘书小王,即日。 答 4.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请概述这一社会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简要评论 (4分)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ˇ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 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 兰芳ˆ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ˆ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了 概述 (2分) 评论: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盐城中学 2010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10.04 审核:王斌 编校 王思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渐.变/熏陶渐.染 地壳./金蝉脱壳. 偌.大/一诺.千金 B.诘.问/诘.屈聱牙 扎.染/安营扎.寨 稂.莠/良.莠不齐 C.供.职/刑讯逼供. 横.肉/横.行霸道 斐.然/缠绵悱.恻 D.肤浅./浅.浅水声 哥俩./肮脏伎俩. 暴戾./风声鹤唳.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 用词也运斤成风 ....,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B.庞龙等人的一夜成名刺激了网络歌手。顿时歌坛泥沙俱下 ....,有的网络歌曲低俗不 堪,有的废话连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淫言秽语。 C.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 ... 面.地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D.“小沈阳”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人说“低俗”,有人说这代表了时代的选择,有 人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二人转……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 3.如果你是李董事长的秘书小张,请把下面这份电话留言,整理之后以书面形式呈送给李 董事长,字数不超过 45 个(不含标点)。(5 分) 小张:你好!我们张董事长和你们李董事长约好明天上午在新湖区会议中心 8 号会议厅 签约,他要确认一下具体时间:上午 8 点。请你向你们李董事长汇报并回我们电话: 13851088888。广厦房产有限公司秘书小王,即日。 答: ▲ 4.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请概述这一社会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简要评论。 (4 分)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 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 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了…… 概述: ▲ (2 分) 评论: ▲ (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 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岀?`帝曰:“吾睡不能着, 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 所向。`帝日: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日:“太原当 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 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 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日: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 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 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 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日:刑以惩 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 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 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 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 十篇也。太宗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讼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 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 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 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 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 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 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 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 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 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 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 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 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 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 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
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 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 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理 B.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C.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 趁着 D.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原来是 6.《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这一点的 组是(3分)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③⑤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 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 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功臣们都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 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 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仍任他为相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3分) 译文: (2)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分)
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 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 ①宋乾德二年(964 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 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理 B.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C.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 趁着 D.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原来是 6.《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这一点的一 组是(3 分)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③⑤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 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 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功臣们都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 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 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仍任他为相。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 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3 分) 译文: ▲ (2)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 分)
译文 (3)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4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 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2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 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2)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诗经·氓》)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6)其为人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译文: ▲ (3)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4 分) 译文: ▲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 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2 分) ▲ (2)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 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 ▲ (3)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 (2)大弦嘈嘈如急雨, ▲ 。(白居易·《琵琶行》)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总角之宴, ▲ 。 ▲ ,不思其反。(《诗经·氓》) (5) ▲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6)其为人也, ▲ ,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3分) 触抚绿色 毕淑敏 ①1998年夏天的许多日子,我在大兴安岭穿行。看到的绿色比有生以来见过的所有绿 色,疊到起还要厚。以前曾到过雪原,海洋,大山大川,沙漠旷野……感慨万千。在自然 界的雄奇景观中,与原始森林相见如此之晚,快乐中有大遗憾。 ②从小在城市,水泥丛中的绿色很窄,享受绿色是很奢侈的事。后来当兵去了藏北 高寒缺氧,荒凉无比,除了冰山戈壁,什么也看不到,绿色便成了一个缥缈的梦想。在大森 林里,呼吸到无边无际的绿色,从心灵到皮肤,染成薄荷。 ③路途艰辛坎坷,几乎是我从高原归来后,最颠簸的一次旅程。乐在思绪轻灵。面对 莽莽林海,你会想到远古,祖先曾在这样的密林中生息,飞快地攀援,从猿到人。如今我们 会了许多本领,可是我们砍伐森林,恩将仇报。你会想到是做一棵公路边的树?还是做林海 中的树你会想到人也许有前世和再生,也许曾是或将是某种酸甜的野果… ④林中密集的红松苗,像毛茸茸的小笤帚,扫得胸中一片清凉。熙煕攘攘又 恬恬静静的新生之物,充满了生命的单纯,给人以轻捷明朗的快意。 ⑤沿松花江逆水而上,面朝岸边逶迤的青山,无言以对,只是呼吸和感受,兀自交融 古人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在磅礴秀美的山水之地,触抚绿色,灵性和力量流淌人心 ⑥在满山遍野的野花中,有人惊叫发现了野罂粟,我很快地奔过去,近了才知看差了, 那不是罂粟而是芍药,若有所失。好在没过多久,善解人意的野罂粟,就很美丽很俏皮地列 队倚在路边。一时大家停步伫望。有人悄声问我:这就是《红处方》中描写的罪恶之花? ⑦我说,先澄凊,我不认为罂粟有罪,尤其是野罂粟。它们只是地球上的种普通植物 生根发芽开花结子。它们无辜,有罪的是人性中的弱点膨胀至邪恶,利用了罂粟。以前只见 过人工培植的罂粟,没见过野罂粟,此刻得以亲见,它们和我想像的真是一样,杂在众多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23 分) 触抚绿色 毕淑敏 ①1998 年夏天的许多日子,我在大兴安岭穿行。看到的绿色比有生以来见过的所有绿 色,叠到一起还要厚。以前曾到过雪原,海洋,大山大川,沙漠旷野……感慨万千。在自然 界的雄奇景观中,与原始森林相见如此之晚,快乐中有大遗憾。 ②从小在城市,水泥丛中的绿色很窄,享受绿色是很奢侈的事。后来当兵去了藏北, 高寒缺氧,荒凉无比,除了冰山戈壁,什么也看不到,绿色便成了一个缥缈的梦想。在大森 林里,呼吸到无边无际的绿色,从心灵到皮肤,染成薄荷。 ③路途艰辛坎坷,几乎是我从高原归来后,最颠簸的一次旅程。乐在思绪轻灵。面对 莽莽林海,你会想到远古,祖先曾在这样的密林中生息,飞快地攀援,从猿到人。如今我们 会了许多本领,可是我们砍伐森林,恩将仇报。你会想到是做一棵公路边的树?还是做林海 中的树?你会想到人也许有前世和再生,也许曾是或将是某种酸甜的野果…… ④林中密集的红松苗,像毛茸茸的小笤帚,扫得胸中一片清凉。熙熙攘攘又 恬恬静静的新生之物,充满了生命的单纯,给人以轻捷明朗的快意。 ⑤沿松花江逆水而上,面朝岸边逶迤的青山,无言以对,只是呼吸和感受,兀自交融。 古人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在磅礴秀美的山水之地,触抚绿色,灵性和力量流淌人心。 ⑥在满山遍野的野花中,有人惊叫发现了野罂粟,我很快地奔过去,近了才知看差了, 那不是罂粟而是芍药,若有所失。好在没过多久,善解人意的野罂粟,就很美丽很俏皮地列 队倚在路边。一时大家停步伫望。有人悄声问我:这就是《红处方》中描写的罪恶之花? ⑦我说,先澄清,我不认为罂粟有罪,尤其是野罂粟。它们只是地球上的一种普通植物, 生根发芽开花结子。它们无辜,有罪的是人性中的弱点膨胀至邪恶,利用了罂粟。以前只见 过人工培植的罂粟,没见过野罂粟,此刻得以亲见,它们和我想像的真是一样,杂在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