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3分) A.简练 紧箍咒 波光鄰粼 温良恭俭让 B.朝廷 恶作剧 浆声灯影 冰炭不同炉 C.彗星 姣姣者 催人泪下 兄弟阋于墙 D.悔约 闭门羹 变幻莫测 疾风知劲草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 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 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 我不甘心成为 ,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 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 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反而 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出人意料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B.咄咄怪事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C.咄咄怪事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D.出人意料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3.下面是描写春天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话,形象地表现“人” 的神态和感受。 要求运用一种不超过40个字。(4分)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茬上,又野性茁 壮地抽出了嫩芽。不用人工修培,它们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抚照下,生长起来 这时,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花卉, 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气息,直向人心里钻。无论 谁 (选自冯德英《苦菜花》) 4.顾炎武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爱国学者。他在著作《日知录》中提出 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写照。2013年7月15 日是顾炎武诞辰400周年纪念日,其家乡昆山将发起网上纪念活动。请你在网上 留言,表达颂扬和纪念之意。要求:仿照对联,写成两句,上下句字数相同,不 要求严格对仗。不超过40个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性之 陈亮 往尝论乡之富人,以陈性之为第一。吾友徐居厚亦知此翁可人意,而乐妻其少女 焉。居厚以对策切直,得从事浙东观察府,竟以不能曲折上官罢去,独敬惮性之, 盖相处数年如一日 余尝款性之门,阒然如无人声。顷之,一僮出,问客姓氏,已而肃客入,主人相 与为礼,已而杯盘罗至,终不见喧嘈之声。性之面目严冷,与人寡合,虽大会集
江苏省盐城市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3 分) A.简练 紧箍咒 波光粼粼 温良恭俭让 B.朝廷 恶作剧 浆声灯影 冰炭不同炉 C.彗星 姣姣者 催人泪下 兄弟阋于墙 D.悔约 闭门羹 变幻莫测 疾风知劲草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 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 非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 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 我不甘心成为 ,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 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 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反而 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出人意料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B.咄咄怪事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C.咄咄怪事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D.出人意料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3. 下面是描写春天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话,形象地表现“人” 的神态和感受。 要求运用一种不超过 40 个字。(4 分)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茬上,又野性茁 壮地抽出了嫩芽。不用人工修培,它们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抚照下,生长起来。 这时,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花卉, 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气息,直向人心里钻。无论 谁, 。 (选自冯德英《苦菜花》) 4.顾炎武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爱国学者。他在著作《日知录》中提出 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写照。2013 年 7 月 15 日是顾炎武诞辰 400 周年纪念日,其家乡昆山将发起网上纪念活动。请你在网上 留言,表达颂扬和纪念之意。要求:仿照对联,写成两句,上下句字数相同,不 要求严格对仗。不超过 40 个字。(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陈 性 之 陈 亮 往尝论乡之富人,以陈性之为第一。吾友徐居厚亦知此翁可人意,而乐妻其少女 焉。居厚以对策切直,得从事浙东观察府,竟以不能曲折上官罢去,独敬惮性之, 盖相处数年如一日。 余尝款性之门,阒然如无人声。顷之,一僮出,问客姓氏,已而肃客入,主人相 与为礼,已而杯盘罗至,终不见喧嘈之声。性之面目严冷,与人寡合,虽大会集
率不过三数客。遇有所往,虽百里夜半,亦疾驰竟归。一日,与乡士大夫过予, 自命行庖具饭。食毕,从容言曰:“某素不解饮,一饱之外,虽留何用?”予亦 不强也。衣食取足,不为分外经营。不交涉邑官吏,谒入县庭,则不问可以知其 令之贤矣。盖其自为过多,为人过少,若有取于杨朱之道者 然予闻性之官剑浦,乡人陈公质且老,而羁置在焉。性之曲意抚存之,使之自忘 其为罪戾也。居亡何,公质死。性之还自旁郡,道逢兵马都监者往验其死,性之 嘱以徐行:“有檄止君矣。”性之亟趋郡白事,得追还其都监者,又为治其后事 颇悉。盖古之义侠所谓不以存亡为解者,大率亦此类。繇此言之,士之素守里闾 曾不得少自概见于世者,岂必曰乡称善人而已乎!性之以赀补迪功郎,尝主南剑 之剑浦簿,以忧去官,而不复调矣。 性之家故多竹,不以与人;多美器用,不轻以假人,居厚每笑于余无所不可。墓 上之铭,宜颐之有请也。颐①尝从予游,郡以其名上礼部,而性之死矣,盖癸卯 十有二月七日也。得年凡七十岁。 【注】①颐:陈性之的儿子 (选自《陈亮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竟以不能曲折上官罢去 曲折:奉承讨好 B.乡人陈公质且老,而羁置在焉 羁置:滞留他乡 C.有檄止君矣 檄:官府文书 D.颐尝从予游 游:外出求学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陈性之“清高”“与人寡合”的一项是(3分) ①余尝款性之门,阒然如无人声 ②虽大会集,率不过三数客 ③一饱之外,虽留何用 ④不交涉邑官吏 ⑤以忧去官 ⑥多美器 用,不轻以假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性之富甲乡闾,外表严肃冷峻,家风严谨,仆人对待来客恭敬而有礼貌 做事时小心谨慎,不发出响声, B.陈性之作客之时,自命厨师准备饭食,可见其率直耿介;不需打探就能看出 县令是否贤能,可见其善于辨别官吏。 C.乡人陈公质死于他乡,性之把他的后事料理得很周到;作者认为性之是社会 上没名望,不为人所察知的义士。 D.郡里把陈性之的名字上报到礼部,但就在这时他却死了;性之的儿子与作者 熟识,托作者为性之写墓志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友徐居厚亦知此翁可人意,而乐妻其少女焉。(3分) (2)遇有所往,虽百里夜半,亦疾驰竟归。(4分)
率不过三数客。遇有所往,虽百里夜半,亦疾驰竟归。一日,与乡士大夫过予, 自命行庖具饭。食毕,从容言曰:“某素不解饮,一饱之外,虽留何用?”予亦 不强也。衣食取足,不为分外经营。不交涉邑官吏,谒入县庭,则不问可以知其 令之贤矣。盖其自为过多,为人过少,若有取于杨朱之道者。 然予闻性之官剑浦,乡人陈公质且老,而羁置在焉。性之曲意抚存之,使之自忘 其为罪戾也。居亡何,公质死。性之还自旁郡,道逢兵马都监者往验其死,性之 嘱以徐行:“有檄止君矣。”性之亟趋郡白事,得追还其都监者,又为治其后事 颇悉。盖古之义侠所谓不以存亡为解者,大率亦此类。繇此言之,士之素守里闾, 曾不得少自概见于世者,岂必曰乡称善人而已乎!性之以赀补迪功郎,尝主南剑 之剑浦簿,以忧去官,而不复调矣。 性之家故多竹,不以与人;多美器用,不轻以假人,居厚每笑于余无所不可。墓 上之铭,宜颐之有请也。颐①尝从予游,郡以其名上礼部,而性之死矣,盖癸卯 十有二月七日也。得年凡七十岁。 【注】①颐:陈性之的儿子。 (选自《陈亮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竟以不能曲折上官罢去 曲折:奉承讨好 B.乡人陈公质且老,而羁置在焉 羁置:滞留他乡 C.有檄止君矣 檄:官府文书 D.颐尝从予游 游:外出求学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陈性之“清高”“与人寡合”的一项是(3 分) ①余尝款性之门,阒然如无人声 ②虽大会集,率不过三数客 ③一饱之外,虽留何用 ④不交涉邑官吏 ⑤以忧去官 ⑥多美器 用,不轻以假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陈性之富甲乡闾,外表严肃冷峻,家风严谨,仆人对待来客恭敬而有礼貌, 做事时小心谨慎,不发出响声。 B. 陈性之作客之时,自命厨师准备饭食,可见其率直耿介;不需打探就能看出 县令是否贤能,可见其善于辨别官吏。 C. 乡人陈公质死于他乡,性之把他的后事料理得很周到;作者认为性之是社会 上没名望,不为人所察知的义士。 D. 郡里把陈性之的名字上报到礼部,但就在这时他却死了;性之的儿子与作者 熟识,托作者为性之写墓志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吾友徐居厚亦知此翁可人意,而乐妻其少女焉。(3 分) (2)遇有所往,虽百里夜半,亦疾驰竟归。(4 分)
(3)性之曲意抚存之,使之自忘其为罪戾也。(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孤云、归鸟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思?由此联想到陶渊明《饮酒》诗中写 日暮鸟归的哪两个句子?(2分) (2)第五、六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入”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 析。(4分) (3)这首诗景情分写,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作简要说明。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 骚》) (3)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 易《琵琶行》) (4) ,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5)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阳修《醉翁亭记》) (7)民惟邦本 。(《尚书·五子之歌》) (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 (《论语·述而》)
(3)性之曲意抚存之,使之自忘其为罪戾也。(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孤云、归鸟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思?由此联想到陶渊明《饮酒》诗中写 日暮鸟归的哪两个句子?(2 分) (2)第五、六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入”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 析。(4 分) (3)这首诗景情分写,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作简要说明。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 骚》) (3)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 易《琵琶行》) (4) ,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5)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欧 阳修《醉翁亭记》) (7)民惟邦本, 。(《尚书·五子之歌》) (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 忧, 。(《论语·述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铁匠铺 李登建 ①一如上回,铁匠炉仍支在于家东山墙下 ②还是那三个人,六十来岁的老头,是掌钳的师傅,上锅腰,脸、额头上一层黑 麻点儿—一长年累月火星儿往上迸所致;儿子,一个少言寡语,只会哼哧哼哧抡 大锤的铁塔汉子,人们都叫他大憨;女儿枣花,她管拉风箱。 ③这是个铁匠世家,祖祖辈辈打铁为生。在“割尾巴”的年代,因穷得发红发紫, 被准许串乡“为人民服务” ④成熟庄稼的香味在田野里弥漫,大团大团地涌向村庄,村子里骚动起来,不要 说壮劳力们脉管鼓胀,渴望拼杀一场,就连那些平常不下地的老人也坐不住,开 始做着收割的准备。 ⑤这翻滚、飘散的香味同样撩拨着铁匠炉的火苗儿,它一蹿一蹿,一蹿多髙。很 快,埋在炭火里的铁烧得通红,老铁匠持一把长钳夹到铁砧上,小锤刚发出“当” 的一声,大憨的大锤就应声砸下来,四溅的火花迸出老远,吓得周围的人慌忙跳 开。老铁匠的小锤叫响锤,他敲哪里大锤砸哪里。小锤叮叮当当,大锤铿铿锵锵, 阵天衣无缝的合奏,一件器具打成了。然后浸入水中淬火,“咝”的一声,算 是画上句号。老铁匠的嘴角出现了一丝笑纹。完成一件作品时,他脸上的表情就 是这样。 ⑥炉火不息,铁锤就不停地敲,这是他的命。老铁匠除了到风口擦擦烂红的眼 弓着腰使劲咳嗽,一上午不歇歇手。他干活时一句话不说,只任手里的响锤叮 当当,全身心陶醉在这支锤乐中。有时候,一旁的人听着这支锤乐,看着那钢铁 的舞蹈,出了神,两手发痒,也想过来敲打敲打,那肯定没门,就是大憨这时也 不能摸他的响锤。他对儿子说,你要当一个好铁匠,就得先老老实实地抡大锤, 别看打铁是力气活,里面有学问哩。马虎不得,马虎不得,祖传的手艺不能断在 你手里哩 ⑦饭后,炭火噼噼叭叭捅开,老铁匠、大憨往手心吐口唾沫,攥紧了锤把。村人 出工前也都聚向这里来围观,有围观的打得才有劲。 ⑧老铁匠稳稳地站在铁砧前,沉默不语,眼皮也不抬一抬,好像根本没看见周围 的人,眼里只有炉里的铁。少顷,烧得发了白的铁块被老铁匠迅疾敏捷而又从容 不迫地夹上铁砧。几乎与他那“定音锤”响起的同时,飞来了大憨的大榔头。大 憨耍的是那种“满月锤”,甩开膀子,“嗖嗖”生风地抡圆,抡出了花,却又砸 得那么准。随着锻打,老铁匠不断移动、翻转铁块,每翻一遍都变换一种形状, 像揉面一样,紧揉慢揉,越揉越劲道。眼看揉成团了,却又拉成了条儿,或者把 砸扁了的板儿,折叠为四四方方的“盒子”,随心所欲,叫人惊讶那坚硬无比的 铁在他们手里竟是这般柔软。老铁匠的响锤往砧侧一敲,大憨改成弓步半锤,锤 只举至肩头,但节奏加快了,锤点密实了。老铁匠的响锤又作出示意,大憨最后 用上了点锤,锤距砧子顶多半尺,锤落如雨,这样砸出的铁器表面平整、光滑得 像用手抚过。铁匠们尽情地展演着自己的绝技,所有环节都在众人眼皮底下完成 他们不怕别人偷了艺去。 ⑨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 ⑩大人们看一会儿,心满意足、啧啧赞叹着下地干活去了,小孩子们却还围着铁 匠铺不散,铁匠来打铁这一天是他们的节日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铁 匠 铺 李登建 ①一如上回,铁匠炉仍支在于家东山墙下。 ②还是那三个人,六十来岁的老头,是掌钳的师傅,上锅腰,脸、额头上一层黑 麻点儿——长年累月火星儿往上迸所致;儿子,一个少言寡语,只会哼哧哼哧抡 大锤的铁塔汉子,人们都叫他大憨;女儿枣花,她管拉风箱。 ③这是个铁匠世家,祖祖辈辈打铁为生。在“割尾巴”的年代,因穷得发红发紫, 被准许串乡“为人民服务”。 ④成熟庄稼的香味在田野里弥漫,大团大团地涌向村庄,村子里骚动起来,不要 说壮劳力们脉管鼓胀,渴望拼杀一场,就连那些平常不下地的老人也坐不住,开 始做着收割的准备。 ⑤这翻滚、飘散的香味同样撩拨着铁匠炉的火苗儿,它一蹿一蹿,一蹿多高。很 快,埋在炭火里的铁烧得通红,老铁匠持一把长钳夹到铁砧上,小锤刚发出“当” 的一声,大憨的大锤就应声砸下来,四溅的火花迸出老远,吓得周围的人慌忙跳 开。老铁匠的小锤叫响锤,他敲哪里大锤砸哪里。小锤叮叮当当,大锤铿铿锵锵, 一阵天衣无缝的合奏,一件器具打成了。然后浸入水中淬火,“咝”的一声,算 是画上句号。老铁匠的嘴角出现了一丝笑纹。完成一件作品时,他脸上的表情就 是这样。 ⑥炉火不息,铁锤就不停地敲,这是他的命。老铁匠除了到风口擦擦烂红的眼, 弓着腰使劲咳嗽,一上午不歇歇手。他干活时一句话不说,只任手里的响锤叮叮 当当,全身心陶醉在这支锤乐中。有时候,一旁的人听着这支锤乐,看着那钢铁 的舞蹈,出了神,两手发痒,也想过来敲打敲打,那肯定没门,就是大憨这时也 不能摸他的响锤。他对儿子说,你要当一个好铁匠,就得先老老实实地抡大锤, 别看打铁是力气活,里面有学问哩。马虎不得,马虎不得,祖传的手艺不能断在 你手里哩! ⑦饭后,炭火噼噼叭叭捅开,老铁匠、大憨往手心吐口唾沫,攥紧了锤把。村人 出工前也都聚向这里来围观,有围观的打得才有劲。 ⑧老铁匠稳稳地站在铁砧前,沉默不语,眼皮也不抬一抬,好像根本没看见周围 的人,眼里只有炉里的铁。少顷,烧得发了白的铁块被老铁匠迅疾敏捷而又从容 不迫地夹上铁砧。几乎与他那“定音锤”响起的同时,飞来了大憨的大榔头。大 憨耍的是那种“满月锤”,甩开膀子,“嗖嗖”生风地抡圆,抡出了花,却又砸 得那么准。随着锻打,老铁匠不断移动、翻转铁块,每翻一遍都变换一种形状, 像揉面一样,紧揉慢揉,越揉越劲道。眼看揉成团了,却又拉成了条儿,或者把 砸扁了的板儿,折叠为四四方方的“盒子”,随心所欲,叫人惊讶那坚硬无比的 铁在他们手里竟是这般柔软。老铁匠的响锤往砧侧一敲,大憨改成弓步半锤,锤 只举至肩头,但节奏加快了,锤点密实了。老铁匠的响锤又作出示意,大憨最后 用上了点锤,锤距砧子顶多半尺,锤落如雨,这样砸出的铁器表面平整、光滑得 像用手抚过。铁匠们尽情地展演着自己的绝技,所有环节都在众人眼皮底下完成, 他们不怕别人偷了艺去。 ⑨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 ⑩大人们看一会儿,心满意足、啧啧赞叹着下地干活去了,小孩子们却还围着铁 匠铺不散,铁匠来打铁这一天是他们的节日
(选自《散文·海外版》双月刊,2012年第6期,有删节 11.第⑥自然段集中叙写了老铁匠这个人物形象。仔细阅读后,请作简要分析 (6分) 12.第⑧自然段画线内容十分精彩地描写了打铁的情景,请简要说说其表现特色。 (4分) 13.“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一句中“最快活”三字的丰富含义是什 么?(4分) 14.本文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美散文,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相见以诚 郭沬若 “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最有普遍性而且有永远性的格言。不根据事实,或甚至 违背事实,或捏造事实的辩论,尽管怎样的花言巧语,终究骗不了人;即使能收 到一时的效果,待到事实一揭穿了,那效果会成为逆效果的。到这时言语逾花巧, 逆效果来得便愈大。 欺骗有时似乎也有必要。所谓“兵不厌诈”,便肯定了诡诈的效力。其实,尽管 你是怎样善于用兵的人,你能够出奇制胜,但总要有兵可用。所以用兵的原则依 然是忌“巧速”而贵“拙迟”。这一次世界大战,苏、德之间的旋乾转坤的战役, 便是这一原则的最具体的说明了。当希特勒对苏联突然发动了闪击战时,他是多 么“巧”,多么“速”。1942年打进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的小胡子不知道会 心地微笑了好多次,然而结果怎样了呢? 专门靠欺诈便能打胜仗,专门靠欺诈便可以收到任何大小事件的成功,天地间决 没有那样的事情。要说靠着欺骗便可以治国平天下,那更完全是笑话。那些搞政 治的人似乎都中了些苏秦、张仪的毒,说到政治就好像只有几套骗人的纵横捭阖。 今天应该是大家相见以诚的时候了。自己拿出真正的责任心来,大胆地照明自己 的丑态,彻底地荡垢涤污。不是骂人丑便可以掩盖得了自己的丑。千层的粉饰也 把污垢掩盖不了,理由很简单,因为污垢根本还是存在。 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这种人,他能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正 视自己的过错,勇于接受批评,更勇于对抗外来的一切横逆、诬蔑、诱惑、冷视 要怎样才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要全靠一个“诚” 老老实实的做人,说话,做事,不存一点损人利己的私心,这样便能产出舍己救 人的牺牲精神。这样便能够大无畏。我有什么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骗自己!
(选自《散文·海外版》双月刊,2012 年第 6 期,有删节) 11.第⑥自然段集中叙写了老铁匠这个人物形象。仔细阅读后,请作简要分析。 (6 分) 12.第⑧自然段画线内容十分精彩地描写了打铁的情景,请简要说说其表现特色。 (4 分) 13.“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一句中“最快活”三字的丰富含义是什 么?(4 分) 14.本文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美散文,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相见以诚 郭沫若 “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最有普遍性而且有永远性的格言。不根据事实,或甚至 违背事实,或捏造事实的辩论,尽管怎样的花言巧语,终究骗不了人;即使能收 到一时的效果,待到事实一揭穿了,那效果会成为逆效果的。到这时言语逾花巧, 逆效果来得便愈大。 欺骗有时似乎也有必要。所谓“兵不厌诈”,便肯定了诡诈的效力。其实,尽管 你是怎样善于用兵的人,你能够出奇制胜,但总要有兵可用。所以用兵的原则依 然是忌“巧速”而贵“拙迟”。这一次世界大战,苏、德之间的旋乾转坤的战役, 便是这一原则的最具体的说明了。当希特勒对苏联突然发动了闪击战时,他是多 么“巧”,多么“速”。1942 年打进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的小胡子不知道会 心地微笑了好多次,然而结果怎样了呢? 专门靠欺诈便能打胜仗,专门靠欺诈便可以收到任何大小事件的成功,天地间决 没有那样的事情。要说靠着欺骗便可以治国平天下,那更完全是笑话。那些搞政 治的人似乎都中了些苏秦、张仪的毒,说到政治就好像只有几套骗人的纵横捭阖。 今天应该是大家相见以诚的时候了。自己拿出真正的责任心来,大胆地照明自己 的丑态,彻底地荡垢涤污。不是骂人丑便可以掩盖得了自己的丑。千层的粉饰也 把污垢掩盖不了,理由很简单,因为污垢根本还是存在。 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这种人,他能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正 视自己的过错,勇于接受批评,更勇于对抗外来的一切横逆、诬蔑、诱惑、冷视。 要怎样才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要全靠一个“诚”。 老老实实的做人,说话,做事,不存一点损人利己的私心,这样便能产出舍己救 人的牺牲精神。这样便能够大无畏。我有什么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