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七次综合考试 二、文盲文阒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语文试卷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土第,知雍丘县 考试时闻150分钟,总分160分 语言盲文字运用(15分) 御吏如束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运不绝旧苦多盜,然未尝有获者,时人莫知其故,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雨下令纲舟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A.着数着述着急着手成春不着边际 B.搁浅奶酪 洛阳纸贵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改,纳用谠论,伯雨首击章惇,日 C.禅让蝉联忌惮食壶浆殚精竭虑 D.拙劣黜免茁壮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措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 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 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B、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 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又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 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C.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 为只若是行?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日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章 201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D.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題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 八上,贬惇雷州。 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3、仔细观察下面这枚“国家节水标志”图标,请简要介绍图 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围其多言,诏迁给事中,密谕以默为要。伯雨不听 标内容,说出图标寓意。(5分) 图标内容 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间,坐党事,削籍编管通 为蔡卞所陷,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复連其仲 图标寓意 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处之如平常,日:“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 国家节水标志 此诀。如其不然,其天杀无辜耶r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下 4.如今,广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如联想电脑的“人类失去 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敬。 想,世界将会怎样?”:宛西制药的“药材好,药才好”;山东省旅游的“走近孔子,扬帆青岛 等等。请从上述三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来分析其创意的妙处。(4分) (《宋史·列传一百四》,有删改) [注]①束湿:本义为掴扎湿物,湿物难束,须急捆之。指行为急切,也比喻行为严急苛刻。 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4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1页共 4 页 江苏省盐城中学 2009 届高三年级第七次综合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6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着.数 着.迷 着.急 着.手成春 不着.边际 B.搁.浅 奶酪. 贿赂. 洛.阳纸贵 一丘之貉. C.禅.让 蝉.联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拙.劣 黜.免 茁.壮 相形见绌. 咄.咄逼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B、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 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C.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 2010 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D.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 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3、仔细观察下面这枚“国家节水标志”图标,请简要介绍图 标内容,说出图标寓意。(5 分) 图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标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今,广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如联想电脑的“人类失去 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宛西制药的“药材好,药才好”;山东省旅游的“走近孔子,扬帆青岛” 等等。请从上述三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来分析其创意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 御吏如束湿①,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时人莫知其故。伯 雨下令纲舟②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伯雨首击章惇,曰: “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 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又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 为只若是行遣?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章 八上,贬惇雷州。 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诏迁给事中,密谕以默为要。伯雨不听, 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间,坐.党事,削籍编管通州。 为蔡卞所.陷,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复逮其仲 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 此诀。如其不然,其天杀无辜耶!”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 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宋史• 列传一百四》,有删改) [注] ①束湿:本义为捆扎湿物,湿物难束,须急捆之。指行为急切,也比喻行为严急苛刻
②纲舟:运送货物的船队。 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宁间,坐党事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B.趣京师者护以出。 趣:通“趋”,趋向、奔向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独归迟 C.若贷而不诛 贷:宽恕,宽容 至, 翟左正言 擢:提拔,提升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注】①此诗为袁凯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40岁,人到中年;而1351年,韩山童 等发动河工起义,1353年,张士诚率盐丁起兵,攻克高邮等地,1355年刘福通率红巾军起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为蔡卞所陷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1356年朱元璋的军队攻下金陵。 B.使其计得行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有何作用?(4分) C.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D.以此观之, 以十五城请易璧。 7.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2)指出“宋玉悲”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尾联在写法上的特点。(6分) A.任伯雨在主政雍丘县期间,境内不准过往的运送货物的船队过夜,县内得以太平,百姓 答 家不用关闭门也很安全 B.任伯雨在徽宗即位不久,就敢于大胆揭发长期把持朝政的章惇,做谏官才半年时间,就 上疏一百多份,这些都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C.任伯雨秉公直谏,使大臣们极为畏惧,徽宗也为此担忧,暗中告诫他保持沉默,可他仍 四、名句名篇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然忠心直谏,最后被革除官职 D.任伯雨遺奸臣陷害,自己被革职,儿子被捕,妻子又死了,他仍对朝廷忠心耿耿,徽宗 (1)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重新起用了他,死后他被赐予“忠敏”的谥号 (2)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8.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时人莫知其故。(3分)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节选))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苟子《劝学》) ②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3分) 如是而已。(韩俞《师说》) 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4分) 三、古诗基赏(10分 (7)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早秋①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明)袁凯 与庄子和屈原一起飞翔 高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4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2页共 4 页 ②纲舟:运送货物的船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崇宁间,坐.党事 坐:掌管,主持 B.趣.京师者护以出。 趣:通“趋”,趋向、奔向 C.若贷.而不诛 贷:宽恕,宽容 D.甫至,擢.左正言 擢:提拔,提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为蔡卞所.陷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B.使其.计得行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D.以.此观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7.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任伯雨在主政雍丘县期间,境内不准过往的运送货物的船队过夜,县内得以太平,百姓 家不用关闭门也很安全。 B.任伯雨在徽宗即位不久,就敢于大胆揭发长期把持朝政的章惇,做谏官才半年时间,就 上疏一百多份,这些都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C.任伯雨秉公直谏,使大臣们极为畏惧,徽宗也为此担忧,暗中告诫他保持沉默,可他仍 然忠心直谏,最后被革除官职。 D. 任伯雨遭奸臣陷害,自己被革职,儿子被捕,妻子又死了,他仍对朝廷忠心耿耿,徽宗 重新起用了他,死后他被赐予“忠敏”的谥号。 8.翻译下面的句子。(10 分) ①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时人莫知其故。(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早秋① (明)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注】①此诗为袁凯 1356 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 40 岁,人到中年;而 1351 年,韩山童 等发动河工起义,1353 年,张士诚率盐丁起兵,攻克高邮等地,1355 年刘福通率红巾军起义, 1356 年朱元璋的军队攻下金陵。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宋玉悲”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尾联在写法上的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节选))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俞《师说》) (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7)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_____________,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如切如磋,_________________。(《诗经》)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与庄子和屈原一起飞翔 朱以撒
①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这时便可以看到挂在树权上象征,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 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 ⑥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 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 的人。由于这个相似之处,放在一起比较才更有兴味。 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⑦不同的是屈原不象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 ②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短暂的忘忧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后人看得比较痛心的是他对昏聩的楚怀王的痴迷和幻想,在 ③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 他眼里,楚怀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连为一体的。屈原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肩住那已经走向衰 品比较起来读。老子的文字词约义丰,简练过了头,就让人恍兮惚兮一时摸不着头脑;孔子的文 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呢? 字要比前者生动一些,有的形象性足以令读者倾倒;孟子学说虽说是孔学的发展,但在描述上走 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汩罗江,那时 于韩非子的文字,善以寓言出手,挥洒轻松里,笑后颇寻思。我一直觉 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 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 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菱荷、芙蓉,散发着清 ④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笔墨华章 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远离了齷龊,亲近了美好,可以自 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 由自在地飞翔 幻觉氛围来。读他的《逍遥游》,首句突兀而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干里 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干里也。喷啧,真让人叫绝。那时候的人,自然 雄主义的色彩 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却居然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 ◎庄子和屈原是那个时节令人瞩目的人物,又是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而今人翅膀上牵绊 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代是“百家争鸣”、思 越来越多了,浪浸地飞翔真有些为难。因为,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 想之花竞相绽放的时代。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庄子异于常人 翅羽,成了一道選远的梦影。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打开书本,随便一籥就能望得见《逍遥游》和 他的笔眾里,不时就岀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 《离骚》,不由自主地,心回到那久远的神秘里,和他们一道飞翔 高三语文试卷第3页共4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3页共 4 页 ①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这时便可以看到挂在树杈上 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 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 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②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③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 品比较起来读。老子的文字词约义丰,简练过了头,就让人恍兮惚兮一时摸不着头脑;孔子的文 字要比前者生动一些,有的形象性足以令读者倾倒;孟子学说虽说是孔学的发展,但在描述上走 向更精美细腻的刻画;至于韩非子的文字,善以寓言出手,挥洒轻松里,笑后颇寻思。我一直觉 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 翔。 ④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笔墨华章, 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 幻觉氛围来。读他的《逍遥游》,首句突兀而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啧啧,真让人叫绝。那时候的人,自然 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却居然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 ⑤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代是“百家争鸣”、思 想之花竞相绽放的时代。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庄子异于常人, 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 象征,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 ⑥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 的人。由于这个相似之处,放在一起比较才更有兴味。 ⑦不同的是屈原不象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 短暂的忘忧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后人看得比较痛心的是他对昏聩的楚怀王的痴迷和幻想,在 他眼里,楚怀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连为一体的。屈原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肩住那已经走向衰 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呢? ⑧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 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 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 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 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远离了龌龊,亲近了美好,可以自 由自在地飞翔。 ⑨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 雄主义的色彩。 ⑩庄子和屈原是那个时节令人瞩目的人物,又是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而今人翅膀上牵绊 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因为,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 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打开书本,随便一瞥就能望得见《逍遥游》和 《离骚》,不由自主地,心回到那久远的神秘里,和他们一道飞翔
(摘自《庄子文化》) 卖店洗室里,贴有唯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 11.文章第一段中的“空巢”具有怎样的含义?并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6 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 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 12.文章前部分内容意在写庄子,可文章第三节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老子、孔子、孟子等 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 人的作品?(5分) 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 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13.请概括庄子和屈原在创作上的不同点,并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③与此形成鮮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 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部当豪情 14.文章末段划线句子包含着作者深沉的感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囯,又把无耻当成了反 叛? 六、现代文阅选做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降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 (15分 小温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 甲、论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 救养指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 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 ⑤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类文 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領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 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髙度。 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 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于无教 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 ⑥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80年代,就 高三语文试卷第4页共4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4页共 4 页 (摘自《庄子文化》) 11.文章第一段中的“空巢”具有怎样的含义?并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前部分内容意在写庄子,可文章第三节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老子、孔子、孟子等 人的作品?(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概括庄子和屈原在创作上的不同点,并分析其中的原因。(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末段划线句子包含着作者深沉的感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15 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 1500 名欧 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 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 年版)》,其间列举了 19 种寻求 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 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 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 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 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 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 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 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 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 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 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 叛?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 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 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 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⑤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类文 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 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于无教 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⑥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 80 年代,就
乙、实用类文 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以来 游走钢丝 ①陈逸飞走上艺术道路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1965年至1980年陈逸飞自己习惯于把1966 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囯民,提升国 年至1976年称为他自己的第一个创作阶段,并称这个阶段为“走钢丝般”的创作阶段。在这个 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 历史阶段,他确实像在走钷丝 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 ②1965年,陈逸飞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大学部提前两年毕业,分配到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 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 成为一名专业画家。这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并不那么顺利,因为很快社会大 机 环境发生了变化。 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来了,陈逸飞的家庭受到了冲击,陈追飞的父亲是化学工程 而我们竞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井警告了我们的疾病。但没有 师,自然是逃脱不了的,可他却是这个家庭唯一有收入的人,这时这个家庭的状况可想而知 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更多 了躲避“文化大革命”的更大冲击,陈逸飞白天躲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宿含里画画,既是一种 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7年第11期) 寄托,也是一种提高,到了晚上,就躲回家里。他父亲经常被红卫兵拉去批斗,罪名是走资本主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当前,我国的GDP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数的 文道路。只有这个家,是个相对安静的港湾。社会动乱,家庭受冲击,陈逸飞是 件下坚 同步上升。 B.养成良好的教养,重构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没有任何一种药方,也非朝夕之 持了自己的绘画道路 功,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C.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欧洲的俄罗斯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亚洲的日 ④能够从“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中顶过来走过来,陈逸飞认为这跟他的为人有关系,他 本和中国人 D.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一些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恢复 人原则是,做人做事不要做给别人看,要做得有意义,对社会有用。陈逸飞总结自己的青年 礼教,保卫民俗等,但收效一般。 16.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说“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 概括了三条:第一是做人“诚“字很重要,对人、对事、对事业都要讲一个“诚”字;第 我整容”的含义是什么?(6分) 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喜欢是与社会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17.当代中国应该怎样重塑国民教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第三是要学习,学好了一门本领,才能够不落伍。陈逸飞认为,在追寻人生的道路上,还要有诚 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了诚茡的性格,再加上从容的态度、积极进取、诚恳有为的精神, 高三语文试卷第5页共4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5页共 4 页 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 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以来, 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提升国 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 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 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 机。 ⑦在 GDP 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 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但没有 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更多 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7 年第 11 期)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当前,我国的 GDP 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数的 同步上升。 B.养成良好的教养,重构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没有任何一种药方,也非朝夕之 功,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C.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欧洲的俄罗斯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亚洲的日 本和中国人也可以成为全球公民的榜样。 D.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一些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恢复 礼教,保卫民俗等,但收效一般。 16.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说“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 我整容”的含义是什么?(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当代中国应该怎样重塑国民教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游走钢丝 ①陈逸飞走上艺术道路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1965年至1980年。陈逸飞自己习惯于把1966 年至 1976 年称为他自己的第一个创作阶段,并称这个阶段为“走钢丝般”的创作阶段。在这个 历史阶段,他确实像在走钢丝。 ②1965 年,陈逸飞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大学部提前两年毕业,分配到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 成为一名专业画家。这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并不那么顺利,因为很快社会大 环境发生了变化。 ③1966 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来了,陈逸飞的家庭受到了冲击,陈逸飞的父亲是化学工程 师,自然是逃脱不了的,可他却是这个家庭唯一有收入的人,这时这个家庭的状况可想而知。为 了躲避“文化大革命”的更大冲击,陈逸飞白天躲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宿舍里画画,既是一种 寄托,也是一种提高,到了晚上,就躲回家里。他父亲经常被红卫兵拉去批斗,罪名是走资本主 义道路。只有这个家,是个相对安静的港湾。社会动乱,家庭受冲击,陈逸飞是在这种条件下坚 持了自己的绘画道路。 ④能够从“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中顶过来走过来,陈逸飞认为这跟他的为人有关系,他 的做人原则是,做人做事不要做给别人看,要做得有意义,对社会有用。陈逸飞总结自己的青年 时代。概括了三条:第一是做人“诚”字很重要,对人、对事、对事业都要讲一个“诚”字;第 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喜欢是与社会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第三是要学习,学好了一门本领,才能够不落伍。陈逸飞认为,在追寻人生的道路上,还要有诚 挚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了诚挚的性格,再加上从容的态度、积极进取、诚恳有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