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蠟市2009高三年级第三次棋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09.5.10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揣度/以己度人 拾级/拾人牙慧 复辟/另辟蹊径 B.速率/率性而为 颤抖/浑身颤栗 降格/降龙伏虎 C.拙劣/咄咄逼人 对峙/恃才傲物 告然/皓月当空 D.偶尔/喁喁私语 妖娆/骁勇善战 旖旎/倚马可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张为山同志一直坚持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自己家 里却从来不曾添置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B.他前几年沾了政策的光,办家庭工厂赚了不少钱,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别无长物, 所以现在想有更大的发展显得力不从心 C.李明经过反复思考,终于解出了大家都感到棘手的那道几何题。老师当着同学们的 面赞扬他在学习上领悟到了千虑一得的道理。 D.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3.滕加远同学当选为“校园助人为乐十佳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两句赞扬他 的话。要求:富有激情和文采,句子结构大体一致。不超过40个字。(4分) 滕加远同学三年如一日帮助腿部有残疾的陈灿同学,每天架着他上楼下楼,从来没有 一句怨言。陈灿同学因腿病复发住院,缺了很多课,成绩大幅下降,产生退学念头。滕加远 同学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主动帮助他补课,并鼓励他战胜困难。陈灿同学重新树立起信心 学习成绩很快有了提高。 4.下面是对“美”的哲学定义,请提取表现其主要内涵的三个关键短语。(每个不超 过15个字)(5分) 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 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受其刺激和影 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通过反思美感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 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其能。察 宣廉,迁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举茂材,为宛句令。大将军王凤闻其能,荐宣为长安令,治 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 白黑分明,由是知名。出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上徙宣为陈留太守, 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始髙陵令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及宣 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节 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又念十金法重,不忍 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即无其事,复封还记,得为君分 明之。”湛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 无怨言。又频阳县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多盗贼。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 未尝治民,职不办。而粟邑县小,辟在山中,民谨朴易治。令巨鹿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 长,举茂材,迁在栗。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宣因移书劳勉
江苏省盐城市 2009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题 2009.5.10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揣度/以己度人 拾级/拾人牙慧 复辟/另辟蹊径 B.速率/率性而为 颤抖/浑身颤栗 降格/降龙伏虎 C.拙劣/咄咄逼人 对峙/恃才傲物 浩然/皓月当空 D.偶尔/喁喁私语 妖娆/骁勇善战 旖旎/倚马可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张为山同志一直坚持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自己家 里却从来不曾添置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B.他前几年沾了政策的光,办家庭工厂赚了不少钱,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别无长物, 所以现在想有更大的发展显得力不从心。 C.李明经过反复思考,终于解出了大家都感到棘手的那道几何题。老师当着同学们的 面赞扬他在学习上领悟到了千虑一得的道理。 D.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3.滕加远同学当选为“校园助人为乐十佳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两句赞扬他 的话。要求:富有激情和文采,句子结构大体一致。不超过 40 个字。 (4 分) 滕加远同学三年如一日帮助腿部有残疾的陈灿同学,每天架着他上楼下楼,从来没有 一句怨言。陈灿同学因腿病复发住院,缺了很多课,成绩大幅下降,产生退学念头。滕加远 同学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主动帮助他补课,并鼓励他战胜困难。陈灿同学重新树立起信心, 学习成绩很快有了提高。 4.下面是对“美”的哲学定义,请提取表现其主要内涵的三个关键短语。(每个不超 过 15 个字)(5 分) 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 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受其刺激和影 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通过反思美感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 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19 分)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其能。察 宣廉,迁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举茂材,为宛句令。大将军王凤闻其能,荐宣为长安令,治 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 白黑分明,由是知名。出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上徙宣为陈留太守, 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始高陵令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及宣 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节 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又念十金法重,不忍 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即无其事,复封还记,得为君分 明之。”湛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 无怨言。又频阳县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多盗贼。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 未尝治民,职不办。而粟邑县小,辟在山中,民谨朴易治。令巨鹿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 长,举茂材,迁在栗。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宣因移书劳勉
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宜滕薛,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 属县各有贤君:愿勉所职,卒功业。”宣得郡中吏民罪名,辄召告其县长吏,使自行罚。晓 曰:“府所以不自发举者,不欲代县治,夺贤令长名也。”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 戒者。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性密静有思,思省吏职,求其便安。下至财用 笔研,皆为设方略,利用而省费。吏民称之,郡中清静。后宣坐免为庶人,归故郡,卒于家。 ①十金法重:汉律,科吏赃至十金,即死罪。②楼烦:县名。 (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 称:相称 B.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 逊:恭顺 C.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 章:显露 D.愿勉所职,卒功业 勉:尽力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宣为官治理效果的一组是(3分) ①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②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③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④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 ⑤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 ⑥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 宣归恩受戒者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琅邪太守欣赏薛宣的才能,幽州刺史推举他为茂材,大将军推荐他任长安令。薛宣 在得到这些人的赏识和提携后,仕途上较为顺畅 B.针对贪猾的杨湛,薛宣虽接待周到,暗地里却在收集他的罪证,并晓之以利害得失, 使杨湛在正言厉色面前,敢怒而不敢言地交出权力 C.薛宣深谙用人当用长之道,在掌握相关官员情况后,把他们调整到合适的县上任职 数月后,治理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薛宣趁机传信勉励他们。 D.薛宣性情密静而肯动脑筋,力求便利安妥。从官吏职责到物资财用,都设立相关规 定,操作方便又节省开支,郡中清净,受到官民称赞。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3分) (2)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3分) (3)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4分) 、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南宋]陈与义 夜登小阁,忆洛阳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作此词时,作者住在浙江湖州。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描绘出“旧游”中怎样的美好情境?请作简要 分析。(4分) (2)全词如何围绕“闲”的心绪,发出怎样的感慨?(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宜滕薛,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 属县各有贤君;愿勉所职,卒功业。”宣得郡中吏民罪名,辄召告其县长吏,使自行罚。晓 曰:“府所以不自发举者,不欲代县治,夺贤令长名也。”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 戒者。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性密静有思,思省吏职,求其便安。下至财用 笔研,皆为设方略,利用而省费。吏民称之,郡中清静。后宣坐免为庶人,归故郡,卒于家。 ①十金法重:汉律,科吏赃至十金,即死罪。 ②楼烦:县名。 (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 称:相称 B.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 逊:恭顺 C.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 章:显露 D.愿勉所职,卒功业 勉:尽力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宣为官治理效果的一组是 (3 分) ①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②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③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④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 ⑤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 ⑥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 宣归恩受戒者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 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琅邪太守欣赏薛宣的才能,幽州刺史推举他为茂材,大将军推荐他任长安令。薛宣 在得到这些人的赏识和提携后,仕途上较为顺畅。 B.针对贪猾的杨湛,薛宣虽接待周到,暗地里却在收集他的罪证,并晓之以利害得失, 使杨湛在正言厉色面前,敢怒而不敢言地交出权力。 C.薛宣深谙用人当用长之道,在掌握相关官员情况后,把他们调整到合适的县上任职, 数月后,治理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薛宣趁机传信勉励他们。 D.薛宣性情密静而肯动脑筋,力求便利安妥。从官吏职责到物资财用,都设立相关规 定,操作方便又节省开支,郡中清净,受到官民称赞。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3 分) (2)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3 分) (3)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4 分)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南宋] 陈与义 夜登小阁,忆洛阳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作此词时,作者住在浙江湖州。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描绘出“旧游”中怎样的美好情境?请作简要 分析。(4 分) (2)全词如何围绕“闲”的心绪,发出怎样的感慨?(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轼《赤壁赋》) (3)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 道难》 (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5) ▲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流水不腐, (《礼记·学记》) (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秋天,沿着乡路回家 彭学明 ①我是从祖国的心脏北京出发的 ②坐在飞机上时,我就对每一片云朵,格外亲切。因为这些云朵都是飘往故乡的,都 带着阳光的韵脚,与我一同赶路 ③现在,我出差邵阳,走在邵怀和怀新的高速公路上。那些云朵,也赤着脚板跟了过 来。一朵,两朵,三朵,碗碗花般开在天上,与地上的野花遥遥对望。 ④虽是秋天,万物却都刚刚苏醒一样,一切正在生长。春天的脑袋在山影间露出来, 对我们挤眉弄眼。雨洗晴好,风揉地绿。这新的绿,这鲜的色,这柔的光,这嫩的唇,都湿 湿的、亮亮的,染山山青,染水水绿,染花花开,染鸟鸟鸣。那些鸟,就站在秋色的枝头 新奇而快乐地转着头,点着尾,原地转身一跳,又一跳,那树上树下的景色就被它看了个够 它也许很奇怪,已是秋天了,这树上树下怎么还会长出这么多绿色的小芽,奇怪那花骨朵儿 怎么还一山一山地凝结着,奇怪那花朵绽放时怎么那么好看。于是,这些鸟就高兴地在那里 拼命地跳跃、歌唱 ⑤这鸟,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描绘这秋天的春色,就只好在长一声短一声的鸣叫里,打 量十月。十月笑了,深一脚,浅一脚,走进了乡间的田野,走进了农家的庄园,和乡亲们 道打扮秋天。乡亲的泥腿,裹满了十月的阳光,一片金色。金色染上稻谷,四处翻滚金色稻 浪;金色染上包谷,包谷好像肥牛壮马;金色染上大豆,大豆爆裂一阵阵芳香。那红红的李 那刺刺的栗,那黑黑的葡萄,都一山一山地挂着,一个比一个香甜,一个比一个好看。它们 是乡亲们在春天里栽种的汉字和音符,现在熟成文章和锦书了,比作家们的小说耐读,比画 家们的丹青好看。 ⑥一个个村庄掩映在一片片绿色里,散落在一片片金色中。或密密麻麻一大片,相亲 相爱,或稀稀落落几小栋,寂静安详。虽有琉璃的瓷砖楼阁不时跳岀视野,但更多的是木板 瓦房忽隐忽现。儿时的农家就是这样的,朴素、端庄、恬静、大方。那木板的瓦房,那飘荡 的炊烟,那长满庄稼的田野,那没有高墙的院落,才是乡村的正色,很地道,很民间,也很 中国。如果,农村都变成了瓷砖和琉璃,变成了街道和高墙,那么乡村的滋味就没了。每一 个城市的发展都不以一大片乡村的终结为代价,每一个乡村的变化也不以牺牲其本质为目 ⑦是的,有乡村,就有城市。乡村和城市,是公路两边的客人,打马而过,就安家落 户了。乡村悠闲古朴,显示的是宁静和强劲的生命:城市忙碌新鲜,彰显的是蓬勃的生机与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 ▲ 。(庄子《逍遥游》)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苏 轼《赤壁赋》) (3)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 道难》) (4)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5) ▲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 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7)流水不腐, ▲ 。(《礼记·学记》) (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 (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秋天,沿着乡路回家 彭学明 ①我是从祖国的心脏北京出发的。 ②坐在飞机上时,我就对每一片云朵,格外亲切。因为这些云朵都是飘往故乡的,都 带着阳光的韵脚,与我一同赶路。 ③现在,我出差邵阳,走在邵怀和怀新的高速公路上。那些云朵,也赤着脚板跟了过 来。一朵,两朵,三朵,碗碗花般开在天上,与地上的野花遥遥对望。 ④虽是秋天,万物却都刚刚苏醒一样,一切正在生长。春天的脑袋在山影间露出来, 对我们挤眉弄眼。雨洗晴好,风揉地绿。这新的绿,这鲜的色,这柔的光,这嫩的唇,都湿 湿的、亮亮的,染山山青,染水水绿,染花花开,染鸟鸟鸣。那些鸟,就站在秋色的枝头, 新奇而快乐地转着头,点着尾,原地转身一跳,又一跳,那树上树下的景色就被它看了个够。 它也许很奇怪,已是秋天了,这树上树下怎么还会长出这么多绿色的小芽,奇怪那花骨朵儿 怎么还一山一山地凝结着,奇怪那花朵绽放时怎么那么好看。于是,这些鸟就高兴地在那里 拼命地跳跃、歌唱。 ⑤这鸟,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描绘这秋天的春色,就只好在长一声短一声的鸣叫里,打 量十月。十月笑了,深一脚,浅一脚,走进了乡间的田野,走进了农家的庄园,和乡亲们一 道打扮秋天。乡亲的泥腿,裹满了十月的阳光,一片金色。金色染上稻谷,四处翻滚金色稻 浪;金色染上包谷,包谷好像肥牛壮马;金色染上大豆,大豆爆裂一阵阵芳香。那红红的李, 那刺刺的栗,那黑黑的葡萄,都一山一山地挂着,一个比一个香甜,一个比一个好看。它们 是乡亲们在春天里栽种的汉字和音符,现在熟成文章和锦书了,比作家们的小说耐读,比画 家们的丹青好看。 ⑥一个个村庄掩映在一片片绿色里,散落在一片片金色中。或密密麻麻一大片,相亲 相爱,或稀稀落落几小栋,寂静安详。虽有琉璃的瓷砖楼阁不时跳出视野,但更多的是木板 瓦房忽隐忽现。儿时的农家就是这样的,朴素、端庄、恬静、大方。那木板的瓦房,那飘荡 的炊烟,那长满庄稼的田野,那没有高墙的院落,才是乡村的正色,很地道,很民间,也很 中国。如果,农村都变成了瓷砖和琉璃,变成了街道和高墙,那么乡村的滋味就没了。每一 个城市的发展都不以一大片乡村的终结为代价,每一个乡村的变化也不以牺牲其本质为目 标。 ⑦是的,有乡村,就有城市。乡村和城市,是公路两边的客人,打马而过,就安家落 户了。乡村悠闲古朴,显示的是宁静和强劲的生命;城市忙碌新鲜,彰显的是蓬勃的生机与
活力。城市和村庄,本互不相识,但因了高速公路的联姻,有了感情,成了亲戚。城市里的 人到乡村来踏春野炊,村庄里的人到城市里去打工挣钱,一来二去,城市和村庄就相互依靠, 血脉相连了。城市有难,村庄会给城市修一栋楼,送一袋粮:村庄有难,城市会给村庄搭 座桥,给一只船。上次南方的雪灾,这次四川的地震,我们就充分感受到了城市与村庄的这 种默契和深情。现代的高速公路,是什么呢?是连着城市与乡村的筋骨,是连着乡村和城市 的血脉,是人类写在大地上的、最长最美的诗 ⑧离开湖南短短5年,高速公路居然星罗棋布、四通八达了,这不免让我有很多感慨。 现在,又欣闻我湘西吉首至茶峒的高速公路很快就要全线贯通了,我更加欣喜若狂,因为那 是我的根和家,是我留在家乡的一颗永不停息的心脏。有一条最近的路连通我跟家的距离 接通我与家的血脉,哪能不高兴? ⑨春天时,我带着春天离家。秋天时,我把春天留下 ⑩不管那琴弦一样悠远的高速公路,会不会为我弹上几曲家乡小调,我都会年年如此 携乡愁回家。 我要去家乡看望我的乡亲。我要去家乡看望我的乡情。 我要昼夜不舍地,带去所有游子对家乡的问候和报答 (选自2008年12月5日《光明日报》) 11.文章第②小节“坐在飞机上时,我就对每一片云朵,格外亲切。因为这些云朵都 是飘往故乡的,都带着阳光的韵脚,与我一同赶路。”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 分) 12.④⑤两小节在描写上有哪些主要特色及表达效果?这与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 有什么联系? 13.“春天时,我带着春天离家。秋天时,我把春天留下。”请结合前文理解这两句 话的深刻含义。 14.第⑥节写道“如果,农村都变成了瓷砖和琉璃,变成了街道和高墙,那么乡村的 滋味就没了。”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这样说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 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文化遗产商品化的利与弊 叶林 ①故宫、长城、兵马俑、京剧、古籍和端午节,这些看似没有太多关系的事物,有一 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亚洲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影响至深。 作为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承继者,我们常常引以为荣。但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问题上,人们 却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②在传承文化遗产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商业化的身影。在现代商业社会,商品化其 实就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衍生品。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商品、服务相互结合,很容易取得 消费者的共鸣,能够提升文化和商品的传播性,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许多国产白酒 的名称都取自于历史典故或者遗迹,消费者在享受美酒之时,难免追思历史。对于商人来说, 这就足够了。因为商品化不仅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的内涵、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还同时 开启了通往财富的大门。很多时候,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商人不遗余力开拓文化遗产市 场的直接动力 ③文化遗产是独占的,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必须是有序的,文化遗产商品化并非必然破 坏文化遗产,它甚至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遗产。但在现实社会中,破坏文化遗产的商品化举
活力。城市和村庄,本互不相识,但因了高速公路的联姻,有了感情,成了亲戚。城市里的 人到乡村来踏春野炊,村庄里的人到城市里去打工挣钱,一来二去,城市和村庄就相互依靠, 血脉相连了。城市有难,村庄会给城市修一栋楼,送一袋粮;村庄有难,城市会给村庄搭一 座桥,给一只船。上次南方的雪灾,这次四川的地震,我们就充分感受到了城市与村庄的这 种默契和深情。现代的高速公路,是什么呢?是连着城市与乡村的筋骨,是连着乡村和城市 的血脉,是人类写在大地上的、最长最美的诗。 ⑧离开湖南短短 5 年,高速公路居然星罗棋布、四通八达了,这不免让我有很多感慨。 现在,又欣闻我湘西吉首至茶峒的高速公路很快就要全线贯通了,我更加欣喜若狂,因为那 是我的根和家,是我留在家乡的一颗永不停息的心脏。有一条最近的路连通我跟家的距离, 接通我与家的血脉,哪能不高兴? ⑨春天时,我带着春天离家。秋天时,我把春天留下。 ⑩不管那琴弦一样悠远的高速公路,会不会为我弹上几曲家乡小调,我都会年年如此, 携乡愁回家。 我要去家乡看望我的乡亲。我要去家乡看望我的乡情。 我要昼夜不舍地,带去所有游子对家乡的问候和报答。 (选自 2008 年12月5日《光明日报》) 11.文章第②小节“坐在飞机上时,我就对每一片云朵,格外亲切。因为这些云朵都 是飘往故乡的,都带着阳光的韵脚,与我一同赶路。”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 分) 12.④⑤两小节在描写上有哪些主要特色及表达效果?这与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 有什么联系? 13.“春天时,我带着春天离家。秋天时,我把春天留下。”请结合前文理解这两句 话的深刻含义。 14.第⑥节写道“如果,农村都变成了瓷砖和琉璃,变成了街道和高墙,那么乡村的 滋味就没了。”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这样说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 的小题。(15 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文化遗产商品化的利与弊 叶林 ①故宫、长城、兵马俑、京剧、古籍和端午节,这些看似没有太多关系的事物,有一 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亚洲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影响至深。 作为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承继者,我们常常引以为荣。但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问题上,人们 却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②在传承文化遗产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商业化的身影。在现代商业社会,商品化其 实就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衍生品。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商品、服务相互结合,很容易取得 消费者的共鸣,能够提升文化和商品的传播性,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许多国产白酒 的名称都取自于历史典故或者遗迹,消费者在享受美酒之时,难免追思历史。对于商人来说, 这就足够了。因为商品化不仅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的内涵、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还同时 开启了通往财富的大门。很多时候,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商人不遗余力开拓文化遗产市 场的直接动力。 ③文化遗产是独占的,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必须是有序的,文化遗产商品化并非必然破 坏文化遗产,它甚至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遗产。但在现实社会中,破坏文化遗产的商品化举
动又相当普遍和严重。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内涵。为了实现最大利益, 商人可能会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者任加演绎,让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打破了传统 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经过无度演绎,后人很难再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 本身来说,这种演绎是篡改性的。另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损害文化遗产或者自然遗产的真 实面貌 ④其实,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还会引发文化遗产衍生品市场中新的利益安排。端午节更 像是一种文化,它衍生很多特有的精神内涵,更成为国人的心结。但当端午节与商业结合起 来,就给原本平静的文化生活带来新的问题。去年,韩国原来要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 产,这着实让国人着了很长时间的急。后来有消息说,韩国准备和中国一起办理申报,申报 名义也限定为“江陵端午祭”,这又给国人带来某种安慰。文化遗产不仅已转变成为国家之 间的利益分配,而且还给商人带来了实际利益。在民间,韩国某公司申请注册了“端午节.cn 的网名,今年端午节前,又有消息说某国内企业花钱从韩国公司手中买回了这个网名。类似 例子很多,连我们从小阅读的“三国”、“水浒”等古代名著的名字,也被日本人抢注了商 标或者网名。祖先留给我们太多的遗产,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担心。其实,即使韩国公司注册 了“端午节.cn”,这也构不成违法网站,而且也未必有损于中国传统文化。但这种做法确 实让屈原的故乡人受到某种感情伤害,我们宁愿花钱把这个网站名称买回来。从商业来看 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个韩国公司的创办者,他注册“端午节.cn”的中文网名,或许就是为了 在注册后把中文网名卖给中国人 ⑤我们应该认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了,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者纯粹的商业利 益问题,而是忠实传承、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使然。日本在100多年前就开始制定 《文化遗产保护法》,韩国也紧跟其后制定了类似法律。我国几乎没有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 专门立法,甚至很少将保护文化遗产当作战略问题加以对待,这种状况难以与我国经济、政 治和文化的影响相互匹配。我们祖先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财富,历史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 我们大可不必为文化遗产商品化而过度担心。但是,作为文化遗产的承继者,我们无权浪费 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极富智慧的中华民族,我们应当更善于制定和利用法律规则。 (选自2006年06月06日《北京青年报》) 15.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人们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上一直有着不同的认识。 B.对于商人来说,他们不遗余力地开拓文化遗产市场的动力就是为了追求利益。 C.文化遗产商品化中,商人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任加演绎就可实现最大利益。 D.我们虽受到伤害,但是佩服那个注册“端午节.cn”网名的韩国公司的创办者 16.阅读②③两段,简要概括文化遗产商品化的利与弊。(6分) 17.从文本最后一段看,今天我们关注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一代学人傅斯年 来新夏 ①傅斯年先生在我这一代人中,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人。他的学术、为人,特 别是独特的性格,在我们这些人心目中也多有一定的好感。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因为地处 两岸,他又未及下寿而英年早逝,于是渐渐淡出于内地学术界,甚至有些后起的文史学者己 不太熟悉其人。傅斯年先生的一生,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 ②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脊梁,傅斯年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奋不顾身地参加 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五四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向青年学生宣传抗日 爱国,组织社会各界,讨论“书生何以报国”的严肃论题,强化民族意识。抗战胜利消息传
动又相当普遍和严重。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内涵。为了实现最大利益, 商人可能会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者任加演绎,让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打破了传统 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经过无度演绎,后人很难再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 本身来说,这种演绎是篡改性的。另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损害文化遗产或者自然遗产的真 实面貌。 ④其实,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还会引发文化遗产衍生品市场中新的利益安排。端午节更 像是一种文化,它衍生很多特有的精神内涵,更成为国人的心结。但当端午节与商业结合起 来,就给原本平静的文化生活带来新的问题。去年,韩国原来要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 产,这着实让国人着了很长时间的急。后来有消息说,韩国准备和中国一起办理申报,申报 名义也限定为“江陵端午祭”,这又给国人带来某种安慰。文化遗产不仅已转变成为国家之 间的利益分配,而且还给商人带来了实际利益。在民间,韩国某公司申请注册了“端午节.cn” 的网名,今年端午节前,又有消息说某国内企业花钱从韩国公司手中买回了这个网名。类似 例子很多,连我们从小阅读的“三国”、“水浒”等古代名著的名字,也被日本人抢注了商 标或者网名。祖先留给我们太多的遗产,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担心。其实,即使韩国公司注册 了“端午节.cn”,这也构不成违法网站,而且也未必有损于中国传统文化。但这种做法确 实让屈原的故乡人受到某种感情伤害,我们宁愿花钱把这个网站名称买回来。从商业来看, 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个韩国公司的创办者,他注册“端午节.cn”的中文网名,或许就是为了 在注册后把中文网名卖给中国人。 ⑤我们应该认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了,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者纯粹的商业利 益问题,而是忠实传承、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使然。日本在 100 多年前就开始制定 《文化遗产保护法》,韩国也紧跟其后制定了类似法律。我国几乎没有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 专门立法,甚至很少将保护文化遗产当作战略问题加以对待,这种状况难以与我国经济、政 治和文化的影响相互匹配。我们祖先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财富,历史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 我们大可不必为文化遗产商品化而过度担心。但是,作为文化遗产的承继者,我们无权浪费 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极富智慧的中华民族,我们应当更善于制定和利用法律规则。 (选自 2006 年 06 月 06 日《北京青年报》) 15.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人们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上一直有着不同的认识。 B.对于商人来说,他们不遗余力地开拓文化遗产市场的动力就是为了追求利益。 C.文化遗产商品化中,商人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任加演绎就可实现最大利益。 D.我们虽受到伤害,但是佩服那个注册“端午节.cn”网名的韩国公司的创办者。 16.阅读②③两段,简要概括文化遗产商品化的利与弊。(6 分) 17.从文本最后一段看,今天我们关注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6 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一代学人傅斯年 来新夏 ①傅斯年先生在我这一代人中,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人。他的学术、为人,特 别是独特的性格,在我们这些人心目中也多有一定的好感。上世纪 50 年代以后,因为地处 两岸,他又未及下寿而英年早逝,于是渐渐淡出于内地学术界,甚至有些后起的文史学者已 不太熟悉其人。傅斯年先生的一生,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 ②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脊梁,傅斯年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奋不顾身地参加 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五四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向青年学生宣传抗日 爱国,组织社会各界,讨论“书生何以报国”的严肃论题,强化民族意识。抗战胜利消息传